第153章 ,天下大同,神性与人性
殿内,文武百官早已肃立两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沉重。
李冰神色如常,步履稳健,脚步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走到群臣之前,停下脚步,双手捧笏,微微欠身,恭敬道:
“臣李冰,拜见大王,恭请大王安康。”
“起身吧。”
秦王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冷淡中带着一丝疏离,
“寡人如今可当不起你的揖礼。”
李冰直起身子,目光平静。
秦王缓缓开口,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先前之事,想必你已知晓。你家那二郎,可真是来头不小啊。他那一番言语,搅得天下动荡,转眼之间,寡人座下群臣便折损数人,不得不另派他人顶替.
这还只是寡人身边。
李太史,你说,若是天下各处都如此,重要职位之人接连死去,这天下,还如何运转?”
他的声音平静如水,仿佛只是在陈述事实,而非责难。
李冰沉默片刻,随后抬起头,语气坚定:
“大王此言,臣以为不妥。”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顿时屏息凝神,气氛骤然紧绷。
秦王的面色也微微一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李冰却神色不变,继续说道:
“那些被二郎送入轮回之人,皆是恶贯满盈之徒,手上罪孽深重,且毫无悔改之心。若留他们在世,放任不管,才是真正的遗祸无穷。”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沉稳:
“诚然,骤然间死去如此多人,天下难免会陷入混乱。但即便如此,这混乱也绝不会失控。
只因举头三尺有神明,二郎的话已传遍天下,人人皆知——若心生恶念,下一个被送入轮回的便是自己。
试问,谁还敢趁机作乱?”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回荡在大殿之中,仿佛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秦王闻言,道:
“可是,纵使如此,那也不该如此激进,一下铲除这般多的人,你难道还觉得不觉得太过了?慢慢来,给众生一个适应的时间,混乱都会少更多。”
李冰摇了摇头道:
“此种近乎于改革之事,就是要快刀斩乱麻,昔年商君改革,才有我大秦今日辉煌,长痛不如短痛,亦是如此。”
直接拿商鞅说事。
秦王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沉默良久。
李冰此话,却是无从挑剔。
他就算刻意去找问题也没办法。
再刻意一点,却是不行。
毕竟林渊的威慑就摆在那,秦王就算因为一时愤怒,也不敢真的触怒林渊虎须。
毕竟
那引来漫天仙神,又以一己之力威压仙神,痛骂仙神不作为的行为。
实在是过于震撼人心。
秦王到现在其实都有些无法接受。
明明先前还很看好的一个秦国年轻人。
乃至被视为秦国未来栋梁的年轻人,怎的一下就变得如此了?!
一切都宛如做梦一般。
就好比前一刻你还在夸赞某个后辈天资出众,未来前途无量,转身那个后辈就直接立于天上,俯视众生。
秦王如此。
白起亦是如此。
他还想着三十日的擂台赛结束,将林渊招入他的亲卫军中。
自己率领部队,亲自测试测试林渊的实力呢。
结果
现在是不用测试了。
林渊真正的实力已然清晰。
根本不是自己能够试探的。
白起只觉得林渊这家伙简直有种恶趣味。
你说你是一尊让漫天仙神都要低头的恐怖大神,就早点说嘛。
一直伪装成一个凡人干嘛?
尤其是李冰。
竟然还说自家二郎之前就推崇自己.
想到这,白起看着李冰的目光,都不由得多了几分幽怨。
李冰正好迎上他的目光,发觉那抹幽怨,微微疑惑。
而整个朝堂。
就在这种寂静之中,过去良久。
中途谁也没敢多说话。
多说就多错。
为李冰说话,那就惹得秦王不喜,日后有好受的。
为秦王说话,若是被李冰惦记怎么办?
李家那二郎,委实恐怖。
一些心里有鬼,但暂且没人揭发的,此刻都想着趁早做一点好事赎罪了,不然当初被自己迫害的人突然呼唤了那位二郎显圣真君真名。
就晚了。
虽然李冰这人向来正直,不会小心眼。
但他们也不敢去赌。
而良久后。
秦王终于开口打破了寂静。
只听他叹息一声道:
“罢了,罢了,李太史,寡人深知你为人正直,见不得黑暗。
而今后这片天地,有那位在,恐怕也再难滋生黑暗。
李太史,寡人早就和你谈论过,也知晓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一直想大展身手,发挥自己的学问,而不是拘泥于这咸阳城中,做一太史令。
这样,寡人让你去蜀地之中,任命你为蜀地郡守,好好治理蜀地,如何?”
他却是想眼不见心不烦,直接要将李冰赶走。
不过其实让李冰赴任蜀地郡守,也是早就有想法的事,现在,也只是将这件事提前一些时间而已。
李冰闻言,却是早就料到了这样的结果。
只是他以为秦王会将自己贬谪到更边境的地方。
却没想到秦王还是让自己去当蜀地郡守。
蜀地虽乱,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一片较为封闭,天灾多发,资源不好之地。
但只要有些眼光,都能看出,蜀地其实是一片很重要的地方。
封闭。
可看成是易守难攻。
天灾多发,其实更多的都是洪涝灾害。
而李冰早就研究过蜀地洪涝江流。
他自觉能够完美的处理,并让江流成为完美的田地灌溉工具。
这样,未来的蜀地,不仅不是一片混乱之地,更可能是一片盛产粮食的天府之国!
他于是抱手道:
“多谢大王看重,臣定然将蜀地治好,让大秦无后顾之忧。”
秦王张了张嘴,心想现在这种情况,大秦有没有后顾之忧还有什么意义?
你家那二郎都勒令天上仙神停止争斗了,以后诸国乱世怕是要一夜之间平息。
摇了摇头,秦王道:
“好了,且去吧。”
九天之上,云海翻腾。
林渊率领一众仙神,踏入了天庭凌霄宝殿。
这座凌霄宝殿巍峨壮丽,金碧辉煌,比林渊以往见过的任何建筑都要宏伟。
殿内空间广阔,即便众仙神齐聚,也显得空旷无比。
昊天上帝站在殿中,一时有些踌躇。
他不知是该坐上自己的天帝宝座,还是与其他仙神一同站在下方。
这种尴尬的局面让他神色略显不安。
林渊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你是天帝,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站着看我作甚?”
昊天上帝一怔,随即点了点头,缓步走向高处的天帝宝座。
林渊则凌空而起,升至与昊天上帝齐平的高度,目光如电,扫视众仙。
“废话本座就不多说了。”
林渊的声音宏大而威严,响彻在每一位仙神的耳畔,令他们心神一凛,不敢有丝毫分心。
“先前本座要做的事,已经向你们简单提了一遍。现在,你们只管遵守!如有不服,尽可提出!”
他顿了顿,继续道:
“这天下的乱世,该是平复,并且统而归一。我欲立秦为新的统治人间的皇朝,谁赞成,谁反对?”
众仙神闻言,绝大多数面色平静,少数则面露纠结之色。片刻后,昊天上帝开口道:
“秦法严苛,若让秦统摄天下,天下或许能稳定,但百姓生活,恐怕会担惊受怕。真君既然一心为百姓着想,怎能立法律森严的秦国为大统一王朝?
依照朕.我的想法,齐国深受儒家影响,有孔孟之学熏陶,讲究仁义,最适合统摄天下。”
昊天上帝一开口,其他支持人间各国的天神人神也纷纷附和,各自陈述自己所支持的国度更为适合统摄天下的理由。
他们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若不是有林渊的威慑,恐怕早已在这凌霄宝殿中吵得不可开交。
林渊听完他们的争论,神色平静,淡淡道:
“体系方面,尔等无需担心。我自会引入一套新的体系。”
说罢,他屈指一弹,顿时无数信息涌入众仙神的脑海,让他们瞬间了解了这套新体系的内容。
众仙神消化完这些信息后,面色各异。这套新体系,自然是林渊从现实世界中引入的。
对于这些仙神而言,许多地方都显得过于超前。但他们皆是神思敏捷之人,很快便理解了其中的精髓。
然而,仍有人站出来质疑道:
“此种体系,我闻所未闻,宛如来自一个超乎想象的文明大国。
然而,这种法度即便我们推行下去,众生未必能迅速接受。
尤其是那些王室贵族,他们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特权被剥夺?相比起来,监管与实行的问题,有真君显圣四方,倒是最容易解决的。
一旦彻底实行,想来就算有人有些小心思,也不敢做得太过。”
林渊看向那人,反问道:
“百姓与王宫贵族,孰轻孰重?”
那人一怔,随即答道:
“百姓。”
林渊点头:
“既如此,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能让他们继承原本的财富,已是本座仁慈。”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天庭饱满、孔武有力的老者。
他正是儒家先圣,孔夫子。
孔子开口道:
“真君既然有如此能力,不如直接立下一天下大同的世界,何须如此麻烦,还弄这样的法度?
若能天下大同,一切问题皆休。”
林渊看向他,问道:
“何谓天下大同?”
孔子朗声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林渊听罢,沉吟片刻,道:
“如此大同世界,何其之难。人不可能没有私欲。”
孔子点头:
“人确实不可能没有私欲。
但只要满足私欲的方式,不是去压榨他人,便其实也无所谓。
而有真君压在众生头上,谁敢如此?这天下大同的世界,要么人人皆公,要么就得有一绝强存在,威慑所有人。
而现在,真君已然符合这个要求。”
林渊微微沉默。
他原本想要打造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但孔子的构想似乎比他的更加理想化。
片刻后,他开口道:
“天下大同,以我实力,确实可以强行做到。既如此,便依你所言。”
孔子闻言,顿时大喜。
他自受昊天之命,下界传播儒家学说,逐渐沉浸其中,真心渴望有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
然而,他也深知,这样的世界何其难求。
人若没有私欲,便不再是人了。
因此,想要实现天下大同,唯有依靠一位绝强之人,压服众生,让众生乖乖听话。
林渊随即任命孔子负责此事,并赋予他极大的权力。自己则回到凡间,准备闭关。
临行前,他对众神道:
“我将闭关一段时间。出关后,我希望你们能够完成孔夫子口中的天下大同。”
他之所以选择闭关,是为了彻底消化那百分之五的力量,将其融入自身的体系之中。
否则,那种过于理想化的思维会不断影响他,让他感到不适。
林渊是人,不是神。
那百分之五的力量蕴含的大道感悟过于浓郁,若不加以梳理,久而久之,他恐怕会变得神性深重,甚至失去自我。
神性代表着仁慈与公正,是完美的象征,但人性则是一种局限与缺陷,有着自己的私欲。
神性太多,容易让人失去感情,变得冷漠,直至如同至公至正的大道。
在清源妙道真君的世界中,昊天上帝尚且要维持人性,因此溺爱他这个外甥。
而彻底掌握天道的昊天,难道没有能力建立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吗?
林渊觉得他是有的。
只需依靠天道之力去运转维持,便能做到。但昊天没有那么做,恐怕也是不想让神性过于浓厚。
因为在那样的天下大同世界中,众生即使心有私欲,也会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得完美。
这样的情况下,天上的仙神难免会受到影响。
人欲影响仙神之性情,在许多世界中都是如此。
林渊没有在自己的内天地中推行天下大同,或许也有这样的考量。
当然,人欲影响仙神之性情,终究只是林渊的一种猜测。
现在,他其实很好奇:
如果一个世界真的完全实现了天下大同,那么这个世界的仙神,究竟会不会变得日益神性浓郁?
如果会,林渊今后或许会放弃在自己的内天地中推行天下大同。
如果不会,他可以去做。
甚至于,他会更彻底一些。
天下大同毕竟是基于孔夫子的幻想,还存在着君主的仁政。
而君主,代表着统治阶级。
这样的天下大同,依然存在阶级。
真正的乌托邦,应当没有阶级的存在。
“唔没有阶级其实也不可能。
毕竟,这不是一个全是凡人的世界,而是一个存在超凡、存在仙人的世界。凡人与仙神,注定不可能完全等同。”
所以,或许还是天下大同更适合。
只是君主的仁政,需要替换成仙神的仁慈与公正。
林渊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他来到李府,刚准备闭关,却见到了从秦宫回来的李冰。
李冰见到林渊,微微一怔:
“二郎,你已经完成你的事了?”
林渊点了点头。
李冰道:
“结果如何?”
林渊道:
“我已让儒家孔夫子去调度所有仙神,在天下间开辟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
“孔夫子天下大同”
李冰闻言,微微惊愕。
他却是没想到林渊竟然会直接这么做。
不过。
他现在大概知晓了林渊的实力,到底能够让其匹配到一个怎样的地位。
就先前那些仙神都对其惊惧无比的模样,就可以猜到一二。
能命令孔夫子,却也正常。
李冰道:
“天下大同.二郎倒真是理想,不过那样的世界,有二郎的力量威慑,或许真能实现,我却是有些期待那一天了。”
林渊道:
“父亲看起来有些黯然的样子,是发生了何事?”
李冰却道:
“二郎就不必唤我为父亲了,我知晓你只是托身而来的大神,最近觉醒了宿慧,你这样的大神唤我为父亲,我可受不起。
至于我为何黯然.”
“秦王令我去蜀地担任郡守,一想到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咸阳城,自然会比较感伤,也不算是黯然。”
“.”
林渊听着李冰语气中的疏远,微微叹了口气。
李二郎的扮演,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
虽然扮演度尚且没有圆满,但他现在的身份,更是二郎显圣真君,而非李二郎。
已经不再适合呆在李府之中,跟在李冰身边。
李冰想来也是不会真的认下自己这个二郎。
而显而易见。
这样子的事情。
未来在其他世界,或许会越来越多。
除非是真想体验扮演的乐趣了。
不然,如在这个世界一样,实力大增后,突然心血来潮,直接震慑诸神。
扮演的过程注定会戛然而止。
谁能真的在身边的人转瞬爆发出恐怖力量后,还能以过去平常的心态面对呢?
这其实也是现实之中,林渊不愿意在老李面前直接展示自己全力的原因。
有时候伪装自己不只是为了扮猪吃虎,更是不想太高高在上。
但他在现实之中尚且能耐心伪装,到了其他世界,似乎有时就按捺不住。
“不行,后面我得想想到底才能怎么满足我扮演的兴趣,不然,一直这样,难道真要叫我去现世里演戏满足我的兴趣?”
他暗自思索。
神性与人性的平衡,终究需要找到一个度。
林渊不想过于神性,也不想太过人性。
前者至圣至仁,后者.则为所欲为。
微微沉默,林渊屈指一弹,就有一化身显现。
他对李冰道:
“既然如此,我便派一个化身辅助你吧,蜀地混乱,你一人去治理也不方便,我这化身,只有先前李二郎的记忆,没有后边二郎显圣真君的记忆,你完全可以将其当成李二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