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繁荣(1 / 1)岭南仨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繁荣

夜幕降临。

滇南,武定县高桥镇。

这里就是滇南分公司的省总部所在地。

该小镇在两年前,人口才大约2.5万人,这两年迁入了大约1.4万人,加上一部分经常停留的外来人口,全镇人口差不多有4.3万人左右。

滇南分公司的办公楼、宿舍区、产业,都集中在高桥镇和武定县县城狮山镇交界处的南部,因此滇南分公司还可以从县城吸引务工人员。

其实国内最近已经在计划合并一部分小镇和乡村。

海陆丰公司也在进行相关的调整。

之所以要合并起来,主要是乡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一部分地区就算是再怎么进行帮扶,其交通限制和教育、医疗的资源不足,本来就是先天性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合村并镇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一个县的总人口有50万,分为五六个镇,每一个镇就十万左右的人口,那各种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就要准备五套之多,这不仅仅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资源的低效配置。

眼前这个高桥镇和县城的狮山镇,其建成区未来几年就会连成一体,然后通过撤镇改区,很快就会将整个县变成一个整体。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自然是交通。

第二个则是安置小区。

现在这两个问题都不难,只要愿意投资,估计不用几年就可以完成新县区的建设规划。

要知道,泡沫硅材料的出现,现在整个西南地区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庞大,已经快赶上当地的钢筋水泥使用量了。

宿舍的书房内。

在台灯灯光下,江淼就在翻看着滇南分公司的子公司:滇南新世界房业定制公司的相关报表。

从报表上来看,可以非常清晰看出,国内房地产产业的一个全新缩影。

一味追求高层建筑的风气,近几年已经被底层一体房的浪潮冲击得七零八落。

比如滇南新世界房业在武定县的建设的房子,普遍都是9层的标准楼房。

为什么都是这种房子?

答案是工艺成熟,运输方便,价格便宜、安全性好。

只要提前建设好地基和地下停车场,剩下的楼房,就可以直接通过工厂定制,然后由飞艇运输和安装,完成地基和地下停车场的工地,只需要几天完成楼房的入住和交房。

滇省和蜀省两地,作为地震带密布的地区,虽然经过几次惨烈的地震灾害之后,当地很多建筑物都有抗震设计,但这些设计究竟能不能扛得住八级和以上级别的地震,还是一个未知数。

特别是农村和乡镇地区,这些地区的楼房绝大部分都是自建房为主,质量参差不齐。

采用泡沫硅材料的一体房,哪怕是遇到九级大地震,仍然可以保证楼房主体结构的完整性。

除非是突然裂开一条宽度几十米的裂缝,楼房整体掉入裂缝之中,然后裂缝再次合拢挤压,才有可能将一体房给压爆。

或者楼房整体掉入水体之中,才有可能让楼房里面的居民被淹死。

而一体房的抗震能力,也是经过了地震验证的。

去年十二月中旬,东瀛的四国岛南部,就出现过一次8.1级大地震,当时当地建设的53栋一体房,全部都保持了结构完整,室内设施的折损率也只有4.3%左右,在地震之后,用飞艇进行重新调整,不到几天就恢复了正常的居住功能。

毕竟东瀛这地方一年到头,就没有哪天是不地震的,只是震度大小而已。

因此非常适合作为验证泡沫硅材料一体房的好地方。

经过一次实战测试之后,一体房成为了地震频发地区的首选住宅楼。

哪怕是东瀛人以前比较喜欢的木房子,也被一体房给取代了。

毕竟再喜欢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命重要,本来东瀛人就是一个危机感比较强烈的民族,自然更加注重这种可以抗震的新技术楼房。

而且一体房又不代表不能使用木材的地板和天板之类。

当然,如果减少木材和合成木板材的使用量,在防火方面也是有好处的。

江淼翻看着报表,知道分公司今年已经累计接下了396717套房子的订单,这些房子的平均零售价差不多是67万左右,平均面积为131平方米。

而且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增加着。

不过这并不是海陆丰公司的独家生意,国内目前进入一体房市场的企业,累计超过857家。

这些企业有大有小。

有海陆丰公司这种巨无霸选手,也有中铁集团等国字头,还有以前苟延残喘下来的几家房地产巨头,不过这些房地产巨头很多都已经不太行了。

更多的企业是地方的中型房地产企业。

比如滇南地区,目前一共有22家有资质的一体房生产企业。

而且目前还发展出了一些特化型的房地产相关企业,比如专门生产一体房的企业;专门建设地基和地下停车场的企业;专门承包和室内设计项目的企业等。

不过由于技术源头控制在海陆丰系手上,因此一体房产业目前并没有一片混乱,反而有点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这要得益于海陆丰公司对有资质企业的授权审查,这种授权审查每年进行一次,如果生产的一体房存在质量问题,那明年的技术授权审查肯定过不了。

失去技术授权,有资质又如何?一样没有办法生产一体房。

要知道,每一个地区的一体房生产基地,都专门集中在一个城市的,这非常方便监控质量。

而且一体房有一个其他房子没有的“特殊测试”。

那就是飞艇吊运。

如果质量不达标,或者偷工减料,一体房在吊运过程中,就会出现崩裂、变形、断裂、解体之类情况。

泡沫硅材料的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完成一体化,要么出现结构缺陷。

其实只要在工厂装配生产过程中,注意好一些工艺的细节,出现问题的概率非常小。

其实国内房地产产业现在已经大规模采用机器人和ai技术了,想出问题都困难。

毕竟泡沫硅材料的成本已经足够低了,各类生产成本基本压到了不能再减少的地步,现在各大房地产生产商都只能在装修和服务上下功夫,想在主体结构动手脚,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如此疯狂的内卷情况下,类似于武定县这种小城市,房价就每平方米四千块钱左右,而类似于滇南的首府春城,当地房价也不到每平方米八千块钱。

除了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城市,国内其他地区的房价都在每平一万块以下。

房地产现阶段都靠装修和服务赚钱,主体结构部分利润率不到5%。

当然房价如此低迷,不仅仅是成本下降和行业内卷的问题,这也是前房地产时代留下来的后遗症之一。

现在国内已经放开了房地产的一部分限制。

比如农村建房方面的限制,现在可以通过宅基地置换的方式,获得相应的住宅面积。

比如眼前的武定县,当地就是1平方米宅基地可以置换2到10平方米的住宅面积。

至于要置换多少,全凭个人的财力和需要。

但目前正在申请,还是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申请在原地建设,而是要由规划部门统一安排位置,或者集中超过一定人数,进行团购住宅楼。

其中团购住宅楼在滇池地区比较流行,通常是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村里的人,几十户集中起来,申请一栋住宅楼。

其实这也是近几年全国房价低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农村房地产的申请变得容易了,加上乡镇就业机会增加了,压制了大城市继续扩容的潜力。

类似于海陆丰公司这种员工规模庞大的企业,又不按套路出牌,每到一个地区就直接搞房地产项目,根本不给其他房地产企业收割自己员工的机会。

主打一个,在公司赚多少钱,就给我在公司多少钱的节奏。

面对这种情况,其他房地产企业只能眼巴巴看着一大堆优质客户,被海陆丰公司控制在手里,却没有丝毫办法。

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房地产产业已经不再是国内的支柱产业了。

现在国内的支柱产业是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

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链条覆盖。

农业同样也是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链条覆盖。

服务业方面现在国内也是不遑多让。

虽然阿美丽卡以前是全球第一大服务业输出国,但服务业这个东西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它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和世界霸权。

失去世界霸权的阿美丽卡,自然维持不住它以前的服务业规模了。

比如购买金融产品之类,现在阿美丽卡的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就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毕竟其他国家和企业、投资者不傻,你没有了世界霸权之后,这些金融产品如何保证价值?就凭你脸大吗?

服务业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产业,它本身必须有实体经济支撑,不然迟早会分崩离析。

赛里斯有全球最强大最全面的制造业、农业,自然可以发展出全球最大的服务业体系。

因此现在国内的各种产业之中,农业人口整体处于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人口则和以前差不多持平,但服务业人员却快速吸纳了国内的富裕劳动力。

不过国内对于金融之类的服务业,限制还是比较大,而且还越来越严格了。

反倒是类似于医护人员,近几年的规模在不断膨胀。

江淼倒是知道不少内幕信息。

毕竟这其中还有他的一份力。

他之所以推动医护规模扩大,一方面是考虑到国内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而加入亚洲共同体的东北亚,同样人口老龄化严重,也就东南亚有不少年轻的劳动力,但估计也只能勉强支撑多二十到三十年左右。

另一方面,则是医护产业也是一个可以实现退休金回流的好方向。

很多退休老年人的退休金不在少数,可以通过提供医护服务,将这一部分资金收回金融系统之中。

虽然由于国内这几年的经济狂飙突进,看起来经济一片大好。

但很多问题只是一片大好的经济给掩盖了,或者延迟了,并不代表被彻底解决了。

江淼在这方面提了不少建议,都被采纳,并形成了新的策略。

虽然现在还有不少问题非常棘手,但江淼并没有太担心,主要是有了之前的教训之后,加上这几年经济大发展,阿美丽卡败退回北美洲,留给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至少还有十几年。

有了这么多缓冲时间,只要按部就班进行调整,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这一点,江淼比较乐观。

看完了这些报表之后,他喝了一口热姜茶,抬起头来,看到书雅也在看着东西,他没有打扰。

起身后,拿起茶杯,来到了阳台。

夜晚的寒风,吹拂着他的发梢,他看着不远处的街道,哪怕此时此刻已经接近晚上十一点,还是灯火通明,不少走街串巷的小吃车,仍然在热火朝天的经营着。

一股微微的烧烤味,随风滑过鼻尖。

他倚靠在阳台的铁艺椅上,喝了一口热姜茶,拿起一个望远镜,看了一眼那热闹非凡的美食街。

那些流通小吃车的装备,也在与时俱进,各种又轻又耐用的桌椅和餐具,还有以前当地的季节性蘑菇,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了。

在镜头中,他甚至看到有看松茸片和牛肝菌的烧烤摊。

以前这些食材,显然是很难出现在烧烤摊上的,现在却一一出现了。

“果然科技改变生活。”

“什么科技改变生活?”书雅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他笑着转过头,只见书雅拿着一件外套走过来,披在他肩膀上。

“注意保暖。”

“谢了。”

书雅看着他放下去的望远镜,又看向不远处的美食街:“明天要不要找机会去逛一逛?”

江淼闻言却摇了摇头:“不用了,美食街流动人员太多,安保难保不会出问题。”

“好吧!”林书雅也理解丈夫的担忧,两人的身份注定是不能随便去这种美食街。

江淼笑着转移话题道:“明天我们去玉龙雪山那边,顺便去看看公司的一个保密项目吧!”

“咱们公司在玉龙雪山附近还有保密项目?”书雅露出一丝惊讶。

他解释了一下:“是那个种子项目。”

“哦,种子项目。”书雅脑海中,一下子就理清了情况:“那个项目已经完成了?”

“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