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真传妙法
晨钟暮鼓,梵音袅袅,金山寺的大雄宝殿内,一位年轻俊美额间有一朵莲印记的小和尚正虔诚地诵读着经文。
他法号莲生,自幼便在这古刹之中修行,对佛法有着极高的悟性与虔诚之心,深得师父灵祐禅师与寺内高僧的喜爱。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天悄然转动.他觉醒了宿慧。
好消息是,成功抵达另一个大世界,坏消息是,头发没了。
颜旭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圆润有光泽,如同温玉一般,天生的秃瓢都没他这手感好。
不过被收入佛门,颜旭并没有多少意外,因为他这化身出生时,不光霞光阵阵,伴有异香,额间还天生有一朵莲,被闻讯而来的金山寺方丈灵祐禅师亲自收为弟子,于是他就成了法海的师兄,就是纹过肩龙的那个。
金山寺能培养出法海这般人间罗汉,传承自然不凡,颜旭虽然不想入佛门,可面对天阶功法的诱惑,同样忍不住。
可惜法不轻传,哪怕他是方丈的弟子也不例外,该有的考验一样不能少,只会更严格,于是六岁开始,三年砍柴,三年担水,三年诵经,直到十五岁,才有资格进大雄宝殿。
这么做主要是打磨其心性,毕竟金山寺走的可不是嬉笑人间一朝顿悟的路子,平日虽然不像苦行僧一般严格,却也需要遵守诸般清规戒律。
当然了,再怎么说也是方丈的弟子,怎么可能让他跟普通弟子一样白白浪费九年的时间,因此平日除了有寺中长老为他讲经说法,还有方丈随时解惑,另外藏经阁中的经书也是随他翻阅。
虽然那时候宿慧还未觉醒,但是本能让他对武功产生了兴趣,而寺中长老也未阻止,因为他对那些攻杀之术没什么兴趣,反而选择了童子功这类培元养气的功法,因此哪怕灵祐禅师也是乐见其成,将其视为磨炼心性的一种方式。
受其影响,小他三岁的法海也早早跟着习武,不过相比佛系的他,法海更喜欢降龙伏虎的罗汉手段,而且比起日后威猛霸气的社会人法海,此时的他不过是个吵闹的小屁孩。
刚打扫完庭院,放回扫帚的颜旭木然的看着满地落叶随着法海的棍势而舞动,突然觉得打弟弟要趁早,确实是句至理名言,于是他拎起一旁的棍棒。
“师兄,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说的不错,可惜听腻了,下次换个说法。”
颜旭淡然的说道,而被敲的一脑袋包的法海,垂头丧气的跟在师兄后面去抄写经书,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了,可灵感一来,他怎么也忍不住。
颜旭表面淡然,实则惊叹不已。
过肩龙法海是所有法海中最为霸气的一个,也是天赋最高的一个,年纪轻轻就能逼得修行数百年的青蛇逼他,打得修行千年的白蛇当众在寺前产子,可谓是相当的凶残。
如今习武不过三五年,就已经超过江湖上的一流高手,颜旭要不是开挂,还真压不住他。
其实这种现象在佛门并不少见,因为能一世成佛者,除了上古时期由道转佛的,就只有一只石猴。
世间九成九的和尚,苦修一辈子,也不过是一场空,表面是悟性不够,执念太深,实际上就是不够格,看不上眼,入不得门。
真以为翻烂几卷经书,敲破几个木鱼就能成佛,想的太简单了。
再好一些的,通过修行得一世之功,可轮回转世,以几世积累结佛门果位,得以超脱,算是勉强迈过去一只脚。
最好的就是度化,度化那些有根脚有天赋的来佛门,比如封神时期,西方二圣那是挖墙角,直接把半拉房子都搬走了。再往后,斗战胜佛也是个例子。
简单来说,所谓的佛门天骄,不是大佬转世,就是几世积累的高僧,因此法海也是有来历的在,至于什么来历,颜旭现在还不知道。
来到藏经阁,法海熟练的拿起纸笔,苦着脸开始抄写佛经。
他悟性极佳,却缺乏耐心,对于抄写一看就会的佛经非常不感兴趣,却又打不过师兄,无奈只能抄写,而且还不能糊弄,因为师兄是真打。
颜旭也不去管他,拿起一本佛经开始琢磨起来。
任何宗教门派的典籍,都会尽量写的夸张一些,否则小小一个星球哪来那么多创世神。
佛门也不例外,真信了,你就傻了,必须挤干水分,才能瞧见几句真言,因此需要反复看,反复琢磨,才能知其真意。
灵祐禅师来到时,看到的就是如此和谐的一幕,顿时点了点头。
在灵祐禅师看来,莲生虽然生有异象,天赋与潜力却不如天生罗汉的法海,可架不住省心,顺带还担起教导起师弟,这让他如何不满意,因此决定提前传其真法。
对于这一天,颜旭期盼许久,可真正到来时,却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而如此心性顿时得到灵祐禅师的认可。
佛门修行天赋根骨很重要,可心性同样重要,在灵祐禅师看来,莲生若是愿意转世重修,只需几世积累,就有很大的可能得罗汉果位,这可比单纯结一颗金刚舍利便飞升要好得多。
这既是期望,也是差距,因为在灵祐禅师心中,颜旭还需要几世积累,才有较大的几率成就罗汉果位,而法海却是天生的罗汉,只需要按部就班,这一世就能成就罗汉果位。
不过都是弟子,灵祐禅师不偏不倚,拿出几门真法让两人挑选。
因为上辈子的缘分,法海一眼就看中了大威天龙法咒,因为是真威风,至于主修,为天龙禅。
颜旭选的是有无相护身神光跟金刚禅。
有无相护身神光,算是佛门版本的金光咒。
而金刚禅与金刚是两回事,不是说这门功法只能修炼到金刚境,实际上这是一门无上妙法,堪称修行版的龙象般若功。
理论上无限加持的情况下,这门功法可直达菩萨境,对应道门的金仙。
问题是理论可行,实际上结成金刚舍利后,大都会转修。
因为这玩意太消磨人了,就算能几世修行的佛门高僧也耗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