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走亲串友 眼光真好 肯定有福
小徐炮的诨名在庆安地区相当有名儿,虽说徐宁以前是臭名远扬,但老舅等人皆是装作不知道,毕竟他即将成为外甥女婿了,哪能用往常的偏见眼光看待,更何况徐宁是真的改变了,臭名变成好名,不知多少家庭茶余饭后闲谈羡慕。
老舅和徐老蔫的年龄差不多,深聊下才知道他比徐老蔫小两岁,今年虚岁41,周岁40,正当中年!他平常除了打铁,闲着没事也去帮大舅种地、收粮食,二舅不是养牲口么,所以只需人工收粮,运粮有驴车,这才轻松不少。
这老刘家在庆力挺报团,郭兴民都说他们哥仨办事讲究,但无论啥时候,不会唠嗑就会惹人生厌,所以平常来老刘家串门的人只有两三个,但真要有事的话,屯里人也都愿意跑过来帮忙,毕竟二舅养牲口、平时卖鸡鸭鹅蛋,老舅是铁匠,在屯里过日子,说不准啥时候就求上门了。
老舅和小哥对于打猎挺感兴趣,在屋里待了10多分钟,专唠跑山打猎这点事了,随后又询问徐宁家中情况,比如房子盖完啥时候搬家,徐宁实话实讲,表示明个还得出趟远门,等回来再搬家……
片刻后,孟紫烟张罗着回二舅家,所以老舅麽和小嫂就回到西屋,给孩子包上薄被,拿着小枕头和小褥子,众人便起身出了门。
脚掌踏在土道,带起一团尘土,小哥抱着孩子,问:“二宁,头些日子我瞅着你们屯子有俩人骑着倒骑驴卖狍子肉?”
老舅说:“我见过你老舅,但骑着倒骑驴的那俩人不认识。”
“啊,那可能是我们的屯子的老姜和李峰,我得管老姜叫叔、李峰叫哥,他俩咋滴啦?”
老舅麽笑说:“这不是相中倒骑驴了么,你小哥非要问问价,一问说是要500块钱……”
小哥点头:“嗯呐,我寻思整台倒骑驴去哪都方便,这玩应和摩托车差不多,但拉货比俩轮摩托多啊。”
“这玩应是挺方便,但你们用不着吧?平常也不需要去哪啊。”
小哥说:“咋不去呢,从去年六月份你小嫂生完孩子,我就背着一筐刀和锄头啥的去赶集了。”
“原本我不想让他去,他说能卖点是点,多少能挣点钱,我就没拦着。”老舅说道。
“啊,小哥,要问问倒骑驴啥价?”
“不麻烦吧?”小哥笑问。
“麻烦啥呀,但这事得等我回来才能办,我不知道现在是啥价格啊。”
老舅说:“二宁,你别为难嗷,如果能谈到400块钱左右,我咬咬牙也就给你小哥买了。”
徐宁闻言笑着点头:“成,这点事为难啥,动动嘴皮子的事,要是400块钱左右,我就让他们直接拉过来了。”
“拉过来?送到咱庆安啊?”
“必须的啊,我结婚他们得过来呢。”
小哥笑道:“那挺好!就这么整,要是有台倒骑驴,我拉着300斤铁块子都轻轻松松。”
唠到这,众人迈进二舅家门槛,走进当院便瞅见大舅和俩哥正在拔鸡鸭鹅的毛,远处地面有点血迹,铝盆里是热水,把家禽泡在其中,只需稍等片刻,毛就能轻易拔下来,不过现在拔毛整不干净,有些绒毛没法拔,一些商家是用沥青拔,而在农村都是用煮沸的松油!
“诶呀,我二哥出息啦,鸡鸭鹅都给整齐了啊。”
二舅站在一旁抽烟,瞪眼道:“又不是给你吃的,二宁快进屋,这外头一股味儿。”
“你纯是完犊子,二宁可不是,我寻思跟二宁唠会嗑呢。”大舅说道。
老舅笑说:“大哥二哥,待会有的是工夫唠,先让二宁进屋歇会吧,你们快点整吧。”
孟银河嬉笑道:“大舅我帮你啊。”
“你会啥,等着吃吧,赶紧进屋得了。”
刘芬芳、二舅麽等人迎了出来,将徐宁迎进屋之后才去外屋地忙活。
屋内有老太太、二舅、老舅等人,小哥则是说有点事出门了,等他回来前儿,手里拎着两条大鲤鱼。
庆力屯旁边不就有个小水库么,平常有人去下网,捕到鱼获之后,便将其养在小鱼塘,当然这种鱼是不需要钱的,因为是大队的营生,逢年过节大队给每家都两条,但是再过两年,这个小水库就要被旁人承包了,再想吃鱼就得钱了。
徐宁在屋内和众人闲唠到10点钟,便询问:“大哥,孩子晌午咋不回来啊?”
“他们得等晚间放学……”
老太太说道:“咱家晌午吃这么好,哪能让孩子在学校吃盒饭啊?二啊,你想招儿把孩子接回来,正好见见他们姑父,等吃完饭再送他们去上学,或者跟老师请个假。”
二舅拍手道:“成!那我套驴车去……”
徐宁紧忙拦住:“套啥驴车,咱不是有汽车么,直接开车去多好。”
孟瘸子说:“二哥,让二宁开车拉你去趟学校,这玩应来回快,不耽误事。”
“啊,那现在赶趟。”
徐宁起身说:“正好先去趟我郭舅家,等我回来咱就去呗?”
“去你郭舅……郭场长家啊?行啊。”
老太太笑说:“快去快回嗷。”
“放心吧,姥,我肯定回来吃饭!”
随后,徐宁和孟紫烟往门外走,刘芬芳追到当院悄声问:“烟呐,拿东西了么?”
“拿啦,东西搁后车厢呢。”
给郭兴民准备的东西没有绿豆糕,只有烟酒和麦乳精、两瓶罐头,原因是没买那么多绿豆糕,又送了好几家,老徐家只剩下半袋了。
既然来庆力屯了,那必须得去老郭家打个转,否则就是处事不精有瑕疵了。
他和烟没开车,钻进后车厢取出东西,便迈步往郭兴民家走,两家离得比较远,约莫得有150米左右,不仅是屯东屯西,还是中间隔着好几排的前后街。
按理说这距离应该开车更方便,但徐宁有自个的打算,走亲串友离得比较近,最好走路去,虽说开车更快,但不免落下闲话,另外他得让庆力屯的人知道,来老刘家串门的外孙女婿和老郭家是有点关系的。
走到院门口,刚好瞅见挑豆子的郭舅麽,他笑着喊一声,郭舅麽抬头瞅见他一愣,连忙起身:“诶妈呀,二宁!”
徐宁直接道出来意:“舅麽,这是我对象孟紫烟,今个来她姥家串个门,我寻思直接领她过来认认门。”
“这闺女长得真水灵!好,一瞅你俩就挺般配,快进屋!”
“诶!”
俩人拎着东西走进屋,将东西放在柜台,郭舅麽转身要去沏茶,被徐宁拦住以在二舅家刚喝完为理由婉拒。
孟紫烟说:“舅麽,别忙活啦,咱唠会嗑。”
“那行,晌午我也不留你俩搁家吃了,你姥家是后街的老刘家?”
“嗯呐,我二舅养牲口的!”
“那我知道哇,刘二柱!你三个舅在咱屯子有名儿,谁都说他们哥仨有主意能干。你姥体格挺好的?”
“挺好的……”
徐宁和孟紫烟在屋内待了20多分钟,便和郭舅麽告辞了,她真没留徐宁,毕竟他是来走亲戚的。将二人送到门口,郭舅麽挥手:“下回再过来不兴拿东西了嗷,烟,听着没?”
“诶!舅麽快回屋吧,我俩回去了。”
俩人匆匆赶回二舅家,瞅了眼梅牌手表,刚好11点多钟。
进屋之后,徐宁就和二舅的儿子刘红军钻进车内,直奔着学校驶去。
门卫换了人,张老师应该有课,他下车打个招呼,便和刘红军进入学校中,挨个班级招唤老师给几个孩子领了出来,虽然没有到放学的点,但家长都过来了,老师不可能不放人,孩子们出来的时候背着挎包。
即将走到校门口的时候,徐宁从兜里掏出红包,给四个孩子每人一个红包,起初刘红军要阻拦,可徐宁能让他拦住么?硬往书包里塞两下,刘红军才没跟他撕巴。
孩子们好奇的瞅着徐宁,大舅的孙子挠着头问:“姑父,你好像是徐凤的二哥?”
“哈哈哈,啥好像是啊,我就是徐凤二哥!你们咋认识徐凤啊,也不是一个班的。”
“她搁学校里有名儿,老师都挺稀罕她的,平常我们晌午还搁一块跳皮筋玩呢。上回初二有个叫李胖的,被徐凤的俩哥给揍了,好像是黄林惹的事……”
这孩子挺乐意聊天的,徐宁跟他唠到校门口,刘红军就让他们去后车厢坐着了。
随后,汽车朝着庆力驶去,到家的时候刚好11点半。
四个孩子跳下车,拔腿窜进屋,从包里掏出红包显摆道:“妈!你瞅瞅我姑父给的红包!”
“爸……”
大嫂笑说:“咋没谢谢你姑父啊?”
“诶呀,那能不谢么,妈,你知道不,我姑父就是徐凤的二哥……”
大舅笑说:“这孩子嘴老碎了,逮着人能唠一宿。”
“小嘴叭叭的也不知道随谁。”大哥嘟囔道。
徐宁笑道:“随谁都是好事,嘴皮子利索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孩子闯荡!”
屋内,有了孩子们吵闹的声音,欢乐气息浓厚几分。
众人在屋内唠会嗑,刘芬芳便和大嫂进屋放桌,孩子们捡碗拿筷子,随着一道道家常菜上桌,二舅从柜里掏出六瓶龙江春,大舅摆摆手让他再取来散篓子,他不乐意喝瓶装酒,嫌瓶装酒没啥劲儿。
“你不喝拉倒,二宁,咱几个手把瓶啊?”
老舅说道:“你快别糟践外甥女婿了嗷,这么老些菜呢,谁跟你手把瓶啊?”
孟瘸子笑说:“二哥,下回再让二宁跟你多喝,他晚间还有点事得出趟远门……”
刘芬芳帮腔道:“可不咋地,原本二宁酒量就不太好,可别让他喝太多了。”
“诶呀妈亲呐,你们这两口子可护着姑爷子哈?成,那就少喝点,行不,二宁?”
“行!二舅,我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咱慢慢悠呗,今个主要是想多跟你们唠会嗑。”
“快坐,妈,你是搁炕桌,还是跟我们搁地下啊?少喝点?”
老太太摆手:“我就两盅的量,可不跟你们掺和,你们陪好二宁嗷。”
“那必须的!”
满桌10道菜,除了鸡鸭鱼鹅,还有徐宁拿来的红肠,芹菜炒肉、鲜榛蘑炒肉、韭菜炒鸡蛋等等。
老太太举杯讲两句话,众人便拿筷子夹菜,一边喝酒一边唠嗑。
徐宁没有起身打圈,这么多长辈,如果挨个敬酒的话,以他的酒量真下不去桌,便举杯意思意思,而孟瘸子也有意护着姑爷子,没准备让他喝太多,三个舅舅倒是没挑理,因为徐宁和他们唠嗑,用不上两三句话就能将他们逗的捧腹大笑。
哪怕大舅和二舅说话再臭,徐宁也能给圆回来,所以二舅和大舅根本不咋举杯了,老舅瞅着他笑说:“二宁这两下子,真得让你小哥学学,你小哥也随我了,不咋会唠嗑。”
大哥说道:“老叔,老弟不比我强多啦?”
刘红军说道:“老弟确实比咱俩强,主要是老叔唠嗑也没那么冲啊。”
“……”
这事咋说呢,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缺点就是限高,优点则是铺路的砂石。
唠到这个话题,大舅抿口散篓子,说道:“走在人生岔路口,每一次选择都决定了未来,但并非一马平川的人生路就是顺畅的,因为极有可能走到半路时发生地震、塌陷,各种各样的灾难。”
徐宁闻言紧忙拍手:“诶呀我滴妈!大舅,这话唠的真硬啊!这些话一般人可说不出来啊。”
大舅心里很是高兴,挤眉弄眼道:“我就是胡说八道,活了这么些年,多少是有点感悟的。”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感悟出来的啊,一瞅大舅就有灵性,往后肯定有福!”
“哈哈哈,必须有福,我孙子都这么大了,我能没福么?”大舅咧嘴笑道。
老太太已经撂下筷子,靠在窗台瞅着众人唠嗑,旁边坐着刘芬芳和孟紫烟、小嫂等人,她们唠的话题也是围绕徐宁。
二舅麽等人夸着徐宁各种各样的优点,孟紫烟在旁边越听越觉得脸红,她倒不是觉着说的不对,而是太对了!主要是老舅麽说了句她眼光真不错,能找着徐宁这样的老爷们,往后再生俩孩子,擎等着享福吧。
这顿酒喝到午后两点半,徐宁只喝了半斤,三个舅舅喝了能有一斤多,三个哥哥喝了六七两,其实他们的酒量都不错,只是顾着唠嗑了就没频频举杯。
待老娘们将桌上残羹剩饭撤下,众人围桌喝茶,二舅让儿媳妇给徐宁单独沏的龙井,因为大舅和老舅都不乐意喝龙井,嫌它没有味、不下色。
唠到3点多钟,徐宁就起身张罗回家。
“急啥呀,你不是晚间走么?再待会啊。”
徐宁笑说:“二舅,这不是家里来客了么,我有个大爷特意从省城回来帮我办点事,我得提前回去见见呐。”
“许炮回来啦?”孟瘸子疑问道。
“嗯呐,望兴的三哥也过来了,还有几个省城过来的朋友。”
仨舅闻言皆是点头,大舅道:“那别耽误事了,你赶紧回去吧,等下回咱们再好好喝一场。”
“妥啦。”
刘芬芳问道:“二宁,我们7号回去,跟你爸妈说一声。”
“好,我俩结婚该预备的东西不是都齐了么,不用着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