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6章 不能掉以轻心(1 / 1)先秦的天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先生不想出面的话,我们真的可以借机在这片海域上帮忙。假借攻击的名义,实际上给他通风报信,共同对抗米国等国家。”

王波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对于杨侠和他们而言,玩一两次钓鱼执法未尝不可。

许老、陶老的意思他明白,也清楚地知道不可能光靠这个法子获利。但问题是,他们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啊!

真正做决定的还是那些国家自己。他们因为贪心要过来,最后遭遇到什么也是活该。

章国倒是认同了这个看法,他附和道:“确实,王波说的没有什么问题,真的可以这样做。最关键的就是,米国等国家这次之后,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他们都已经付出这么多了,没有哪个会愿意及时止损。”

“所以,玩个一两次钓鱼执法没问题,被发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只要我们注意点就行了。”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像思密国,再谈判下去他们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不过,陶老说的也非常对,主要还是看林先生的看法。等见面的时候再说吧。”

留给许老等人讨论的时间并不多,下一则通讯很快就打了进来。

“叮铃铃”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这则通讯稍微间隔了一段时间,没有前两通那么无缝衔接。由此可见,他们是提前商量好的顺序。

知晓前方的国家是美国,许老他们还多得了些时间以便深入讨论,毕竟以拜普的难缠,事情不会那么快就结束。

“这里是英国总部,我是威廉……”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正式的意味。

紧接着,威廉没有过多寒暄,直截了当地进入了正题:“具体的情况,想必你们都已经十分清楚,我们就直接些,十亿美金,帮红色魔鬼小队摆脱困境。”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等你们确认红色魔鬼小队无恙后,资金会立刻打入之前指定的账户。”

英国方面的威廉,为了彰显诚意,亲自出面进行这次通话,他的态度比起之前的蒂姆部长、加拿大领导的秘书、以及韩国部长都要来得谦逊许多。威廉的声音本身就给人一种温和舒适的感觉,此刻更是显得诚意满满。

他直接开出了十亿美金的高价,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这份诚意确实令人难以拒绝。

这个价格不算低,九州国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甚至再提出一些条件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许老觉得已经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过多纠缠,见好就收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九州国没有必要与这些国家都弄得关系紧张,面对威廉的诚意,许老也表现得十分干脆利落。

“成交,等我们遇到红色魔鬼小队后再联系。”许老的话语简洁明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整个谈判过程不到五分钟,双方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可以说是皆大欢喜,没有任何的冲突和矛盾。

当然,也有可能威廉是被迫开出如此高的条件,表面上笑眯眯的,实际上心里却在暗自咒骂。不过这些都是无从得知的,许老也并不关心这些。

威廉八成是已经了解了美国的相关情况,考虑到美国和英国在这几个国家中实力相对较强,因此被重点针对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所以,他直接开出十亿美金的价格也算是在冒险一搏。如果许老等人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再提出技术要求,他们恐怕也会像美国一样感到崩溃。

不过,威廉还是幸运的,他赌赢了。仅仅支付了十亿美金的代价,就达成了目的。与美国相比,英国的情况要好得多。

结束与英国的谈判后,九州国到目前为止已经至少收获了三十七亿美金,而且还有增加的可能性。

只剩下印度还没有进行谈判了。许老刚放下通讯器,新的通话请求就响了起来,显示的位置正是印度总部。

拉迪秘书表示,他们愿意拿出五亿美金,请九州国军队帮忙解救山地小队。

在这一点上,拉迪表现得十分痛快。他并不缺钱,五亿美金哪怕是从他个人账户上出,也不会让他有丝毫的心疼。

当然,他也不会真的自己出钱,总部的人都有的是钱,随便找个借口让他们纳税就行了。

拉迪有的是办法从别人身上搜刮出这笔钱。他在得知加拿大也给出了这样的条件后,干脆直接摹仿起来。

以印度在这六个国家中的情况来看,拉迪愿意出这些钱也已经差不多了。

“可以,但是还有一点,印度需要全面开放对九州国的进口业务,不能有任何的限制。”许老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九州国的电器、手工艺品在印度还是很受欢迎的。印度本土的产品并不怎么样,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九州国制造的东西性价比极高,完全吊打他们本地的品牌。

然而,由于政府对本地品牌的保护政策,九州国并没有占到太大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这次的谈判刚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拉迪松口,九州国各种各样的商品出口将会更加便利。

拉迪沉默了一阵子,事实上,他之前之所以默许工商部门打压进口商品,除了保护国产品牌以外,更多的是因为收了巨大的好处。

加上又有着保护国产品牌的名义,一系列打压措施颁布下去也十分顺利、合理。

尽管印度各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少,但本土的产品却格外有限。在官方政策的保护下,外人眼红也没办法。对于印度本地的居民来说,爱国是一回事,但不得已购买价格昂贵且性价比低的产品又是另一回事。然而,他们想买别的也不好买。

总不能为了买个电子产品特意跑到九州国去吧?想要物美价廉的产品,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印度网络购物不是特别发达的情况下。

“抱歉,我们这边赶时间!”许老突然插了一句,打断了拉迪的思考。

对于九州国来说,拉迪无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合作,要么自己想办法解决。至于取消市场进口限制后对其本国品牌的冲击,并不在九州国的考虑范围内。

顶多就是一些大富豪少赚了些钱,但对印度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好处多多的。甚至可以说,对他们没有任何坏处,反而可以享受到性价比极高的产品。

多种产品冲击内部市场,拉动当地产品的创新发展,未尝不是一种良性竞争。

“可以,但是你们必须保证山地小队的安全,不能有任何损失……”拉迪最终还是松口了。

没办法,比起一些人的利益来说,他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山地小队牵扯的事情太多,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然而,许老却完全没有心情听他唠叨,直接打断道:“等遇上山地小队再说吧,谁也保不准会是什么情况,先就这样,再见。”

说完,他就挂断了通讯,任由对面的拉迪各种谩骂、叫嚣。

拉迪很少被这样对待过。在等级森严的印度,他走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前呼后拥的。别说挂通讯了,根本没人敢这样对他!

但是,在国际上,在这种有求于人的情况下,许老完全没有必要给他面子。

有些人,以拉迪为代表,你给他面子他就会蹬鼻子上脸。你越强势,他才会真正地服软。否则,他从心底里瞧不起别人,欺软怕硬、慕强凌弱的事情他没少干。

……

九州国的军舰上,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连与六个国家进行了谈判,终于全部结束了。

这真的是一个极其消耗精力的过程,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商量好了就要立刻联系,他们只能打起精神应付。

别看许老在面对那些代表时游刃有余,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智慧,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许老作为代表发言,其他人则全程关注。每到中间有空闲的时候,大家都会积极讨论、商量对策。

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状态。军舰始终保持高速前行,谈判、前进两不误。士兵们负责驾驶军舰,而王波等人则在记录重点、探讨接下来的方向。

只能说,到目前为止,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只是开始而已。谈判结束并不代表着一切顺利完成,中间的变数还很大。

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最难的点还没有到来。他们目前只是完成了一小半的任务,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小失大。

“现在该怎么做?是先去基地,还是直接去找那些小队?”有人提出了疑问。

“如果我们一直前行的话,应该会依次遇上几个小队。等遇上了再一一跟他们谈吧,把条件谈好。刚刚结束的谈判只是预谈判,并不是最后的结果。”有人给出了建议。

“也对。不过,等我们确定了先去基地的话,事情弄好之后等返程的时候再帮忙也不迟。顺便跟林先生提一下这件事情。”另一个人补充道。

“没问题的,这点不需要过多考虑。只要林先生不开启那个控制器,他们就不会有任何危险。就算被困一个星期也没事。”有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哈哈,虽然是被困住了,但哪怕没有食物,他们也可以跳下去现场制作生鱼片啊。这片海域各种海鲜可不少呢!”有人开玩笑道。

“不用管他们。别说一个星期了,就算是一个月、几个月都没有什么问题。顶多是各国的总部会比较着急而已。急死了也没用,真要那么焦急的话,就自己过来救呗!”又有人笑道。

王波等人讨论了几句后,默契地笑了起来。确实如此,他们无需过多担心这些。只要杨侠没有开启武器装置,精英小队就不会遇上任何风险。

他们有水、有食物、还有武器装备,活上一个月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说,留给九州国的时间还很充裕。

军舰飞速地向前方行驶着……

另一边,在那片海域的某处装备研发基地内,杨侠等人已经结束了电磁脉冲导弹的测试阶段,回到了基地。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尤其是141特遣队和黑玫瑰女子特别行动队的成员们,他们感觉压力减轻了许多。

有了天气控制器和电磁脉冲导弹这两大利器在手,就算美国等国家派再多的联合军队过来,也只是不堪一击而已。有来无回,已经是必然的结果。

电磁脉冲导弹能够摧毁所有军舰的设备,将敌人限制在海域之上。再启动天气控制器,各种恶劣天气齐上阵,试问哪一支军队能够与之对抗?

别说普通的军队了,就连141特遣队和黑玫瑰女子特别行动队,在这样的局势下,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能有什么有力的反击。大家分析来分析去,讨论来研究去,想方设法寻找突破的途径,但最终只能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无解”。反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能侥幸保住性命就已经是万幸了。

而且,这还只是两种武器叠加的效果。如果杨侠再派出军舰和武装战斗机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那结果绝对是毁灭性的,全军覆没,一个人都不剩,一艘军舰、一架战斗机都不会存活。

相较于141特遣队和黑玫瑰女子特别行动队的成员们那激动的情绪,杨侠的态度则显得相对淡定。怎么说呢,他早就从系统那里得知了这些武器的具体威力,所以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他参与了整个研发过程,对设计图了如指掌,每一个步骤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完美完成。最后的结果虽然令人惊艳,但对他来说,却在预料之中,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震撼。

只能说,他的内心足够强大,这些对于杨侠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从研发初期开始,他就从未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性。(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