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5章 我大秦自古以来的疆域竟有如此之多!非是扩土,而是平叛!(1 / 1)黑茶芝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5章 我大秦自古以来的疆域竟有如此之多!非是扩土,而是平叛!

蒙毅的话音如一枚陨石般砸落御书房,震的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三息后,魏缭方才声音艰涩的开口发问:“长安君部战损几何来着?”

隗状声带黏连的回答:“阵亡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二人,重伤两万三千零九人。”

“然,长安君却又收敌军三十三万零一百三十七人!”

魏缭的声音发颤:“也就是说,长安君率一百三十万兵马出征。”

“一战伏六王、大破七国联军、阵斩三十余万!”

“现下却拥兵一百五十万余?!!”

连阵亡带重伤,嬴成蟜部共有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一人丧失战斗力。

对于一场双方发兵两百余万的大战而言,以如此低微的战损大获全胜已经很恐怖了。

结果嬴成蟜又收服了三十三万余兵马!

是收服,是直接能并入嬴成蟜麾下化作战斗力量的收服,而不是徒费粮草的俘虏!

历经一场大战,横扫七国、降服六王,嬴成蟜麾下兵马却比之出征时更多了二十多万,更还平添了李牧等诸多大将!

所谓的心向嬴政之仁故而纷纷投效之类的话糊弄糊弄外人也就罢了,焉能糊弄大秦群臣?

相较于曾经的大秦君王们而言,嬴政确实算得上仁。

但若是放眼整个天下,嬴政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仁君!

大秦的法律体系和立国基石也注定了大秦不会是一个仁慈的国家。

所以大秦群臣都很清楚,这三十三万余敌军全都是因嬴成蟜的恩威而服!

这合理吗?!

韩仓声音平静的说:“果然不愧是长安君!”

“凡长安君出征,常不止能大获全胜,更得敌境之民箪食壶浆以迎,以至于凯旋之士多于出征之士。”

“而今长安君已不掩其神辉,能得三十三万余敌军投效,倒也是合情合理。”

韩仓的声音很平静,但韩仓的心态已经快崩了!

三十三万青壮将士愿为大秦所用,这对于嬴成蟜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对于嬴政而言也是一件大喜事,对于大秦的长远发展而言更是大喜事。

但这三十三万将士都是需要吃饭的啊!

他们的归降意味着大秦又得多费大量粮食去填饱三十三万张嘴,更还是远在东北的嘴。

大秦的粮食储备本就不富裕,这三十三万将士实在是雪上加霜!

治粟内吏衙署上至韩仓下至仓中硕鼠,全都得哭!

只可惜,其他朝臣无法理解韩仓的悲伤,他们或是茫然,或是震惊,或是狂喜,再也不愿忍耐的出声而呼:“仗,还能这么打?这军功该怎么算啊!”

“都这个时候了,还计较什么军功啊!三十三万余将士并代武安君、燕相、赵王、高夷王归降,足见我大秦得民心所向,乃是天命所归!臣恭贺大王!”

“长安君,万胜!万胜!恨不能随长安君同战六王也!”

“当今天下,仅剩秦燕二国!本官本以为本官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我大秦统一天下,未曾想,未曾想!今我大秦距离统一天下已近在咫尺!我大秦君臣,将竟不世之功!!!”

一时间,御书房内的嘈杂之音似是要掀翻了屋顶!

但吕不韦却没有参与进群臣的狂欢之中,他心里不好的预感反而愈发浓郁。

如此大捷,按理来说应该是由嬴成蟜麾下最为精锐的传令兵蛋夫亲自带队回传。

但送回此封捷报的却是蛋夫麾下的夸夫。

这不合常理!

嬴政听闻群臣夸赞嬴成蟜却没有面露笑意,反倒只是看着嬴成蟜的私信目露沉吟。

这更不合常理!

而当吕不韦看到蒙毅从嬴政手中接过了第二卷竹简,吕不韦终于忍不住惊声发问:“蒙中郎将!”“还有?!”

蒙毅抬头看向吕不韦,了然颔首,神色复杂的说:“还有!”

吕不韦心中不好的预感已近鼎沸,厉声断喝:“噤声!”

“继续聆听长安君军报!”

正在欢庆的大秦群臣们赶忙闭嘴,纷纷面带笑意的看向蒙毅。

在他们看来,燕国尚未灭国,此战自然尚未结束。

所以嬴成蟜接下来要上禀的必然是攻燕部署。

而今联军主力已被全歼,代、赵皆亡,仅剩一个区区燕国,又能翻起几分风浪?

小事尔!

蒙毅展开竹简,声音犹疑的念诵:

“高夷王曰:昔秦之先祖飞廉听闻商亡,奔商奄今曲阜之东,欲领东夷万民复商,奈何不敌,与诸东夷之民被周天子同迁西北。”

嬴乐等嬴氏宗亲都有点懵。

我们的祖先在商朝灭亡之后还去奄国组织过一次复国行动?

我们怎么不知道?

蒙毅继续说道:“东夷之民与大秦之民虽然地处天下之西、东两侧,但却自古以来便是同族之民,臣敬秦王久矣,东夷万民亦皆心向大秦!”

“奈何东夷之内有贼子拥兵啸聚,下欺黔首、上悖君王,或会于东夷归秦之际作乱,臣请大王令长安君出兵平叛!”

东夷自古以来就是我大秦的疆域,东夷之民自古以来就是我大秦的子民?

嬴乐等嬴氏宗亲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究竟是要认下这门穷亲戚以恩治东夷,还是要否认东夷攀的亲戚关系以威治东夷?

咱们祖宗究竟去没去过奄国,还是得商榷一二啊!

蒙毅的声音多出了几分怀疑人生:“大当户呼伦又曰:呼伦部自古以来便敬大周,族中更有周天子所赐酒器,呼伦部自古以来便是大周之民,却因胡贼势大不得不委身于贼、祭祀伪神长生天、万民受吊悬之苦,请大王令长安君派兵解我部黔首之苦!”

一众朝臣尽数低垂眼眸,嘴角微微抽搐。

长安君,够了,差不多就得了。

咱大秦自古以来的疆域真没那么多!

蒙毅也略显尴尬的轻咳一声,方才继续念诵:“臣谏!”

“东夷、东胡之地虽然苦寒却颇为富饶,乃是皇天厚土赐予我大秦的宝地。”

“东胡之民自古以来便仰慕华夏,更有诸多部落乃是周天子亲封诸侯。”

“东夷之民更是因曾随先祖出兵而骄傲,万民民心皆愿归大秦。”

“我大秦焉能坐视其被贼子久占、欺辱大周之民?焉能无视万民心意、置黔首呼声如无物?!”

“是故,臣令副将贲领兵东进,取燕之境,而后镇压东夷之乱。”

“因假都尉李牧伐代伪王之功擢其为假将军,领偏师自蓟城北上。”

“臣亲领我军主力转进东胡,解民之吊悬!”

“念及我军诸多将士恐难耐东胡之苦寒,是故臣令征自长江以南的二十一万将士留守渔阳郡,听从大王调遣。”

“秦王政十七年四月十五日,秦长安君公子成蟜于涿城遥拜王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