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东宫(1 / 1)无垠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东宫

东宫,杨柳依依,随着微风轻轻摇荡着,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一首凄凉的歌声,映衬出如今东宫的没落。

东宫内的所有仆人和门客们都被监禁了,不能自由进出东宫了,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宫殿和寂寞的庭院。

曾经繁华热闹的东宫,如今变得无比凄凉和冷清。

一排排御林军整齐地站在太子府邸周围,让气氛多了几分肃杀。

“父亲大人,你回来了啊,这些人都好可怕啊。“

在府邸之中,一个约莫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怯生生地探出头来,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这是便宜…儿子李象。

李承乾的脸皮一抽,不仅送了一个老子,还送了一个儿子。

李象贞观十二年638年生人,如今是贞观十七年643年,此时的李承乾619年也才是24岁,成家可早了。

“没事了!”李承乾僵硬的伸出手去,抚摸了小李象的脑袋。

“象儿,别闹了,你父亲累了。”

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一个倩丽的身影…少妇出现在眼前。她面容娇美动人,带着淡淡的忧伤,让人怜爱。

身材完美得无可挑剔,多一分则显得肥胖,少一分则显得瘦弱,一切都恰到好处。

这就是大唐追求的肉感,而不是后世畸形的骨感。

“不累!”

一下子,李承乾觉得这个便宜儿子可爱多了。

如果都是这样买一送一的买卖,多来几单也未尝不可。

典韦死的不冤啊。

“陛下如何说?”少妇的玉手紧紧的握在一起,说不出的紧张,苏家有女,国色天香,允归冠族。

她是秘书丞苏亶长女,大家闺秀,如今的变故,她自然是十分的清楚,太子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没事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李承乾牵着一小一少的手进了里屋。

今天还真是大起大落,古人诚不欺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妾为太子殿下温酒!”

四月的天,北方的天气还是有些微凉,暖被温酒恰合时节。

“一杯敬过往!”

片刻之后,李承乾端起酒杯,热气腾腾,手微微斜去,倒在地上。

他看着酒液在地上缓缓流动,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回去了,身在盛唐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最起码,现在他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夜深人静时,还要对几千个g的…学习资料进行复习了。

“一杯敬明天!”

李承乾再次举起酒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肯定是要给大唐添上最浓厚的一笔色彩。

“一杯敬自己!”第三杯,李承乾一饮而尽,有些微辣,但是很呛,很难下咽。

哪怕是这样的难喝,也深受人们的追捧。

一日经历了如此的多,李承乾不由多喝了几杯。

美女相陪,越喝越醉。

以至于,到了最后,李承乾竟然喝醉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凄风苦雨暗江亭,铁索长桥锁离魂。

此生一别难再见,何时重逢未知数。落满地鸟惊飞,残阳如血泪沾襟。”

餐桌之上,李承乾醉酒之后,有感而发,有对自己命运安排的感慨,以往的亲人都难以再见,也有对原主的惋惜。

李承乾是真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不是因为他的脚疾,历史将会是另一副模样。

“好诗!”苏氏的俏脸满是震惊,她是精通琴棋书画,对诗词也有极强的鉴赏能力,这首诗也道尽了,如今李承乾的真实写照。

她听出了无奈,迷茫以及不甘。

“轰!”李承乾摇晃的身体突然间就倒下了。

“太子殿下!”苏氏吓了一跳,立即尖叫起来。

“砰!”

一队身着五色彩服的甲士突然冲撞了进来,立即上前对李承乾进行检查。

“张将军,没事,是太子殿下喝醉了。”

一个甲士躬身道,他们是唐太宗的禁卫,只有百骑,都是从各军中挑选出忠心耿耿的通马善射者,也曰百骑禁军,以一挡百。

也是由于谋反案,他们才会被派到李承乾的身边来,进行监督。

“扶太子休息!”那将军点了点头,李承乾无事,那便好。

晨曦的微光透过窗户洒入室内,映照在地面上形成斑斓的光影,仿佛金色的沙粒般。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请你前往太极宫。”

朦胧间,李承乾似乎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呼喊自己,但头痛欲裂让他难以集中精力。

他感到头晕目眩,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皮,视线逐渐清晰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令人心疼的俏丽面庞,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关切和担忧。

“喝酒误事,喝酒误事啊!喝酒就不能…开车,开车就不能喝酒。”

李承乾艰难的起身,有些懊悔道。

“太子说什么,要驾车去吗?”苏氏不知所以,而是扶起李承乾,为他修缮边幅。

“妾虽不知政事,但若陛下有所责骂,还望太子不要再顶嘴了。”

苏氏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叮嘱道,李承乾被骂也已经不是一次二次了,现在又是非常时期。

“放心,今日过后,就不会再有事了。”

李世民是让人来宣,而不是带他过去,事情已经没有那么的糟糕了。

李承乾出了宫,便在一个老太监带领下,朝太极宫走去了。

“太子,回去之后,可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殿之上,李世民问道,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因为大殿里,空无一人。

“昨晚,太子殿下喝醉了,还吟唱了一首诗。”

一道人影翻出,就如同是凭空出现到一般。

“吟诗?”

这真的奇了怪了,不是一直喜欢扮演突厥骑兵吗?什么时候也学会了吟诗作画起来了。

“是什么诗?”李世民并不抱多大的态度,成见就是一座大山,不是你想搬得动就能搬的动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甲士袅袅道来,仅仅只是听过李承乾吟过一次,就便全部记下了。

也就是说,李承乾之前讲过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记得,这比高科技还高科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