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4.第143章 商家传承,经商的商(求收藏求支持)(1 / 1)莫愁千里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商家传承,经商的商求收藏求支持

这段时日,领了太子之令的镇南王可谓是大动干戈,新仇旧恨一起算。

女儿救出来了,可那又如何自己女儿被如此伤害,若不复仇,他还算什么父亲!

他直接下令剿灭魔教,大军开拔,南部进入战时状态,各方势力相互配合。

他要让魔教知道,这南部天下,到底谁说了算!

南部各大宗门势力也不推辞,谁都知晓如今的安南王为女复仇,正于怒火之中,谁敢拒绝,便是安南军大军压境。

你不配合,你是不是也是魔教?

邪恶的魔教,本王这就将你们.

为避免如此情况,因而纷纷配合。

于这铁血手段之下,魔教一时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敢冒头。

魔教如今也重新更正了对安南王的信息。

先前安南王不过七境后期,借助兵家之势,可当八境后期,然而此次争斗中,安南王竟隐约有突破至八境的迹象。

其实力早已与之前不同。

想必是又有了精进,却藏着掖着。

当真是老狐狸。

见着爹爹娘亲,应月兰感到了安心。

回想起那些时日,她心中忽地涌现委屈,只想在母亲怀里大哭一场。

其实她是很怕的她当然会怕。

那日,魔教八境涅槃巅峰强者轻易将其身旁护卫击杀,并掠走,让那两个恶徒从她口中撬出传承。

她并不知晓为何会有人清楚她传承了兵家之法,也不知他们夺了兵法要做什么,可她大致明白,他们是恶人,很恶很恶的人。

若是让他们夺了兵法,定会发生大事。

不能让他们夺了去。

哪怕是死!

于是她倔强地咬牙,任凭他们如何折磨自己,都绝不开口。

她也不知自己为何能撑住如此疼痛,她回想起来都觉着匪夷所思。

可好在,她还是撑住了。

后面,应月兰静养了一个月,期间她耳朵、鼻子、断掉的手筋脚筋都修复好了,琵琶骨也不疼了,除去破损的经脉与中的毒还未彻底清除,其余都好了。

这些时日公输中明与陆星也来看过他。

公输中明还很认真的和应月兰道歉。

说如果不是自己,应月兰便不会遭受如此无妄之灾。

应月兰都有些不理解他的脑回路了。

她被抓明明是因为自己身负传承,被有心之人盯上,与他又有何干系?

只是

想起他红着眼,那万分紧张的神情,郡主便哼哼两声说:“本郡主原谅你啦。”

这让公输中明松了口气,绷紧的神情也松了下来。

“谢谢郡主.郡主真是个好人!”

“.我那儿是什么好人,明明你才是.”

跟你无关你都要觉着是自己的错,太笨啦。

“而且,郡主也很厉害,如果是我与郡主调换,我都不知晓自己能否撑过来。”

“郡主能撑到最后都不见兵法交予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郡主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大英雄!”

他.刚刚在夸自己?

不是说自己受苦了、吃罪了,而是说.自己守住了兵法?

不知为何,她有那么一丝感动。

她坚持下去的原因并非是什么要活下去,而仅仅只是不想将兵书交出去。

不想让他们去祸害更多人。

那些魔教的卑劣小人,赢不了父亲便对她出手,她虽还未长大,还不是爹爹那样护一方平安的将军,可至少她能做些什么!

比起那些被魔道.魔教祸害的家伙,她这些苦算得什么?

不过是区区酷刑。

我吃下来了。

坚持到了最后!

她揉了揉鼻子,不让它发酸,旋即昂首挺胸。

“那是当然!本郡主可是要成为爹爹那样的人!区区魔教贼子,不值一提!”

“等本郡主成了将军,日后你就是本郡主的人了!”

——成为将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责任、部下、信念、气度.不过,有梦想还是好的嘛。

梦想,是一切的起点。

若无它,谁又会有动力呢。

呵呵

“说来,郡主,你到底传承了哪家兵法?是什么流派?”

陆星好奇地问。

而郡主不由一怔,表情变得有些僵硬。

“那、那个.商家的.”

“商家兵法?我好像没听过”

“是商家传承经商的商”

陆星:“.?”

——————

南边一座大山之间,被昏暗吞没的洞府中,一群人正汇集其中。

“我就说不要那么着急、不要那么着急,安南王那老狐狸不简单,你们不听,现在好了,被那家伙抓着打了,咱们积攒的力量就这么没了,你们满意了?”

“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没从中少捞好处吧带人行动灭了几家,东西都入你腰包了吧”

“别吵别吵、吵得我脑壳儿疼,如今是该如何办。”

“还能如何办,暂且藏匿着吧,咱们也不着急,南边势在必得,你们与北边的联系如何了?”

“一切顺利。”

“那就等着,看北边的表演吧!”

——————

“这是药方,每日一次,八碗熬成一碗,傍晚时分吃效果最好。”

“近日注意不要下地,好生修养。”

“买点好的东西补补身子,你有点虚弱了,气血也有些不足。”

“——是是,我记着了。”

将最后一位客人送走。

褚竹青关门回院。

这些时日,看病的病人愈来愈多,少部分是因吃了些不好的东西,或干活时不下心伤到了自己。

大部分,是因那魔教骚乱而出现的伤者。

安南王清缴魔教,可魔教早已润物细无声地于南部蔓延,那先前魔道众人自然而然入了魔教,又引诱了不少人加入其中,因而围剿难以结束。

当你在家中发现一只蟑螂时,你屋里就已满是蟑螂。

因双方你来我往,时常在城内大战,便有不少人受伤。

或是被波及其中,或是不小心被重物砸倒。

安南王倒是发放了粮食与钱财,安抚了民心,可这浩浩荡荡的灭魔围剿,终究是引得好不容易安定的天下又有了不安。

她倒不是反对安南王。

人是为剿灭魔教,且安抚了民众,付出了财力人力,并无错。

只是她就是不喜这天下动荡不安的模样!

“南州一战,如今魔道消散,可魔教却又卷土重来,终究不过是换了皮套。”

魔道魔教,有何区别?

“呵呵,褚丫头,这可不一样。”

“曾经的魔道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可却也只能在南州行动,但如今这魔教,却有席卷天下之大势。”

“莫要小瞧了这魔教啊。”

药王从院内走出,晃着蒲扇为自己扇风。

褚竹青不解。

“为何?”

“你觉着如今魔教与曾经魔道有何不同?”

“.”

她想了想,摇摇头。

想不出来。

药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思想。”

思想?

那.算什么?

口号吗?

那种东西,很厉害?

“呵呵,褚丫头,你觉着儒释道三家厉害吗?”

褚竹青点点头。

“那你知道他们哪儿最厉害吗?”

她想了想,道:“功法、秘术、神通?”

药王笑着摇头。

“不对,都不是,真正厉害的,是他们的教义。”

“佛门教义,轮回转生、普度众生。”

“道家教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儒家教义,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他们三家教义随人都可说上两句,随人都可大致了解。”

“便是你,也能说出些什么,对吧。”

褚竹青点点头。

什么阿弥陀佛、之乎者也,又或者别打扰贫道修行什么的,都的确知道,而这三教门人也大致都差不多。

虽说性格各有不同,可至少其大致目标是差不多的。

“这便是教义的力量。”

“三教将自己的想法、理念,广而告之,让世人接受、认可,并拥有威望,你说,若是三教忽地发出声音,说要掀起战争,你觉着会如何?”

褚竹青皱眉。

他们怎会掀起战争,他们可并不是魔教的那些家伙。

这个举例不成立。

“别这么死板嘛丫头,咱们都说是假设咯。”

褚青竹:“.那.会有人反对?”

“对,会有人反对,知道为何吗?”

不待褚竹青回答,药王便直接说道:“儒释道三家霸占天下,教人向善,遍地都是他们教徒,他们被世人歌颂,可那是在不违背教义本身的情况下。”

“教义引人向善,约束自我,越是强大的教义越能束缚双方。”

“一旦他们违背教义,那么天下诸位,便会群起而攻之。”

“如此,你还觉着他们厉害的,是那所谓术法神通吗?”

褚竹青有些无法理解.亦或者,有些无法认知。

她知晓三教神通广大、术法万千,知晓教义为根本,却无法想象三教会被群起而攻之。

他们怎会被群起而攻之呢。

“呵呵,想不明白便不急于一时,你会想明白的,丫头。”

——————

轩辕皇朝北部。

一处秘境之内。

三五个穿着儒家儒生学袍的学生行走于山林之间。

其实说是山林,不若应当说是书山。

这儿,是由书堆积而成的山。

只是这些书有的是羊皮卷轴、有的是竹筒,有的是纸张,而上面的文字也理所当然无法看懂。

因天下传承四起,各有天骄,又有魔教冒头,蛊惑人心,稷下学宫便让已抵达毕业之际的学生们去往轩辕皇朝各地,以儒家经义,抗邪门歪道。

为护天下安定,儒家弟子义不容辞,他们穿学袍、背行囊,至五洲四海。

这三五学子便是行至北方,那所谓人人不利天下之学说一争到底的!

只是他们行至这儿发现了一秘境空间,好奇的入了其中。

他们本以为是某一学派传承,却不曾想入了之后便见着了这么一座书山。

书山浮现于此时,他们心中是何等想法?

大致应当是没有的。

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书籍!

一望无际、高耸入云.这儿的书籍,怕是比天下万千书籍、儒释道三家加起来还要多吧!

这是谁家的传承?

“师兄,这些书可以拿起来看诶!”

有学子忍不住上前。

怎会有儒家学子见着了如此多书还能忍着不看的!

只是他们拿起后发现,这上面的字.不认识。

完全不知晓。

“这”

他们忘了,他们不认得上古时期的字。

天下间认得这些字的,怕也只有赵清寒、法藏、司家那些家伙了。

那人很是失望。

这不是身入宝山却空手而回吗?

“对了师兄,咱们不若那些回去吧?”

“这么多书,拿几本应当不碍事!”

“——南师弟,不问自取是为贼也,你莫不是想要做那贼子之行?”

被换做师兄之人如此笑道。

南师弟当即讪笑。

“师兄教训得是,师弟知错。”

而后,他将书籍放下。

其余儒家弟子也都悄悄将书籍归还原为。

“诸位师弟,这儿是他人传承之地,能留有如此宝地,想必他们也极为重视这传承,我等前来,既不承对方学艺,又不继对方绝学,取他人宝物便有些不是君子所为了。”

虽觉着身入宝山却空手而回有些遗憾,可师兄所言极是,此乃他人留下之传承宝地,不可轻动。

“那师兄,咱们这是否要离去了?”

秘境会有考验,通过考验着可得传承,他们虽不承学艺,不继绝学,却对考验大感兴趣。

儒家弟子遇着某处秘境,都想一探究竟,从中或可学到什么。

圣人言,学无止境。一合格儒家弟子,必有探究之心、研学之志。

他们来这儿便想着通过考验,可如今出去这书山便再无一物.应当是没考验,既如此不如离了去。

但话语一落,那书山忽地变幻而来,一蜿蜒阶梯浮现而出,直达山顶,好似邀他们上山。

“师兄。”

诸位师弟望向师兄。

为首者一笑。

“既主人家如此大方,我等也不做那扭捏姿态,去试试那考验吧。”

诸位师弟一喜。

“理当如此。”

“哈哈,康兄,不若你我比试一番,看看此次考验谁更胜一筹。”

“好,定与时兄一较高下!”

“你们二人,还不知晓考验如何便就此比试,小心被轻易淘汰了。”

“便是如此,也得分个高下不是?高兄不若也一起来?”

“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四人一前一后踏上阶梯。

他们漫步于书山之间,眺望远方、胸有成竹,那云雾缭绕、飘渺之间,竟有一丝怡然自得。

“不知为何,入了这山,我竟平和许多,如在读圣贤之书般。”

“我也如此,头脑也情绪了许多,莫非这山,有甚么奥妙?”

他们探究间,忽地听闻有大道之声传来。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

四人脚步一顿,抬头四望,不知其声从何而来。

但那声却愈发之多、愈发辽阔,好似天地都为之折服。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这偌大之声杂乱不堪,好似许多人在耳边说话。

忽地,他们四周景色一变,无数画面于四周浮现。

有两人辩论,其音大道,天乱坠、如痴如梦。

有一人骑牛而来,西出函谷,紫气东来九万里。

有一人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明辨是非百姓归心。

有一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为我贵己、遁迹山林。

有一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可慢慢地,那杂乱之声逐渐散去,一天地之大音回荡四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声音辽阔,却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四人如心脏被人敲打、头脑一阵钟鸣。

他们恍惚间,好似坐于学堂,听读圣言。

一手持竹简白发苍老之老师为他们细心教课、传授圣道。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天地同音,字入大道,四人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圣人之言刻入天地,映入脑海。

万千文字汇于山巅,书山二字亘古不灭!

“哈哈、我悟了、我悟了!”

“大道之音,圣人之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师兄、此乃我圣人之言,我儒家圣人传承,哈哈哈!善、善!”

三人手舞足蹈、既似疯魔,师兄抬头望山,双眼垂泪。

“弟子,谨遵圣言!”

——————

“王爷,那些家伙当真是欺人太甚,竟搅动百姓与我等为敌,气煞我也,如若再不制止,怕是这北边当真要成了他们的天下。”

镇北王府,一位将军满脸怒气。

好似谁动了他家人一般。

实则也相差无几。

轩辕皇朝北边,最大威胁毫无疑问来杨朱学说那人人不损一毫之名已传遍北边,杨朱学说继承人蛊惑人心、妖言惑众,却当真煽动天下民众争先跟随。

若只是那邪恶之人也就罢了,却偏偏,如今连人间百姓都被蛊惑进去,抵抗文武百官,如今各地城池纷纷独立,划出轩辕皇朝之地。

杨朱学说隐约要划分北边。

“那家伙,说得都是些邪门歪道,什么人人不利天下、人人不取一毫!若天下人人如此,天下危已,为何会有人信奉这些!”

“民众也不都是愚昧之人,圣贤之书即便不曾读过,也听人念叨两句。”

“之乎者也他们不懂吗!”

王府大厅,诸多将士百官面露苦涩。

轩辕皇朝并不是愚民之皇朝白某人这边历朝历代倒都是以愚民之策为主,觉着民众应当大字不识、学识不高,方才便于管理。

可修行界不在乎这些。

修行界主要是拳头。

有了国运、修行之法,还在乎你什么愚民之策?

因而天下万民或多或少都知晓些常识文理,也能说出两句之乎者也。

可便是如此,也奈何不得此次学说过于让人心动。

人人不利天下、人人不取一毫,其结果便是什么?

无需交税、无需供奉他人、无需将自我利益奉献出去。

他们可得到理所当然的利益。

有了利益,谁又还会在乎什么之乎者也?

从一开始镇北王府便意识到了这一学说之危,镇北王当机立断下令屠杀,出一个杀一个、出两个杀一双。

可便是如此,也依旧层出不穷、源源不断。

他们蛊惑人心、煽动暴乱,将轩辕皇朝当做需要达到的敌人,让民众拒绝交税、不再应征,使得北边国运危在旦夕。

“他们倒是有那么几分本事.我这刀,出得还是不够快、不够狠,让他们不怕我们。”

镇北王并非是一垂暮老矣之人,而是年轻人。

看着不过三十来岁,且并非虎背熊腰、膘肥体壮之人,反倒是剑眉星目、意气风发,稍作打扮便可迷倒无数年轻女子。

——镇北王,任纪元。

他笑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轻声开口:“杀”

其余人当即起身止道:“杀不得、杀不得呀王爷。”

他们面带乞求。

“万民并非反贼,只是受人蛊惑失了心智方才如此,不杀,我等还有机会,可若是杀了,便当真要做那嗜血屠夫杀不得啊王爷。”

镇北王眨眨眼。

“本王,可还没说要杀谁呢。”

“.”

您无非是说将杨朱学说之人抓起来杀了,而如何分辨对方是否是杨朱学说,您一定会说把自称为杨朱学说之人都杀了。

那不等同于屠光大半北边吗?

您这与下令屠杀百姓也毫无区别呀。

“哎,真是可惜,本王想杀那杨朱邪徒都不行明明只要刀快,便总能砍得他们不敢说话。”

就如那妖族一般。

百姓?利益?不取一毫?

哈.当刀架在脖子上时,他们便会知晓什么叫痛、什么叫怕。

再多利益,也不如自己的命儿重要。

“那么,再来整理一下情报吧。”

“费先生,你来说说,从那杨朱学说出现,到如今的全部事儿。”

“是。”

一留着八字胡的书生走出,将杨朱学说细细道来。

杨朱学说出现于三年前北边的一座小城,听风城,这一学说刚一兴起,便惹人嘲笑,觉着这一学说乃是歪门邪道,儒家立足于轩辕皇朝多年,根深蒂固,寻常百姓也可念叨两句之乎者也。

但这一学说入教极易,当代掌教宣称只要是杨朱学说之人,便可拒绝一切利天下之行为。

就是当真可以一毫而济天下也不可为。

如若遇着强取豪夺之辈,只需诚信祈祷,便可有教徒就其于水火之间。

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当真一试,而后便当真成了杨朱学说学子。

他们不利天下、抱团取暖,只要是同一学派便可加入其中。

有不怀好意者见着其力量似有那么些可信力度,便加入其中,而后为非作歹、烧杀抢掠。

犯下大罪后与学说众人一共抵抗。

由此,杨朱学说天下闻名,愈发恶徒加入其中,不取自己,而取他人。

你们不加入杨朱学说,便说明你们有利天下之心,既有利天下之心,何不将东西交予我?

我也是天下一员。

镇北王于两年前下令屠杀。

镇北军扫荡四方、兵家大势浩浩荡荡、凶神恶煞,杨朱学说无可抵挡,轻易破碎。

然而一年前,杨朱学说再度死灰复燃,他们不再集结恶徒烧杀抢掠,反倒威逼利诱,逼迫民众加入其中。

一旦有百姓入内,便迅速给予他们好处,告知他们加入杨朱学说之利,引诱他们堕落其中。

不知不觉间,北边万民已有大半落入他们之手。

当镇北王府反应过来之时,杨朱学说早已蛊惑万民,夺取城池,不少城主百官被赶出城外,甚至有些不愿放弃百姓,被杨朱学说中恶徒联手杀死。

当今北边,诸多百官逃难于此。

唯有镇北城,是他们觉着绝无杨朱学说之人的地方。

——因为即便是百姓,被发现了也当真会死。

太子都保不住你,镇北王说的。

“王爷,以镇北城为中心,两省之地三十七城,其中虽有杨朱学说,但却并无太大波澜,应当并无大碍。”

“但其余五省七十二城却都被杨朱学说夺了去,其中有十三位城主不愿摒弃百姓,被杨朱学说之人杀死。”

“他们下一步应当会想方设法攻入这仅剩的两省之地。”

镇北王喝着酒,优哉游哉地听着费先生之言。

其余众人纷纷请求一战。

“王爷,让我去!我带着将士们将那些家伙全部打下来!那些家伙无有守城大阵,即便夺了城池也守不住。”

“我等不主动出击,他们迟早也会攻入其中。”

“王爷,不可优柔寡断,当断则断啊!”

请战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王爷只看了他们一眼。

“你们忘了自己是怎么灰溜溜的跑出来的了?”

一语,众人再不敢说话。

镇北军.是被民众赶出来的。

无数民众或是以符箓术法,或是以法宝法器,以不畏生死之姿态将他们赶走。

谁也不敢对民众动手,一旦动手,便是天雷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杨朱学说将以此调动北边万民怒火,到时,将生灵涂炭。

他们不敢,儒家也不许。

这儿打回去,最后也还是得要灰溜溜地回来。

可.他们不打,便这么等着那杨朱学说打进来吗?

“王爷,我这口气憋不住.别让我知道是哪个狗东西传出了这玩意儿,否则我一定要他好看!”

“莫急.他们一时半会儿打不进来。”

以镇北城为中心的两省三十七城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发现些许便当即斩杀,想闯入进来难如登天。

且.他们那兵力手段,打进来更无可能。

所以,若要夺下这北边,则需些许手段。

比如

攻心为上!

——————

雨来城。

这儿是不久前才将轩辕皇朝那些只会剥削民众的狗官赶出去,自己占城做主的一座城。

宁墨封行走在街道之上。

这儿并没有什么混乱,相反,人人脸上还带着笑容。

有人在摆摊、有人在开店,有人询问价格,有人搬运货物,人来人往都笑得开心。

而有些人在酒楼内肆无忌惮谈说着事情。

“果然还是现在好啊,哈哈,不用交税、不用给那些家伙当牛做马,自己干自己的,干多少拿多少,太棒了!”

“就是,我以前在那什么黄家当下仆,每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鸟少,累死累活没有休息不被当人,就连工钱也一扣再扣,那些家伙死了,该属于我的东西终于拿回来了。”

“你们看到那些地了吗?听说不久后就要分了掌教好像说要给我们自己的地儿,让自己可以开垦田地。”

“这个不算什么,现在地广人稀,谁不知道,区区地算什么,听说掌教要传授仙法.咱们也可以成为那高高在上的仙人啦。”

“真的?咱们这些老头子也可以吗?”

“当然可以,那可是掌教亲说,还能有假?”

“听说掌教一路过来,传下仙法,不日就会到咱们这儿了。”

“太好了、掌教真是仁慈.我要一生追随掌教!”

“我也是我也是.掌教,快些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学仙法了!”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