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谋害先帝(1 / 1)元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昌宏此刻根本顾及不上她所说的话,眼前这一幕给他造成了太大的冲击,他看着那在人群里无往不利的强悍武器,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逆流。

……这种感觉,魏昌宏这一生中都没遇到过几次。

淮康帝时争储虽然激烈,可先帝是中宫嫡子,手底下能用的人众多,纵是艰难,却也从未出现过这等一子落空,满盘皆输的局面。

不说魏昌宏是何等想法了,魏党一派官员见得这般场面,一颗心都凉了半截。

混乱的朝堂中,有人控制不住地发抖,双腿一软,竟是险些跌倒在地。

被这画面冲击到的,除去魏家的人,还有谢郁维。

顾安仲担任兵部尚书已有一段时日,如今对改制火铳也算有了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就是因为知晓得多,他才清楚这东西的构造究竟有多么玄妙。

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及过,如今的朝堂上,最难对付的人便是施元夕。

今日发生的一切,正好印证了他的说法。

他身边的谢郁维眼眸若一汪望不到底的深潭,神色复杂晦涩。

谢郁维的目光落到不远处的那个人身上,这一眼,却看到徐京何站得离她很近。

这个距离,若是身边有人想要对施元夕下手,他便能在瞬间拦截住对方。

谢郁维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殿内的气氛古怪,在场的官员心中五味陈杂。

这短暂的时间内,影十三已经率领众多影卫,冲入宫中。

他穿着特制的黑色甲胄,这是改良款的第三版甲胄,比普通甲胄多出一个连着头盔的面罩。

功能性和防御力度上,还比不上现代军队的作战服。

但在只持有改制火铳,也就是普通手枪的大梁,便足够应付所有情况了。

他抬眸看向面前的大军,高声道:“率领京畿营谋逆造反的将领已被击杀。”

“皇宫禁地,除天子亲卫外,其余人等轻易不得踏入。”

“即刻起,若还有人持兵刃、改制火铳冲入宫中……格杀勿论!”

影海及影十四也在队伍中,更有影卫已经跃上宫墙,将墙头上指挥人前进的将领直接击杀。

身后的大军停滞在了原地。

这些将士,并非都清楚魏家所行之事,绝大部分也是听从军中将领的指挥。

余下那些知情的将士,在那强悍不讲道理的武器前,亦是不敢妄动。

大军后方,姗姗来迟的顺天府尹高声道:“京畿营将领方运、张雾等人联合朝中官员谋逆造反,罪不可赦!”

“京畿营将士即刻放下手中兵刃及改制火铳,可从宽处理,若有顽固抵抗者,谋逆大罪将祸及家人,诸位可曾想过后果?”

这位顺天府尹,是个出了名的滑头,与王瑞平那等保有原则的官员不同。

他曾走过魏家门路,在京中之事上,多次替魏家遮掩,且广开大门,给魏党一派行方便。

可一旦出现争斗,他又是躲避得最快的人。

魏党调派将士强闯入宫的事,他身为顺天府尹,必然是清楚的,但他并未阻止。

宫门口发生冲突,影卫扫射众多魏家死士,以一敌百后,他察觉到不对,即刻率领官兵夹击。

行事做派是非常典型的两面派。

但这种人在关键时刻的倒戈,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堵塞在宫外的大批将士反应过来,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前边闯入宫中的,还有些人在负隅顽抗,只要动手,必定遭到影卫击杀。

这些人的血将宫中的地砖都给染红了。

冲杀入宫的影卫,却没受到过多折损。

跨级别武器的顶级统治力,直接强制抹平人数上的差距。

京畿营败势已显。

魏昌宏在宫中兴兵的弊端也同样显现了出来,殿上还有大批影卫,他眼下是插翅难逃。

殿外的动乱,不断拉扯刺激着魏党一派官员,陈海站在人群里,脑子里砰砰乱跳,心率紊乱。

而在动乱以前坐回殿上的魏太后,那保养得宜的面容上血色尽失,她几度想要起身去控制住场面,浑身的力气却仿佛被人给抽干了一般。

她只能死死地握住凤椅的扶手,目光落到魏昌宏身上。

魏昌宏半边脸都隐匿在了暗处。

殿上还留有些宫中侍卫,这些人只听命于他,他行事之前,曾派人在慈宁宫藏下了一批武器。

可在这批宫中侍卫冲入议事殿后,他却没能看到一把武器。

这就代表着,周瑛不只是说动了一个魏忠那么简单,她在宫内还埋有其他的人手。

……魏家最后的退路都没了。

魏昌宏一双眼眸阴沉沉的,他看到了站在殿门口,虎视眈眈的夏莱和尹骸身边得力的天子亲卫。

纵是殿内的所有侍卫联合在一块,亦是没办法将他护送出殿。

今日之事,终是走入了死局。

无数目光注视下,魏昌宏轻抬眼,与殿上的太后对视,随后停顿片刻,便毫不犹豫地掀袍跪下,当着所有朝臣的面,他沉声道:

“臣受他人蒙蔽,犯下大错,还请皇上责罚。”

满殿俱静。

谋逆、动乱甚至波及到京城最主要的京畿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错误二字便能轻易揭过去的。

只是魏昌宏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还是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那把持朝堂的魏家,一直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谁都没有想到,魏昌宏还会有跪下认罪的一天。

许多官员心中感慨不已,本以为大局已定,不料却听得魏昌宏沉声道:

“联合魏天昊,买通京中官员,勾结京畿营将领等事,皆是罪臣一人所为,与太后无关。”

混乱中,陈海抬起头,怔愣地看向魏昌宏。

他这是要舍弃所有保住魏太后?

施元夕眼眸深沉,外边的动乱还未彻底平息下来,殿中朝臣太多,轻易不能动手。

朝中还存有几方势力的情况下,一旦动手,周瑛和小皇帝就会担上血洗朝堂的罪名。

……若出现什么岔子,大梁便彻底乱了。

眼下就是魏昌宏最后能在朝上辩解的时间,他却将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看起来像是放弃了,实则不然。

果不其然,施元夕才萌生了这个想法,上首的魏太后便已开了口:

“我魏家三代皆是朝中臣子,为大梁江山殚精竭虑!魏昌宏更是先帝身边的重臣,为大梁立下汗马功劳!”

“今日他受人蒙蔽,哀家亦是不敢在皇上面前说出清白二字,只求皇帝宽允,将他涉及之事查清,也好叫他死得明明白白。”

“让魏家所有人,都清楚他究竟犯下何事,因何受死。”魏太后说及此处,微顿片刻:

“边疆战事皆由魏昌宏统领指派,皇帝 纵是因他迁怒哀家,不愿给魏家留些脸面,也需得要为边疆将士多加考虑。”

“此刻杀他,只会动摇军心,给北越以可趁之机。”魏太后说着,直接掀开了那道帘子走了出来。

小皇帝一回头,就对上了她赤红的眼睛。

他被魏太后的模样吓了一跳,往后缩了下,被宫人护在身后。

小皇帝心头乱跳。

这场面简直比他做过最恐怖的噩梦还要可怕三分。

朝上的官员心情复杂。

魏昌宏和魏太后向来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如今到了这个关头,本以为终于能看到魏家低头。

没成想,魏昌宏和魏太后这一出,名为低头,实则便是威胁。

和双管突击步枪是施元夕的底牌一样,那远在边疆的严广海,也是魏家的底牌。

只是战事未平,这个底牌离得太远,魏家很难用得上。

但魏太后和魏昌宏的意思非常明确了,若今日周瑛不顾一切地命人斩杀魏昌宏,说不准第二日边疆便会发生动乱。

魏家这是在拿大梁的安危,来换取魏昌宏苟活的机会。

不。

施元夕冷眼看向魏昌宏。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魏家这是知晓场面失控,暂且后退一步,打着强行拖延时间,等待边疆凯旋,再度卷土重来。

这可不是苟活那般简单。

当然,到得这一步,魏太后和魏昌宏也是在赌。

即便是他们今日斩杀了魏昌宏,边疆也未必会发生动乱。

只是边疆主将到底算是魏家的人,就看周瑛有没有这个魄力,顶着边疆可能会失控的风险,直接将魏昌宏问罪处斩。

魏太后还真是恨周瑛啊,哪怕是让魏家遗臭千年,也要给周瑛埋下祸根。

今日在百官群臣面前杀魏昌宏,来日周瑛想要垂帘听政,不知会遭受到多少阻碍。

这已经不算在给自己脱罪了,就是临死之前,也要拉周瑛垫背。

这些事情明显超出了他们教给小皇帝的范畴,周瑛就在殿上,魏太后说这番话,指向的也是周瑛。

“在太后看来,魏家就算是犯下谋逆造反的重罪,也要顾及从前,从宽处理?”万籁俱静下,身侧的徐京何抬头,将矛头对准了魏太后。

“天子年幼,太后把持朝政,魏家所做的事情,俱都是倚仗着殿上的太后,而今,太后却还能为逆贼请命。”施元夕亦是开口,她面上带着些讥讽的笑意。

“好一个京城魏家,好一个太后母族,竟是要比这大梁的律法,比之皇室安危都要重要!”

魏太后面色紧绷,眼中隐含暴戾之色。

若换做从前,她早就发作出来了,可如今形势比人强。

魏家若真的倒塌了,她这个太后也不过只是个空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