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以百官压我?只以一人还击!(1 / 1)一江东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以百官压我?只以一人还击!

这太过惊骇!

以至于刘彻都有些傻眼,惊心的朝着刘靖看去?

这是那位懦弱太子的子嗣?

想到太子,刘彻又回忆往昔。

自己曾给太子最大的权力,让其建立博望苑,可随心的收拢人才。

然而,他招收的都是什么人?腐儒的夸夸其谈!自认为自己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此后便听信那些腐儒的言语!

储君被他们所左右。

早在自己年轻时,北伐匈奴数场大战,马邑之战、龙城之战……河西之战、河南之战,漠北之战……

一次次的北击匈奴,开疆拓土,从此不用担心匈奴人南下,就能直入甘泉!

重创匈奴,以至于形势大变,汉室不用再以温顺的姿态求和!

如此大胜!

在小小的太子嘴里,却变成了尚书上说的:“天命不尝予、暴力不足恃,有德则得国,无得必丧邦!”

刚刚想到这里。

刘彻回忆往昔,便感到无来由的一股怒火。

跟匈奴人讲“德行”,跟那些蛮夷未开化之人,用他们的“德”!

还说自己无德便“丧邦”!

他听起来都觉得可笑!

可这些话,一介小小孺子,又如何会说出来?

没有人教,能说出来吗?

只读死书,妄想做那些“规条”下的仁义之君?

他能被书本规条,以后就能被那些臣子,从一些“古书”上扒出来的话,肆意凌辱!

到时候,哪还是天子?

一国之君,若是性格怯懦,任由臣子摆布,那么刘靖之前说过的“废除陵邑制度”,恐怕不日就要发生!

而面前……

刘彻不再回忆往昔,而是看着前方的刘靖。

让他惊心的是,对方和太子太不一样,是南辕北辙的那种不一样。

起码“无德必丧邦”的话,不会从他嘴里出现。

因为他没有“教条”。

说的是新生,创造,听起来仿佛生机勃勃,要滋润万方。

可下一刻,话音一变。

就是要毁人饭碗,甚至仔细听去,便是气吞山河的话——“换了这批人”、“换了这荐举制的法”!

其……是真的在毁人饭碗,是要更换一条大汉的权力进阶之路,又何尝不是气吞山河?

其实,他这段时间思绪放开,已经想到了很多。

不论是对方说的陵邑制度,抑制豪强,其实归根到底,就在这——选仕之法上。

此前其在言说“巫蛊之祸”的方士之乱时,其实也说得是“选仕”!

各地举荐方士,混乱了正常以“德行、茂才”举荐的人才运转体系。

甚至,其在说自己任用酷吏之时,也是混乱了人才运转体系。

可是话说回来,除了军功肉眼可见,前秦施行军功爵位制,在文政方面,举孝廉、茂才已经是数次改进的方法。

荐举制深入地方,是地方官员、功勋外戚的基本权利,可以推举当地的“有德行者”。

他动则更换,是在给自己遍布“敌人”,愚不可及!

同一时间。

刘靖也看向四周百官的反应。

他们第一时间先是震惊、诧异、旋即很快,就变成了荒诞、乃至公然的敌意。

这种转变极其之快,几乎是一瞬间完成。

刘靖就已经成了群臣公敌!

李广利倏然松了一口气,暗自放松。

不管如何,当刘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下场。

刘屈氂此前还担心陛下找他算账,在刘靖这句话后,也是心神紧张之下,顿生快慰!

得罪陛下,还得罪群臣,没见过这样的皇孙。

而无疑,这种说法传出去,以后的景皇孙,也将不再让他们忧虑。

不过,刘屈氂忽然心中一动。

景皇孙已经在悬崖边上,他要让其自己跳下去。

刚才说的那些太少,得说的再多、更多。如此才能让更多人知道他的“野心”!

“想不到景皇孙竟然有如此大的雄心壮志?”刘屈氂开口,刻意恭维,“《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贤,贤德,孝为贤德之首!”

“能,秀才者,才具特出、学问能力双双兼优之人!”

“此为我汉室选拔人才之标准,深入乡里,平日选拔,由最基层的乡里推举,到县令、到郡守,层层选拔,如此才能入我汉室朝堂……”

“如今能在陛下面前,沐浴天恩者,无不都是我汉室真正的良才、俊杰、德行兼备者!”“景皇孙如今却欲扬言,换了这批人!以栋梁之说,欲行大逆之事!”

说到这里,刘屈氂的声音已经如同金石敲击,铿锵作响。

“天理难容!国法难容!”

“反观景皇孙!”

刘屈氂虽是刘氏宗族之人,是刘彻的侄子一辈,但此刻也拿起了《礼记大棒。

也从中开始截取微言大义,衍生出各种锋利的话术,朝着刘靖进攻而去,实则,刘靖身上的把柄太多,几乎随便一抓就能抓到死穴。

“我汉室以孝为德行之首,人若无孝,犹如无根!”

“景皇孙身为皇室子孙,数次违抗圣命,倒行逆施,狂言犯上,早已是不孝!”

“如今百官遴选,入得朝堂,更有功勋之后,其祖辈为我汉室流血流泪,祖辈之荫,庇佑子孙。景皇孙以皇室子孙之身份,享受天家荣耀,如今又妄想更换他们,已是不义!”

“不孝不义之人,却妄然谈及选仕?”

刘屈氂这番话,可谓是有理有据,他看向四周摊开双手,旋即直接看向大殿之外,似乎在询问苍生!

“有何资格?”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此话一出。

四周包括御史大夫、大鸿胪、廷尉、太仆、少傅……等三公九卿的重臣,纷纷出声赞同。

就算未出声者,也是连忙顿首,表明态度。

一时间,刘屈氂显然将众臣与其绑在了一起。

刘据见此更是连连叹息,暗道刘靖太过冲动。

原本,马鞍之事落定,大功已经出现,此后就该退出朝堂,接受将来的庆贺。

可突然这一番话,却是得罪众多。

甚至让刘屈氂,公然说出他“不孝不义”!

若再有有心人提及此前的巫蛊之乱,己方起兵逆乱长安,翻出旧账,一个大不公就要砸到头上。

这……唉!

他叹息。

旁边的刘进、刘元也有些惊恐。

刘靖看向刘屈氂,不得不说,这位之前一直很少说话的丞相,甚至在巫蛊之祸期间,除了接受“上命”,带兵围剿刘据之外,近乎从来没有主动出过头。

可现在,涉及到李广利,这位军方同盟,也是他的亲家。

却让他露出一抹凌厉。

刚才一番话,轻而易举就将所有大臣和他“暂时绑定”。

只因自己的“更换伐木工”的话,像是挑动了大家的底线。

只是……

刘靖却忽然一笑。

他既然敢说出来这些,就真的有一个“压舱石”,可以保证压住一切反对、不服。

特别是,在这位陛下面前。

故而,面对如此多的群情激奋,满腔愤怒的讨伐。

“丞相对礼记颇有见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可丞相对这一句话,却解释错了。”

他用他提出的话,直接去反对、反问!

同时,他也在如当初那般,直接剥夺他的“释经权”!

“选贤与能?谁选?谁定?”

在众人尚还疑惑之间,刘靖只硬刚了一句话,就彻底让刘屈氂等人的强势,陷入死寂。

“丞相也说了,以前是地方去选、是各大诸侯国、郡守、县令去选,去推举!”

“而如今,按我之意为……”

刘靖视线扫过众人,刘屈氂以百官压我,我只以一人还击!

“由天子去选!”

“把地方选仕之权,收回长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