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文坛复兴的希望!文坛泥石流名副其实!我本是废墟又怎么会塌房?(1 / 1)榴莲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眼当今文坛——

有些人,是抹不黑的,高尚的情操外加令人敬佩的品德,就算你想黑也找不到任何的黑点。

而有的人,是洗不白的,表面上看起来人五人六,但背地里指不定做些什么让人想象不到的龌龊事。

很明显,江海就属于是后者。

当听闻江海亲口承认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来自于人民日报的记者秦怡月直接就是一整个震惊:

“你竟然真的用烟头烫同学屁股?”

而面对旁人的震惊与诧异。

江海主打的就是一个理不直气也壮:

“那咋了?”

现在的大学寝室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你扔二百块钱在桌上,这二百块钱过一个晚上都还是安然无恙的躺在桌上,压根动都没人动.

但是!

但凡你往桌上放半包烟,只不过上个厕所的时间,你拎起裤子从厕所出来就会看到烟盒在桌上放着,但烟盒里的烟却不翼而飞。

每次见到这一幕情景,江海心态就会大崩:

“我他妈烟哪儿去了?”

而每到这种时候,胖子就会一边抽着烟,在吞云吐雾的同时转过身来看着江海,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无辜:

“我不造啊”

你不知道,你手上的烟哪来的?

你不知道,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我的火机为什么会在你手里?

面对江海的质询。

胖子一愣,随后就会把火机推还到江海桌前: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我正看直播呢,一抬头就发现你火机像长腿了一样,莫名其妙就跑我手里来了.”

听闻胖子的辩解。

江海直接就是一整个无语:

“还真被你说对了,我踏马真不信啊”

出来混,要讲江湖道义,大家都是道上混的要切记有三件一定不能做——

勾引大嫂,出卖兄弟,顺人火机。

同寝三年,江海在被顺掉623个火机,不计其数包利群之后.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终于,江海把抽剩下的烟头对准了胖子的屁股

没有丝毫的避讳,倾诉完胖子的所作所为之后,江海看向眼前的记者秦怡月:

“你就说,这烟头该不该烫”

很少有见到江海这样一般的人?

准确来说,很少有见到宛若江海这样一般的文人。

别的作家接受采访,都是尽量把自己好的方面展现出来,尽可能展示一下自己高尚的情操。

就比如说在写作之余,听听音乐,练练书法,陶冶陶冶一下棋艺.

可唯独这江海,就宛若作家里的一股清流,不,准确来说应该是泥石流!

你很难想象一位被法国总统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的作家,竟然在私底下用烟头烫同学的.

而对此,江海却没有丝毫掩饰的意思,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那咋了?不行吗?”

“顺手的事.”

江海的态度,让来自于人民日报的报社记者秦怡月捉摸不定,甚至于还有些尴尬:

“江海同学,不,江海老师”

“能不能请你介绍采访的时候,用词稍微文雅一些,语气稍微委婉一些?”

“你这样接受采访,我们是真的很难办.”

难办?那就别办了乌鸦掀桌.jpg。

对于江海来说,人设这个东西是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的事情,有我本就是废墟,又怎么会畏惧塌房?

首先,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其次,又是谁规定的作家就必须得走高端路线,作家就必须得文雅?

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做过就是做过。

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这有什么好隐藏的?

“多一点真诚不好吗?”江海想了一下,随后抬起头来,一脸真诚地看向眼前的秦怡月,“其实我不是一个很讨人喜欢,也不是一个很会掩饰自己的人,我始终认为,作家没必要迎合大众,更没必要在意别人的想法,作家就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人是人,书是书,为什么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作家又不是什么偶像。

读者不会因为你作家的人设高大上,然后就开始疯狂近乎于狂热的去追你的书,阅读你的文字,去体会你笔下勾勒出的世界

作家就应该把书写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用实力说话。

至于其他的?

那根本就不重要.

“我不在乎别人是怎么看我的,你可以说我粗鲁,也可以说我低俗,也可以骂我不着调。”江海一改刚才的不正经,眼神里写满了认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作家不把心思放在自己的作品上,一昧的在意别人的看法,一枚去打造自己的人设,那么这样的作家”

“他真的能写出好作品吗?”

实际现在的文坛之所以没落,就是被约束的太多,被束缚的太多,大多数读书人在镜头下都不敢展露真实的自己,

想当初民国的文坛,也就是那个人才辈出,群星荟萃的年代——

鲁迅梁秋实街边怒目而视,大有一言不合直接开干的趋势。

张爱玲冰心互相瞧不上眼,张爱玲公然表示羞于冰心为伍。

胡适郁达夫毫不掩饰自己的风流史,当时的文坛,有谁不知道胡适之喜欢勾栏听曲

那时候的作家,比现在生猛多了。

江海这才哪到哪儿?

“我不过就抽点烟,喝点酒,言语坦率了些。”

“这也值得抨击的啊?”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在镜头下,江海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本性。

面对记者的提问:

“难道我回去就这样写采访稿?”

江海直接回答:

“那咋了,你就这样回去写采访稿.”

说完,江海也不想再停留,径直朝着办公室的出口走去。

记者秦怡月连忙叫住了他:

“江海老师,你等一下,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由于这一次,江海所获得的奖项是龚古尔文学奖,他更是获得了由法国总统亲自授予的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中国作家在法国获奖,并且还是获得如此之具有含金量汗的奖项,那肯定是要采访一些有关于两国文学问题。

“您觉得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最大的区别是在哪里?”

听闻这番采访。

江海直接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由于国情的不同,实际两国作家在擅长的题材上,有很大的区别。

就比如说,近代中国饱受外部侵略,国内变革动荡颇多,所以近代知名的一些作家,大多都以写实主义为主,通过描绘现实的破碎,从而唤醒麻木民众的良知,从而走上抗争的道路。

而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获益者,他们通过战争获得了巨量的财富,改善了国内的经济,让国内大部分民众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正是由于不用担心生计问题,大家才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

所以,才会出现以作家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所谓浪漫主义流派,就是作家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以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文字表现手法来畅享未来的生活。

正是受到这种文学思潮的主导,巴黎才会成为远近闻名的浪漫之城.

不过,纵然两国国情不同,可在江海看来这些因素都并非是两国作家之间最大的不同。

沉默半晌后。

像是想通了什么一般。

江海抬起头来,看向眼前人民日报的记者秦怡月:

“我认为,中国作家与法国作家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

说完这话后,江海头也不回的朝着办公室门外走去。

只剩下面面相觑的小编、记者独留在原地。

听闻江海这番回答,记者秦怡月和小编对视一眼,直接一整个呆住:

“还可以这样的吗”

有的人,在出名过后会四处走穴,享受那种聚焦在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感觉。

而有的人,在成名过后,却依然老老实实过着自己的生活。

和往常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变化。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周。

尽管最近的学校,报社,媒体都因为江海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事情,而彻底陷入了癫狂。

大街,小巷,电视上,随处可以听到有关于这件事的报道。

可江海的生活,却一如往常,根本就没有半点儿的变化。

实际变化这种事情,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

不管江海去到哪里,学校也好,片场也罢。

但凡看到江海经过,多多少少都会有旁人在他身后议论:

“这,就是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那个作者吗”

找他签名的读者,多了一些。

找他约稿的报社,又多了那么十几家。

可这一切,却依旧没有影响到江海的正常生活,他依旧不顾旁人的目光,该吃吃,该喝喝。

如果要说获奖这件事情给江海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那应该是——

他现在吃早饭可以随心所欲的加粉加肉加面,还能顺带着加个蛋,一个不够还能加两个。

至于说外界流传的什么.

中国文坛崛起的希望。

迷惘文学开创者。

当代作家代表。

又一个被载入了文学历史的青年作家。

这些外界流传的荣誉和称号,江海压根都没有在意,甚至于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用江海的话来说就是:

“以前我是个屌丝。”

“现在我是个有了点儿名气的屌丝。”

“我和大家的区别就是多写了两本书,多识了两个字,除此以外就再没有任何的区别了,所以你们不要用那种高人一等的眼神看我”

《药神片场内,江海在现场,督导着剧组的拍摄。

演员就位。

镜头就位。

导演就位。

现场有关于拍摄的一切,正在井然有序的缓步进行。

伴随着导演喊下的一声:“action!”

拍摄,照常进行。

“有病没有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是人祸。”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你也治不过来”

“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怀孕才6个月,每天特别想死。现在有药有钱了,如果我儿子早点生孩子,我都可以当爷爷了。”

“我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我就想他叫我一声爸”

“他们根本吃不起正版药,他们就等着我把药带回去救他们的命。”

“从明天开始我重新开始卖药了,但我只能保证以前的病人有药吃,大家不要声张,体谅一下我,我不想坐牢”

作为江海获得龚古尔文学奖还有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尽管《我不是药神还在拍摄当中,但因为这部电影的编剧和文学监制是江海,尽管电影还未开售,甚至于连预告先导片都还未流出

它就已经引起了外界的巨大关注!

“江海执导的新剧?”

“这电影,该猛成什么样”

除了《我不是药神以外,由江海担任编剧,由他的原著小说《素媛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正在韩国有条不紊的拍摄,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

得益于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头,这两部电影还未开售,就在各自国内掀起了巨大的讨论。

“首先,这两部电影的性质都被定义成现实主义。”

“其次,按照江海一贯的文风,这两部电影一定都会是悲剧无疑”

片场内。

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一位包裹着风衣,端着盒饭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猛猛往嘴里刨饭。

如果没有人告知身份的话,真的很难把这个不拘小节吃相粗狂的年轻人,同大名鼎鼎的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联系起来。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能被西方文学界认可的作家,不说风度翩翩,相貌儒雅。

但至少.

也应该是位知书达理的贵公子才对?

可眼前这人.

你是真的很难把他和‘仪表堂堂’这个词汇联系起来。

你很难想象,一个读书人

他竟然会有如此之接地气?

有编导觉得好奇,他走上前去蹲在江海旁边,一脸好奇地打量着江海:

“江海老师,你平时就是这样蹲着吃饭的啊?”

一口饭,一口红绕肉。

一口饭,再一口红烧豆角。

江海吃得满嘴流油,对于旁人好奇的眼神,却是一点儿不在意:

“那咋了?”

谁说读书人就不能蹲着吃饭?

谁说读书人就必须得高人一等?

现场,有多少工作人员,为了赶拍摄进度,忙到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有饭吃就已经够好了,还搞什么排场?

正是基于江海的带头,纵然《我不是药神剧组内可以称得上是众星云集,张颂闻刘涛王传君等大牌影星都有参演。

但没有一个人,敢公然在片场耍大牌,搞特殊化

甚至连导演来了都不行!

用片场人员的话来说:

“人家江海老师吃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饭菜,人家江海老师都没有讲排场,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讲排场的资格?”

本来,有某位影星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吃不下去剧组的盒饭。

特意从外边请来了几个私厨。

每到饭点儿,就让私厨在房车里开小灶。

可是,当江海端着盒饭,从房车经过,朝着房车里的人乐呵呵打了个招呼:

“吃着呢?”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经纪人,赶忙撤掉了房车,换下了私厨。

“出来,赶紧出来”

试想一下这一幕场景——

江海,蹲在房车外吃着盒饭。

艺人,坐在房车里开着小灶,吃香喝辣.

这要被好事的八卦小编拍了过去,再编上个骇人听闻的标题:

震惊!某艺人竟然比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还大牌,知名作家吃盒饭,三流艺人开小灶】

这种消息但凡流传出去,那还要不要在圈子里混了?

纵然,江海觉得这没什么。

你吃你的小灶,我吃我的盒饭,这两者并不冲突。

但演艺圈,是非常讲究咖位这种东西的。

前辈,就是前辈。

后辈,就是后辈。

作为后辈,你的排场要是比前辈还大,这种事但凡流传出去,那所面临的必将是千夫所指的局面.

得益于江海的存在,一贯存在于拍摄现场的耍大牌情况,或者说番位之争,根本就不存在。

片场,异常的和谐。

扫了眼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半了。

也不墨迹,江海把吃完的盒饭丢进垃圾桶里,随后乐呵呵的和导演打了个招呼:

“学校还有点事儿,我先回去了”

还有二十来天,他就要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前往法国卢浮宫进行文化交流。

到时候,指不定还要上台发言什么的?

江海得趁着这段时间,恶补一下有关于法国文学的常识,以免到时候出现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

所以这段时间,江海的行程安排的还蛮紧。

“行江编,你先回去,赶明儿再来啊”

看着江海离去的背影。

不止于导演,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在感叹:

“这江编导,还真是有够随和。”

“本事大,脾气还小?”

“要是现在的作家都和江海老师一样,那中国文坛,何愁不兴旺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