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 顶流作家的影响力!年度爽文诞生!希望你看完《活着》还能活着!(1 / 1)榴莲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 顶流作家的影响力!年度爽文诞生!希望你看完《活着还能活着!

花城出版社并不算什么很有影响力的大型刊物,起码在现如今的中国,他的规模远远不及新华出版社,人民文学这种老牌国有出版社,论起影响力,也比不上《收获《十月这种纯文学期刊类的传统杂志。

任谁都未曾想到,就是花城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杂志期刊

它竟然能签下江海这种级别的顶级作家?

“江海,真的和我们杂志社签约了吗”

听闻这个消息,第十编辑组总编叶恬雅,直接就是一整个不敢相信:

“连新华出版社都没办法签下长约的作家,竟然就这样”

“被我们拿下来了?”

“这也太魔幻了吧”

就在刚刚,叶恬雅得知,江海在北大未名湖潜修之时,连新华出版社的丁总编,主动上门约稿,都吃了江海的闭门羹。

好家伙,那说不见,就是真不见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连续拒绝了多家国内大型出版社,知名杂志,销冠报社的顶级名家

他竟然会选择同它们花城出版社签约?

你别说叶总编不敢相信,饶是花城出版社的社长,在听闻这件事之际,也是激动的一个颤栗:

“这,是真的吗.”

正当众人陷入一种激动与怀疑并存的情绪之中时。

助理一声呼喊,直接打破了这种异样的氛围:

“叶总编,社长电话.”

收拾好自己激动的心情,叶恬雅快步走到座机旁:

“社长,您吩咐.”

与此同时,整个编辑办公室内。

一道道炙热的眼光,纷纷投向桃子,投向她这位刚来到出版社没多久的实习编辑。

任谁能想到,一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实习生

她竟然真能有如此之背景和后台?

她竟然真能凭借一己之力,请动现如今在文学圈子里,最具备影响力和声望的顶流名家.

江海老师??!?!

这些目光之中掺杂的情绪。

或诧异。

或羡慕。

或妒忌。

感受着这一道道不同寻常的目光,桃子顿时就感觉有些不太适应:

“你们,都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以往,在花城出版社,像桃子这样的实习编辑那纯纯就属于是出版社的透明人。

作为职场新人——

让你往东,你就得往东。

让你向西,你就没有还嘴的余地。

而现在.

“桃子姐,你快坐啊.”有眼力见比较好的主编,当即从旁边推来一张椅子,招呼着桃子赶忙坐下,“站着干什么?站着多累,坐会儿等消息.”

“喝什么?咖啡?椰奶?冰美式?”

“知道你最近控制身材,我给你来杯橙汁护护体”

出来混,光是会打是没有用的,要讲势力。

职场,不同于校园。

在学校里,老师会告诉你,努力了就会有回报,你只需要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但在职场,上司会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诉你

努力有个屁用啊?

我们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你只需要把结果交给我便好,至于你在这过程之中,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伤了多少心?

根本就无人在意.

众目睽睽之下。

只听“砰”的一声,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成业一个箭步就从办公室大门里冲了出来。

他大步迈开,近乎疯狂般在编辑部的位置四处搜寻:

“谁是桃子?”

“桃子编辑在哪里?”

老实说,进入这花城出版社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这还是桃子第一次直面这一位只存在于传说当中的社长。

通过同事们叙述,她原以为张成业社长是一位沉稳、低调、内敛的中年人。

谁曾想,初次见面

竟然就如此之豪放?

“我是桃子。”桃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朝着张成业点头致意,“社长,您有什么吩咐?”

“你就是桃子?”张成业看着眼前的桃子,一脸的欣赏,“我从你加入我们出版社开始,就知道你一定可以.”

混职场,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能力。

你会发现往上升得快的,升职加薪的,往往不是那些能力出众的员工。

而是会做ppt的。

自古以来,在职场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干活的,干不过做ppt的,做ppt的,干不过会借势的,会借势的,干不过本身就有资源有背景的.”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

很显然,桃子就属于是最后一类,带着资源进公司的类型。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之下。

张成业社长,当着全体编辑的面,正式宣布:

“从今天开始,桃子正式转正,她不再是我们花城出版社的实习编辑,而是我们出版社正式的一名责编.”

坦白说,这一幕情景是桃子没有料到的。

当张成业社长宣布她提前转正的时候,她顿时就惊住了:

“这也可以.”

照道理,按照劳动法规定,实习编辑的转正期限是半年,半年过后,在自身能力达到公司要求,并且业绩考核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向领导申请转正,将title上的实习】头衔给去掉,成为一名正式的新晋编辑。

谁曾想,这不过才刚刚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

只不过是签下了江海,就直接让她通过了业绩考核,甚至于提前转正?

在惊讶之余,桃子又不免有些庆幸:

“这江海,竟然这么有影响力.”

“不愧是我小弟!”

同为实习编辑,这一批和桃子一起进社的,一共有十八位新人责编。

经由实习考核这个期限,这十八人当中.

会有一半的人先被裁掉。

再从留下来的这部分人里,通过评分估算,业绩考核,领导裁定等多种方式,最后留下三人,成为转正预备役,最终经由社长的审批

这才能成功转正!

才配享有五险一金的福利!

现如今,看着同属于新人的桃子,一上来就直接省去了一系列错杂而又繁琐的考核,甚至于还提前大半年直接转正

你要问羡不羡慕?

羡慕,那是必然的,没有人会不眼红这种职场easy模式。

谁不想坐享其成?

谁不想突然出现一位大佬,在自己最弱小,最需要资源的时候,强势出现,然后把自己带飞,正所谓大鹏一日夫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纵然,大家都知晓这样有失公允。

但也确实无奈。

“凭什么她只不过是签下了江海,就能省去这么多繁琐且琐碎的流程,直接提前大半年转正?”

“这不公平.”

面对自己手底下实习生这近乎于天真的评论。

老油子主编顿时就嗤之以鼻:

“只不过?”

“签下江海,你居然用‘只不过’这三个字来概括?”

“我这么来和你形容——”

“这就好比于你要去参加一场拳击比赛,在赛前你知晓了你的对手姓泰,你咬咬牙想着就算是泰森来了,凭借你的实力,玩命拼一把应该也能多撑个几秒钟?结果上台,你发现迎面走来的并不是泰森,而是一位披着红色红色披风类人型生物——”

“迎面向你走来了一位泰罗奥特曼”

“这位江海,就是作家圈的泰罗,也被称之为五边形战士.”

从这些实习生脸上,就能明显察觉到他们的不服气。

不过像是习以为常了一半,主编却对此毫不在意:

“不服气?”

“那你倒也去签两位像江海老师这种级别的作家啊?”

“这个世界,哪来什么绝对的公平”

对于旁人的羡慕嫉妒恨,桃子此刻是无暇顾及。

此刻,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成业,以一种极其认真的眼神看向她:

“江海老师,有和你说过,什么时候交成稿吗.”

签约归签约,成稿归成稿。

纵然,你这个出版社签下了作家本人,可是作家什么时候交稿,作家什么时候出版作品,那都需要编辑这边去沟通交流.

如果作家不交稿,那就代表他并不能为出版社带来效益。

如果不能为出版社带来效益,那么他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就没有丝毫意义.

面对社长的询问:

“江海什么时候交稿?”

“我问一下。”桃子一愣,随即掏出手机,开始编辑短讯,“江海,你的新作,预计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才可以交稿”

编辑。

发送。

很快,桃子收到了回信:

“叮——”

张成业社长当即一喜:“怎么样?”

桃子抬起头来,同他对视:

“他说,三.”

“需要三天?”

桃子摇摇头,然后继续开始倒数:

“二”

“一”

话音落下。

办公桌电脑,陡然闪现过一则弹窗:

您有一封新邮件讯息,请注意查收。】

作家和作家,亦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拿改稿这件事情来举例——

三流作家,编辑说一不二,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你能给我发表,你别说让我改稿,你当我爹都可以。

二流作家,和编辑商量着来,你觉得我这个地方写的不合理?我虚心接受批评,但我在接受批评的时候,我也得说出自己的想法,两人商议过后再决定改与不改

一流作家,改什么改?你是作者还是我是作者?改文?改不了一点!你要觉得你行我把我位置让给你

很显然,江海现在就处于一流作家的行列,甚至于他的地位对比上一流作家.

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的作家写错字,会被要求回炉重造。

江海写错字,那直接是自有大儒为他辩经:

“错哪儿了?”

“这明明就是通假字好吧.”

《活着整本书的篇幅不算长,一共只有十二万字,江海把整本书规划成了三部分,每部分四万字,分成三期在《花城杂志社连载,这三部分的标题分别叫做:

浪荡子福贵,为个人的快活而活】

穷小子福贵,为肩上的责任而活】

垂暮之年的福贵,为活着而活着】

这三期加起来,就是一位小人物的一生。

准确来说——

是一位小人物,在旧时代浪潮的推动之下,所经历悲催的、苦难的、命途多舛没有丝毫福报一生.

得益于江海在当代文坛这诺大的名气。

不论是出版部门,线下审核,印刷校稿.

但凡是涉及到出版流程的部门。

但凡是听到江海】的名字,没有丝毫阻挠,甚至连内容都不需要过多审核,直接一路绿灯无理由通行:

“江海老师的新作?”

“那还有什么好审核的啊”

如果在大会堂上被首领授予荣誉奖章的作家都不值得信任,那这个世界上.

还有哪位作家是值得信任的啊?

这一次《活着的出版,并非是以整本书的形式,面向广大图书市场发售。

而是通过在杂志期刊《花城上连载的形式,一共三期,面向图书市场印发。

当《花城出版社宣布拿到了江海老师新作《活着的独家代理。

并且,宣布早上九点钟,会开始《花城最新一期的内容连载。

数之不清的读者,顿时蜂拥而至:

“什么?江海竟然又双叒叕写新书了?爷青回!上一本《东方列车谋杀案看的我好爽,这一把,我也得好好爽爽.”

“《活着?这让我想到了江海的上一本书《无人生还.一本书是活着,一本书是无人生还,这好像是两个反义词?江海老师起书名竟然都有这么随意的吗.”

“让我来猜猜这本书讲了什么.江海的上一本书《无人生还,书名叫无人生还,所以最后全都死了,现在这本名为《活着的书名,起的这么励志,这应该又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温馨治愈故事吧?”

“朋友们,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啊!这应该是江海老师拿下布克奖之后的首部文学著作?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打破大火之后必然是大扑的魔咒.”

“先锋纪实文学巅峰之作?好大的口气!嚯,我都有点儿等不及了啊”

纵然,大家对于江海的新作,展现出了非凡的热情。

可作为作者,江海本人

倒是对于这件事情非常之冷淡?

在一本书开售之前,作者都会在卷首语,写下作者对读者的寄语,以此实现彼此沟通的桥梁。

原以为,作为原著作者,江海会长篇大论在卷首语写上自己创作这本书的心路历程。

可谁料,江海的卷首语,就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希望你们看完《活着之后,还能勇敢的活着”

这一番云里雾里的操作,给等候排队买书的读者,整的有点儿懵圈:

“不是哥们儿,你这.”

“是什么意思啊?”

什么叫看完《活着之后,还能勇敢的活着?

你意思是

看完《活着之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直接就去死呗?

看着江海作为原著作者,给读者留下的这一句卷首语。

顿时就有读者嗤之以鼻:

“故弄玄虚.”

早上九点钟。

书店大门,正式打开。

伴随着店员的一声呼喊,如潮水般的读者,争先恐后的涌入书店:

“《活着,开售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