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1 / 1)二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爸下岗了◎

熟悉剧情熟悉画风……

“饭底下是鸡蛋糕,慢着点吃。”

有了上次姜家饭桌上连鱼眼睛都没有的半条鱼,这回少了小半的鸡蛋糕好像也没什么稀奇。

姜半把温在锅里的饭菜端给姜向北,笑着弹了下翘起的小辫子。

六十一分好歹已经及格,要不是司文兰在前,姜半还想夸奖几句女儿来着。

姜爱国还是站在门口老位置,不时咂一口根本没点燃的旱烟袋子。

不过这回门口看姜向北吃饭的人里多了平子爷爷,手里一样是没点燃的烟杆子。

只要在家里时,姜向北发现两个爷爷都不会点燃烟斗,所以家里几乎没什么烟味。

“慢点吃,不够锅里还有。”姜爱国慈祥地笑着。

“爷,妈不会想着想着又把藤条拿出来吧?”

连菜带饭吃两口,姜向北就担心问了起来。

这穿过来才过了几天好日子,竟然就忘记了那根藏在衣柜里的老藤条。

姜半乐了:“你放心吧,爸早把藤条藏到别处去了,你妈找不着。”

“真的?”姜向北眼睛大亮,为老爸的机智疯狂点赞:“爸天下最好。”

“每年中期考试后你都要挨揍,所以今年我有了先见之明。”姜半得意。

平子爷爷噗嗤笑出声来。

在姜家住了几个月,越看这一家子越觉得有意思。

“这周六爷带你上袄子山打野核桃去。”姜爱国说。

“袄子山。”姜向北看向平子爷爷,有些不确信地又问:“袄子山不是被泥石流淹了吗?”

“还有另外一条小路能进山。”平子爷爷说,忽然有些惆怅起来:“我也正好回去看看情况。”

几个月没回去,袄子山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没人知道。

而且平子爷爷当时走的时候书房已被冲垮大半,爱人女儿留下的遗物都没能抢救出来。

这次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回点念想。

姜爱国拍拍老友的背:“咱们仔细点找,总能找着一两件。”

“到时咱们全家出动,一定能找到,叔你就放心吧。”

姜向北两颊鼓鼓,嘴角还粘着米粒,也跟着忙不跌点头。

这边几人信誓旦旦地安慰着平子爷爷,那边姜向南刚结束了跟老妈的单独聊天走出屋门。

“跟你妈说完话了?”

姜爱国让开身子,让姜向南进来。

“说完了,妈让我给向北送支铅笔来。”姜向南从抱着的一摞书里抽出支钢笔:“妈说让你以后算账用。”

“……”

姜向北听不出来到底是话里有话还是真心话,眨巴眨巴眼睛,并不敢轻易接过来。

万一接过来后就跟着句抄写一百遍等字眼……

“人不大心眼还怪多。”姜向南笑着一位拍了下姜向北翘起来的辫子:“妈同意让我们做面包拿去学校卖了。”

“什么!”

意想不到的惊喜就这样从天而降,砸得姜向北眼冒金星,根本不敢相信。

“妈是同意了,不过还有条件……”

说到这,姜向南看向姜半,示意老爸自己来说。

显然……屋里的大人们早就知道司文兰说的条件是什么。

姜半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异常开心的语调说道:“爸,下岗了!”

“……”

第一批劝退名单里果然有姜半,前脚赵伟明刚出厂长办公室,他后脚就被喊了进去。

心里一番挣扎下,最终选择在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三年工资一次性发放,福利补贴也全部换成钱算入赔偿金中。

钱算下来足有一千多元,初初听到的都会觉得不少。

可要细算,这钱可一点都不禁花。

姜半有自家房子,就算离开厂子也有地方住。

而厂子里住生活区的屋子还得收回去,要是同意劝退第一件事就得买屋子。

一笔放在门面上的账,没人算不清楚。

姜半当时就明白了,厂子领导其实就是逼着工人们放弃福利,选择继续在厂子里干下去。

要是往更深处猜,说不定厂子的领导班子早就晓得厂子会倒闭……所以才肆无忌惮地搞什么改革。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就算是与不是对他来说已经没了意义。

拿钱——签字——走人。

脱下那身蓝色工装后,姜半彻底成为了“无业游民”

“爸以后就靠我闺女了。”姜半笑得一身轻松。

“爸你要……摆摊?”姜向北乌溜溜的眼睛里星星点点,等姜半一点头,立刻跳起来高声欢呼起来。

“这孩子,你爸下岗你还高兴啥!”

说是这么说,姜爱国脸上那也不是明晃晃的笑容吗!

广播里天天宣传新政策,王家桥从黑市摇身一变成了集市,以前离开县城都得开介绍信到现在逐渐取消。

南川钢铁厂这种思维模式先进的厂子,已经逐渐开始降低发票比例。

种种迹象之下,无不给普通百姓们传递了人生许多种可能的新思想。

尤其姜向南兄妹赚钱在前,让姜半更多了几分对新生活的期盼。

“爸,咱们合伙吧!”

“爸当跑腿,你给爸发工资就成。”姜半笑。

计划赶不上变化,下午还想着要怎么说服贾叔到落凤街摆个摊子什么的。

晚饭才吃完,赚钱的机会就落到了自家人头上。

“我不是说了有条件吗?”

望着父女俩傻乐,姜向南似是大喘气的说完剩下半句。

“……”

司文兰的绝技再次发威——笑容消失术。

“期末考试语文八十,数学六十五,要是做不到这个寒假就别想靠近烤窑一步。”

呼——

一瞬间,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实地,姜向北甚至觉着这个目标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你妈这是终于想通了?”姜爱国笑。

“妈说向北就不是读书的料,只能……”看着笑眯了眼的姜向北:“笨鸟先飞。”

先飞不是指刻苦努力,而是比别人早一步开始赚钱。

想起老妈的原话姜向南都想笑。

“等别人反应过来,你妹已将赚上钱了。”

“就算不够大聪明,只要小聪明足够比别人先走一步,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再加上你妹做事一根筋,面包这事我看她能弄出些花样来。”

明明许多是夸奖妹妹的好话,从司文兰嘴里说出来,也都成了无奈之举。

其实,姜向南觉得自己的妹妹除了读书不行,优点真是一抓一大把。

姜向北哪管笨鸟背后都是些什么意思,搂着姜半的胳膊蹦蹦跳跳。

一会儿说让姜半明天就去落凤街找位置,一会儿又说要研发新面包。

“先吃饭。”姜半宠溺地看着闺女,一颗心就跟热水泡了似的软得一塌糊涂。

活力仿佛感染了姜家在场的每个人。

“那我一会就叫夏彩霞她们来商量……”

话没说话,曹家方向突然爆发出一道惊天动地的哭声。

曹彩凤哭哭啼啼地说着什么,但哭腔太重,姜向北一句话都没听清楚。

姜爱国背身过去,冲着天井的方向划下火柴,丝丝缕缕的烟雾在哭声中被风吹向了不同方向。

“我去问问。”

曹彩凤的哭声越来越大,夏伟和刘春芳都被声音引了出来。

姜爱国吐出烟雾,背着手往曹家走去。

姜向北忙也跟在后头,这走得近了些,也终于听清了曹彩凤说的话。

“凭什么让我带她,我就不带,你硬要我带我就不去了!”

叩叩叩——

姜爱国敲响屋门,声音低沉:“娃娃哭得连外边都听到了。”

“姜叔。”是曹建设的声音。

门随着曹建设拉开,屋里的情况也逐渐明朗了起来。

曹彩凤一个人站在屋子中间,哭得眼睛红肿,而她手里拿出件勉强能看得出好像是衣服的一块布。

姜向北看出来这件衣服是赚了钱后几人在王家桥买的瑕疵货。

曹彩凤非常爱惜那件衣服,只有上学才舍得穿。

“咋闹得这么严重?”刘春芳站在姜向北身后,被屋里的情况吓了一大跳。

姜向北还有些奇怪地看了眼身后。

一向爱看热闹的夏彩霞竟然没有来,这比姜向南考试成为倒数还让人意外。

“姜叔,你来得正好。”

曹建设把姜爱国迎进屋里。

屋里哭得不止曹彩凤,曹彩英其实也在哭,不过是埋着头小声啜泣。

齐爷爷靠坐在竹椅上,整个人都透着股无力感。

胡奶奶的表情更多也是无奈和心酸,侧着身体坐在床边,屋里来人也没抬起头来看上一眼。

“出啥事了?”姜爱国又问。

“这不,就是因为什么面包,这两姐妹打起来了。”曹建设无奈道。

姜向北眼神一凛,指着破布样的衣服叫道:“肯定是曹彩英剪烂了三凤的新衣服。”

言下之意,曹彩凤就算打曹彩英,那也肯定是因为先被欺负了。

众人视线齐齐看向地上的衣服。

姜向北趁空又赶忙叫道:“三凤,你说是不是你姐先剪了你衣服你才生气的。”

说着,越过姜爱国跑到曹彩凤身边,一把抓住她胳膊。

“二姐偷偷剪了我的衣服,我问还不承认……”

姜向北的出现无疑让曹彩凤很快找到了主心骨,抹了把鼻涕眼泪后很快把事情来龙去脉说清楚。

起因还是因为几个娃娃们的面包事业。

曹彩英想加入不成,又见妹妹兜里天天都有毛票给家里人买吃喝。

于是……开始翻书包偷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