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1 / 1)二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说什么了?◎

八条中学。

十一点半,结束了中考最后一场数学考试后,姜向北将军挎包往背后一甩。

“向北,咱们下午去摸鱼。”

满打满算,姜向北有整一年半都没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好不容易遇上两周不用做面包,夏彩霞立刻就邀请起来。

“走。”姜向北只是一挥手。

“小潭溪里有虾,咱们先回家拿两个网兜……”

夏彩霞正安排着一会儿的行程,余光瞟到学校大门口两辆摩托停在那,立即就重重叹了口气。

一黑一红两辆回头率百分之百的摩托车。

红色的是王钊,一脚蹬地,一脚踩在排气管上,戴着墨镜也不知是睡是醒。

张路上半身趴在车上,一边照镜子一边摆弄发型。

“看来你今天是又去不成了!”夏彩霞撇嘴。

下一秒,张路在学生堆里一眼就瞧见了姜向北,拿下墨镜连连摆动手臂。

“妹!”

“张路哥,你们怎么来了?”

“上回不是说要请你吃饭吗!”张路跨上摩托车,拍拍后座:“哥带你去吃好的,走!”

姜向北回头。

夏彩霞远远地冲她摆手,转身就跟其他伙伴们跑远了。

“快上车,你哥刚才我们已经送过去了。”张路催。

“……”

“好烫。”

不知道这两人让摩托车在烈日下晒了多久,姜向北刚一坐下,屁股底下立刻传来滚烫热意。

刚抬了下屁股,摩托车嗖地一下狂飙出去,瞬间又把姜向北拍到了位置上坐好。

几分钟路程,脸和屁股一直处于冰火两重天中。

热意才刚减轻,车子……停了。

姜向北捂着撞上张路后背的鼻子下车,心里发誓下次坚决不坐摩托车。

确切的说是不坐张路哥的摩托车。

[五味楼]

光看名字就是古色古香的酒楼名字。

飞檐翘角的中式门头,其他地方又全是灰白色水泥石墙面,大面大面落地窗能看到里面正在吃饭的人。

这是一家饭馆,而且还是很高级那种

“这酒楼我一个哥们参了股。”

张路带路,边走边跟姜向北介绍。

洛川市第一家合营高档酒楼,不仅拥有接待外宾的资格,还是市政府指定举办各类招待酒会的酒店。

从外面只能看五味楼的五分之一。

这其实是一片建筑群,由几栋不同功能的建筑组成。

前边是酒楼,后边则是一座包围在花园里的酒店。

酒楼里金碧辉煌,头顶无数盏水晶灯散发出昏黄灯光,让二楼包间整体都处于一种幽暗的氛围中。

脚步踩在厚厚的地毯上没有半点声音,唯余张路一个人喋喋不休的吹牛声。

酒楼内部和外面完全像是两个世界,豪华程度丝毫不输前世的大酒店。

“二零五包间已经到了,周先生就在里边等着各位。”

服务员把众人领到门口,轻轻敲了两下。

张路直接越过她,推门之后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期间也没忘招呼姜向北:“妹快来,哥给你介绍个有钱的哥哥,以后没钱了就找他要。”

“张路的妹就是我妹,零花钱就是小事。”

姜向北人都还没看清,充满笑意的低沉声线先悠悠传了过来,好听得就像是电视剧男主角配音。

人不可貌相……

“这是周祝国,向南向北以后就叫祝国哥。”

头顶已经能预料到在不久将会变得光秃秃一片,两条眉毛却浓密得十米开外都能看见。

周祝国是姜向北这一年多以来头回遇到的秃顶青年人。

难道是慧极必伤……头发?

姜向北心里怀抱着这种想法,乖巧地叫人:“祝国哥。”

“向北妹妹,快来坐。”周祝国并没有因为姜向南和姜向北只是半大孩子就对两人有任何态度上的轻视,那种缓缓说来的语速让人如沐春风。

他亲自走过来把姜向北迎到座位上:“妹妹想喝汽水还是茶?”

“汽水!”姜向北毫不犹豫地选择。

“确实是个小孩儿呢。”周祝国笑,把汽水递给姜向北后还是没忍住弹了下在眼皮子底下晃悠半天的小辫子。

“我妹妹才十五,不是小孩儿是什么。”张路豪迈大笑。

看几人勾肩搭背的聊起天来,姜向北趁机凑到姜向南耳边小声好奇问道:“哥,刚才祝国哥和你聊什么呢?”

“聊读书的事。”姜向南微微低垂着头,看不清脸上有什么多余表情。

周祝国的眼界和背景应该都不是一般人。

年纪轻轻就能和政府搭上关系,全权出资建造了这么大规模的酒店,短短一段话里透露出不少讯息。

“读书有什么好聊的。”学渣姜向北表示不理解,难道周祝国就和那些普通家长一样会关心姜向南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

“你这小丫头。”张路笑着拍了下姜向北脑袋:“读书学习当然重要,要不你咋分得清可可粉的差别。”

“读书和学习哪能一样。”姜向北反驳:“我学习面包做得再好,考试也不能加分。”

“歪理一套套的。”姜向南摇头失笑。

“妹妹说得其实有道理。”周祝国招呼几人坐下,看向门口:“通知后厨上菜吧。”

姜向北这会儿才发现服务员原来一直没走,跟着进来后恭敬地站在门边等着。

说完,又转过头来继续刚才的话题:“人这一辈子,在学校读书就那么几年,但是要学习的知识肯定到死都学不完。”

“活到老学到老。”姜向北眨眼接话。

“行啦,就别扯那些有的没的,今天是我专门为了感谢向南和向北。”

菜还未上,张路就举起茶杯站起来:“哥哥先敬一杯,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五人以茶代酒,嘻嘻哈哈象征性的喝了口后姜向北干脆问答:“哥,今天不会只是简简单单请我和我哥吃饭吧。”

要只是吃饭,张路不会特意介绍周祝国。

“你哥是那样的人吗!”张路故意瞪眼,疯狂往周祝国方向转动眼珠子:“是别人有事要找你帮忙。”

“妹妹这么爽快,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周祝国表现得很干脆,扯了把张路的胳膊换坐到姜向北身边:“我真有事求你……”

周祝国是洛川市人,但不是土生土长的洛川人,早些年一家子为了躲避战乱举家搬迁到了澳市生活。

因抗战期间对国内做过不小的贡献,改革开放刚试行,周家就响应号召开始回内地建设经济。

五味楼只是周家在洛川市内的投资之一。

周祝国只是投资人,但并不参与酒店管理,进出口贸易才是他最主要的事业。

与张路是因为生意相识,没想到一聊才发现两人脾气相投迅速成为了朋友。

“我主要是做油业进出口,最近刚接触到烘焙行业,张路说全洛川市应该没有人比你更懂烘焙,极力推荐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你。”

姜向北:“……”

想都没想,姜向北就摆手摇头否认三连。

“我全是书上学来的手艺,哪懂什么烘焙啊……”

周祝国说得可不是几万斤可可粉那么简单,人家是吨做计量,平时用货轮拉货的级别。

姜向北哪敢装什么狗头军师。

“我妹妹连洛川市都没出去过,她真的什么不懂。”

周祝国不仅吓到了姜向北,同时也让姜向南大惊失色。

再沉稳,那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哪见过这种阵仗。

“你别担心,我没想问复杂的问题。”周祝国笑,连忙拍拍姜向南肩头:“生意上的决策连我一个人都说了不算,哪能请你们定夺呀。”

其实张路说姜向北如何如何厉害周祝国从头到尾都没放在心上。

问这么一遭,就是为了给张路个面子,也奇怪究竟姜向北是哪点能让好友如此夸奖。

姜向北呼出口气。

前一世她就只是个小小面包店的老板,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连穿越都是一闭眼一睁眼就穿了。

没有满级大佬重回新手村的爽感,就是一脑子烘焙知识都因为工具改变得全部重头摸索。

姜向北的这一世,也在学习成长中。

“那咱们就当讨论,不说什么咨询。”周祝国真有些担心吓到两个半大孩子,连忙摆着手打哈哈:“先吃饭,咱们边吃边随便聊。”

五味楼主推的是洛川融合菜色,菜色可能算不上最正宗,但总的来说味道还不错。

饭菜下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王钊跟张向南吹起单位里那些见不得人的八卦,讲得人兴高采烈,听得人意犹未尽。

姜向北专注于面前的酸菜鱼。

“妹妹平时做面包买什么牌子的高筋面粉?”周祝国放下筷子端起杯子,状似无意地问起:“哥回去给你送点当见面礼。”

“一部分用茶花牌,一部分要求不高的就自己做。”姜向北说。

“茶花牌?”

“对口感要求比较高的面包只能用进口货,我也想用咱们国家自己的面粉,但口感差异问题实在没法解决。”

别说是现在,就是前世国内烘焙的半壁江山也都由进口面粉占据。

“哦?”周祝国刚拿起的筷子又放下,眼底逐渐浮上抹认真神色:“你觉得差异在哪?”

“我觉应该是应该是咱们国家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种子问题,种出来的麦子更适合包子馒头,外国人他们就是吃面包长大的……”

这个问题细说起来其实是找不到根本原因,姜向北也只能从不同饮食习惯方面分析。

为了研究出各种面粉的不同口感,她曾经做过非常多试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