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1 / 1)二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老哥◎

说完多此一举的钢筋条,姜向北有奇怪地问起:“无功不受禄,祝国哥为什么要送车给我?”

按照行情这辆柴油三轮摩托至少得两千元左右,还有那些不锈钢盒子呢……

没头没尾地送这么份大礼,姜向北哪敢收。

“你可不是无功不受禄……”张路啧啧两声,表情相当耐人寻味:“要我说这谢礼还寒酸了些,周祝国同志还是小气呀!”

“这就是个谢礼,以后自然还有更大的谢礼。”

“意思是还得等赚了钱之后才兑现,不赚钱就别想了!”

“你可别歪曲我的意思,我是说等项目正式开始盈利,一定给妹妹送份大礼。”

对于两人打哑谜似的对话,姜向北听了好半晌都表示半个字没听懂。

还是张路调侃完,看姜向北问脸上问号都快冒出来了,才哈哈笑着给她解释了一下。

“还记得前回咱们去五味楼吃饭吗?”

“记得。”

豪华大酒楼,盘子比脸大,吃饱喝足中还听周祝国讲了不少国外的趣事。

但记忆里也仅此而已,姜向北不记得自己有做过值得周祝国感谢的事。

“那你肯定也记得我们聊过国内外面粉的差别吧?”周祝国赶紧插话。

话说到这,姜向北恍然大悟。

“就是你想的那样,我开了家面进口粉加工厂。”

“可不仅仅只是小厂子那么简单,规模是咱们洛川最大。”张路补充。

利用家里的海运公司,从国外运小麦到国内进行加工售卖,所面对的可不仅只是洛川而是全国。

如此庞大的规模又怎么可能只是个小加工厂那么简单。

周祝国苦笑摇头:“面粉厂的投资已经是我全部身家,要是失败恐怕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单独拿主意了!”

张路嗤笑一声:“怎么可能失败,公私合营有政府保驾护航,只要你不见墙就撞,就不会失败。”

有人脉,有资本,有胆色。

这三点才是周祝国年纪轻轻就能成功的绝对条件,一般人哪有魄力在几句聊天中就压下全部身家。

但其也不是绝对盲目,宁肯让出一半利润也要和国企合作,目光同样长远。

说来说去,这些都和姜向北没多少关系。

“就是几句聊天当不得真,三轮车我肯定不能收……”姜向北摆摆手,话锋一转:“不过你留着也没用,我买吧!”

家里的板车每次能运四筲箕面包,每天得来来回回跑四五趟,一遇到下雨天就得等雨停。

三轮车确实能大大提升效率,特别是专门定制的那十几个箱子非常合姜向北心意。

“我说了送你哪能要你钱!”周祝国故意板脸,指指张路又指指自己:“除非你没把我当成自己人。”

情谊肯定在前,有了情分在才能延伸往其他方向。

要不是张路自己说漏嘴,周祝国怎么猜都猜不到大路批发部的“质检员”竟然是姜向北。

难怪好多中间商都说大路批发部的货一定要质量最好,否则抓到次就要把裤子都赔进去。

要是知道背后高人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厂子来挖人。

张路得意地挑了挑眉头:“你就说多少钱吧?我帮我妹出。”

“你!”周祝国无奈,这家伙明明心知肚明自己是在攒人情,却偏偏要来插一脚。

阴险的家伙。

姜向北要坚持给钱,周祝国不要钱,张路穿插在其中捣乱。

正僵持不下间,周爱国的声音幽幽传来。

姜海兰和姜成军一见到崭新的三轮摩托车都移不开眼睛,步子齐齐一转就奔车去了。

“既然是周同志的一片心意,就收下吧。”

“爷。”姜向北不解。

姜爱国不是那种见贪财好利的人,怎么突然转了性要姜向北收下如此“大礼”

“你们来往还多着呢!以后要是周同志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多帮着些就成”

周爱国说话时不急不缓,面上带笑。

烟斗里冒出的阵阵烟雾让他表情变得缥缈起来,也让看过去的几道目光都各自揣摩出了不同意思。

张路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还真上不得台面。

周祝国坦荡得多,哈哈笑着接话:“还是姜爷爷了解我,我是真把向北当成亲妹妹来看的。”

“这话我信。”姜爱国吐出口烟雾,笑得意味深长。

姜向北抿唇,终于咂摸出点意思来了。

爷爷的意思是有来有往,周祝国送三轮车,不过是为了以后的来往打下基础。

两世为人,对于这些话里有话的弯弯绕绕姜向北还是欠缺。

车子就这样成功收下,姜爱国练习了几遍后逐渐上手。

“向北姐,周同志要求你帮什么忙?还给你送这么好的车。”

连姜海兰都能看出周祝国的意思,让姜向北又瞬间惭愧了下。

周祝国把车停到工作室门口拉起手刹,指挥着姜成军把箱子都搬进屋里。

姜海兰见状,赶忙转身去帮忙。

反正姜向北在她心里非常厉害,不用想周祝国就肯定是要求助那方。

“爷。”

“周祝国是个很成功的商人。”周爱国微微点头,轻轻抬手拍了下姜向北后脑勺:“以后他有事要求你帮忙的话,先问问王钊或者张路能不能帮。”

“我明白了。”

“要是和他做生意应该会是个不错的生意伙伴,但与之关系只能到这步。”

在姜爱国眼中,孙女就是个十七岁的半大孩子,对人情界限还是需要搬开揉碎了解释。

于是接下来他把最近宣称想当姜向北哥哥的几个人都分析了遍。

王钊是三人中最纯粹不带任何目的的亲近,可深交可托付事。

张路有小心思,但整体是个讲情义的人,有七分真心在,也可相交。

只有周祝国,三分看在张路面子上的真心,其余皆是利益牵扯。

与他来往,最好是有共同利益目标可同行,一旦产生分歧也有可能眨眼睛就翻脸。

看姜向北听得眉心紧皱,姜爱国停下叹了口气:“以后要是他有事要你帮忙,回来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再决定。”

姜向北连忙点头。

其实他听懂了爷爷的话,只不过一时没反应过来。

动脑子的事……不适合她。

***

二月仲春,威风不急不躁,洛川市迎来了一年之中最舒服的时候。

大年初四。

天刚亮起来那阵下起了雨,小雨淅淅沥沥很快打湿了院里的青石板地面,姜向北站在廊下抬头看向云层后透出的阳光。

“这雨下不起来,你们快出发吧。”

厨房门口能堪堪看到爸妈屋里忙着说话的几人,没多会儿姜向南提着大包走了出来。

“哥到了学校就给家里打电话。”

“你记得把宿管的座机电话告诉我们,要不以后找不到人。”姜向北赶忙交代。

座机都还没普及的年代,交流全靠信和座机,还得关系处好点人才会帮着喊人。

“知道了。”姜向南摆摆手,走过姜向北时抬手拍了下她脑袋上翘起的那撮头发:“以后咱们的面包事业就要靠你一个人了。”

“还有爷和成军哥他们呢。”

“没事就给哥写信。”

“又不是以后见不着,就别在这磨磨唧唧了。”司文兰端着饭碗从门口探出头来,笑嘻嘻的看着心情颇好:“别让裴玄等久了。”

“提起裴玄,姜向北就奇怪地“嘶”了声。

自邮局送来通知书,裴玄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除每天早上送货能见到半张侧脸,两人加起来说的话都没超过二十句。

“哥,裴玄最近是怎么了?”

想到此,姜向北干脆跟着姜向南一起走出门外,往裴家的方向看了看。

瞬间,原本站在门口的人影往后缩了缩,只留下半个被雨水打湿的肩膀。

“那小子呀……”姜向南明显憋着笑:“最近心里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等结果出来之后就好啦。”

“较什么劲?”姜向北奇怪。

难道是青春期男生的叛逆期?

“谁知道呢。”姜向南爽朗一笑,抬手最后捏了下姜向北软软的脸颊肉,转身走入雨中。

比起那些早已放下课本多年的复考生,姜向南和裴玄无疑占据了巨大优势。

加上他们十九岁的年纪正属于应届生,分数达到录取线之后毫无疑问成了第一批被录取的人。

通知书送到时轰动了整个三水胡同,姜家院子里天天人进人,满耳朵都是各种吉祥话。

不过姜向南婉拒了父母要大办一场的提议,每天仍旧忙碌于面包事业中。

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两个月,前往学校报道的日子终于来临。

老哥还是拒绝家人送行,一个人提着个帆布包,就这样走向了属于他的路。

“哥,你没带伞。”

雨势虽然不大,却还是很快淋湿了笔挺的新衬衣。

姜向南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

“你哥肯定哭了!”

鼻尖传来浓郁的烤洋芋味,姜半一边剥皮一边被烫得两手来回倒腾。

很快,躲起来的人影窜出来跟姜向南并排走向前方。

眼看两人已经快要消失在转角处,姜向北才依依不舍地收回视线,耸了耸鼻子:“爸,给我一半。”

就在这时,转角处的两人齐齐回头。

姜向南没有哭,只是眼眶发红似乎在极力忍耐不舍。

而后这种不舍很快就被在门口抢食洋芋的父女俩冲得七零八落。

裴玄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姜向北,只想将她的脸最后印刻在心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