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章 早点回家 风媒初代目(1 / 1)抢你辣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 早点回家 风媒初代目

翌日清晨。

天光放亮。

一大早,杨文远和华兰便早早起了床,开始用温水洗漱清醒。

等他俩收拾好后来到前厅。

不多时,陈大娘子和杨如锦也是联袂而至。

除了杨家女眷内外,她们两个还是作为前线将领杨宇卿的家属,要进宫朝贺。

皇宫。

一如去岁的光景,一众高官勋爵及其家属穿着锦帽貂裘,在宫廷广场内站着,等候皇帝、皇后的召见。

今年各家召见的顺序并没有丝毫意外,先是宣召外出统兵的家属,然后再论爵位、地位。

因此,陈大娘子和杨如锦先行一步。

得益于杨宇卿在南方的捷报,所以等轮到杨文远和华兰进殿时,她俩已经提前被官家赐了座。

“宣平阳侯、平阳侯夫人觐见!”

一声内官唱名后,杨文远和华兰缓缓步入殿内。

先是照例的感谢皇恩浩荡,然后再由皇帝赐下礼品。

去年这时,本该是留下赐座的,今年却是有了不同。

“听说平阳侯夫人有了身孕?”定例走完后,曹皇后便对着华兰开口问道。

此刻纵使她再如何母仪天下、威仪万千,神情中也难免流露出许多羡慕。

若是怀孕的那人换做自己,便是折寿什么的她也情愿。

可惜实在难得,只得看着别人面露艳羡。

“回皇后娘娘的话,妾身是有了身子。”

华兰低头摸了摸自己并不明显凸起的肚子,嘴角含笑道:

“不过现在尚不明显,才三个多月。”

“三个月?那时候也不早了,还是需要多加注意才是。”

曹皇后闻言点点头,旋即转头看了旁边的皇帝一眼,又复看向杨文远开口道:

“念着你夫人肚子里的孩子,今年就不看座了,还是早点回府里将养着为好。”

曹皇后此话一出,殿内早被赐座的众人皆是面露疑色。

如若是念着肚子里的孩子,不应该是早些看座,以示看中吗?

怎么得连个座位都不给,就要把人“撵回去”了。

毕竟华兰肚中孩儿刚过三月,现在应当算是最安稳的时候。

殿内人因此神色各异,尤以邕王妃和兖王妃最为显著。

见杨文远像是在官家面前没了恩宠,邕王妃嘴角当即露出一丝快意的笑容。

让你杨文远年少气盛,枉顾我邕王府的威严!

兖王妃同样高兴,不过面上表情却是不动声色。

同样面不改色的还有平宁郡主。

她对于出现此结果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就不知是提前得知了消息,还是认定官家恩宠是有时限。、

杨文远此时也是同样一愣。

曹皇后此举可谓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不过他也是反应迅速,立马谢礼恭声道:

“微臣多谢陛下、皇后体谅!”

华兰也是同样跟了句:

“多谢陛下、皇后恩典!”

曹皇后轻笑着点头道:

“去吧去吧,早点回府去,免得冻着了。”

出了皇宫,回家的马车上。

华兰面露忧色对杨文远言语道:

“官人,皇后此下没有留我们在宫中,不会是……”

她心里有些不明白,明明前些日子她还往皇后宫里去过拜见,那时可是好好的,现在却像是换了一副面孔。

“皇后这是体谅你呢。”

杨文远当即出声安慰道:

“怀了身孕后,你本就身子不怎么爽利,若是在偌大冷清的宫宇内长时间端坐着,也是不怎么好的,想来皇后是有这般考虑。”

“尽管放宽心便是。”

华兰将信将疑的点头,杨文远也是将其拥入怀中,不过与此同时,他脸上的表情却有些阴沉。

这一日终究是来了。

自打皇帝有了立储的想法后,杨文远便预料到了有这么一天。

毕竟官家对自家的恩宠,那是建立在需要自家的情况下。

现在自家没有了用武之地,那么之前给的,自然要收回来。

选在这种场合说这番话,自然也是在给外界释放信号——杨家此后没有了皇家的恩典。

虽不至于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但过得没有往日那般舒坦,肯定是肉眼可见的事。

不过杨文远不想让华兰担心,所以才用一番话圆了过去。

至于华兰信没信,从她暗暗攥住杨文远的衣角来看,显然是不怎么相信的。

见此,杨文远当即笑着对她道:

“这便宜都已经占了好几年,怎么也算是够本了,总不能一直攥在手里不撒手吧。”

华兰当即俏脸一红,不动声色间将双手收了回来,随后面带担心道:

“但是官家前脚才有要立储的心思,现在就疏远了我们,未免有些太快了。”

“这自是做给别人看的。”杨文远解释道。

皇帝的政治智慧不容小觑,往往一件事的背后,能间接传达出好几种深意。

就拿刚才的事来说。

从表面上来说,这是皇帝对自己决心的表态,向朝臣表明立储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若是从杨宇卿领兵在外,官家想借此机会拿回兵权的角度看,这又是明里暗里的软威胁。

而等将来杨宇卿班师回朝,递交兵权时,那么皇家的态度虽然不比往昔那般密切,但也不会这般疏离。

“这日子也是照常过嘛。”

杨文远笑着打趣道:

“反正我不过是一个还无官身的白丁,有没有圣眷在身,也是不怎么打紧的。”

华兰当即白了杨文远一眼,没好气道:

“好一个目不识丁、深居低位的侯爷。”

事实就如杨文远说的那般。

邕王和兖王现在为了争皇储之位,可谓是都已经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自是没有人在意平阳侯府还有没有圣眷在身。

在当前官家没有折腾的心思,依旧作壁上观的情况下,年初朝贺的事件,暂时都对平阳侯府的一切没有任何影响。

日子依旧是照常的过。

转眼间,便已是元宵灯会。

每年的元宵灯会都是汴京城难得可见的热闹。

华兰也是在家中坐久了,把身子闲得有些无聊,因此元宵前几日,便同杨文远央求着灯会上要一起出去热闹热闹。美人娇嗔,杨文远自是抵制不住的。

再说,人在同一个地方呆久了,是会生出毛病出来,更何况是心思敏感的孕期了。

于是欣然同意。

元宵灯会当晚,华兰便邀着杨如锦,和自家妹妹们一起外出赏灯。

考虑到街道上人流攒动、鱼龙混杂,杨文远因此也是派足了人手守在四周,不让人靠近。

华兰同几个姊妹在前面走走逛逛,杨文远则是同长柏吊在后头,一起说话。

“听说年初进宫朝贺的时候,宫里没有留你和姐姐?”

“怎么这事也传到你耳朵里了?”

杨文远转头看了长柏一眼,当即面露苦笑道:

“好嘛,我总算是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什么滋味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打紧的。”

见长柏面露关心,杨文远出言道:

“本就是多出来的东西,初时还好,但一直在身上挂着,难免有旁人窥伺,也不怎么让人舒坦,这可算是轻松了。”

“你能想明白便好。”长柏不由点头道。

“不过立储之事又怎么说?”

说到此处,长柏偷偷往旁边张望一眼,见没有人靠过来,周边又是一片嘈杂声,这才凑到杨文远耳边轻声询问道:

“我今日听了坊间传闻,说是官家已经属意邕王了?”

杨文远诧异的看了长柏一眼,回道:

“这消息也传的这么快?”

自打进宫朝贺后,杨文远心中便有了些许危机感,于是开始密切关注朝堂动向。

而就在近些日子,杨文远才探听到一些和邕王相关的消息。

结果现在长柏也知道了?

杨文远眉头微微蹙起,怀疑是故意有人传播的消息。

长柏当时便是双眼一亮,脸色振奋道:

“还真有此事?我还以为只是些捕风捉影的风闻呢!”

杨文远也不瞒着长柏,走近低声道:

“近日来,曹家大娘子和邕王妃走的有些近,互有邀宴。”

“曹家?”

长柏骤然听到曹家这两个字,表情不由得一怔,不过他也是心思敏捷,旋即手指稍微朝上指了指,扬眉问了句:

“皇后出身的曹家?”

杨文远肯定的点点头:

“自是这个曹家。”

不过旋即杨文远又表情腻歪,语气带着几分幽怨道:

“原本与我家也走的有几分近的,但近来却没了什么消息。”

相当于把杨文远之前的付出全然打了水漂!

先踹自家,再转头迎合邕王府……

这背后如若不是没有曹皇后的指使,杨文远能把自己的鞋给啃了!

杨文远知道曹皇后和官家的感情甚笃,如果说除了收买内官、传递宫廷消息的杀头大祸外,还有什么别的地方能看出官家的倾向,那便是曹皇后了。

官家这几日又是生了一场重病,几乎是卧榻在床,在这种时日无多的紧迫下,他急于立下皇储的同时,自然也会给曹皇后留下一条后路可走。

而曹皇后的后路,自是由她的母族曹家承接。

那么如此一来,杨文远便顺理成章的把注意力放在了曹家身上。

这一观察下来,果不其然,立马发现了端倪。

这“妖精贱货”曹家,原来自从对自家开始冷淡起,就开始频频对邕王府抛媚眼,两方可谓是打的极其火热。

两方家族子弟、姻亲好友经常是互有邀宴。

席面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盅一盅轮番转。

简直就是激情四射!

见长柏面露思忖之色,杨文远继续道:

“而皇后娘娘一向和官家感情甚笃,很难说其中有没有官家的属意。”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在死前,大多都会提前把自己的后事准备好,恶人都能说几句好话,更别说对自己亲近的人。

那肯定是要帮着安排妥当的。

所以当下曹家和邕王府的勾连,很难不让人猜测是官家心里已经选了邕王,所以曹家得了曹皇后的消息,开始早做准备。

但这消息又是怎么传出来的?

在杨文远有心算无心,动用侯府人脉关系、密切关注曹家之后,这几日才得知的“绝密消息”,现在竟连长柏都知道了?

那这事岂不是已经烂大街了?

当然,这不是杨文远贬低长柏,实在是长柏的消息面不应该如此灵通才对,毕竟盛家的许多消息都是来自自己的二手,而现在自己还没来得及同长柏说呢……

这显然不正常。

“这事你是从哪听到的?”杨文远于是出声问道。

长柏也觉得奇怪,立马回道:

“不是我,是父亲,父亲从官署里听了一嘴,回家就打趣着说‘这事若是真能如那人说的那样,消息如此灵通,那他现在早就是阁老了,哪里还能如我一般在工部磋磨’,还拿着这事来告诫我不要好高骛远呢。”

杨文远:……

岳父原来也是个喜欢立lag的?

那看来哪日得闲,自己说不得得去盛紘同僚那儿烧烧冷灶。

说着话,长柏也发觉了不对劲。

毕竟这事能放在官署里正大光明的说,大家都只是当个笑话听而已,怎么也不会当真。

但现在同杨文远一验证……

却发现是真的?

想到此处,长柏不由得同杨文远对视一眼,杨文远也是当即皱了眉。

那这样想来,那官员就有些嫌隙了。

是曹家还是邕王的人?

曹家应当不可能。

他们闷声发大财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往外宣扬,而且若是这事落到官家眼里,那纵使有曹皇后的情面上,他家怕也是不大好看。

那么一排除,就多半是邕王了。

而且这也符合邕王一派的作风。

宣扬长子承袭,大开大合,不管什么事都喜欢利用舆论造势,妥妥的舆论弄潮儿,风媒初代目。

“那官员是邕王府的人?”杨文远不由问道。

长柏当即摇摇头,回道:

“父亲的同僚,也没说什么名字,我也不清楚。”

“好吧。”杨文远轻轻点头。

不过他心里已经认定了是邕王府了。

造势嘛。

同时还能光明正大的裹挟曹家与邕王府绑定的更深,何乐而不为?

至于曹家的想法?

他们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怎么也不会首鼠两端,只能捏着鼻子应下了,说不得还得陪着笑脸。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