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赏你腰牌(1 / 1)大司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康熙的好心,却没好报。

李煦和曹寅,这两货,居然在背后玩着脚踩两条船的丑陋勾当,妄图长保富贵不堕。

胤禑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就是闭紧了嘴巴,打死也不说。

俗话说的好,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就和十八流小写手大司空一样,总说车轱辘话。

康熙的心里一高兴,话匣子打开之后,就收不住了。

“江南,那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不仅山青水秀,而且,人杰地灵。”康熙说这话时候,下意识的瞟了眼胤禑。

胤禑揣着明白装糊涂,死死的闭紧嘴,心里却在冷笑。

只怕是,江南那边国色天香的美人儿,数不胜数吧?

足足扯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直到宫里下钱粮之前,康熙这才打发了他们走人。

既然亲爹回了京,李鼎便找胤禑请了假,过去陪着李煦。

李煦很久没见着儿子了,心里高兴之余,自然要盘问近况了。

“小十五待你如何?”

李煦仗着康熙的宠爱,私下里又同时搭上了老八和太子的线,显然并没有把无法继承大统的胤禑,真的放在眼里。

“回阿玛,十五爷待儿子,没的说……”

李鼎和李煦虽是亲父子,他的立场却和李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李煦是康熙的宠臣,他可以反复横跳的脚踩两条船。

但是,胤禑若是垮台了,李鼎肯定跟着倒大霉。

听了李鼎的详细描述之后,李煦郑重其事的叮嘱说:“这一次两淮的盐务上,出了好几笔烂账,恐怕难过户部的核销关。我听说,小十五和四贝勒爷的私交甚密?”

胤禑和老四的关系很好,满京城的权贵们,尽人皆知。

李鼎也没啥好隐瞒的,就说:“阿玛,我们爷,和四爷的关系确实不错。但是,四爷那个人,六亲不认,怕是极难通融。”

没啥好说的,即使亲如父子,也因彼此根本利益的不同,而各怀心事。

李鼎只说了半句真话。他没说的是,在老四那里,只要胤禑打个招呼,什么样的烂账,都可以轻松过关。

呵呵,李煦偏疼幺儿李鼐的那些烂事儿,还真当远在京城的李鼎不知道啊?

自从,李鼎成了胤禑的哈哈珠子之后,整个李家的偌大家业,就都归他弟弟李鼐继承了。

李煦暗通太子和老八的事儿,对李鼎一直保密。

胤禑和老四,穿一条裤子嫌肥的铁杆关系,也被李鼎密而不宣。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正因为李煦对胤禑的轻视,居然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大祸。

这天,老四把胤禑找到了贝勒府,直接了当的说:“两淮盐政,居然有三百万两银子的税款,下落不明,李煦那个狗奴才,还真是贪得无厌啊!”

胤禑一听就明白了,李煦那里出了烂账,居然不来找他帮忙,呵呵,那他还监护个毛线啊?

“四哥,你也是知道的,李煦和我之间,不过是稍微有点瓜葛罢了。实话告诉你,他的眼里根本没有我这个所谓的表外甥。”胤禑这话一出口,老四当即气得拍了桌子,破口大骂,“好个狗奴才,反了他了!”

胤禑仅仅是实话实说罢了,并未有任何的添油加醋。

所谓的表舅,你认识他,他也认识你么?

老四的雷厉风行作风,完全不是吹出来的,次日,他便上了题本,罗列了十几条大罪,公开弹劾李煦的贪赃枉法行径。

康熙没理会老四,却把胤禑找了去。

“你说,究竟怎么回事?”康熙十分疑惑的看着胤禑,希望从他这里,找到合理的解释。

胤禑自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很无辜的说:“回汗阿玛,臣儿尚不知出了何事?”

康熙差点被胤禑气笑了,他抬手指着胤禑的鼻子,斥道:“知子莫若父。你为何没护着李煦?”

胤禑暗暗点头,康熙不愧是康熙啊,一语道破了事情的本质。

“回汗阿玛,表舅李煦若是真遇见了难办的事,难道不应该事先和臣儿言语一声么?”

是啊,被监护人有了麻烦,不找监护人帮忙,怪谁?

“这个李煦,越老越糊涂了,真不如曹寅能干。”

胤禑忍住笑意,死死的闭紧了嘴巴。

我的汗阿玛啊,您老人家因为偏爱的缘故,陷入了信息茧房而不自知,活该被蒙蔽啊。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王公大臣和官僚集团,通行的准则是,报喜不报忧,欺上不瞒下。

下边的信息,经过层层迭迭的放大或缩小,到了康熙的案头,往往是假消息。

康熙也明白其中的情弊,所以,密折奏事制度,应运而生。

但是,别的事情还好说,李煦敢告诉康熙,他和曹寅暗中脚踩两条船,左勾太子,右搭老八么?

根本利益的不同,即使亲如父子,照样分道扬镳。比如说,李煦和李鼎这亲父子两个,便是如此。

“喏,这是四阿哥的题本,你看看吧?”康熙找出老四的题本,轻轻的推到了炕桌边沿。

胤禑不仅没去拿题本,反而,振振有词的说:“回汗阿玛,臣儿不敢。”

别逗了,皇子可以随便看题本么?

康熙瞪着胤禑,斥道:“朕叫你看,你就看,少废话。”

得了,胤禑要的就是这句话。

胤禑拿起题本,装模作样的的看了三遍,又轻轻的把题本,搁回到了原位。

“看完了?”康熙和胤禑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对他的性格多少有些了解。

康熙有把握,只要他不问,胤禑肯定不可能说话。

胤禑这孩子,虽然总说大实话硬怼皇父,不像个孝顺儿子。但是,谨守本分这四个字,也确实令人很满意。

一言以蔽之,大事上,胤禑绝对不糊涂!

“回汗阿玛,以臣儿之见,留中即可。”胤禑想了想,索性顺了康熙的心思。

康熙已经暗示的很清楚了,胤禑继续装傻下去,准没好果子吃。

“留中?那我找你来,干嘛?”康熙有点恼火了,胤禑是个非典型的坏孩子,蔫儿坏的坏。

见康熙真被惹毛了,胤禑丝毫也不慌乱,从容不迫的说:“汗阿玛,四哥办差极为认真,又是个六亲不认的家伙,就算是臣儿和四哥的关系尚可,也不可能说服他把题本收回。”

开什么玩笑,胤禑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操控老四改变主意,这和老八怕老婆,有何区别?

一废太子之后,八成以上的王公重臣,集体公推老八为新储君。

可是,康熙哪怕公开耍流氓,也不想顺了这八成的所谓民意。

原因有三:装得太贤,居然和满洲勋贵们打成了一片;畏妻如虎;只有弘旺这一个独苗儿子。

在天家,皇子的心狠手毒,只要不是冲着康熙去了,都是大大的加分项。

比如说,胤禑不动声色的捧杀了程修德,康熙不仅不生气,反而倍感欣慰。

作为新皇帝,如果不杀伐果断,甚至是大耍流氓,怎么震慑住各路旗主和满洲勋贵?

从清太祖老奴时期的八贝勒集体议政,到皇太极时期的四贝勒平起平座,再到顺治时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最后到康熙朝的内阁总领政务。

整个大趋势是,下五旗大小旗主们的权势,一直在缩水。

卧榻之旁,岂容旗主们酣睡?老八这个糊涂蛋,完全不懂这个大道理啊!

康熙仔细打量了胤禑一番,冷冷的说:“你就不管他们了?”

这话就很诛心了,胤禑必须表明态度。总不能刚拿到监护权,就撒手不管了吧?

“回汗阿玛,朝廷专营的盐政,李煦和曹寅居然也能搞出这么大的亏损窟窿,足以证明,此二人皆非精通经济之干才。”胤禑不管康熙的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继续侃侃而谈,“不过,臣儿倒是觉得,李煦和曹寅,不能太过放纵了,应该略施薄惩,让他们知道收敛,不敢把手伸出太长。”

康熙不在乎大臣们贪污受贿,胤禑即使提了大力反腐肃贪,也是毫无意义。

胤禑对李煦和曹寅属于是小骂大帮忙,确有维护之意,康熙不可能听不出来。

“派四阿哥去整顿两淮盐政,怕是要抄个底朝天啊!”

知子莫若父,老四六亲不认,刻薄寡恩的德性,康熙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忽然,康熙有了个绝妙的想法,随即摆了摆手,叮嘱说:“选秀女,乃是朝廷大事,切不可马虎大意。若是出了纰漏,仔细你的皮。跪安吧。”

就在胤禑走到门边的时候,康熙忽然叫住了他,“这个给你。”顺手扔了个东西过来。

胤禑不及多想,赶紧接住了康熙抛过来的东西,低头一看,竟是一面纯金的腰牌,上书四个小篆字体:体元主人。

“你是内务府总管,总递牌子进乾清门,也不大方便,朕许你乾清宫前候见。”

康熙自号体元主人的事,传播范围极小。但是,皇子、勋贵重臣及南书房大臣们,也都是知道的。

若是老大得了这块腰牌,肯定大喜欲狂的拼命谢恩,猛表忠心。

谁料,胤禑把腰牌往怀里一揣,拱手说:“谢汗阿玛恩典。”就大摇大摆的走了。

望着胤禑洒脱的背影,康熙竟然忘了生气。

亲父子之间,总是假腥腥的谢恩啊,跪拜啊,表忠诚啊,即使胤禑不累,掌权几十年的康熙,也早就麻木无感了!

维护皇权的森严礼仪,绝不能没有。但是,过犹不及!

此时此刻,康熙的脑海里,忽然想起了他的布衣知己:方苞方凤九。

ps:这是今天的第一更,月票超过6500张,至少三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