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意想不到(1 / 1)大司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耐心的等待,海察和他的人,带着一个满身肥肉的俘虏,顺利的回来了。

抓俘虏,又称抓舌头,即使到了二战后,也是常用的掌握敌情的必要手段。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时间真的不等人。

胤禑亲自动手,撩起俘虏的袍摆,再拔出腰间的匕首,在要害部位咫尺之遥的大腿上,轻轻划了一刀。

只见,鲜红的血液,汩汩的涌出,瞬间染红了俘虏拖在草地上的袍摆。

“呜呜……”被捂住嘴的俘虏,疼得直打滚。

“把你知道的情况,都告诉爷。敢不说实话,就割了你的孽根,让你从此以后,只能看着漂亮女人流口水。”关键时刻,胤禑必须心硬如铁。

只因,每耽误一秒钟,都很可能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在阉割的致命威胁下,胤禑获得了更准确的一手情报。

敌人突然增多,只因为,他们想趁康熙在热河的时机,联手准噶尔人,发起突然袭击。

也就是说,现在的敌人那边,有一个亲王,一个郡王和一个贝勒,大约5500人。

这里的5500人,指的是,撇开老弱妇孺的马上战士。

得到了具体的情报之后,胤禑并没有冒然下令进攻,而是问身边的塞图:“怎样才能全歼敌人?”

以前的塞图,不仅不胆小,反而格外的勇敢。他曾经参加过三征噶尔丹,并在乌兰布通战役时,立下了大功,捞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爵。

“回十五爷,奴才以为,我们人数太少了,很难全歼敌人。若不攻三阙一,敌人很可能负隅顽抗到底,给咱们造成极大的伤亡。”塞图毕竟带兵多年,又真的上阵砍过人,他的意见必然引起了胤禑的重视。

实际上,这个时候,胤禑面临一个取舍问题。

攻三阙一的话,敌人的亲王、郡王和贝勒,肯定趁机溜走。

胤禑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最终下了决心,擒贼先擒王。只要抓住了那几个首脑,即使没有全歼敌人,也并无大碍。

为此,胤禑作了个十分大胆的布置,由他亲自带着海察的二百名索伦铁骑,事先埋伏在故意留下的缺口那面。

等敌人摸不着头脑,慌乱出逃的时候,再拦腰截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至于,能抓到哪个贼酋,这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了。

胤禑把意思说了之后,海察倒是没说啥,塞图当即跳出来反对。

尼玛,胤禑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康熙肯定活剐了他。

“这是军令,必须执行!”胤禑抬起主将的身份,不容质疑的拍了板。

军令如山倒!

按照大清律,不从军令者,斩无赦!

于是,胤禑领着海察的人马,原地不动。

塞图则带着他的人,展开包围圈之后,把敌人往胤禑这边赶。

胤禑也没闲着,他让海察的人,把随行的几百辆马车,排成了几排,充当临时的障碍物。

可以预想的是,敌人的逃兵,遇见了无法跨越的障碍之后,本能的会向两边分流。

这个时候,再把敌人拦腰截断,很可能收获巨大!

不大的工夫,嘹亮的进攻号角声,终于吹响。

“呜嘟嘟……”

“杀啊!”

塞图不愧是员宿将,他选择的进攻时机,恰到好处。天色渐亮,却还朦胧着的时候,正是草原人睡意正香的时候。

遭到了突然袭击的敌人,惊慌失措的四散奔逃。

塞图确实有经验,他安排的前锋,纵马奔到敌人的营前,随即甩出长长的套马绳,圈到了寨墙的木栅栏上,再把另一头系在马脖子上。

这时,再拼命打马往回冲,“轰隆。”就听一声巨响,敌人的寨墙被拉倒了一大片。

塞图的大军,冲杀进营后,如入无人之境。

这时,天色基本放亮。

胤禑端坐在马上,对零散的小股逃兵,根本不屑一顾。

这些小蝼罗,杀一万个,也不如抓一个郡王。

眼看着零散的逃兵,一个接着一个的从跟前溜走,海察有些沉不住气的问胤禑:“十五爷,越跑越多了。”

胤禑淡定的一笑,说:“稍安勿躁,咱们守在这里,就是要抓大鱼的。”

话音未落,就见一队敌人的骑兵,簇拥着一名身穿黄色袍服的大胖子,从营门口逃出。

海察急不可耐的说:“十五爷,大鱼出来了。”

胤禑的作战经验,肯定没有海察丰富。但是,他对人性的理解,却足以把海察甩出去,至少十八条街。

“不急,其中必定有诈!”

若不是胤禑的身份太过尊贵,海察早就拔刀出鞘,冲杀了出去。

果然不出所料,等了一会,这时,就见一群衣衫不整的人,多数骑着没鞍的马,从敌人的营内逃出。

胤禑不由微微一笑,大鱼很狡猾,却逃不出好渔夫的锐利双眼。

“海察,你带一百人,给我狠狠的杀!”

“嗻!”海察异常兴奋的拔刀在手,带着一半的索伦铁骑,冲杀了出去。

胤禑的身边,还有一半的索伦铁骑。

呵呵,拿皇曾经说过,不管何时何地作战,手里都需要有一支预备队,胤禑真的听进去了。

就在海察截住了敌人狠杀的时候,从敌人的后方,又逃出了一大队骑兵。

此时此刻,天色已经大亮,胤禑看得很清楚,敌人的队伍里居然有几个女子。

“刷!”胤禑果断的拔刀在手,凶狠的指向敌人的方向,厉声喝道,“跟我杀!”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

没错,胤禑说的是,跟我杀,而不是给我杀!

别看一字之差,其中的内涵,迥然不同。

堂堂皇十五子,做了冲锋的表率,谁还敢落后?

别看胤禑的骑射本领,在诸皇子之中,可排入前五。

真到了战场上,职业就是杀人或杀兽的索伦战士们,几乎在眨个眼的工夫,就完全超越了胤禑。

不大的工夫,胤禑和他身边的侍卫们,就被远远的甩在了后边。

当索伦战士和敌人展开作战的时候,胤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索伦战士们,往往以二到三人为一组,隔得稍远,就用箭射。近身肉搏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人挽弓射马,一人挥刀猛劈。

胤禑暗暗赞叹不已,威震天下的索伦铁骑,果然名不虚传。

在冷兵器时代,战士们之间的小配合,往往成了胜败的关键。比如说,戚家军的鸳鸯阵,就令倭寇们闻风丧胆。

清初时期的军法极严,若主帅有失,高级军官皆斩。

这且罢了,更要命的是,胤禑若是战死了,康熙在盛怒之下,天知道会不会株连全家老小?

结果,直到战斗结束之时,胤禑手里的刀,始终没有开过荤,见过血!

只是,令人感到忧伤的是,一直贴身保护胤禑的几名侍卫,永远的倒下了。

瓦罐难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呢?

战后,见胤禑没有一点损伤,仅仅是绵甲上,沾了几滴血而已,塞图不由长松了口气。

此战,大获全胜,共俘虏敌军两千人,逃了几百人,其余的都成了草原的肥料。

经过仔细的清点后,胤禑惊喜的发现,三个贼酋,居然被擒下了两个,其中就有郡王乌罕多。

因兵力相差悬殊,根本无法彻底合围,逃掉了一个贝勒,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区区一千二百的弱势兵力,彻底击败了五千多精锐敌人,不仅俘虏了两个贼酋,及两千名俘虏,还抓了几十个福晋、侧福晋和格格们。

大胜之后,自然是论功行赏。

爵位官职啥的,胤禑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

但是,战利品的分配权,则牢牢的掌握在了胤禑的手里。

胤禑说到做到,他只拿了一万两银子的借款,其余的东西,无论是谁抢到手里的,都归谁所有。

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是,自己出银子,邀买人心,很难逃过康熙的责难!

借款嘛,有借有还,谁也不欠谁的人情,肯定皆大欢喜!

回程的路上,胤禑丝毫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几十名索伦猎人,被洒出去,充当大军的眼睛和预警哨。

已经接到大胜消息的康熙,派出三千骁骑营的精锐八旗骑兵,主动增援胤禑。

快到多伦诺尔的时候,胤禑和援军顺利的会师了。

令胤禑感到意外的是,老五居然在骁骑营的队伍里。

“上谕,著皇十五子胤禑,速带索伦兵,轻骑回热河行宫。所率兵马悉数交给皇五子胤祺节制,钦此!”

“臣儿领旨!”

等胤禑风尘仆仆的赶回热河,在行宫门口递牌子请见的时候,却见梁九功哈着腰,说:“十五爷,万岁爷出去游玩了,您先回去歇息吧。”

胤禑一头雾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康熙急着叫他回来,却又自己出去游山玩水了,这是想闹哪样?

等胤禑回到别院门口时,因为想心事的缘故,并没有发现,门房的下人,个个神态有异。

穿过影壁后,回后宅的路上,居然一个下人都没有碰见,胤禑的心里多少有些奇怪。

继续往里走,胤禑经过鱼池的时候,却见一个戴着斗笠的人,手拿钓鱼杆,正在悠闲的垂钓。

钓鱼之人,被斗笠遮住了脸,但是,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即使烧成了灰,胤禑也认得出来。

ps:怀着感恩之心,加更了!票数够不够,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位爷们的鼎力支持,让我憋的一口气,始终没有松弛的机会,可以拼命的码码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