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横生变数(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 横生变数

张云逸公私两不误,在温泉山庄怡然自得,嬉戏玩闹,不可开交的同时。

宁荣二府也为他奔走呼号,操碎了心。

贾琏领着贾赦的令,心怀惴惴的向贾母汇报。

没想到贾母对此倒颇为期许。

旁的不说,只说那大棚里的菜蔬,这份皇家才能享有的尊荣,就不是几千两银子的事。

更何况,张云逸前程似锦,圣眷正隆,以后说不定还能对元春多有助益。

有了贾赦的话打底,这桩婚事在贾母看来是板上钉钉。

她不似贾赦那般没脸没皮,能够点银子,避免太过难看,倒也并不反对。

只是,她并不清楚贾赦提了加码,对于贾珍的狮子大开口,还是颇为不满。

沉吟了半晌,只丢下一句:“他肯退让,咱们稍加补偿也份属应当,只是这补偿咱们可以给,他要却成何体统?你去告诉珍哥儿,就说我说的,给他三千两拿去用也就罢了!”

听了这话,贾琏也松了一口气。

他并不知道,贾赦打算将银子尽数全吞。

虽说任务完成的并不完美,可贾母给的数目,恰好对上了贾珍的报价。

即便以后这事被捅了出来,至少帮着老子骗老太太的帽子,是扣不到他的头上了。

贾赦看见贾琏递来的三千两银票,倒也没有太过苛责,只三令五申,不许他向任何人泄露这笔银子。

并吩咐以后不必过问迎春的事,让他唤贾珍前来,他要与之面谈。

贾琏对此不以为意,贾赦吩咐他向老太太抬价时,他便看出了贾赦意图克扣。

而今,只有三千两的数额,自然不愿意全数交给贾珍。

反倒是贾赦让他不必过问迎春的婚事,让他颇为惊喜。

在外书房住了一个多月,倒也不是没有好处,见他与王熙凤撕破脸,贾赦也没再过分逼迫。

除了身上的难言之隐,倒是无事一身轻。

他不敢多事,赶忙去东府传达了贾赦的意思。

贾珍与贾赦也是蛇鼠一窝,没撕破脸皮前,没少一起出去耍玩。

听闻贾赦要找自己面谈,便猜到要讨价还价。

打了好几遍腹稿,又斟酌了半天的措辞,他方移步来到荣府的东跨院。

原以为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岂料,贾赦竟不按常理出牌,一上来,茶都没有上,就冷笑道:“倘若你当时能有这等自知之明,做叔叔的,少不得赏你个千儿八百的做为补偿,这会子伱倒是还有脸开口,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贾珍蒙受这般羞辱,有心扭头就走,可形势比人强,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也只得忍气吞声道:“赦叔息怒,当初确实是侄儿的过错,还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

他越是息事宁人,贾赦越是觉得判断正确,咄咄逼人道:“呵!当初你拉着我去老太太跟前,可不是这般说的!”

泥人尚有三分土性,贾珍被接二连三的冷嘲热讽,也是恼羞成怒。

关键是贾赦非但逼得太狠,且一开口就是千儿八百,还是当初的情形下,而今只怕又要打上折扣。

虽说蚊子也是肉,可他如今也有几千两的积蓄,又有尤氏存在薛家的银子打底。

与其在这里受辱,不如去张云逸那头下些功夫。

当即一甩袖袍,忿忿道:“赦叔既然无意谈这笔生意,那么就当侄儿没来过便是。”

见他转身欲走,贾赦冷笑一声,阴恻恻道:“这事只怕逸哥儿还蒙在鼓里吧?”

贾珍闻言一怔,顿时止住了身形。

他肠子都悔青了,原以为这是妙手偶得的来钱法子,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虽说打定主意,要与张云逸切割,可也希望能多找补些银子傍身。

以前,他也曾督促尤氏,在张云逸面前旁敲侧击。

倘若这会子被贾赦将事情捅到张云逸面前,必然会引起他的警觉。

一旦打乱了计划,真可谓因小失大了。

只得故作镇定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且不说表弟会否听信你的一面之词,便是信了,知道了当初的约定,我倒是想看看,你还有没有脸,把二姑娘嫁过去!”

“这……”

贾赦顿时无言以对,他倒不怕张云逸知道,却担心事情闹大,让贾母知晓。

贾珍虽不清楚内情,却看出贾赦的顾虑,愈发得理不饶人。

不得不说,贾家这些人,在别的事情上能力有限,可一旦牵涉到银子,各个都是人精。

二人都有顾虑,针尖对麦芒,讨价还价了半天,最终将价格敲定在了八百两。

……

与此同时。

宁王也没闲着,从贾政口中得知,待嫁别院完工的大概日期。

他便找到了生母甄贵妃,打算乘着春节正庆帝不修道的机会,在跟前敲敲边鼓,好提前将婚期定下,免得荣府这边完工,再让礼部择日子,会耽误了时间。

对于儿子的要求,甄贵妃自然不会推诿。

只是,宁王和甄贵妃此举,却适得其反。

正庆帝本就疑心,她促成这桩婚事的原因。

此刻,见荣府的待嫁别院还未完工,却这般急不可耐,忙着议定婚期,愈发起疑。

他生在王府,倒也不似出生在皇宫内院的皇帝一般。

尤其,因为沉迷修道,以至子嗣不盛,只有秦王和宁王两个儿子。

可做为皇帝,都有不能触及的逆鳞。

倘若宁王只是结交一些老牌的闲散勋贵,也就罢了,可王子腾却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

虽然,为了防患未然,将王子腾调任九边,可毕竟还手握重兵。

这些年,他疏于朝政,之所以大权没有旁落,凭的就是帝王心术,让臣子们互相制衡。

可正因为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大刀阔斧,打破了这个平衡,也容易造成动荡。

这也是当初工部贪腐,他高举轻放,只处置了京兆尹和巡防营的原因。

故而,看似夺去王子腾兵权,可以一劳永逸,却也不能轻举妄动。

朝廷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倒是这桩婚事,却有转圜的空间。

虽说君无戏言,可事涉皇位、国本,别说还未明发旨意,便是追回圣旨的也不再少数。

既然甄贵妃和宁王如此急于结亲,恐怕即便真的与王子腾有所勾连,也是有前提的。

反悔会有损颜面,但拖着不下旨意,却可以两全其美。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