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搭台唱戏宾至如归(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搭台唱戏宾至如归

早在三十年夜饭的时候,贾母便想唤他去后院。

只是,碍于当时在宁府之中,不便太过明显。

而今,贾珍既然主动放弃,又在荣府的一亩三分地,倒也不必再顾虑旁的。

“今儿府里倒是人少。”

“老太太和太太们恩典,今儿元宵,只留下前后伺候的人手,都放假出去看灯会了。”

虽说与鸳鸯,也算一回生二回熟,可没了雪天路滑的借口,张云逸倒也不好再占手上的便宜。

只有一搭没一搭的与她闲聊。

倒是鸳鸯主动询问:“听珍大奶奶说,大爷前几天去了城外的温泉山庄?”

“是啊!”张云逸随口试探道,“这温汤不但有助于舒缓疲乏,延年益寿,且还有养颜美容的功效,鸳鸯姐姐倘若哪天得空,只会一声,我来安排。”

这年头,便是私下邀约也等同私相授受,何况还是去他的地盘。

只消鸳鸯同意,那便等同于默认,将自己托付于他了。

鸳鸯显然听出了话外的玄机,俏脸一红,低下头,闷声道:“大爷说笑了,奴婢整日伺候老太太,哪里得空出门。”

听她没有拒绝,反倒托口不得空闲,张云逸也不再得寸进尺,笑道:“总会有机会的!”

说话间,二人来到了荣庆堂。

他刚绕过屏风,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尤氏、李纨、平儿以及迎春、探春自不必说,就连邢、王两位夫人,也有意无意的余光打量。

张云逸少不得与贾母等人一一见礼,轮到平辈,方打了一个罗圈揖。

与前院三五成群不同,贾母这边是小几围坐。

他带着贾宝玉坐在正中的罗汉床上,两侧分别是邢、王二夫人,以及薛姨妈。

李纨、王熙凤、尤氏等一众妯娌姐妹,两人一小几,分列两侧。

贾宝玉与贾母同坐,在场的也就张云逸一个男子,故而将他的小几,打横摆在两侧的末尾,与贾母对面。

倒是正巧与探春、迎春,以及尤氏、李纨的桌子,离的最近,互为犄角。

待他入了座,贾母方笑道:“她们都说逸哥儿会说故事,今儿不妨也说一个,叫咱们一起听听。”

贾母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推辞。

只是,适合这个年代的故事,还未曾面世的,他虽然也如聊斋之类的存货,可毕竟大过年的,不免有些煞风景。

而才子佳人的故事,原著中贾母似乎不以为意,他便折中选了白蛇传的故事。

这个故事收录在明朝的《警世通言里,他所处的大夏朝,算是明朝的平行时空。

如今,民间虽有传说,却并未形成故事话本。

接受度不成问题。

当然,毕竟有贾母,邢、王两位夫人以及薛姨妈在场,他并未着重于那些情情爱爱,而是偏重在白素贞报恩,以及遭遇法海的刁难上。

前世,新白娘子传奇,他倒是看过数遍,甚至还穿插了几句剧里的唱词,虽然在众人眼中,显得有些过于直白,但剧情却也足够引人入胜,倒是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说故事的时候,他有意无意的瞄向了李纨。

她那股子痴缠的劲头,倒是犹如择人而噬的美人蟒,一旦被其缠住,确实挣脱不得。

似乎是察觉到他眼神中的意思,李纨不免又被勾起了当日的旖旎。

幸而众人都被故事吸引,除了同桌的尤氏,倒也没人注意她脸上的异样。

待到删繁就简,将故事讲完。

薛宝钗最先缓过神来,叹道:“这故事似乎脱胎于‘博异志李黄’一篇,只是没有逸大哥说的这般精彩绝伦!”

听宝钗这么一说,探春似乎也起了与她较劲的心思,笑道:“宝姐姐果然博览群书,只是妹妹却觉得,更像前朝的‘西湖三塔记’。毕竟,那许仙与白素贞便是在西湖断桥相遇。”

说到这,她看向张云逸道:“逸大哥你说呢?”

有心一网打尽的张云逸,自然不会有所偏颇,笑道:“两位妹妹博览群书,所言不差,这白蛇传确实是脱胎于这两则故事。”林黛玉沉吟道:“逸大哥这故事情节倒也足够,倘若能再润一润色,想必会大受欢迎!”

“是极是极!”湘云也拍着手道,“要是能编成唱曲,倒又是一桩新鲜。”

戏子虽然地位低微,但作词、编曲却也是一桩雅事。

连贵为皇帝的唐明皇,都深谙此道,被梨园奉为祖师爷。

所以,倒也没人好置喙。

见众人各抒己见,与张云逸十分热络,找不到话头的迎春,不免有些自惭形秽,低头沉吟了半晌,方抿了抿唇,感叹道:“这白素贞虽是蛇妖,却有拳拳报恩之心,也是可怜见的!”

贾母此时方笑道:“二丫头所言不差,知恩报德,方是为人处世之道,逸哥儿年纪轻轻,能编出这个故事,也是难得!”

见贾母发了话,王熙凤方开口笑道:“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逸兄弟这肚子里,货也着实不少,只是不知,还有多少是咱们不知道的……”

说到这,也不知是酒气熏得,还是想到了什么,竟脸上微红,罕见了没了下文,反倒偏过头,看向了侍立一旁,双眸含春的平儿。

待讨论完白蛇传的剧情,贾母又叫来了小戏班,点了两出昆曲。

待两出唱罢,张云逸看了眼李纨,方起身道:“时间也不早了,云逸就先告退了。”

贾母似乎兴致不减,一面让鸳鸯相送,一面又吩咐丫鬟们给众人添酒。

张云逸忙躬身推辞道:“难得老太太兴致高,身边没人可不成,不过几步路,就不劳鸳鸯姐姐相送了。”

贾母见他推辞,也并未太过执着。

待出了荣庆堂,张云逸并未急着离开,反倒躲进了垂门旁的假山中。

刚才说了一出白蛇传,又看见李纨那副春心萌动的神态,他不免又有些怀念,当日被她这条美人蟒痴缠的旖旎。

此前,在鸳鸯口中得知,今夜府里人手不足,除了前后院有任务在身,脱不得身的,大多都出去凑热闹了。

所以,故意在荣庆堂推辞了鸳鸯相送,想必李纨能懂得自己的意图。

果不其然,他离开后不久,李纨便以担心贾兰为由,离开了荣庆堂。

等到出了荣庆堂,她虽并未看到人影,却仍对素云吩咐道:“我四处走走散散酒气,你去前头看着些哥儿,莫要让他被人撺掇着饮酒。”

她自不好去前院,这也在情理之中,素云虽奇怪她不喊贾兰回去,却叮嘱她多照应。

可想到时值元宵,她却并未生疑。

待素云离开,李纨方前后左右四处张望了一圈。

正欲出门寻找,冷不丁却被张云逸一把从身后抱了个满怀。

随即,便被拖进了假山后。

李纨身子一软,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连忙咬了一口舌尖,方猛然摇了摇头,吞咽了一口,艰难的哀求道:“这……这里不成!人来人往,你……伱去老太太屋后的大厅里等我。”

……

荣庆堂内,小戏子们,正在上演贾母亲点的一出曲目。

与贾母院子,只一墙之隔的大厅内,张云逸和李纨,也正演着一出不为人知的剧目。

这里本就是春秋时节,荣府搭台唱戏的地方,只是如今天寒地冻,比不得荣庆堂内有地笼暖和。

李纨虽不比小戏子们,勤学苦练打磨过……但口中的宛转悠扬,在张云逸听来,却犹有过之。

天上,明月皎洁。

映射在厅的戏台上,也照在那时不时从阴影中探出的一抹浑圆之上。

伴随着乐器击打声,以及婉转的吟唱。

倒是让演戏的二人,愈发的不畏严寒,奋不顾身起来。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