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闻风而动(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 闻风而动

却说李纨,打从昨夜回来,便满脑子都是今日的缠绵悱恻,连觉都没有睡好。

一大早起来,便坐在妆台前,描眉画眼。

足足收拾了大半个时辰,眼见着素云带着贾兰前来。

她方放下了手上的脂粉,扭过身,沉声道:“兰儿的课业也不能耽搁了,族学那边还是得照常过去,待到晚上放了学,素云你再带他过去不迟。”

虽说全身心都变成了张云逸的形状,可真要说奸情和儿子哪头更重,还真的不好说。

借着儿子的名义私会,她已然心里羞愧,儿子在宁府,自己却跟张云逸鬼混,她心里更加过不去。

再者,这回没了阳光房晒太阳的便宜,倘若不支开素云,难免诸多不便。

故而干脆以贾兰学业为由,将二人一并留下,一举两得。

她心里十分清楚,贾兰是子凭母贵,哪怕去的迟些,也不会让他觉得怠慢。

况且,倘若不是因为自己,只要将玉佩给自己转交就好,何必非得自己带儿子过府?

因不是贾家办事,张云逸又只提了贾兰,贾家的族学仍然照常上课。

李纨的举动,倒也符合她素日来的作风,素云不疑有它。

当即便领着贾兰收拾上学的书本。

待到打发走了贾兰和素云,她方款步来到二门处,与一众姑娘们汇合,前往宁府。

原以为,早起虫儿被鸟吃,赶了个大早,说不定还能梅开二度。

岂料,一直等到中午,都没见着张云逸的人影。

……

“老太太,鸳鸯昨儿回来的早,您怕是还不知道……”

因昨日晚饭后才回,不好过来打扰贾母休息,今日一早,王夫人便来到了荣庆堂。

将昨日的封赏经过,与贾母讲述了一遍,她方沉吟道:“我瞅着逸哥儿对林丫头不一般,又是送参,又是请医问药,且宝玉也说,林丫头与他日渐亲近,有些两情相悦的意思,咱们何不……”

“何不什么?”贾母面露不悦,不等她把话说完,便打断道,“林丫头才多大?便是再过个一年半载,也才堪堪及笄,我看比她合适的,大有人在!”

两府只有一墙之隔,封赏的动静那么大,自然瞒不过荣府。

只是,如今的宁国府,不再是当初那个筛子一般的宁国府,对于其中的细节,贾母还不曾知晓。

不过,到底有了耳闻,贾母并未太过震撼。

“可是……”王夫人迟疑了一下,“他年纪轻轻,已是当朝子爵,皇上又承诺少不了他一个国公,如今府里,也就林丫头堪堪够格……”

“怎么就没人了?咱们乃是开国元勋,大姑娘又即将嫁入王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门第还能比他一个刚封爵的低了?你又何必妄自菲薄?且自古低娶高嫁,云丫头不也是侯府千金?”

“云丫头毕竟父母双亡,且她不是正经的侯府小姐,只是两府的侄女儿,如何能够混为一谈?林丫头虽也失怙失恃,可林姑爷到底也是探郎……”

贾母冷笑道:“这个时候你倒是看得清楚!”

王夫人不由理屈词穷,她急于促成这桩婚事,只顾着夸林黛玉出身好,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贾母见王夫人无言以对,才不咸不淡道:“此事我早有安排,伱就不必过问了!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咱们也不能全指着逸哥儿,夫妻床头打床尾和,二老爷那头,你也该催一催了。”

一方面,婚姻大事,哪有什么两情相悦的,贾母认为王夫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想要促成金玉良缘。

另一方面,对于张云逸的婚事,已经有了安排,虽说时移世易,可除了迎春,还有湘云这个备选。

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委屈自己的孙子。打发走了王夫人,贾母冲着外头喊了一声:“去!把大老爷、大太太叫来!”

对于大儿子的办事效率,她颇多怨言。

只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儿子除了吃酒听戏,寻问柳,一事无成。

想到这,她不免有些庆幸,当时面对史家两个侄媳妇的请求,她没有把话说死。

留下余地的同时,也可以借机敲打一下,让他们多一些紧迫感。

少顷,鸳鸯领着邢夫人来了,倒是没见到贾赦。

话说邢夫人昨晚回府,也急着找贾赦汇报。

奈何,他昨日中午便与狐朋狗友约了吃酒看戏,寻问柳,彻夜未归。

这对于贾赦不过是家常便饭,邢夫人知道他荒唐一夜,不睡到午后不会回来。

打从早上起来,便一直等着。

听到贾母派人来喊,知道八成也是得了信了,过来催促,只得硬着头皮过来挨训。

“你倒是说说!这都多少日子了?你们要什么给什么,我也没少帮衬,怎么还是一个准信没有?”

果然,一进门,便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邢夫人也不敢顶嘴,只能臊眉耷眼的低着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贾母骂了几句,见邢夫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也懒得再浪费口舌,愤然道:“你们自己不争气,可别怪我偏帮外人!再给你们两月时间,倘若还没个准信,我就叫史家那边过来!”

“这……”

倘若只是骂上两句出出气,邢夫人皮了,听听也就罢了。

可贾母的意思,明显要转而扶持史湘云,叫她如何能够接受?

“老太太!咱们还是从长计议,今儿老爷不在家,媳妇可做不得主,不如回头等老爷回来了,您再跟他商议……”

一方面,她希望拖延一些时间。

另一方面,贾赦在场还好,哪怕终究拗不过贾母,她也能少担些责任。

偏偏今日贾赦不在,担子全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深知贾赦的脾性,到时候非但会怪她办事不利,就连贾母改弦更张的原因,恐怕也要归结在她的头上。

“还商议什么?我之前没跟你们商议吗?如今都半年过去了,可有个结果?但凡他少点心思在那些破事上,也不至于到今天还没个定论,我也懒得见他了,你回去把我的话告诉他!”

提及贾赦,贾母难免怒其不争。

这事连头带尾都小一年了,原先还有贾珍拦着,可钱平事都过去半年了,还是毫无头绪。

贾赦没有到场,不用说也知道必然是喝酒去了。

如今张云逸都封了子爵,他居然还跟没事人一样,戏照听,曲照唱。

让她更气不打一处来,开口也是毫不留情。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