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7章 鱼饵(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 鱼饵

“这是谁的车架,这么大阵仗?”

“你还不知道吧?这是天工院的张爵爷,接荣国府的大小姐回家呢!”

“啊?荣国府的大小姐?那不是……”

“嘘!传闻岂能尽信?你也不想想,皇上金口玉言,倘若真有其事,岂会让爵爷接她出宫……”

“对对对!我听说荣国府修的那个别院,还占了宁国府的地界,恐怕之前那是以讹传讹,如今这才更像那么回事啊!”

不得不说,皇帝造势的本事不赖。

知道内情的张云逸倒是并不意外,却苦了与他同乘的贾元春。

本就共乘一车,又当着张云逸的面,听到这么拉郎配的多闲言碎语,坐立难安的同时,也不禁偷偷抬起眼眸,打量起坐在对面的张云逸。

只见他一身剪裁得体的箭袖蟒袍,配上俊朗挺拔的面庞,顾盼生辉,有种不怒而威的既视感,不由怦然心动。

原本,已是大龄剩女,又遭遇皇家悔婚,她已然心灰意冷,对余生不敢再报任何希望。

原打算,离宫回家,就青灯古佛,吃斋念佛。

岂料竟然峰回路转。

她虽不清楚皇帝的意图和安排,可周贤贵身为皇帝的贴身内侍,敢于让张云逸接她回府,又强行要求同乘一车,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不过,燃起希望的同时,难免有些患得患失。

宫里和宫外截然不同,宫外还讲究家世门第,官职高低,宫中则只看皇帝的圣眷。

元春久在宫中,对此自然感触良多。

她虽然没见过皇帝对张云逸的态度,可从周贤贵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家族虽然也曾一门两国公,可终究只是享祖宗余荫,否则,也不会在婚事上,一筹莫展。

而张云逸年纪轻轻,便以封爵,圣眷一时无两。

若非在宫里时态度暧昧,如今面对纷繁而至的闲话,张云逸又并未喝阻,她也不会心生涟漪。

正胡思乱想,张云逸忽然打破了沉默:“离万寿节虽还有大半年,可这出戏从无到有,我既不擅长,又抽不开身,元春妹妹既然在宫里任司乐,想必深谙戏曲之道,回头可得帮忙把把关。”

“嗯!”元春连忙欠了欠身,道,“还未谢过逸兄弟向皇上求情,让我早日回家,只要逸兄弟不嫌我添乱就好!”

张云逸将皇上贺寿这么重要的事,托付自己,元春心里的涟漪不禁荡漾开来。

虽只是寥寥数语,她却仿佛用尽了浑身的力气。

“元春妹妹慧质心兰,我求之不得,怎么会嫌弃呢!”

听到张云逸这语带双关的话,元春不禁做如针毡,偏偏窗外还时不时飘来议论,她不安的扭了扭腰,连忙岔开话题道:“这出戏我从我听过,莫非是什么新出的曲目?”

虽然他是奉旨行事,可毕竟是密旨,加上还打着因收尽收的主意,有些事,只能暗箱操作,不能摆上台面。

所以,稍稍撩拨了元春,便适可而止,笑道:“这出戏,原是我给妹妹们解闷讲的一个故事,打算稍加改编搬上戏台,给皇上看个新鲜。”

元春闻言,神情有些黯然,喃喃道:“家里都还好吧?”

在宫里她不方便询问,上了车又神思不属,这会子听他提及妹妹们,才想起来询问。

“一切都好!妹妹一会到家自然就知道了。”好不好要看从什么角度看,有他时不时的浇灌,荣府内确实生机勃勃。

“这么多年没回家,一时情怯,叫逸兄弟见笑了!”

这会子才想起询问家里,元春也觉得不好意思,转而道:“没想到逸兄弟居然还会写话本。”

“那倒不是!故事虽是我编的,可改编却是各位妹妹的功劳,我和妹妹们还办了个书坊……”

张云逸将开办脂砚斋,并将白蛇传出书的经过,大致讲述了一遍,方笑道:“不过是自娱自乐的消遣罢了!”

他说的云淡风轻,元春心里却五味杂陈。

一入宫廷深似海,皇宫虽不缺锦衣玉食,可精神上却饱受煎熬。

不但举目无亲,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更得处处小心,以免行差踏错,万劫不复。

而今,听闻姐妹们在府里,不但有亲人陪伴,居然还有这样的消遣,不免有些感怀。

她虽离家也有七八年,却也清楚妹妹们在家里,虽比自己自由,亦要循规蹈矩。

万万没想到,居然还能置办书坊,将改编的故事成书。

家里是断然不会纵容,结合故事本就是他编来给妹妹们消遣,又参与出资,哪里还不明白,是他的缘故。

此前,听闻张云逸给妹妹们讲故事,她便有些怅然若失,而今,愈发加重了这种情绪。

她正在自怨自艾,冷不丁听见张云逸开口道:“妹妹如今回来的正好,脂砚斋又要多添一位得力干将了。”

“我?”元春抬起头,有些茫然道。

“怎么?莫非元春妹妹不愿参与?”

“不不不!”元春连忙解释道,“我又没出过力,只怕……”

“无妨!这本是给姐妹们拿来消遣的,当初创办脂砚斋之时,也与大家都说好了,我出钱,姐妹们出力。虽说白蛇传的改编,元春妹妹没能参与进来,可以后的故事却不会再落下。”

说到这,他顿了顿,接着道:“不过,眼下主要是把唐伯虎点秋香这出戏,搬上戏台,暂时怕是没功夫改编别的故事了。”

他虽然不知道元春这些年在宫里的情况,可前世这种宫廷剧却没少看。

剧中的宫女、妃嫔,虽然勾心斗角,总归有个盼头。

可自打元春进宫,正庆帝便潜心修道,连勾心斗角的机会都没有。

越是缺什么,越是渴望什么,不过是十几二十岁的姑娘,哪有不爱玩的道理?

这对于宝钗和探春来说,吸引力或许还要打些折扣,可对于在深宫蹉跎了多年,错失了这么多年青春的元春来说,这种诱惑,却是难以抗拒的。

只是,古代没现代那么多娱乐消遣的项目,加之这些大户人家的姑娘,都有些雅好。

所以,他故意把脂砚斋的事情搬出来。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