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2章 掩人耳目(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2章 掩人耳目

接待了荣国府一行,张云逸也开始出门走动。

这种事,古今同理,先后主要看亲疏、身份,秦王那边还不方便走动,首站自然是忠顺王府。

做为内府大总管,又深受皇帝信任,忠顺王府自然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人多眼杂,也不是谈正事的时候,相熟的身份够的留下来吃顿饭,不熟的身份不够的,丢了节礼便走。

总之,意思到了便可。

张云逸也不例外,中午与几名同僚小酌了几杯,便也告辞离开。

出了大厅,张云逸微微躬身道:“王爷留步!”

明面上只是寻常的上下级,倒也当不起忠顺王亲自相送。

忠顺王点了点头,向长史官使了个眼色道:“送一送张大人!”

赵良恭连忙快步上前,做了个请的姿势,方一马当先,在前面引路。

张云逸紧随其后,待行至半路,赵良恭忽然放慢了脚步。

“大人!王爷吩咐,今儿不便多说,待过完年,正月十八,劳大人带上一名姬妾过来。”

这……

张云逸不禁微微皱眉,倘若没有贾赦的提醒,他还只会当做是寻常的走动,亦或是另有隐情,糊里糊涂的答应下来。

而今,却一个头两个大。

他没有与人分享的嗜好,对于这种聚会更是心有排斥。

只是,忠顺王也是好意,言辞拒绝难免叫人下不来台。

于是笑道:“怕是要让王爷失望了,这方面我素来喜欢白吃白占,从不与人交换!”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忠顺王发出这样的邀请,他若还摆出一副道德君子的模样,必然会惹人生嫌,这才不惜自曝其短。

本以为这种事没有强人所难的道理,没成想,赵良恭却摇了摇头道:“大人误会了,您有所不知,那交换会只是掩人耳目,主要是为秦王殿下出谋划策!”

张云逸有一瞬间的错愕,随即就笑出了声:“哈哈哈!原来是这么回事!”

赵良恭犹豫了一下,似乎怕闹出误会,又补充道:“当然,做戏做全套……”

哪怕只是做戏,张云逸都不愿意参与,更遑论还要假戏真做?

倒不是他在意名声,有妾同享有难同当,对于古代的勋贵、官宦来说,赠妾、换妾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

参加这种聚会,只会毁了在金钗面前苦心经营的形象。

虽说良妾与贱妾不同,可也会让自家的丫鬟、妾室人人自危。

并且,一旦传出这种风声,哪怕荣府再受制于他,也不可能再把姑娘给他做妾。

可偏偏又事涉秦王,让他不能拒绝。

正在他左右为难,盘算着是不是买两房专用的侍妾,敷衍之际,却听赵良恭低声道:“大人莫非是爱惜羽毛?”

张云逸心神一凛,连忙道:“怎么会?能为殿下效力,又岂会在乎些许名声?”

伴君如伴虎,一旦让秦王产生误会,后果难料。

张云逸表忠心的同时还不忘解释道:“长史官有所不知,我那几房妾室,纳得殊为不易,早前便有过承诺,且有两房还是嫂子的妹妹,刚才骤然听闻,一时担心不好交代。不过,既是为了殿下,倒也顾不得许多,回头我便再买两房回来……”

圣眷才是他立足的根本,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他还不至于精虫上脑,为了纳元春几人为妾,便让秦王怀疑他的忠心。

也只能买两个粉头、瘦马回去,应付一下了。

原以为这事就算完了,岂料赵良恭笑道:“原来大人竟是个多情种子,大人既然不在意名声,倒也不能叫大人为难!”

听他话中有话,张云逸试探道:“怎么说?”“大人只管单身赴会,到时候王爷这边可以给大人安排,只是如此一来,大人怕是要担下个只进不出的恶名了……”

他没好意思说白嫖,给张云逸留了些颜面。

也不能怪赵良恭一开始没提出这个办法,风气使然,勋贵、官宦人家,以妾待客,互换妾室的不在少数。

甚至爱妾换马这种故事,都能被做为风流、豪放的典故,流传下来。

如张云逸这样的,确实太过小家子气,不符合现下的主流价值观,容易为人所不耻。

若非他前面直言不讳,喜欢白吃白占,赵良恭都不会有这个提议。

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风评会受到影响,甚至让他被贾琏压过一头。

琏二爷从不白嫖的名头,前世他可没少听。

可到底保住了他在金钗面前的深情形象,也保留了纳贾家诸女为妾的可能。

加上这会子若是拒绝,显然与刚才为了秦王,可以不惜羽毛,那信誓旦旦的说辞不相符。

故而,他当即便满脸感激道:“那就多谢赵长史了!这份情,兄弟记下了!”

虽然以忠顺王的做派,未必会在乎这些细枝末节,赵良恭多半也会推脱是他主动要求。

但即便如此,对于他来说,也算是僭越了,忙自然不可能白帮。

张云逸对此心知肚明。

“大人言重了!些许小忙罢了!”

赵良恭做为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自然是八面玲珑,并未急着提什么要求,十分热情的送他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张云逸便收敛了笑容。

倒不是他担心后续的影响。

只是,这所谓的交换会,明显是秦王一系重要人物的碰头会,投效秦王已经一年半有余,却直到此刻才邀请他入局,恐怕秦王此前对他还有所保留。

并且,这时间上也值得玩味。

他虽然还挂着钦天监的一个虚职,无需守孝,可到底父孝未满,倘若只是娶妻纳妾,倒还不至于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参与这种聚会,却是可大可小。

而秦王偏偏卡在这个时候邀请他入局,要说其中没有深意,打死张云逸也不信。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消息。

有把柄捏在领导手上,用起来才更加放心。

这一点在古代尤为明显,身居高位者,自污的不在少数。

做为皇帝来说,最不怕的就是有问题的官员,就怕那种名望高,却无从下手之人。

倘若再手握重兵,那么离死也就不远了。

好在,他并无这方面的烦恼,私德上的问题再大,也要不了性命。

想通了这一点,他放下心事,转而开始考虑,朝堂之上到底有哪些是秦王一系。

目前,有分量的,他只知道忠顺王一人而已。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