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0章 春耕惊变(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0章 春耕惊变

己亥年,仲春亥日。

风和日丽,万物复苏。

先农坛下的祭田前,张云逸正百无聊赖的看着万隆帝迎神、上香……

待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后,皇帝来到祭田前,装模作样的领着一众大臣,下田耕作了一番。

张云逸方启动提前装好的水泵,独自抱着水管一头,来到了万隆帝前。

考虑到皇帝未必能抱得动,他一面托着水管,一面冲着侧目看向远处,示意启动水阀。

回过头时,却见对面的灌木从中,一道指甲盖大小的光芒,一闪即逝。

反射?

张云逸下意识的一愣,正疑惑灌木中哪里来的反射物,却见两杆尖头带着湛蓝色寒芒的黢黑箭矢,冲着自己方向疾驰而来。

轰鸣的蒸汽声,掩盖了箭矢疾驰的破空声。

张云逸脑中电光火石,强行按捺住躲避的冲动,一个蛮牛冲撞,猛然扑向了对面的万隆帝,并高声疾呼:“有刺客!”

得益于长久的锻炼,两杆箭矢堪堪擦着张云逸的后背,直接没入观礼的两名绯红官袍的官员胸口。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场中顿时一片骚乱,不远处的侍卫,这才后知后觉的围拢了上来,形成一道人墙,挡在了皇帝和张云逸的身前。

“抓刺客!”

“保护陛下,搜捕刺客!”

声音此起彼伏。

被众侍卫围拢的张云逸,缓缓从皇帝身上起来,惊魂未定的看向同样脸色阴沉,口吐苦水,咳嗽不止的万隆帝。

连忙请罪道:“情况紧急,还请陛下恕臣冲撞龙体之罪!”

刚才情况危急,他哪里顾得了许多,一头撞进了万隆帝的怀里,一身蛮力,只看皇帝咳嗽不止,也知道被撞得够呛。

“咳咳咳……”

万隆帝一面咳嗽,一面摆了摆手。

可还没等他缓过劲来,外围忽然想起一声惊呼:“有毒!”

这一声,直叫张云逸背脊发凉。

刚才箭矢虽贴着后背,可只看射中的方向,只怕把自己和皇帝都包含在内了。

若非出于好奇,试图查找灌木中的反射物,不论是独自开溜,亦或是稍有迟疑,这会子即便不死,也该考虑后事了。

虽说护驾不是他的职责,可丢下皇帝,独自躲避,即便暂时躲过一劫,事后追起责来,只怕也难逃一命。

皇帝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目眦欲裂,眼中的怒火几乎喷薄而出,只在看向张云逸的时候,才稍稍有所收敛。

“爱卿护驾有功……”

皇帝的话还未说全,只见人群中挤进一人,捧着一封书信,跪地道:“刺客已然服毒自缢!这是从刺客身上搜到的书信,臣护驾不利,万死难辞其咎!还请陛下容臣先送陛下回宫,再向陛下请罪!”

看着跪在面前的侍卫统领仇夺,万隆帝咬牙切齿,道:“服毒自缢?查!查他祖宗八代,务必查明,他背后之人!”

随即,又深吸了一口气道:“受伤之人速速送去医治,张爱卿、谷大寿、周显祖随朕一起,起驾回宫!”

这会子,还是潜邸的旧人可靠。

说是起驾回宫,可刺客虽然服毒自缢,可谁也不敢保证,沿途是否还有埋伏。

御撵目标太大,又不利于护卫,万隆帝只得被一众侍卫如临大敌的围在中间,在夏守忠等一众太监的搀扶下,步行回到了皇宫。

他服药大半年,虽然身体还不至于完全被掏空,可已然比不得之前。

加之,遇刺受惊,又被张云逸那么一撞,纵然有一众太监搀扶,可回到宫内,却仿佛丢了半条命。

但一想到今日差点丢了性命,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来到御书房内。

万隆帝刚在龙椅上落了座,侍卫统领仇夺连忙跪倒在地:“臣护驾不利,万死难辞其咎,还请陛下降罪!”

万隆帝目光如炬,审视着面前的仇夺,沉默了片刻后,缓缓开口:“说!刺客是怎么混进来的?”

“不敢狡辩,只是臣也没想到,贼人居然如此隐忍,居然提前在祭田旁的灌木内,挖了一个一人容身的暗室,只看里头的情形,怕是已然埋伏有两三天了……”皇帝出行,不但侍卫林立,且也会提前清场、排查。

但是这种提前挖好了暗室,躲在里面伏击,确实让人防不胜防,仇夺也始料不及。

不过,这种行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但要提前得知皇帝的行程,还不能大张旗鼓,而且可一不可再,这大概也是只射出两支箭矢的原因。

听了这个解释,皇帝的脸色才有所缓解。

仇夺能够做到侍卫统领,信任方面毋庸置疑。

皇帝此时又刚刚遇刺,难免惊弓之鸟,更不敢轻易把防卫工作交给别人。

“你的罪,朕先记下,朕等着你戴罪立功!”

安抚了仇夺,他转而又问道:“那封书信写的什么?”

“这……”

仇夺面露愧色的看了张云逸一眼,字斟句酌道:“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认罪书,按信中所说,刺客是北静王的人,因看不惯魏国公对北静王不敬……”

他这边把书信里的内容复述了一遍,方将书信托起,道:“臣已经命人围了北静王府,只等陛下发落。”

张云逸听罢,也是一愣,这才明白,仇夺为何面带愧色的看了自己一眼。

还没等皇帝起驾,两名中箭的官员,已然毒发身亡。

只从二人中箭所处的位置来看,若没有自己那一撞,皇帝即便没被那一箭直接毙命,也得毒发生亡。

而身为侍卫统领的仇夺,自然难辞其咎。

可以说,张云逸那一撞,最少也救了他一家子性命,甚至,说是救了他的九族,亦不为过。

可这会子,按信中所说,张云逸的护驾之功能不能保住不说,甚至,皇帝有此一劫,还是因他连累。

听了仇夺一番话,场中顿时寂静一片。

张云逸与北静王的矛盾,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而张云逸则比他们又多想了一层,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此前让甄士隐调查背景时候,得到的讯息,心下暗道一声,大意了。

可转念一想,北静王此举,实在是舍近求远,画蛇添足。

要是想害自己性命,哪怕是在曲苑杂坛守株待兔,也比在春耕大典,来的简单。

更何况,还有行刺皇帝的嫌疑?

虽说,杀官与谋反无异,又是自己这个圣眷正隆的国公,可即便如此,也没必要自暴自弃,多添一个行刺的罪名。

种种迹象,反而更像是栽赃嫁祸,刻意引导。

只是,上书的事情,明显指向北静王,又见惯了贾宝玉这类的纨绔,做事没谱,他心里也实在没底。

加上矛头指向自己,张云逸也只得请罪道:“臣……臣愧对陛下,连累陛下,还请陛下降罪!”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道:“不过,臣倒是有些奇怪,北静王要害臣,有的是机会,何必非得选择春耕大典?且若无有人上书请奏,臣也未必会参加春祭……”

虽然不能排除北静王真的脑子有病,真的非得舍近求远,他也不在乎这份护驾的功劳,却不愿让皇帝觉得是受到自己的牵连。

死道友不死贫道,更何况他跟北静王也谈不上志同道合,自然是咬死了北静王意图行刺。

他虽不便暴露自己的情报网,可既然知道了几个上书的大臣,前不久才去过北静王府,只要隐晦的提出疑问,自有皇帝派人去察。

且这件事,他也曾经在皇帝面前否认,只要稍加点拨,不愁皇帝不往这个方向去察。

“对!爱卿快快请起!”

万隆帝刚才也是一叶障目,加上刚刚遇刺,有些杯弓蛇影,看谁都觉得可疑。

乍听仇夺的汇报,也不免想歪了,张云逸这番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连忙吩咐道:“仇夺!速速将水溶以及上书的官员,押下去严加审问!”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