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8章 铺路(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8章 铺路

出了蘅芜苑,张云逸的脸便沉了下来。

太上皇驾崩倒还罢了,若万一皇帝出了问题,即便宁王被皇室除名,可谁又能保证,太上皇不会改弦更张呢?

另外,考虑到宁王还得先回宗室,才有继位的可能,自己又是太上皇跟前的红人,即便真的继位,也未必敢立即对自己下手。

加上,一家子好几个临盆在即,他这才放弃了先把家人送出城的打算。

不过,这些担心,在他赶到西苑,看见万隆帝的时候,全都烟消云散了。

只是,皇帝看着也不像悲痛欲绝,怎么脚步虚浮,似乎站都站不稳,莫非与自己一样,也是刚从女人肚皮上起来,这是出现了用药的后遗症?

张云逸虽心下疑惑,却也不可能打听宫闱之事,转而跟着一众赶来的大臣一道,加入了哭丧的行列。

人死如灯灭,哪怕是太上皇也是一样。

在召集了一众大臣商议丧葬事宜之前,皇帝首先提出的居然是改元。

是的,万隆帝虽然继位,可年号却一直沿用太上皇的年号。

如今太上皇已死,改元也名正言顺。

只是,如此一来,倒是让一众老于世故的臣子,揣度出了圣意。

最终,打着朝政繁多的幌子,商议出了一个停灵七日,送入皇陵,全国举孝半年的结果。

不过,饶是这七天,也把身子本就被掏空的皇帝,折腾的够呛。

待到扶灵安葬过后,便一病不起。

国丧期间,皇帝又卧病不起,京城一片萧瑟,不但停止了一切的婚嫁喜宴,而京城里的秦楼楚馆,以及曲苑杂坛这类的戏园子,也几近到了关门的地步。

皇宫之中,更是如此,就连妙音夫人诞下皇嗣,都没有带来多少喜气,反而更添了几分萧杀之气。

“说!皇儿到底怎么回事?”

脸色煞白,躺在龙榻上的万隆帝,厉声喝斥。

几个太医大眼瞪小眼,终究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受丹毒荼毒,也影响到了皇子,导致……导致先天不足……”

皇子倒是四肢健全,却还是出现了与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

虽然出生才刚满月,但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手掌触碰到大人伸出的手指,也会本能的做出握紧,类似的本能反应。

而妙音夫人诞下的这位皇子,却毫无反应,有些痴傻的症状。

只是,他们如何敢对皇帝明言?

先天不足,已经是太医们再三斟酌,才给出尽量委婉的回答了。

可饶是如此,还是给了万隆帝一个晴天霹雳。

“什么?”

万隆帝厉声惊喝,差点没昏死过去。

几个太医连忙上前好一通折腾,皇帝才终于缓了过来。

“废物,难道你们就束手无策吗?”

几个太医见势不妙,连忙推诿道:“眼下皇子年幼,臣等也无从判断,兴许只是有些先天不足,待调养两年,便可恢复也未可知……”

“那你们就好好给皇儿调养,若是出了岔子,提头来见!”

能够暂时保住性命,几个太医已然如释重负,忙不迭道:“是是是!陛下放心,臣等必定竭尽所能,保殿下周全。”

待到几个太医离去,万隆帝方冲着一旁瑟瑟发抖的夏守忠,沉声道:“冲虚老贼交代了没有?”

皇帝扶灵回来,卧病不起,当太医诊断过后,第一时间,便控制了当初献丹的冲虚老道。

但凡出了问题,少有会自查自省,多半会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万隆帝也不能免俗。

更何况,太上皇服用丹药多年,虽称不上长寿,倒也活到了五十好几。

而皇帝却只服用了两年不到,丹毒却已经侵入了五脏六腑,让他不得不怀疑,有人暗中捣鬼。首当其冲的怀疑对象便是宁王。

“回陛下,丹方已经交由太医院,寻找对症良方,那老贼也交代了,确实受宁王指使。”

说到这,夏守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奴失察,以至于皇上为奸人所害,还请陛下降罪!”

夏守忠跟随皇帝多年,早已体察圣意,虽不敢明目张胆安插罪名,可冲虚老道耐不住大刑,稍加引导,便得到了皇帝想要的结果。

只是,皇帝这边的差事能够应付过去,但当初试药的差事,却是他的差事。

纵然也曾屡次劝谏,都被皇帝一意孤行,挡了回来,可丹药出了问题,他便难逃罪责。

想要死中求活,也唯有以退为进,主动请罪。

为了提醒皇帝,他不免又旁敲侧击道:“哪怕当初魏国公提醒老奴之时,老奴能够多留一个心眼,陛下也不至于……遭奸人毒害啊……”

夏守忠这么一说,皇帝不禁后悔不迭。

想当初,夏守忠听了张云逸的话,赶回来报讯,他也被吓了一跳,之所以讳疾忌医,还是因为,妙音夫人恰好传来有孕的消息。

不料,非但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就连诞下的皇子,也出了问题。

当初有多喜悦,现在就有多愤恨。

加上,此前也因周显祖口无遮拦,这才导致了三法司改革半路夭折。

不免又迁怒到了妙音夫人和周显祖的头上。

想到这,万隆帝脱口而出道:“传朕旨意……”

可话说到一半,他却忽然冷静了下来。

虽然太医们对于病情的描述十分隐晦,可欲盖弥彰的架势,他又岂会看不出来?

加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扶灵回来这一个多月,却始终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皇帝多少也能够看得出,自己怕是也熬不了太久。

而今,皇子又有先天不足的症状,一旦自己不在了,主弱臣强势必不可避免。

虽然不愿意外戚干政,可周家毕竟是妙音夫人的娘家,周显祖又是皇子的舅舅,至少在维护儿子皇位上,利益一致。

想到这,万隆帝连忙改口道:“你这就去宗人府一趟,赐宁王一个全尸……”

因太医不敢如实禀告,加上皇子年幼,他对于先天不足,信以为真。

纵然身体孱弱,可只要熬到成年,未必没有机会延续把血脉延续下去。

太上皇前车之鉴,一生都不肯认先皇为皇考,而是致力于将兴献帝迎入太庙。

哪怕自己的儿子先天不足,也终究是自己的血脉,总好过皇位旁落。

两害相权取其轻,大臣们的威胁,终究不比皇室宗亲。

所以,首先要除掉的,就是宁王。

否则,一旦被他借机生乱,火中取栗,恐怕到时候,还不知要如何编排自己。

甚至,给自己安排一个灵帝这样的恶谥,也未必没有可能。

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还是为了自己,他非但不能迁怒周家,还得加以提拔。

故而,顿了顿又接着道:“另外,妙音夫人诞下皇嗣,有功社稷,特封为皇后,其兄周显祖,调任吏部尚书。”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