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1章 道貌岸然(1 / 1)抛开事实不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1章 道貌岸然

看着袭人领着贾母离开,夏金桂忍不住啐了一口:“呸!有真佛不拜,上赶着讨好这尊泥菩萨,瞧你那点出息。”

她跟袭人同在屋檐下,虽占着正妻的名份,可从张云逸这头算起,这正妻之位却不值一提,从时间上来说,反而袭人被抢了先机。

夏金桂并非是个能容人的,而袭人在温泉山庄住的久了,人头也比她熟悉,也让她有些看不顺眼。

不过,张云逸几个月未曾过来,眼下她也顾不得再管贾母和袭人,拎了拎襟摆,又伸出双手,在身后由上自下捋了一把,方扭腰摆臀,推开了产房的门。

刚进屋,就被那刺鼻的气味,熏得不轻,下意识的挥舞起了手中的绣帕。

可看见张云逸没事人一样,坐在床沿,搂着自家婆婆,在那里逗弄着襁褓里的孩子。

见她进屋,头也不抬道:“要进来就快些,别漏了冷风进来。”

“噯!”夏金桂连忙放下手,答应一声,强忍着味道,硬着头皮关门进屋。

进到屋内,她看了眼正在逗弄孩子的张云逸和王夫人,略一犹豫,来到床前,找了个角度,俯下身,把个臂弯,送到张云逸眼前,假意看向襁褓里的孩子,抬起王夫人一侧的手臂。

一面扒拉着襁褓,一面摇头摆尾道:“大爷放心,既是您和婆婆的孩子,我以后自然会视如己出。”

王夫人见她长长的指甲,和上面涂抹的蔻丹,生怕伤着孩子,连忙把孩子抱进了自己怀里。

可转念又觉得自己反应过激,忙把孩子递给了玉钏,道:“快把薅儿带下去休息。”

夏金桂倒是不以为忤,反而趁着王夫人让出来的位置,顺势一屁股坐在了张云逸的怀里。

把个粉背紧紧贴着张云逸,坐立不安似的,酥声酥气道:“大爷!您这么久没来,奴家盼大爷,都快望眼欲穿了,婆婆刚生完孩子,正需要静养,不如让奴家代婆婆先给大爷解解乏,松快松快筋骨。”

她这副狐媚模样,让王夫人不由得想起了赵姨娘。

只是,她虽然对夏金桂颇有微词,可还指望这个媳妇帮忙遮掩,倒也不好闹僵,便顺水推舟道:“媳妇说的也是,这里味道不好,不如叫她……”

张云逸不等她说完,便抬手打断道:“太上皇对我恩重如山,如今国孝都未满,你又刚为我辛苦了一遭,我哪里还有别的心思?”

他虽然嘴上说的义正言辞,却非但没有推开夏金桂,反而顺势伸出手,熟悉起了夏金桂的身段。

张云逸有意无意的瞄向王夫人凌乱的衣襟,不无赞叹道:“太太倒是比以前愈发丰腴了。”

王夫人虽堪称丰腴,可与薛姨妈相比,还是稍显不足。

如今生了孩子,倒是能够不遑多让。

做为过来人,王夫人十分清楚,眼下只是一时,终究还是会缩水。

见张云逸眼睛直勾勾的,靠在床头腰肢,不自觉的又挺直了几分。

她一面咽了口唾沫,一面瞄了夏金桂一眼,终究低下头,没有出声。

虽眼下刚生完孩子,不能伺候周全,可她也不是不能勉为其难,另辟蹊径。

可一来张云逸才义正言辞,她也有些举棋不定,二来,当着夏金桂的面,她不好意思开口。

王夫人的表情落在张云逸眼里,他倒是颇为意动,可到底担心闹出岔子,转而一面伸手掂量,一面意味深长道:“你先安心把月子做好,等做完月子,国孝也期满了,到时候大爷再一并犒赏你们两个。”

不等王夫人回应,夏金桂倒是忙不迭的应声道:“那婆婆可得让着些媳妇!”

说罢,又忸怩着身子道:“前阵子听母亲说,爷如今做了内府总管……”

“放心吧!你家里爷自会照顾。”张云逸在夏金桂身上重重的拍了一巴掌。

他不给王夫人反对的机会,立即起身,对王夫人道:“行了,你也需要休息了,老太太那边总归也要招呼,我就不陪你了。让她在这里陪你,你们婆媳也好说些体己话。”

他倒是言出必行,没有小不忍乱了大谋。

相安无事的在温泉山庄陪了一晚。

待回到府中,也顺势将温泉山庄之行的日期定下。

……

时光荏苒,一月之期转瞬即逝。可还没等到他举家出行,随着国孝期满,周显祖对于曲苑杂坛的股份,也愈发执着了起来。

这天。

曲苑杂坛二楼的天字号包厢内,张云逸义正言辞道:“人无信不立,做生意更是如此,既然早已定下契约,自然该有契约精神。”

说到这,他顿了顿:“周兄若是不满意股份的配比,以后兄弟我再从别的地方找补,也就是了。”

毕竟,一旦重新开张,银子也会源源不断的流入账中,而前脚太妃的一月国孝刚满,跟着又是太上皇的半年,憋了大半年的京城贵胄,只怕要迎来报复性消费。

张云逸倒也不是单纯因为忠顺王,便要跟周显祖唱反调。

不同于谷大寿。

张云逸之所以要利用婚事,向谷大寿示好,是因为谷大寿虽迫于形势,不得不逐渐疏远自己。

可从刚进入皇帝的圈子,一直到之后刊行报纸,他都没少帮忙。

潜伏里的吴站长说过,没有人情的政治,都是短命的。

这一点,拿到古代尤为适用。

如果一定要讲人情,张云逸自然乐得与谷大寿交好。

而忠顺王,则纯粹是利益上的交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点,不但适用于王朝更替,换到官场上一样适用。

官职、权利虽然是皇帝给的,但能不能抓得住,能抓得住多少,却要看手下,有多少人能为自己所用。

而他,只通过维护忠顺王在曲苑杂坛的股份,便轻而易举,达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

不但顺利接收了忠顺王在内府的势力,并借此收割了一波,皇室宗亲的好感,还连带着,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的处世公道,一个唾沫一个钉的人设,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并且,别看忠顺王现在点头哈腰,可他比太上皇也小不了几岁,在京城经营几十年。

现在皇帝能够压着,可一旦皇帝不在了,能量却不容忽视。

而张云逸的最终目的,是趁着主弱臣强,通过合纵连横,架空君权,皇室如今因为皇帝的操作,出现了裂隙,他自然不会放过。

但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周显祖得罪死了。

故而,才有了后续合作的说法。

锦上添容易,雪中送炭难,见张云逸为了自己据理力争,忠顺王和吴天祐自不必多说。

就连庆国公齐远道,也不禁为之动容。

这次他虽然事不关己,可官场沉浮,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准?

忙也跟着打起了圆场:“是啊!魏国公说的不无道理,况且,这曲苑杂谈本就是他出的大头,周尚书又何必较这个真呢?”

他虽是在打圆场,从称呼上也都以官职相称,看似一碗水端平,可话里的倾向,却再明显不过。

眼见着连齐远道也不站在自己一边,周显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那咱们可说好了,合作的事,你可别忘了。”

“那是一定!”张云逸端起酒杯,半开玩笑道,“忘以后还得仰仗周兄多多美言呢!了什么也不能忘了周兄不是?”

周显祖见张云逸语带奉承,瞥了吴天祐一眼,抬起手,冲皇宫方向拱手,笑道:“不敢,不敢!魏国公言重了,你是陛下的肱股之臣,兄弟不过是沾了娘娘和殿下的光。”

他虽看着是在谦虚,可言语之中不无自得,倒是把个吴天祐气得牙根痒痒。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