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庐江郡(1 / 1)圣代新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庐江郡

庐江郡治舒县。

陆康已经64岁了,在这个时代绝对的高龄人士,比金茂两个爷爷年纪都大。

跟普通老人不同,陆康头发灰白身体却很健壮,去年还诞下一子,取名陆绩。

经过几个月的大战,刚刚歇下来,陆康就感觉到力不从心,就连面对漂亮的妾室,都变得有心无力,化主动为被动。

过去几个月精力消耗过大,陆康就将诸多政务丢给周家处理,他则逗弄幼子,偶尔再展现一把男人雄风。

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这天。

“金刺史将要来庐江郡拜访?”

“可知是有什么事?”

周杰如实回陆康道:“禀明府,金扬州欲谈庐江郡屯田一事。”

顿时,陆康十分生气:“简直胡闹!”

这些日子,九江郡轰轰烈烈的屯田行动,不只是扬州六郡,就连附近几州都闹得沸沸扬扬。

不管金茂如何向上申辩,他一个还没下发正式任用文书的人这么干,实在过分。

守城剿匪,陆康、周昕是非常支持的,都上表为金茂说话。而且九江郡人都快打没了,屯田确实是快速恢复的好办法。

那些不赞同的人,无非是周围几郡犯红眼病的某些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等金茂消化掉九江郡,不是诸侯胜似诸侯。

到时候,就算金茂没有实际名义,想要撤换他也不容易。

陆康生气的点不在于这,而是庐江郡在他八年多时间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和士族和谐共处,完全不需要什么屯田制来制造矛盾。

这是政见上的不同!

周杰小心翼翼说道:“明府还需早做准备,我听说丹阳周郡守因迟迟不肯施行屯田制,已经遭受来自金扬州莫大的压力,怕是不能久任。”

“他岂敢?!”

陆康又惊又怒,不由地又想起这段时间,王朗和盛宪所说的话。

“难道…”

陆康立即将不该有的念头挥出脑外,对周杰说道:“多谢提醒,我会早做准备。”

次日。

陆康没等到金茂,反倒是等来了王朗。

自从大战结束,王朗就想借机上任会稽郡守,却遭金茂强行留人,要王朗在九江郡帮忙实行屯田制。

王朗怎么可能答应,一气之下就来到庐江郡。

老家肯定回不去,去洛阳告状,王朗又怕半路被豫州盗匪给杀了,索性来庐江郡给陆康上眼药。

奈何陆康油盐不进,就是不听王朗胡说八道,反而斥责其为什么不去帮金茂的忙。

王朗以超出职责的理由回绝。

陆康也就不再多废话,也不再接见。

今天接见王朗,显然陆康还是受到消息的影响。

“拜见明府。”王朗姿态放的很低,以下级面对上级的礼仪对陆康行礼。

“王太守是要陷老夫于不忠吗?”陆康起身侧让,不受这礼。

王朗哭丧着脸道:“一介丧家之犬,有何颜面自称太守。”

陆康沉默。

王朗也没再恶心人,道:“我今日前来,乃是为金扬州之事。”

“我听说金扬州欲在庐江郡行屯田制,此事有违律法,还请陆太守务必拒绝!”

陆康不置可否道:“我自有分寸。”

王朗不再多劝,与陆康谈经论典,一直到夜幕降临才离去。

陆康很反感王朗的做派,却很欣赏王朗在经书方面的才华,不由地叹气:“有才华的人不体恤民情,体恤民情的人又不治经书。”

“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并非好事。”

陆康决定,要给金茂好好上一课。

又过了两天。

金茂在八百骑兵护卫下,来拜访陆康。

八百骑兵皆是亲兵卫,且三百多匹战马,是在祖郎手中缴获得来。

郡守府大门洞开,陆康带着九江郡文武以及各望族代表迎接,这是给金茂最高规格的礼遇。

“陆太守费心了。”

金茂赶紧下马步行过来,拱手道:“见过各位。”

众人纷纷回礼。

只有陆康不轻不重的刺了句:“金扬州不必如此,礼不可废!”

金茂扭头跟戏志才对视一眼,都感觉到这趟不会太顺利。

一番寒暄过后。

郡守府分左右两列坐下。

不等金茂开口,陆康率先提及陆逊,拉进两人关系。

“逊儿能被金扬州收为义子,实乃他此生最大的运气。”

金茂笑着说道:“能收陆逊为义子,我也很高兴。”

陆康含笑点头问道:“不知您将如何教导逊儿成才呢?”

这一点,金茂还真没怎么想过,上回收人做义子后,诸事繁忙也就忘了。现在旧事重提,金茂有些不好意思道:“暂未想过。”

顿时陆康板起脸来:“难道您看不上我陆家,这么轻视我家子弟?”

“敢问您当初又为何要收逊儿做义子?”

“难道您是在欺负我逊儿从小丧父无人照料?”

“若是您实在没空,我可以代为管教,等逊儿成年,再为您效力也不迟!”

陆康怒道:“义子一事,就此作罢!”

金茂赶紧赔笑脸道:“您说的哪里话,先前之战,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哪有空闲去照顾陆逊啊。”

“现在不一样,我有空了,能教导陆逊。”

陆康神色稍缓,问道:“您将如何教导呢?”

金茂掰开手指头算道:“先认字,再学数数,然后我再教他兵法、如何治理内政…”

能想到的内容全都说一遍,金茂相信,在这样的实干教育下,陆逊肯定会成为超越历史的牛人。

谁知,陆康却问道:“您怎么没有教授有关德行的内容啊?”

这倒是把金茂给问懵了,思想品德教育,总不能把后世红色革命思想给搬到这里来吧?

也太超前啦!

随即,金茂想起这里的启蒙教育之一,说道:“我可以用《劝学教授他。”

堂下不由发出一阵压抑的笑声,一篇《劝学怎么够?

陆康却没笑,问道:“您对《劝学理解有多深呢?”

能有多深,金茂赶紧岔开话题道:“您放心,我肯定会聘请名师教导逊儿的德行。”

“今天我来找您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是屯田制吧。”陆康说道:“我不赞同那么做。”

金茂万万没想到,陆康会果断拒绝,不由愣神问道:“为什么?”

陆康并没有找很多理由,简单阐述庐江郡的情况。

“庐江郡百姓已经习惯原有制度,冒然改制,会发生动乱。”

金茂不想就这么放弃,问道:“您不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好吗?”

“您的治下真的能安居乐业,百姓都有余粮吗?”

“难道您认为百姓过得更好,并不是一件好事?”

金茂横臂扫过庐江郡各族道:“难道一定要让百姓们被这些吸血虫吸干,您才会改变吗?”

庐江郡各族敢怒不敢言,只有周家没什么表情。

陆康斟酌用词道:“并非如此。”

“庐江郡跟九江郡不同,没有那么多流民也没有那么多俘虏,更没有那么多失地。”

陆康反问道:“难道您是要夺取大族的田地再还给他们吗?”

“这跟强盗又有什么区别呢?”

金茂极力否认:“那不一样!”

“会稽郡已经证明屯田制可行,庐江郡不一定要按照九江郡一样。”

陆康摇头道:“那是因为您在会稽郡威望很高,会稽郡大族才心甘情愿地帮助您。”

“若是没有他们的帮助,您会有今天吗?”

金茂很想说不是,但他确实剥夺了三郡豪强大族的权利,才有今天这个地位。

陆康说的没错,确实是有大族豪强在牺牲,无可抵赖。

但将来肯定不是!

陆康趁机拿《劝学举例。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并非天生比别人强,而是善于借助外物。

借指金茂不能总是排斥士族,要善于借助力量,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金茂也并不是排斥士族,顾雍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被陆康这样偷换概念,金茂还是决定反击。

当然,不能夷三族,陆康又没做错什么事,又很得民心,这么做只会让金茂名誉扫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金茂用《劝学的话反驳:“您不试试怎么知道,屯田制好不好,行不行?”

“没有今天的努力,哪来的光明未来?”

陆康还在用《劝学反驳。

这方面金茂哪是对手,制止道:“学识我不如您,但实践您不如我!”

“若是您觉得屯田制太早,庐江郡可以先实行会稽郡旧制。”

“您总不愿百姓饿肚子吧?”

陆康陷入沉思,只要不实行屯田制,对他来说是好事。

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先前陆康有多依赖士族,现在就有多遭受牵连。

仅仅几家反对,陆康就难以决断。

金茂和戏志才对视一眼,眼底浮现杀意。

如果连合作共赢都不行,那庐江郡这些人就没用了,找个理由铲除了事。

人群中,一直旁听的小周瑜扯了扯叔父周崇。

后者会意,起身道:“周家愿意照会稽郡旧制行事。”

周家作为庐江郡最大士族,这一开口,效果立竿见影。

反对声即刻消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