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意见分化(1 / 1)圣代新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意见分化

论斗嘴,曹操加陈琳也不是许攸的对手。

不是辩论斗不过,而是两人没有许攸那么不要脸皮。

所谓君子欺之以方,就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的曹操,正值血气方刚,相当正直,还没那么臭不要脸。

也正是因为曹操还有血气,斗不过嘴就要拔剑。

“住手!”

袁绍及时出声制止:“曹操!议事就议事,你要杀人,可以去杀宦官!”

这话批评得就有些严重,直呼人名可是大不敬。

曹操脸色铁青,怒气冲冲地离去。

见状陈琳紧随其后,告辞离开。

袁府外。

“孟德!孟德!你等等我!”

陈琳气喘吁吁地边跑边喊,他是文士,不擅长武功,想要追上会武的曹操真有些费劲。

“孔璋陈琳表字你怎么出来了?”

曹操转身惊异地看着来人:“你也受不了许攸那厮的嘴脸?”

“此乃小事尔。”陈琳上前,把住曹操手臂道:“边走边说。”

两人上了曹操的车架,陈琳出生于广陵郡洪邑,门第没有曹操这么高,每天也都步行上班,哪有什么车架。

“孟德,在座诸士,唯有你与我有一般心思。”

陈琳叹息道:“引外军入京,一个不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啊!”

其实,陈琳打心底里瞧不起曹操,但是他受大将军何进的举荐和信任,自然一门心思想要帮助何进。

主簿之职,权势颇重,跟郡功曹一般,非亲信不会当任。

陈琳作为传统士族的一员,士族品德方面没得说。

不过,曹操提出异议的初衷跟陈琳不一样。

曹操并没有要为何进考虑的意思,完全是觉得这件事小题大做,没有必要。

简单的事情,干嘛要复杂化。

外军入京容易,该怎么退出去,就是个天大的问题。

并且外军又是以什么样的名义进京,这件事不考虑好,那可不就是天下大乱。

“孔璋过奖了。”曹操并未说出心中所想,“大将军掌有北军五营、西园八校,再加上车骑将军麾下,其兵力倒是不惧外军。”

陈琳埋怨道:“孟德在说什么胡话?”

“北军五营是什么样,你还能不知道?”

“外军董卓所部征战不休,精锐程度岂是北军五营所能比拟?”

曹操轻笑一声,虽然陈琳并没有说道西园八校,但他还是听出来其中的轻蔑之意。

“陈主簿何出此言?”

曹操自信道:“我不知别人的军队怎么样,我麾下典军一点也不比董卓差!”

陈琳不自然地低下头,强忍想要骂出口的话,踏马你真牛逼!

“抛开事实不谈。”陈琳问道:“若是外军不止董卓,你觉得还能抵挡得住吗?”

陈琳这般语气,让曹操皱眉,他在成为典军校尉之前好歹做过国相,等同于郡守之职。

陈琳一个小小县长升级为主簿的人,凭什么敢这么大声地质问曹操?

“陈主簿!”曹操有些不悦:“不是所有外军都是乱臣贼子,你多虑了!”

陈琳自然听出曹操话中的不满,喊了声:“停车!”

陈琳走下车架,向曹操拱手道:“明日,我就算独自一人,也会劝谏大将军,就此别过!”

被蔑视的曹操怒极:“陈琳!全天下不只有你一个忠臣!”

陈琳并未回头,两人分道扬镳。

次日,洛阳皇宫。

何苗来找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

何苗本名朱苗,字叔达,母亲舞阳君嫁给何真,才改名为何苗。

他跟何太后都是舞阳君所生,乃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何进和何太后则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何进和何苗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

洛阳南宫。

何苗见到舞阳君时,意外地发现,十常侍也都在场。

何苗和母亲舞阳君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贿赂,对这些人一点也不陌生,熟的很。

见到何苗到了,十常侍瞬间影帝上身,各个开始哭诉。

张让、赵忠说为了帮少帝上位,他们付出了多少代价。

其余常侍也开始说起,这些年为何家立下多少功劳。

何苗跟舞阳君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就是听不明白十常侍在说什么。

舞阳君给何苗一个眼神,后者起身问道:“你们让母亲召我前来,到底所为何事?”

十常侍互相对视,推张让、赵忠出来解释。

“大将军要杀我们呀!”

“我们可都是太后亲信,大将军听信士族鬼话,要是把我们都杀了,那还有谁能为太后办事?”

“又有谁能帮车骑将军提供钱粮?”

赵忠及时补充:“舞阳君您的诞辰马上就到了,那可是一大笔开销呀!”

“没有我们帮您筹备,难道您想要过一个简陋的诞辰吗?”

前面的话,都没什么效用,最后这几句很有效。何苗还没说话,舞阳君就说道:“这件事绝对不能让太后蒙在鼓里!”

说罢,舞阳君就起身前往北宫,令何苗去找何进。

何太后临朝称制,住在皇帝常住的北宫。

南宫与北宫相距七里,行走颇为不便,舞阳君便命人准备车架,坐车架过去。

这是很僭越的行为,可宫内都是宦官的人,还指望舞阳君救命呢,自然不会告发。

来到北宫。

舞阳君跟何太后见礼,便说道:“大将军擅自要杀左右亲信,这是他想专权,以削弱皇帝啊!”

一听这话,何太后怀疑确实是这样。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极为巩固。

如今却被何进轻松捕杀十常侍中权势最大的蹇硕。

何太后不得不怀疑,要是继续这么下去,她是不是也要被架空?

“召大将军进宫!”

大将军府。

何进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宦官,虽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决断,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来。

这天。

袁绍等又为何进谋划,多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

何进同意。

曹操听到袁绍的谋划,故意嘲笑道:“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宦官以权宠,使局面至于此。既然治宦官的罪,当诛元恶,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将董卓呢?

何大将军诛杀宦官的事情,必然会泄露。

我看,这个事情要失败啊。”

曹操说完,袁绍便恶狠狠地瞪着曹操,没想到这家伙昨天还没闹够,还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来闹事!

另一侧,大将军陈琳却不管那么多。

虽然昨晚上陈琳和曹操闹得很不愉快,但这个时候正是要统一战线的绝好时机。

于是,陈琳也劝谏说:“《易称‘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

现在将军总皇威,掌握兵权,龙骧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

这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为难?

合于道,违于经,为天人所顺。

反抛弃利器,寻找外援。

大兵集合起来,强的为雄,这是所说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功决不成,徒徒地成为乱恶的台阶。”

长篇大论之下,何进不听。

袁绍刚好想要乘热打铁,让何进定下主意。

不料,下面人来报,车骑将军何苗来拜访。

“今日就先到这里。”何进对袁绍说道:“还请袁中军多多费心,拿出一个详细计划来。”

一听这话,袁绍大喜,领命下去。

曹操叹息,陈琳无奈。

半个时辰后。

何进收拾妥当,这才跟何苗见面。

何进跟何苗不同,前者更理想化,向往士族,一切行为准则都在向士族靠拢。

才会不断想着诛杀宦官,而没有自身的想法。

何苗就不一样,很注重实际,见不到钱,不会帮宦官。

若是让何苗当了大将军,怕是何太后晚上都睡不好觉。

两人一见面,没有像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般亲近,反而更像客人。

“拜见大将军。”何苗抱拳行礼。

“车骑将军不必多礼。”何进笑着扶住何苗双臂:“我们是兄弟,何必这么客气?”

何苗不着痕迹地撇嘴,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然,他也不至于唤职务而不叫大哥。

“大将军,我听说你要诛灭宦官,可有此事?”

何进皱眉问道:“你听谁说的?”

没想到密谋的事,这么快就被人知晓,何进开始怀疑到底谁才是内鬼。

“十常侍都知道了,尽早求到了舞阳君那儿。”

何苗说道:“大将军,这件事不能做啊!”

“我们一路从南阳来,因贫贱,依靠宫中宦官才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知恩图报!

何进也觉得应该如此,怎么能得了富贵,就嫌弃曾经帮忙上位的人脏呢?

何苗没想那么多,直言不讳道:“舞阳君已经去找何太后了。”

“大将军还是多想想怎么跟太后解释吧。”

跟何苗不同,何进还是很亲近何太后这个妹妹。

也就在这时,何太后派来的人到了。

“大将军,太后召您觐见。”

何进看了眼何苗,稍稍整理一下衣冠,便跟随使者而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