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1章 顺昌逆亡(1 / 1)圣代新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 顺昌逆亡

四月初七。

扬州军以周瑜为主将,黄盖为副将,率领三营四千主力、荆州水师一万主力,亲兵卫两千强弩营,从江州出发。

甘宁、文聘随军出征。

徐晃、典韦协助金茂守城,以及护送粮草运输。

犍为郡僰道县宜宾。

此地三江交汇,乃是本郡交通要道,一旦失守,全郡皆失。

犍为郡郡守任岐,本地豪强兼益州校尉贾龙,各自率领一部人马死守。

甘宁来找贾龙时,不敢见郡守任岐,连碰面都不敢。

任岐在任期间,深得犍为郡民心,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是一位难得的清官,就是脾气臭一些,固执了点。

因此,当刘焉派遣司马张鲁攻占汉中郡,击杀汉中郡守苏固,从那时开始,任岐就不再认可刘焉为益州牧。

招募义兵,准备反了刘焉的统治。

只是没有想到扬州军竟然打进益州,将所有的事情都弄了个乱七八糟。

益州是个很奇怪的地方,自从汉高祖刘邦从这里起势成为皇帝,两汉四百年,无数后来者效仿。

虽然没有成功者,但这里的百姓十分团结。

刘焉再差劲,那也是益州牧,该由益州百姓拨乱反正,而不该由一群外人来插手。

任岐本来招募的就是义兵,不管粮饷的那种,控制力并不高。

同仇敌忾的情绪下,任岐也被军中将士们带歪,共同抵制扬州军。

贾龙之所以不敢答应甘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再怎么说,他也是本地蛇头,百姓团结一致的意愿也能够左右他的决定。

不过,贾龙也不是没有好处,麾下部曲从两千人猛地扩张两倍,短时间就聚集六千之众。

任岐则有八千多人马,两部加一起一万四千多人,但参军的义兵人数还在往上增长。

这天。

巴郡江阳县泸州被周瑜攻破的消息,传到僰道县。

顿时,全县的气氛变得无比紧张。

益州水域,除了三峡险要,州内却无险可守。

贾龙平定过几次叛逆,粗通军事,知道硬碰硬肯定打不过,便来郡守府商议对策。

“拜见郡朝。”

“贾校尉不必多礼,请坐。”

任岐、贾龙互相寒暄,落座。

两人自认为汉室忠直之士,颇有情谊,交流起来也毫无阻碍。

“郡朝可有办法抵御扬州军?”

贾龙开门见山道:“扬州军狂暴,就连西凉董卓都不是对手,刘焉更是遭受惨败,痛失三万精锐!”

“如今扬州军兵临城下,如之奈何?”

任岐决绝道:“有死而已!”

他看向贾龙,质问道:“贾校尉难道还想投诚?”

“若果真如此,那便砍了老夫头颅,去领赏吧!”

“郡朝何以言语激我!”贾龙拍案而起道:“我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实际上,贾龙并非没有动过念头,只不过,金茂比刘焉还恨,杀起士族豪强来丝毫不手软。

贾龙为什么会反叛刘焉?

当真是汉室忠臣?

那都是借口!

起因只不过是刘焉入主益州时,拿十几家益州本地士族豪强杀人立威,引起各族反感罢了。

任岐倒是个好官,贾龙就是摸不准他的心思,才特意来打探一番。

别到时候,贾龙在前面冲锋,任岐在背后捅刀子,那就没意思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任岐掷地有声道:“准备开战吧!”

二人商议了一下细节,任岐不通军事,全靠贾龙一人在说。

可贾龙越说心里越没底。

直到最后离开郡守府,贾龙还没完全反应过来。

犍为郡丞陈超突然从不起眼的角落冒出来,吓了贾龙一跳。

“校尉,郡朝如何说?”

陈超是郡中大姓领头人,贾龙与其关系不错。

“郡丞何必明知故问?”

贾龙翻白眼道:“你家郡朝什么脾性,你还能不知道吗?”

陈超满脸绝望:“当真要与扬州军死战到底?”

而后,又恨恨道:“他一介外人,全家死了,也就十几口人,还能落个好名声。”

“不行!咱们托家带口百余人,不能就这么葬送在无谓的战事中。”

陈超看向贾龙,眼神越发地危险道:“校尉,不如咱们一不做二不休…”

他用手在脖子上一比划。

贾龙赶忙按住陈超的手臂,小心环顾四周,这里可是在郡守府外呢。

“你疯了!?”

贾龙拉着陈超离开这块是非之地,才小声说道:“你可别忘了,郡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陈超人不死心,道:“只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再把脏水泼到扬州军身上,谁又能知晓?”

“不行!”贾龙果断拒绝道:“此事就此打住,绝对不行!”

贾龙家在犍为郡才是最大的一族,陈超也不得不闭其锋芒,有些烦躁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若是没有太好的办法,便只能这么办!”

贾龙也不想跟陈超翻脸,便说道:“容我想想,就一日时间!”

“若是明日还没办法,不用你动手,我自己来!”

陈超这才放心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各自离开后,贾龙深吸一口气,凝望天空,心中有了决断。

巴郡江阳县泸州。

甘宁走在大街上意气风发。

这次夺城战没什么凶险,刘焉精锐尽失,留守江阳县的士兵毫无士气可言,一鼓作气就攻下来了。

先登之人,自然是甘宁了!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更何况江阳县是一座交通要道的城市,这个功劳不大不小,但胜在轻松安全。

水军都督黄盖,职务已经到顶,不需要冒险去跟部下抢功劳,只需要不犯错,今后封候拜将,板上钉钉的事。

本次大军主将周瑜,主要职责是总览全局,确保攻下整个益州。

剩下的文聘等将,地理上没有甘宁这个本地人熟悉,水性也没这伙人厉害,被甘宁抢了头功,也是理所当然。

扬州军从来只崇尚强者,不论是新人还是老人,只要你足够牛逼,升官跟喝水一样简单。

众将一点也不羡慕甘宁,反而有人觉得甘宁脾性相投,逐渐走近。对于甘宁来说,一条康庄大道摆在眼前,就算现在职务还低,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能拜校尉。

三营校尉可是一直空缺着,不止是甘宁垂涎,文聘等有本领的将领都想要。

这天。

距离攻下江阳县过去了三天,明日就是全军休整结束,开拔攻击僰道县的日子。

甘宁却意外地碰见一位故人。

益州校尉贾龙!

“兴霸别来无恙!”

贾龙在扬州军攻占江阳县的第二天就到了,一直不露面就是想看看扬州军对待士族豪强的手段怎么样。

如今贾龙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找上甘宁。

“贾校尉?”

甘宁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仿佛做贼一般,而后,一把抓住贾龙的手臂,拖到没人的巷子里。

“你来此做甚?”

“就不怕我将你捉了去,换一份战功吗?”

贾龙自信地笑道:“甘兴霸若是加入扬州军就变了个人,我便站在这里,能让你换份军功,何乐而不为呢?”

年轻的甘宁只要得到一份尊重,就会把对方当朋友,愿意赴汤蹈火。

只要脾性没变,贾龙就不信甘宁会做背信弃义的小人。

果然,甘宁大笑道:“当初我就看是看重你这一点!”

“有种!”

二人之间气氛顿时缓和,甘宁身后的兄弟们也放松戒备,走到巷子两端,为两人放风。

贾龙还想叙旧拉近关系,却被甘宁直接打断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时辰不多,宝贵地很。”

贾龙抱拳道:“还请兴霸引荐,我想拜见周校尉一面。”

这个校尉,周瑜还没转正,金茂只是为了让他更有话语权一点,才特意提拔,不然,一个司马指挥都督像什么样子。

虽然校尉指挥水军都督也不像话,但扬州军的校尉可不是秩比两千石的校尉,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贾龙的要求,倒是把甘宁给难住了。

周瑜这小子,年纪不大,治军很有一套。

这几个月来,甘宁被周瑜收拾过好几回,还都是有理有据那种,不服不行。

因此,甘宁不想节外生枝,好不容易才有这么好的机会,可别因为一些小事而被周瑜闲置起来,那可就欲哭无泪了。

贾龙看出甘宁的为难,说道:“事关僰道县成败,兴霸只管上报,周校尉定会见我!”

“什么事啊?”甘宁顿时引起兴趣道:“你先说说看。”

贾龙摇头道:“等见了周校尉,你自然就知晓了。”

“呿。”甘宁很不爽,思索后便道:“随我来吧。”

江阳县县衙。

周瑜正忙着跟戏志才交接。

以后江阳县将成为粮草辎重的中转站。

戏志才虽然还是军师祭酒,可扬州军上下都知道,这位才是真正的二把手,得罪谁也千万别得罪这一位。

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周瑜面对戏志才时,倒是没有特别拘谨,只是惊叹于对方事无巨细的安排。

“戏军师大才!”

这几年,戏志才经过历练颇有一种上位者的气质,要是抛开两鬓少许的白发,帅气逼人。

就连帅得不像话的周瑜,都得避其锋芒。

“公瑾也不赖嘛。”戏志才微笑道:“小小年纪就坐上校尉之位,将来不可限量啊。”

周瑜立马作揖,谦虚道:“军师过奖了,微末伎俩,哪敢在军师面前显摆。”

戏志才笑而不语,交接事宜差不多了,他才有闲心跟周瑜打趣一二。

算算时间,这次也快有一年不曾回家,倒是有些想念家人了。

按照惯例,金茂每年都会安排医学院的那帮人给每位重要人物体检。

但是戏志才估计,今年应该回不去了。

益州太大了,扬州军只有不到三万人,想要完全占下来,几乎不可能。

而且水道已断,想要后方运送补给几乎不可能,戏志才正在着手在益州春耕事宜。

前方打仗有周瑜,荀攸也能勉强接替军需官的岗位,戏志才必须为接下来扬州军的粮草行动起来。

就在戏志才陷入沉思,周瑜整理文献之时,下面人来报:“校尉,甘司马和一位名叫贾龙的人求见。”

周瑜略一思量,便朝戏志才拱手道:“军师怎么看?”

戏志才在人进来禀报时就已经清醒,淡然道:“你才是主将,自然由你做主。”

周瑜也就这么一问,扭头道:“传进来!”

不一会儿,甘宁、贾龙携手进门。

“拜见校尉,拜见军师!”

甘宁人麻了,他没想到,扬州军二把手也在这里,早知道就不带人来了。

贾龙并不知道戏志才长相,但从甘宁的反应也能知道其身份。

“益州校尉贾龙拜见周校尉,拜见戏军师。”

随着扬州军名扬天下,各军师的排名不再是什么大秘密,各势力都非常关注。

周瑜端坐左首,戏志才在右。

“贾校尉此行所为何事?”周瑜单刀直入问道:“可是投诚而来?”

贾龙再次拜道:“正是!”

周瑜非常意外,反应极快道:“贾校尉当知我军律法,如此,我代表主公欢迎贾校尉加入!”

“哦,不对。”周瑜话锋一转道:“贾校尉当从什伍做起,我该叫你贾什长!”

贾龙没想到周瑜言语如此锋利,一点余地都不给留,可又没办法,这次是他有求于人。

“贾某的意思,并非是带军投诚,而是替犍为郡三十万口百姓来谋取一份出路。”

周瑜语气未变,朝戏志才一礼道:“我只管军事,政事还要请军师做主。”

这一幕可把贾龙看傻眼了,但在场其余人却毫不意外。

只有戏志才带有深意地看了眼周瑜,这小子真是个大滑头,把棘手的问题抛给别人解决。

“此二事其实乃是一件事。”

戏志才出声道:“既然要投诚,贾校尉只管带部曲投诚便可,犍为郡百姓,我等自会处置。”

“如何处置?”贾龙不甘心地问道:“我等又会有怎样的下场?”

戏志才缓缓站起身,双手一摆袖子,一手扶肚子,一手靠背,双眼仿佛在看向远方。

他口中缓缓吐出几个斩钉截铁的字来:“顺着昌,逆者亡!”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