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 曹操:陶谦还敢回徐州?削他!(1 / 1)圣代新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3章 曹操:陶谦还敢回徐州?削他!

程昱汇报完,荀谌、荀衍就到了。

“拜见主公。”

荀谌、荀衍二人的举止仿佛就是翻版的荀彧,除了个性不同,“三若”各有千秋。

荀谌可为谋主,荀衍则是全能一些,低配般的荀彧。

“哈哈!”曹操高兴地起身,张开双手道:“友若、休若来了。”

早先只有郭嘉的时候,曹操确实有点饥不择食。

后来荀谌、荀衍不断展现各自价值,曹操的眼光也就高了,对于郭嘉摆烂的行为也没那么多的纵容。

只不过,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坐。”曹操热情招待道:“先坐。”

荀谌、荀衍都不是郭嘉那样的激进派,跟荀彧相似,大是大非面前会主动开口,一般情况下都会听从别人的安排。

等到两人落座,曹操又东拉西扯地说了许多家常,而后才拉回到主题。

“天下纷乱,民不聊生。”

“如今早稻收获,却不尽如人意。”

曹操收敛笑容,站起身悲天悯人般背起双手,凝望着门外的天空。

“程仲德告诉我,这是因为种子的缘故。”

说到这里,二荀就大概猜到曹操的意思了。

果然。

“我欲大兴屯田,奈何没有合适的种子,必须要想镇南将军求购。”

曹操转过身看向二人道:“可如此宝贵之物,想来价值不菲,若是换作我,定不会轻易给予。”

“因此,劳烦二位代替我出使荆州一趟。”

“希望镇南将军看在天下黎民疾苦的份上,帮我一把。”

“我曹操必然感激不尽!”

荀谌并没急着开口,年纪更大的荀衍起身拜了拜,问道:“主公愿以何等代价求稻种?”

曹操平静道:“我不是说了吗,为了天下黎民。”

荀衍又拜了拜,便退下了。

这是变相拒绝的意思。

曹操看向荀谌。

从年纪上来说,荀谌比荀彧小一点,同时也更加激进一些,当然是相对于荀彧来说,而非郭嘉。

荀谌站起身,拜了后,直视曹操的眼睛,问道:“主公是要我兄弟的性命来求取稻种吗?”

“怎么可能!”曹操一甩袖子道:“友若把我当成什么了?”

“我岂是那样的人!”

荀谌不依不饶地问道:“那主公凭什么求取稻种?”

他开始一一分析:“镇南将军并非圣人,亦有七情六欲,如何就能以天下为己任,为了虚无缥缈的百姓,而培养一位将来的敌人?”

“你说什么?”曹操猛地回身,仿佛十分愤怒地质问道:“我与镇南将军同朝为官,如何就成了敌人?”

见曹操一副死不承认的模样,荀谌终于明白,说再多话也是无用,便学着荀衍的模样拜了拜,便退下,不再说话。

“嘿嘿嘿。”

曹操见状,说道:“你们就是经不起玩笑。”

“不好玩!”

“一点也不好玩!”

说罢,曹操像个无赖一般回到座位上,道:“那就请二位去一趟荆州吧,成与不成就看天意了。”

没办法,曹操哪敢大庭广众之下,去说要付出什么代价,那不是给袁绍、袁术落下把柄了嘛。

只能用这种近乎于无赖的方式,暗示荀谌和荀衍二人,这一趟不必建功,能联络上就算成功。

“我手书一封,聊表歉意。”曹操像是无意地随口说道:“希望镇南将军是一位心善之人。”

说罢,曹操就在竹简是奋笔疾书起来。

不一会儿,一封手书便写好了。

曹操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竹筒、封蜡,小心打包好。

再起身来到荀谌、荀衍面前。

等到荀谌荀衍站起身,曹操才郑重地将竹筒交到荀谌手上。

“友若,休若。”曹操拉起两人的手,搭在竹筒之上,道:“相信镇安将军看了后,会同意借稻种于我。”

荀谌心中隐隐有所猜测,但不敢肯定,荀衍倒是最先反应过来,抽出手拜道:“主公放心,此信若是半途有所毁坏,我定会销毁!”

曹操激动地捉住荀衍双手,道:“那就拜托休若了!”

有些事不能明说,因此交给聪明人去做才是最佳选择。

等到荀谌、荀衍二人下去,曹操唤程昱上前,低语道:“代我照看好友若、休若家人!”

程昱抬起头,对上曹操锐利的眼神,便低下头道:“明白。”

曹操抬起手,想拍程昱肩膀,却因身高差距过大,便拍了拍腰,后大笑着出门。

这可把程昱弄得心中忐忑,莫不是他这把老骨头被曹老板看上了吧?

“不可能!”程昱把不该有的念头甩出脑海,众所周知,曹操喜欢少妇,怎么会还喜欢龙阳之好?

绝对不可能!

另一边。

曹操出了门,便带着亲儿子曹昂骑马来到军营。

就算上半年进项二十万粮食,曹操麾下十万大军每天也只能喝两顿稀的,还得下地干活。

操练的时候,士兵们才能吃干饭吃到饱,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曹老板抄作业,将扬州军训练的精髓给学了去,操练时只有合格的士兵才能吃干饭吃到饱,其他人最多给一碗稠粥。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士兵训练热情,还节省了大量粮食,更是能种出粮食来,自给自足。

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要真说起来,这只大军更像是拿起武器的农民,或者说屯田军。

相对应的,士兵战力肯定没办法跟扬州军相比。

但只要比周围诸侯的军队强就行了。

经过十八路诸侯讨董,手中还有最早招募精锐的人仅剩金茂、袁绍两人。

就连董卓都是精锐尽失,还折了个大将徐荣。

因此,曹操只需要比袁术等人的军队强就行。

袁绍本来就是盟友,金茂能不招惹尽量不招惹。

为此,曹操特意送出郭嘉,希望能撇清自身的关系。

军营中。

正在操练士兵的于禁听说曹操父子来了,便将手中之事交给副将李通打理,自己则准备跑去中军大帐汇报。

不曾想,曹操径直来到练兵场,身后跟着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等将领。

显然,这些人得到消息的时间,比于禁要快得多。

“文则,不必停下,继续操练!”

曹操骑着绝影来到指挥高台附近,满意地看着两万人演练。

这是十万人马中精挑细选的精锐,曹操有意打造一只模仿扬州军主力营的部队。

曹操还想在此基础之上,再编练一只骑兵。

可惜,战马一直都是稀缺的战略兵种,就算是曹操也缺战马。只有西北凉、并、幽三州,才盛产战马。

“文则真是块练兵的好料子!”

曹操不吝夸奖道:“半年时间就能为我练出一只强军来,当真有才!”

乐进深感赞同,但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就不这么看了。

扬州军什么样,他们都见识过,一比较,两者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过去那么久,很难说扬州军现在进化成什么样了。

毕竟,战争才是最佳练兵手段,一场大战下来,活着的就是老兵。

两三场大战后,不是成了兵油子就是成了精锐。

可扬州军经历了多少大战?

说一句精锐中的精锐,丝毫不过分。

“子孝曹仁。”曹操眯着眼看着面前不断变换的阵型,问道:“你觉得我这两万大军,能够拼掉多少扬州军精锐?”

曹仁催促战马上前两步,抱拳道:“禀主公,若是两两展开对战,我认为能抵过五千之数。”

“可打仗并不以人数、兵力取胜,而要靠谋划。”

“我认为,若是谋划得当,就算是拼掉扬州军所有精锐,也未可知也。”

曹操大笑道:“子孝说得不错!”

“若是谋略得当,别说是两万精锐,就算是扬州军倾巢而出,也能一朝覆灭!”

“可我们也不能小瞧了天下人。”

曹操收敛笑容道:“难道说只有我们会用谋略吗?”

“不可能!”

“因此,真正打起来,我们当重视对手!”

曹仁送上一记马屁道:“主公英明!”

曹操非常满意,右手举起马鞭指向前方道:“等这只兵马练出来了,子孝、子廉二人各领五千人。”

“元让、妙才也各领五千。”

“镇南将军有金木水火土五营,那咱们就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营!”

曹操嘿笑一声道:“今日不定哪一营为青龙营,等明年,哪一营立的功多,那一营便为青龙营!”

这下子,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之间不再和谐,火药味十足。

其实,金茂并没有设什么五行主力营,这是曹操独家赠送。

且各家的叫法都不一样。

总之,扬州军已经彻底打出名气来,谁也不愿意再去轻易招惹。

不论是精锐程度,还是后勤保障,全都是吊打当前任一诸侯的级别。

等到吃午饭的时间,士兵们在各将领的安排下,有序埋锅造饭。

早就有人在中军大帐设宴,曹操只需带着诸将过去就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

由于今年收获了大量稻米,今日的主食也就变成了粗糙难以入口的稻米。

相比于粟米和面食,早稻口感极差,勉强能入口罢了。

对于百姓来说,没什么差别,可对曹操这样锦衣玉食的人来说,就遭老罪了。

从吃饭的方式就能看出在场这些人小时候的家境区别。

曹仁、曹洪跟曹操一样,只喝酒、吃肉,粗糙的米饭看都不看一眼。

夏侯惇、于禁、李典偶尔巴拉两口,便不吃了。

唯二不受影响的夏侯渊、乐进,丝毫不受影响,猛猛地旋。

倒不是说夏侯渊家里穷,而是这家伙能吃苦。

乐进倒是真的穷,早年游走时,什么饭没吃过?

酒足饭饱。

曹操说起袁术的事来:“豫州境内有一股悍匪,可把豫州牧给愁坏了。”

“这不,又给我来信,催促发兵。”

“可我哪有兵马去支援豫州牧?”

夏侯渊不合时宜地出列抱拳道:“主公,给我一千骑兵,定能除掉这伙贼寇!”

曹操战术性后仰到一半,骂道:“胡闹!”

“我哪有一千骑兵给你挥霍?”

“此去豫州颖川何止千里?”

“你能不能动动脑子,谁给你补给?”

夏侯渊理所当然道:“自然是豫州牧提供粮草啊。”

“呵呵。”曹操怪笑起来:“嘿嘿!”

“妙才啊。”曹操郁闷道:“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那么鲁莽呢?”

“都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你怎么就不吸取教训?”

曹操站起身,双手叉腰道:“还记得十八路诸侯讨董那会,孙坚受袁术驱使,一路势如破竹。”

“结果怎么着?”

曹操身子前倾道:“袁术听信小人谗言,断了孙坚的粮草供应,给了董卓喘息之机。”

“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

“若不是扬州牧,恐怕董卓都打到关东来了,还能有我等什么事?”

曹操环顾左右,道:“你们说这样的豫州牧,他会提供粮草?”

“做梦!”

“省省吧,妙才。”

夏侯渊不解地推下去,不知道曹操到底想说什么,问题提出来不就是要去解决的吗?

夏侯渊不理解,夏侯惇、曹仁倒是有所猜测,但不敢肯定。

曹操心思多变,谁也不清楚他心里真实的想法。

“话又说回来。”曹操说道:“豫州牧不把心思放在处理这股流寇身上,反倒打起我的主意来。”

“就在上个月,豫州牧派那该死的陶谦来占沛国。”

“要不是收粮在即,我早就宰了这老东西!”

曹操义愤填膺道:“徐州在我的治下欣欣向荣,陶谦有什么资格拿回去?”

曹仁立马出列拍马屁道:“主公说得对!”

“末将愿率五千人马,必斩杀陶谦狗头!”

这个时候,大家伙才反应过来,原来曹操的目的在这,一个个争强着请战。

轮到夏侯渊时,这哥们急了,大吼一声道:“主公!只要给我一千骑兵,两日之内,我必战陶谦头颅!”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夏侯渊。

大家都统一说要五千人马请战,怎么就出了个愣头青,一千骑兵就能突突了陶谦?

你以为你是冠军侯呢,一个月纵横万里?

谁知,曹操还真就信了夏侯渊鬼话:“军中无戏言!”

夏侯渊抱拳道:“可立军令状!”

“好!”曹操大喜道:“我等着妙才凯旋的那一天!”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