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 徐州?我全都要!(1 / 1)圣代新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 徐州?我全都要!

荆州,南郡江陵县。

幸好年初时,金茂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在水灾来临之际,保住上中游大部分良田。

下游沿岸的扬州诸郡就没办法保住了,正好休耕一年。

就是后勤压力有些大。

不过,勒紧裤腰带,日子还是能过。

多亏了这几年荀彧等人所做的储备量计划,金茂才有闲工夫在江陵县视察。

水灾峰值已过,益州、荆州将承担今年的产粮重任,金茂不得不重视起来。

去益州的路不好走,金茂只能多多关心荆州的事务。

这天。

曹操派遣使者陈群来求援,金茂便在江边接见了陈群。

“陈群拜见大将军。”

陈群姿态很低,行礼很规范,又拍了一记彩虹屁道:“我听说古之贤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大将军江边治政,颇有古风。”

此情此景,当真应了陈群的话。

金茂随即大笑道:“好一个巧舌如簧的陈群!”

“说吧,这次曹操又有什么事?”

陈群拜道:“我主曹公在冀州遇到些困难,想要请大将军施恩,遣返陈公台,并支持粮草四十万石。”

金茂嘴角牵动,我跟你客套,你怎么就当真了?

“四十万石!”

“曹孟德怎么不去抢啊?”

金茂断然拒绝道:“没有!一斤粮都没有!”

陈群毫不意外,抛出筹码道:“大将军息怒,曹公亦知此请求甚为难人,但当前局势,冀州新定,百废待兴,又逢天灾人祸,粮草短缺已至极限。

曹公念及昔日与大将军并肩作战之谊,特以徐州之北三县为礼,愿与大将军永结盟好,共谋大业。”

“三县?”金茂嗤笑道:“打发叫子呢!”

“要粮可以,十万石换青州、徐州两地!”

面对金茂狮子大开口,陈群苦笑道:“大将军何必为难我。”

“非是为难,实乃情势所迫。”金茂神色凝重,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我肩负四州百姓安危,岂能轻易将土地视为儿戏?

青州、徐州,经多年战乱,早已大不如前,十粮草足以。

再者,曹操吞没我二十万粮草的事还没算呢,他若真有心,何不以实际行动证明,而非仅以此等条件试探我军底线?”

“我知道曹操麾下猛将如云,智谋之士众多,但战争之后,民生凋敝,恢复元气非一日之功。

我提议,开放边市,促进商贸往来,长此以往,两地百姓皆能受益,岂不美哉?”

金茂嘴角上扬,这个时代的古人,应该还不知道什么叫经济战争。

只要放开贸易,金茂这般的产品就能倾销北方,这跟抢钱没什么两样,还不用费劲地去治理。

陈群脸露敬佩之情,道:“大将军高瞻远瞩,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开放边市,不仅可缓解战后物资匮乏,促进经济交流,更能加深南北两地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减少无谓的纷争与猜忌。

此计若成,当为百姓谋取福祉。”

陈群顿了顿,为难道:“可我只是一介佐吏,无法左右我主曹公的意志。”

金茂翻白眼,合着说了这么多全踏马是废话!

彻底失去耐心的金茂,摆手道:“把曹操的底线说出来吧,我看看要不要帮忙。”

陈群神情一肃,不知这是试探还是最后通牒。

虽然来的路上,陈群已经深入研究过金茂的一切,但性格这方面的情报太少了。

陈群只知道金茂贪财好色,却不贪百姓之财,也不恋凡尘之色,只有绝色才能入眼。

按理说,这样一个有原则的人,肯定不会随便开玩笑。

事实证明,金茂就是这么个矛盾的人。

或许只有面对百姓和士兵的时候,他才不会轻易开玩笑,面对其他人时,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沉默良久,陈群还是不敢去赌,便将曹操的底线说了一半:“主公愿以彭城换取四十万石粮草。”

金茂懒得再多说,摆手示意虞翻来接洽此事。

虞翻这人,四州无人不知其毒舌程度,全天下也有薄名,这都是金茂给惯出来的。

陈群自然早有耳闻,顿时,心里发怵,小心拜谒道:“见过虞公。”

“公什么公?”虞翻立马进入战斗状态道:“我有那么老吗?”

陈群讪笑道:“虞公说笑了,此乃尊称。”

“尊称?哼,我看你是怕我开口就让你无地自容吧。”

虞翻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眼神却锐利如鹰,直逼陈群,“不过既然你提到了交易,咱们就开门见山。

彭城换粮草,听起来是笔划算的买卖,但你得明白,这世道,粮草就是命,而城池,不过是块砖瓦堆砌的地盘罢了。

曹孟德若真缺粮至此,何不直接言明,何必绕这么大弯子?”

陈群面色微变,他知道虞翻的言辞虽刻薄,却句句在理,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虞公言之有理,然则主公亦有难言之隐,此番交易,实则是为了稳定后方,以便他日能更好地驰骋疆场,护我大汉江山。”

虞翻冷笑一声,似乎并不买账:“护大汉江山?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倒显得讽刺。若真有心,何不见他勤政爱民,减少征战,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非在此讨价还价,为一己之私,牺牲百姓安宁。”

陈群被这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低头沉默。

可陈群不说话,不代表虞翻就放过了对方,他说道:“你我心知肚明,这所谓的交易,不过是利益交换。”

“在商言商,何必标榜大义?”

“想要四十万粮草?”

“可以!”

虞翻朝金茂离开方向抱拳道:“主公早已言明,拿青州、徐州来换!”

“一个彭城?”虞翻不屑道:“换个陈公台都嫌少。”

陈群被说破心思,却毫不变色。

虞翻暗自称赞,继续加大火力:“若你要言大义,我主乃大将军,敢问曹公何职?”

陈群当然不可能被三言两语给吓退,佯怒道:“虞公如此欺凌我主,就不怕曹公联合袁绍、吕布一同讨伐大将军?”

“江南大水,尔等自顾不暇矣。”

“哈哈哈!”

虞翻大笑道:“吕布?”

“手下败将!来多少不过徒劳。”

“袁绍倒是有几分斤两。”虞翻反讥道:“陈长文可敢保证袁绍不会出卖尔等?”

陈群嘴硬道:“不可知也。”虞翻冷哼一声,道:“世人皆知,袁绍与曹公昔日虽为盟友,然今时不同往日,各自为政,利益为先。

且不说袁绍是否愿为区区言语之争而兴兵动众,即便他真有此意,也得先过了自家领地内那些心怀异志的诸侯与将领。

再者,大将军坐拥天下兵马之半,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岂是区区联合便能撼动?”

言罢,虞翻目光如炬,直视陈群,继续说道:“我主大将军,非但武功盖世,更兼仁德之名远播。此番行事,皆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为天下苍生谋求太平。

反观曹公,虽亦是一代枭雄,但行事多疑,屡有不顾百姓之举,长此以往,必失人心。

陈长文,你若真心为曹公着想,何不劝其罢兵言和,共谋天下大计,而非在此逞口舌之快,徒增干戈?”

陈群闻言,面色微变,却也不甘示弱:“虞公此言差矣,世事如棋局局新,胜负未分,焉知最终鹿死谁手?

我主曹公,胸有沟壑,志在千里,岂会为一时之困局所阻?

至于民心向背,自古以来,皆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待到曹公一统中原,自然能令四海归心。”

虞翻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陈群坚持的尊重,也有对未来局势的自信:“长文兄言之有理,然则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大将军顺应民心,势如破竹,此乃天命所归。

吾等身为臣子,自当竭尽所能,辅佐明主,成就一番伟业。至于最终结果,便让时间来见证吧。”

言毕,虞翻转身欲走,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陈长文,你我各为其主,今日之论,权当茶余饭后之谈资。他日战场相见,还望手下不要留情啊。”

“且慢!”陈群被逼到角落,喊住虞翻道:“虞公名不虚传,今日是我败了。”

陈群叹息道:“实不相瞒,我主愿以徐州为质,不知大将军可否助主公一臂之力?”

虞翻转过身,笑容满面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州之地,曹公倒是好魄力。”

虞翻沉吟半刻,也不拿大道:“既然长文兄坦诚,我也不多废话,这便上禀主公,请他定夺!”

陈群拜道:“多谢。”

另一边。

金茂早就开始安排下一步。

“传荆州诸将来见我,别忘了赵云、文聘、徐晃等将。”

这些人编制在亲兵卫中,一般召外将的时候,不会召这些人。

既然此计乃是荀彧制定,金茂选择相信一回。

曹操肯定会对袁绍动手。

既然如此,他再忙碌也要派些人手去北方,抢人、抢马、抢资源,不能放任曹操坐大。

相比于袁绍坐大,金茂还真不想让曹操变强,历史上的人物,再多的重视也不为过。

不一会儿。

武将们没等到,反倒虞翻那边先有了消息。

“曹操要拿徐州来换?”

这是要孤注一掷啊。

金茂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冲动:“要不趁机把曹操给灭了?”

幸好理智还在,立即把这股念头给掐灭。

骑兵太少啊,应付不了北方战局。

要是说南方是水军的天下,那么北方就是骑兵的天下。

没有足够多的骑兵,只会打草惊蛇,把曹操吓跑。

就算金茂麾下猛将够多,那又怎么样,只败而不灭掉曹操,都没用!

“主公。”虞翻拜道:“还请决断。”

金茂摸了摸下巴不到五厘米的胡子,问道:“陈群要哪几个条件来者?”

而后有自言自语道:“除了四十万粮草和陈宫,是不是还要我派兵去助曹操?”

虞翻恭敬道:“没错。”

“派兵好啊。”

金茂拍着大腿起身,这时正好乌云中间破开一个洞口,阳光洒落人间,正好给金茂加了光环。

“仲翔,我意派出所有骑兵去北方,可是粮草辎重没办法解决。”

“你觉得该如何办?”

虞翻知道主公的意思,陆地运输,损耗巨大,要是答应曹操四十万粮草,那至少要准备二百万数目。

甚至路况要是很差的情况,二百万都打不住,四百万甚至八百万都不稀奇。

“主公可少给粮草,不一定要四十万石,十万石足以。”

“那怎么能行呢?”金茂嘴角翘起道:“十万石显得我小气。”

虞翻急了:“主公,今时不同往日!天灾人祸,如今百姓家中余粮不多矣。”

金茂摆手道:“仲翔可知,庐江造船厂今年造出了海船,若是我从海上运粮,途径徐州,在青州湾屯粮,又如何?”

虞翻心中瞬间浮现一副地图,定格在渤海湾。

此地紧邻青州东莱、北海两郡,再北一点就是冀州渤海郡。

渤海郡往上则是幽州,距离易京战场也就一百公里路程,快马加鞭,两三天就到了。

到时候,别说袁绍睡不着,曹操都更不好过。

不管拿下冀州的人是谁,都得受到金茂的监管!

“主公妙计!”

虞翻由衷地赞叹道:“我不如也。”

“仲翔谦虚了。”金茂嘴角咧得跟朵荷一样,没什么比毒舌的承认更令人爽的事情了。

“你最近也没什么事情做,不如代替我北上一番如何?”

虞翻很想说,我可是大将军长史,您身边的近臣,怎么就没事做了?

然而,面对开疆拓土的诱惑,虞翻还是没有忍住,拜道:“全凭主公吩咐。”

金茂好似没有看出虞翻内心活动,安慰道:“放心啦,我会派熟知北方地理的猛将随你一同前去,安全有保障。”

虞翻仿佛受到莫大的侮辱,顿时红着脸道:“主公小瞧我!”

“我三岁习文,六岁习武,君子六艺不曾落下,何须人保护?”

“好啦好啦。”金茂哄小孩般道:“知道你有种,那我给你一千兵马,冲锋陷阵如何?”

虞翻不屑道:“君子善谋,岂能如莽夫般冲锋陷阵?”

“说你弱又不承认,说你强又狡辩。虞仲翔!你真是这个!”

金茂伸出拇指往下。

虞翻多次想要反驳,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主公说是便是。”

“嗨呀,跟你开玩笑呢。”金茂意兴阑珊道:“真不经逗。”

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凉意,萦绕心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