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8.第168章 不能多说话(1 / 1)萧楚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不能多说话

狼很聪明,据说狗的祖先就是狗,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这条狼看上去没有多少野性,也没有野兽的那种凶猛劲儿。

敢向人类讨食,说明经常被路过的人投喂。

现在被放开也不跑,反而像狗一样甩起了尾巴。

姜宁越看越觉的这家伙很像一头被主人抛弃后跑到野外乞讨的二哈,上前揉了两下顶瓜皮上的毛,狼也没反抗,似乎是知道他不好惹,已经认命。

抓着下巴提起来看了看牙口。

狼牙已经掉了好多。

显然,这条狼不年轻了。

不然也不会沦落到拦路讨食。

大众车上下来的女人眼皮子狂跳,这小伙子胆子大的简直都没边了,抓狼不罢了,还敢抓着狼嘴,这要是那条狼趁机给来上一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但是……

这么好的素材,不拍实在太可惜。

拿着手机一顿猛拍。

冯雪心提到嗓子眼,出气都不敢大声。

好在姜宁很快放开了狼,又取了一把香肠喂狼。

这东西车上多的很,冯雨买了两箱子。

姜宁不爱吃这东西,冯雪也不怎么吃。

库存量比较大。

不过……

别看这玩意儿体重没他一半,但饭量却比他这个大肚汉还要强上好几倍,喂了半箱香肠这玩意竟然还没有吃饱,甩着尾巴眼巴巴的看着他。

大众车上的女人早就不喂了。

一直在那拍照。

姜宁有点不好,把狼撵走了。

吃的再多,也不能全喂狼啊!

大众车上的女人走到路边又拍了一段狼离开的视频,才收起手机,看姜宁:“小哥胆子真大,狼你都敢抓,你真的不怕被狼咬啊?”

姜宁实话实说:“那狼咬不到我。”

女人惊叹:“狼可是野兽啊!”

姜宁笑道:“野兽其实并不可怕,人类才是这个星球上最顶级的掠食者,除了老虎狮子棕熊大象等体量远超人类的大型猛兽,相同体重下,人类要是不怕受伤,放开了手脚和野兽生死相搏,没有什么野兽会是人类的对手。”

女人不信:“人类怎么可能是野兽的对手?”

姜宁反问:“为什么不可能,人类拥有灵活的四肢,手脚肩肘膝甚至脑袋都可以当作武器来使用,野兽有什么,就说狼,除了会咬,还有什么攻击手段?再说力量,狼能有多大的力气,成年人的力气是大于狼的,如果不怕受伤来一场生死搏斗,哪怕一个女人,也可以轻易弄死一只狼,拼着被狼咬一口,只要不被咬到喉咙这种要害就不会失去战斗力,两根手指头把狼眼珠子抠出来行不行?要是借助工具,弄死一只狼就更简单了。”

女人听的那个惊呆,只觉认知被颠覆。

人怎么能和野兽以命相搏呢!

被狼咬上一口,那得多疼啊!

指不定还会有什么细菌……

不过……

这家伙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

但人毕竟是人,谁吃饱了撑的去跟野兽拼命啊!

所以这就是个悖论。

姜宁没再多说,招呼冯雪上车出发。

天黑前要到五道梁,在那里过夜。

已经过了三点,关键天气还不好,看着像是要下雨。

万一堵在路上就麻烦了。

超过大众时看了下,女人也准备上车赶路。

正好拉开车门,姜宁扫了眼车里,就有些意外。

冯雪也很意外,比划着手语。

意思是那个女人真厉害!

确实厉害,一个人开车跑无人区。

男人也就算了,一个女人有这种勇气确实难得。

也不知道是真不怕,还是无知者无畏。

跑了七八公里,堵车了。

姜宁已经习以为常,自从上了109国道就这样。

时不时堵一下,蜗牛一样慢慢往前挪。

只有两个车道,遇到大车占道超车都能堵半天。

大车挡着,前面是什么情况也看不到。

扫了眼后视镜,开大众的女人也跟了上来。

就在他车后面。

冯雪两手揉着脑袋,似乎有点不舒服。

姜宁就问:“是不是头疼了?”

冯雪点头。

姜宁立刻就道:“应该是缺氧了,你吸点氧气看看。”

冯雪一听,忙从后面拿过一个氧气瓶,打开吸了好几口。

车一直不动弹,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况。

姜宁也不着急,一直问情况。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冯雪才表示好了一点。

姜宁不放心的叮嘱:“这地方海拔四千多米,肯定缺氧,你要觉得不舒服就吸氧,咱们带的氧气足够,就算不够路上也能买,不用省。”

冯雪点头,又比划了下。

她就是稍微有点儿头疼,不算太严重。

长时间不动弹,姜宁有点坐不住。

下车去看了看,前面车上的人也都下来了。

站在路上朝前张望,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正准备过去问问呢,前面车上的人纷纷往回跑。

好像开始动了。

姜宁就回到了车上,又等了七八分钟。

前面的大车才打火,慢慢往前开。

姜宁跟上,就这么乌龟一样的往前挪。

墨迹了半个小时才通过拥堵路段。

车速渐渐提了起来。

没有看到车祸,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堵的车。

到不冻泉时停下上了个厕所。

然后继续出发。

没走多远,又下起了雨。

路更不好走了,大车都开的很快。

小车也老老实实的,超车的不多。

越往前走,海拔也越高。

氧气越发稀薄,冯雪的高原反应也越来越严重。

时不时吸两口氧气。

路过可可西里藏羚羊观景台,停下看了看。

拍了几张照片,就赶紧上车走人。

姜宁一边开车,一边给冯雪说着网上查的关于五道渠的资料:“有人说过了五道梁,生死两茫茫,还有人说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还有说上了风火山,进了鬼门关,听说五道梁土壤含汞量太高,长不出植被,极度缺氧,号称生命禁区,好像前几年吧,有一对跑货车的夫妻晚上睡在五道梁,第二天再没醒来。”

冯雪点头,她也看到了这些。

姜宁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冯雪给他写字:“还好,就是头稍微有一点疼。”

姜宁瞥了一眼,继续问:“还有没有其他的不舒服,心跳快不快?”

冯雪:“我觉得还好。”

姜宁就道:“哪里不舒服要及时给我说。”

冯雪点着头答应了。

一路颠簸,天擦黑时到了五道梁。

这里海拔五千以上,据说因为这地方土壤含汞太高,长不出植被,极度缺氧,姜宁依旧没有什么反应,但冯雪就不行了,下车走两步就喘。

别说人有高反,车都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

动力衰减。

好在并不严重。

姜宁的大奔心脏太大了,只看参数马力比多数挂车都大。

两台涡轮增加器呢!

动力再衰减也依旧十分暴躁。

超车只要一脚油门。

五道梁没下雨,但环境不是太好,和城市当然没办法比。

但据说已经是青藏线上很不错的过夜地了。

路两边全是超市客栈小饭馆,停了好多车。

都是过路的游客和货车在这过夜住宿。

姜宁先找宾馆,开着车转了一圈,看了好几个宾馆,他其实无所谓的,苦也能吃,就算在车里将就一晚也不是问题,但不能让冯雪遭罪啊!

结果看了几个,条件都太差。

挑来挑去,就河西宾馆还算凑合。

和老板聊了聊,不出意外是老乡。

一晚130,条件嘛,也就勉强能睡觉。

他想住1300的都没有。

没有单间,就开了两个标间。

把了一家川菜馆去吃饭,冯雪没胃口,吃不下。

勉强吃了几口就不吃了。

姜宁一如既往的胃口好,吃了四碗米饭才吃饱。

找饭馆吃饭时,碰到一个直播卖货的。

在路边摆摊卖辣酱,一边卖货还一边喊麦。

吃完饭过来时,发现那个直播卖货的躺在地上。

旁边围了好几个人,好像出事了。

姜宁也过去看了看,问了下:“这人咋了?”

一超市老板说:“休克了,五道梁海拔高,还缺氧,这人又一直不停的说话,搞了两个小时直播,不出问题才怪了,之前有人劝过他,这人还不听。”

姜宁了解,直播其实也是体力活。

在这种走几步都会喘的地方。

连续不停的说上两个小时话,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会到来了。

除了长期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的人。

第一次来还是要小心些。

当然,他这种非人物种不在此列。

姜宁问道:“得救人吧,总不能看着人死。”

旁边有人说了:“报过警了,派出所的马上到。”

话刚说完,民警就到了,简单检查了一下。

把人抬上车直奔格尔木。

这地方可没有医院。

至于能不能救下来,得看老天爷给不给脸。

冯雪有点惴惴,刚到五道梁就碰到这种事。

说话都能休克,岂能不担心。

回到宾馆,在门口碰到开大众的女人。

女人也住在了河西宾馆,正从车里往外拿东西。

看到姜宁和冯雪还打了一声招呼。

回到房间,先给冯雨打了个视频。

聊了几句,冯雪就担心会出问题。

说不出话,就在群里码字把刚刚碰到的事说了一遍。

吓的冯雨赶紧挂了视频,再不敢说了。

就怕姜宁话说多了,也步了那个搞直播的后尘。

两间房子斜着对门。

睡觉之前,姜宁还给冯雪叮嘱了一遍。

哪不舒服不要硬撑,赶紧给他打视频。

冯雪应了。

好在一夜无事。

第二天起来下雨了。

到处都是大雾,天气很糟糕。

吃过早饭重新上路。

没走多远,看到昨天的大众不知何时又跟在了后面。

路太难走,五道梁后面路虽然烂,但就是坑多。

可过了五道梁,直接成了波浪路。

稍微给脚油门就得原地起飞。

跑了一个小时,冯雪再也受不了。

连忙拿了个塑料袋,低着头吐了出来。

姜宁麻爪,往前开了段,见路边有停车的地方。

就把车开下路,停在了路边。

冯雪吐了半天,把吃进去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

精神萎靡。

打开车门,将塑料袋扔出去。姜宁摸摸额头,没发烧,问:“是不是晕车了?”

冯雪点头,她很少晕车。

但今天走的这路实在太坑了。

一上一下,跟坐过山车似的。

本来就有高原反应,颠簸了一下小时,哪还受得了。

姜宁又问:“头疼不疼?”

冯雪比划了下,稍微有一点点疼。

姜宁稍稍放心,情况还不算太坏。

给她喝了点葡萄,又吃了个晕车药。

准备歇一阵再上路,却有人来敲车敲。

是一直跟后面的大众女司机。

姜宁点下车窗。

女人撑着把伞,瞅着车里问:“你们怎么不走了?”

姜宁说:“我姐有点不舒服,停下歇一阵。”

女人瞅了一眼冯雪,问:“是不是缺氧了?”

姜宁道:“不是,晕车了。”

女人就道:“我有晕车药,给你拿点。”

姜宁说:“谢谢,不用了,我们也有。”

女人问了几句,就回车上去了。

但没离开,看样子似乎打算一直跟着他们走。

外面雨雾蒙蒙,啥也看不到。

天有点冷,室外温度才十度。

冯雪开了暖气,怀里抱着暖宝宝。

鞋也脱了,抱着膝盖靠在靠背上。

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坐车时间长了不舒服。

哪里还顾得上那些,怎么舒服怎么坐。

姜宁开着空调,吹脚下。

不然开着暖风太闷,容易打瞌睡。

幸好温度可以分区控制,不然要么他遭罪,要么冯雪挨冻。

歇了十几分钟,重新启动上路。

姜宁再没超车,跟在大车后面慢悠悠的跑。

冯雪靠着靠背眯了一会,睡着了。

姜宁从后面扯了件衣服,给她盖身上。

盖衣服的时候,冯雪又醒了。

睁开眼睛看了一下,自己把衣服盖在身上。

继续睡觉。

姜宁把她放的音乐关掉,默默的开车。

跑了三个小时,快到风火山时又堵了。

冯雪也睡醒了,精神好了些。

没地方吃午饭,两人就吃了些带的糕点和馍馍。

还有肉干水果,反正吃的不会缺。

本以为也就堵个一小会,结果堵了三小时。

风火山出了起行车事故,一辆半挂冲下了路面,车没翻,但车身横在了路上,把路给堵住了,救援了三个小时,才恢复通车,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

排着队翻过风火山,跑了一个多小时。

眼看过了五点,再一个小时应该能到唐古拉山镇。

结果又堵住了。

姜宁已经没了脾气,从格尔木出来就一路堵车。

两天跑了不到五百公里,也是没谁了。

这一堵就堵了一个小时。

眼看过了六点,天还下着雨,再一会天就要黑了。

姜宁等的有点焦躁,冒雨下车去前面打听了一下。

前面是一辆普拉多,车里是一家四口。

敲下车窗问了下不知道,再前面是一辆长城。

问了下还是不知道,于是干脆去问前面大车司机。

大车司机到是消息灵通,告诉了他堵车原因。

据说是因为下大雨,前面发洪水,把桥给冲断了。

两边的车都被堵住,只能等。

等雨停了养段路的把路修通,再通行。

姜宁直接麻了,这不扯蛋嘛!

回到车上,给冯雪一说。

冯雪也麻爪了。

这得等到什么时候?

要是离五道梁不远,调头回去在五道梁住上几天也行,可都跑了一天了,再调头回去实在有点不划算,前面三十公里就到了唐古拉山镇,调头回去太扯了。

今晚肯定过不去了。

和冯雪商量了一下,准备先在车里将就一晚。

正商量呢!

大众女司机跑过来打听消息:“你是不是去前面问了,为什么堵啊?”

姜宁就给她说了下。

大众女司机一听就懵了:“啊,怎么会这样?”

姜宁应付了句:“没办法了,只能在车里凑合一夜了。”

大众女司机愁眉苦脸回车里去了。

冯雪忽然拍拍肚子,指了指窗外。

这是肚子疼了,想上厕所了。

姜宁瞅瞅窗外,荒山野岭的,哪有厕所。

关键是还没个沟沟坎坎啥的。

男人好办,女人就比较麻烦。

换上雨鞋,撑着伞下车,站在路边四下瞅了半天。

这地方是真不友好,平野都比较平坦,实在没女人方便之处。

姜宁瞅了半天,才指指远处:“到那边去吧!”

下了公路,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

走了四十五米。

姜宁觉的这个距离差不多了。

看看冯雪,冯雪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只好继续往前。

走到一百米时,冯雪还不停。

姜宁真想说上一句,这个距离可以了。

视力再好的人也看不清。

但忍了忍,没有说出来。

走到两百米时。

冯雪终于停下,不好意思的比划了个手语。

姜宁就转过身,看着公路的方向。

过了一阵,冯雪方便完撑着伞走过来。

不好意思看他。

姜宁问了一下:“大姨妈走了没?”

冯雪摇了摇头,脸色有点红。

姜宁就没再问,往回走。

这里的地上长了一些稀疏的植被,下雨天还不算太难走,不然要是光秃秃的,一下雨那就比较麻烦了,走回车前时,天色已经有点暗,下雨天黑的很早。

不远处路基下,蹲着一个白的大屁股。

冯雪都不好意思看。

姜宁扫了一眼,一点不惊讶。

出门在外,实在没办法讲究。

回到车前,姜宁让冯雪上车。

打车后厢,将便携式的燃气灶取出来。

又拿了个特制的四脚架,放在右侧空地上。

这玩意是让农场工人用钢筋做的,四个腿只有十公分高,专门户外用的,将燃气灶放到架子上刚刚好,然后取出小锅放上面,又拿出小桶的纯净水。

倒满小锅,打着火烧水。

姜宁蹲在旁边,撑着伞撑着雨水,免的把火打灭了。

冯雪在车里看到了,也下来帮忙。

“你去车里等着吧!”

姜宁不让她待外面:“这火烧水费劲,估计得等好一阵。”

冯雪也没坚持,就上车去等。

虽然刚刚入秋,但高原上气候没个准。

六月下大雪都是常有的事情。

下雨天外面跟北安的初冬没区别,风刮在脸上刀子一样。

冯雪刚刚上车。

大众女司机又跑下来看稀奇:“你还带燃气灶了啊?”

姜宁点头:“就怕遇到这种情况,没想到还真的用上了。”

女司机羡慕的:“你这准备真充分啊,还能泡个泡面吃。”

姜宁问道:“你要不要开水?”

女司机连连点头道:“那谢谢啊。”

姜宁随口应付:“不用客气。”

女司机好奇问:“你姐不会说话吗?”

姜宁点了点头,不想说这个。

女司机好奇心泛滥,很想再问问。

可看他不想说,只好按捺住好奇。

撑着伞站一边,看着锅里渐渐飘出热气。

姜宁问她:“你怎么一个人,家里人没陪你来?”

女司机笑了笑:“一个人也挺好的。”

姜宁就没再问这个,三十几岁的女人了,一个人开着个车到处跑,不是还没结婚,就是家庭出了问题,说:“我看你车牌是江苏的,从江苏开过来的吗?”

女司机点点头:“开了半个多月了。”

姜宁竖了个大拇指:“厉害。”

聊没几句,前面普拉多上的人也跑过来混脸熟。

想借点开水吃泡面。

姜宁也不小气,但是要排队。

锅太小了,一锅水也就一升多点。

泡不了几桶面。

撑着伞聊了阵,普拉多一家是河西的。

算是老乡,干什么的不知道,也没问,车主看着三十几岁,为了谦逊有礼貌,还拿出不少好吃的分享给了大家,但姜宁却总感觉这人是姜伟第二。

正聊着呢,前面长城上的人也下来了。

跑过来混了个脸熟,也想借点开水吃泡面。

姜宁来者不拒,水又不值钱,他带的不少。

汽也够用,他带了三个汽罐。

等了半天,锅里的水烧开了。

姜宁拆了三桶泡面,他两涌冯雪一桶,大众女司机也拆了一桶泡面,锅太小,一锅水刚刚够泡四桶面,就倒的干干净净,姜宁又倒了一锅水,继续烧。

保温杯里快没水了。

还得把保温杯灌满。

姜宁是无所谓,喝凉水也没问题。

冯雪不行,来了大姨妈,天又冷。

得喝热水。

普拉多车主撑着伞挡雨。

姜宁上车吃饭。

两人一个趴中控台,一个趴在方向盘上吃泡面。

冯雪吃了一桶泡面,又吃了一块糕点,就饱了。

姜宁吃了两桶泡面,又吃了五根香肠,还没饱,又拿了两个卤鸡蛋,三个鸡腿和两包鸭脖子,一包酱牛肉吃了,才觉差不多,至少不饿了。

第二锅水烧开,普拉多车主泡了四个泡面。

长城车主烧了第三锅水,全车吃泡面。

姜宁最后又烧了一锅水,把保温杯都装满。

开水不烫,远远不到一百度。

感觉就六十七度的样子。

海拔太高,水的沸点远远不到一百度。

姜宁把东西收拾掉,下去撒了一泡尿,回来准备铺床睡觉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