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生了
姜宁确实比较好奇,二姑家到底有多少钱。
不过这个答案怕是没人能告诉他。
二姑父去了趟省城,据说有老同学的儿子在省里任职,还是某厅的处长,有没有结果不知道,姜宁也不太关心,张玉龙要结婚了,舅舅张跃东来找他。
没成家无所谓,在哪都一样。
结了婚可不行,不能还待在乡下。
姚丽丽没工作,一个人待在城里怎么能行。
父母考虑问题总是比较周全。
姜宁也不墨迹,给舅舅办事还是挺痛快的,给女老板打个电话:“老板好。”
女老板听着很疲惫:“有事吗?”
姜宁有点疑惑,但也不好问,道:“有这么个事,我舅舅儿子在乡下驻村呢,元旦准备结婚,两地分居不太好,老板看看能不能给调到城里来。”
女老板说:“最近事多,等过一阵吧!”
姜宁那个纳闷,但没说什么,结束了通话。
不应该啊!
这点小事,还没芝麻大。
女老板怎么会推辞。
琢磨了下,打给另一位老板。
到挺痛快,一口答应了。
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对普通老姓百来说,那是比上天还难的事,对姜宁来说也就消耗点人情,县里那么多的单位,随便哪个单位还塞不下一个人,只要有个老板说句话就行。
过了几天,张玉龙被借调到县办。
根据相关政策,驻村要驻满两年。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啊!
借调就是最便捷的途径。
忙忙碌碌到了下旬。
眼看着预产期临近,姜宁已经很少出门了。
但二姑忽然病倒了。
娘家亲戚都去看望,姜宁也只能去了。
三家约到一起,准备一起去。
姜宁让人宰了只羊,还亲自下地捉了两只兔子。
开车到了小区,在楼下等了一会。
姜伟和姜泽也开车过来,一起等。
哥三下车,站在车后面交换信息。
姜伟的消息都是民间的:“听说几个工程老板被抓了。”
姜泽补充:“那几个已经交待了,据说给二表哥送了五百万。”
姜伟又问姜宁:“你知道不,二表哥有多少钱?”
姜宁道:“我哪知道,他有多少钱又不告诉我。”
姜泽啧啧两声,一脸的可惜:“二表哥可惜了。”
姜宁瞧瞧他的脸色:“我怎么没看出你哪里可惜了,反而感觉你在兴灾乐祸。”
姜泽立马否认:“不要胡说,这是能胡说的嘛!”
姜宁道:“不信你问伟哥,都快写脸上了。”
姜泽气的瞪他,姜伟嘿嘿笑两声,连连点着头。
等了一阵,大人们到了。
姜泽和姜伟一人给姜宁转了五百块钱,那只羊和两只兔子就算是三家准备的,也不用买其他的东西了,买多了浪费,已经相当丰厚了。
开车到了小区,姜宁拧兔子。
三个哥哥抬羊上楼,姜爸还搭了把手。
二姑家挺热闹,大姑和小姑也过来了。
看到三个兄弟这么给力,直接宰了一只羊,都夸了几句。
二表嫂苏红艳也在,眉宇间全是愁容。
看到舅舅家来人也只是强打欢颜。
姜宁意外的是,大表哥竟然来了。
好久没见这个哥了,自从几个月前在项目部办公室被他踢了好几脚,就臭的都快老死不相往来了,再不登舅舅家门,听说跑外地考察生意去了。
今天能见到人,确实挺意外。
“哥,好久不见啊!”
姜宁跟没事人似的,跟平时一样打着招呼。
周爱国没理他,臭着一张脸。
长辈们看在眼里叹息在心里。
四十几岁的人了还不如个小年轻。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去看了看二姑,不像有病的样子。
感觉病在心里。
在沙发上坐下,二表嫂苏红艳泡了茶,坐下聊了会。
姜宁很好奇大表哥在忙活啥,就问他:“最近在哪发财呢?”
周爱国依旧不理他。
姜宁又问:“听说你去外面考察生意了,找到好的发财项目了没?”
周国爱沉着脸,一副老死不和他往来的样。
大姑父看不下去了:“姜宁在问你话呢,四十几岁的人了,有没有点礼数?”
“我的事情你少管。”
周爱国气哼哼甩下一句,直接起身先走了。
大姑父长叹一口气,一脸的落寞。
大姑则抹起了眼泪。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12月25号,农场提前开年会。
没去新城酒店,就在食堂准备好吃的喝的,热闹了一番。
没有再评优秀员工,真正的优秀员工评来评去还是那几个人,那些落后分子,就算拿棒子打也优秀不起来,没什么意义,干脆不评了,直接发年终奖就完事。
姜宁准备了五六个红包,发给管理层。
红包里不是钱,是个小纸条。
孔芳菲趁着上厕所,取出小纸条看了一下。
眼睛那叫个亮,老板大方啊!
十点多散场后,陈学峰先回宿舍。
姜宁大姨张玉珍是食堂职工,忙活到十一点多才回宿舍。
进门就问:“给你发了多少?”
陈学峰指了指桌子:“你自己看。”
张玉珍就拿起红包,抽出小纸条看了一下:“20万?”
陈学峰嗯了声。
张玉珍高兴的不行:“我能发四万多,加上攒下的工资,今年能存三十多万。”
陈学峰很淡定,高兴不起来。
张玉珍忽然道:“农场的工资这么好,把陈刚也叫回来在农场上班算了。”
陈学峰道:“叫回来干什么,他能种地还是能伐木养殖?”
张玉珍道:“总有陈刚能干的活,实在不行安排到捕猎队抓兔子去,反正你得想办法把人叫回来,三十几岁的人了,再不娶媳妇难道真让打了光棍?看看玉兰家的两个,你们陈家的种怎么就这么差,全是些歪瓜裂枣,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这个暴击伤害值有点高。
陈学峰淡定不住了:“你这是什么话,陈家的种怎么就不行了,就算事业不行了,我们不也堂堂正正做人,最多没把子女教育好,再别说这种气话。”
张玉珍也觉的话说的有点过分了,就叹了口气:“每次看到冯雨挺着大肚子,我都觉得几十年后没脸去见陈家列祖列宗,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老两口为儿子烦心之时。
小姨张玉芳和小姨父陈强也在盘点今年的收入。
小姨父邓强能发六万多。
张玉芳能发四万多,两人加在一起能发十一万。
本以为今年跟去年一样,年终奖也就发个两万。
没想到直接发一年工资,超出预期造成的结果自然就是惊喜。
不过……
张玉芳问:“大姐夫发了多少你知道不?”
邓强不太上心:“我哪知道,反正肯定比我多。”
张玉芳好奇的不行:“姜宁专门给发了个红包,肯定比一年的工资要多不少,大姐夫一个月八千,一年工资不到十万块,姜宁专门给包个红包,肯定比十万多。”
邓强道:“赶紧睡你的觉,就算发一百万也跟你没关系,好奇个啥。”
张玉芳批评他:“就你一天不求上劲,拿着五千块钱的工资躺平摆烂啥也不考虑,小东过年二十四了,比张玉龙小一岁,也该给娶媳妇了,你存了多少钱?”
邓强还挺乐观:“去年存了十万,今年工资不是存了八万多吗,加上年终奖,差不多能存二十万,这就三十万了吧,再攒两年够给买个房子了。”
张玉芳道:“你想的美,万一小东在鸟市买房子呢!”
邓强却道:“鸟市房子贵贵不到哪去,一平一万多到顶了,七八千的也有呢,再攒两年给他在鸟市买个八九十平的两居室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总觉的他那工作不太靠谱,劳务派谴又不是正式工,干上几年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了,我觉的你还不如去找下姜宁,把儿子叫回来在农场上班呢,农场也给交社保,而且交的比他们高。”
张玉芳就反对:“铁路上吃的是公家的饭,农场是给私人打工,怎么能一样,姜宁这个农场都不知道能开几年,万一过几年不行了咋办,你想的太简单了。”
邓强翻了个身,干脆不想了。
抱着手机继续挖坑。
翌日早起上班。
张玉芳抓空问大姐:“大姐,大姐夫发了多少钱?”
张玉珍左右瞅了瞅,小声说:“二十万。”
张玉芳瞬间羡慕了:“比我们两人加起来还要多的多。”
张玉珍道:“你大姐夫操的心多,今年你见他回过几次家没有。”
这个到是实话。
张玉芳道:“邓强太没上进心了,一天就知道混日子,时不时还和人跑去喝小酒,我要是不管紧一点,工资都能完了,让他跟大姐夫学多操点心,就是不操心。”
张玉珍道:“日子过的去就行了,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天生的,没办法强求的,在农场上班销少,你俩一年也能攒个十几二十万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的多了。”
张玉芳点着头:“这么也是。”
张玉珍问:“你哪天去别墅?”
张玉芳道:“等姜宁的电话,他让过去我再去。”
张玉珍道:“估计快了,不是元旦前,就是元旦后。”
……
过了一阵,姜宁早起跑步过来吃早饭。
张玉珍找机会问他:“姜宁,我问你个事啊!”
姜宁忙指了指对面:“你坐下说。”
张玉珍在对面坐下,问:“能让陈刚来场里上班吗?”
姜宁就问:“刚哥肯回来吗?”
张玉珍说:“还不知道,我得先问问你,你答应了你姨父再叫他。”
姜宁点头:“那让姨父叫吧,他要想来那就让他来。”
张玉珍说声好,就去打电话。
农场早就不招工了,现在要进人必须姜宁点头才行。
当然老杨也可以安排人,但找老杨还不如找姜宁呢!
姜宁一边吃饭,一边四下瞅了瞅。
今早竟然没看到大姨父,难道自己起晚了?
不应该啊!
这才七点刚过。
吃饱喝足,又打包了两份早饭回别墅。
……
12月29号,姜宁陪着冯雨去了医院检查。
从进入12月下旬开始,每天都要去一次。
不是常规检查,就是简单的体检。
医生根据体征状况,判断要不要住院待产。
29号这天检查完后,医生让住院。
医生让住院,冯雨就住下了。
姜家立刻忙了起来,姜爸姜妈带着大孙女过来探望。
大伯母二伯母几个嫂子也来探望。
亲戚们也排着队来。
姜宁回了一趟别墅,拉来一大堆东西,准备在医院住下。
冯雪也过来了,和他一起在医院陪床。
要的特殊病房,地方足够大,还有做饭的地方。
张玉兰整理东西时,问:“奶粉准备了吗?”
姜宁说:“准备了。”张玉兰问:“在哪呢,我咋没见?”
冯雪连忙从一个柜子里取出一罐奶粉。
张玉兰接过来一瞧:“和你给婷婷文文买的奶粉是一个牌子吗?”
姜宁点头:“都一样的。”
张玉兰就没有再问,继续盘点其他的东西。
自从知道奶粉不安全后,大孙女和小孙子就再不吃国产奶粉了。
吃的奶粉都是姜宁从外面给买的。
2022年的最后天天,姜宁去了一趟舅舅家,表弟张玉龙明天要结婚。
舅舅家也忙的不行,亲戚全在这。
姜宁没管别的,就给安排了一支接亲车队。
6=9+
最累的还是姜爸姜妈和两个姨父两家,这边张玉龙结婚,得帮着张罗大小事,那边冯雨待产,也得时不时的去医院看望一下,事情赶到了一起,委实有点分身乏术。
元旦这天,新年新景新气象。
全国都在欢庆节日,北安城里却忙的不行。
时不时能看到迎亲车队。
事后统计,元旦这天结婚的至少有二十对。
与之相比,医院却是静悄悄。
早上六点,姜宁早早爬起来,洗漱完后开始等。
冯雪也起来了,洗漱完后检查着东西。
快七点的时候,农场有人送来了早饭。
姜宁和冯雪吃了些,冯雨没吃饭。
快八点的时候,张玉兰领着大孙女过来了。
姜爸没来,两个姨也没过来,都在舅舅家帮衬。
大伯母二伯母,两个堂嫂子也过来了。
陪着等到八点,护士过来了。
通知让进产房。
说是脐带绕颈,只能剖腹产。
定的就是今天,直接剖。
到了产科,其他人都等在了外面。
姜宁跟了进去。
孙梅就问姜妈:“三婶,姜宁怎么进去了?”
张玉兰说:“他不放心,要看着剖。”
孙梅愣住,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姜泽媳妇也愣住。
大伙脸脸相觑,都觉的他有点迫害妄想症。
不就生个孩子,至于嘛!
不但从省城请了医生来,自己还要跟进去。
这简直了……
大伯母问:“姜宁不怕吗?”
张玉兰道:“他说不怕,我也不知道。”
长辈们不知道该说啥了。
看着产房的门关上,上面灯亮起。
里面什么情况也看不到,只能坐在走廊的椅子上耐心等。
产房。
冯雨躺在手术床上,医护人员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姜宁完成消毒,换上防护服进来。
看她有些紧张,就握住手道:“别怕,我在呢!”
冯雨用力的抓住他的手,还是很紧张。
等到医护人员准备完毕,准备手术时。
姜宁让到一边,在旁边看着。
从剖开肚子到拿出孩子,他看的眼睛都不带眨。
也第一时间知道了孩子性别。
是个女儿。
姜宁不悲不喜,感觉很平常。
也没有初为人父的复杂心情。
冯雨一直醒着,因为腰部麻醉她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但孩子被拿出来后却看到了,但她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神询问姜宁,姜宁说:“是个女儿。”
冯雨露出笑容,女儿也挺好。
反正要生两个,二胎要儿子就行。
护士们把孩子洗净,给孩子做着各种检查。
然后裹上带来的小被子。
姜宁暂时没管孩子,看着医护们给冯雨清洗和缝合伤口。
直到冯雨穿好衣服裤子,才过去看他女儿。
六斤八两的小不点,实在太小了。
姜宁单手托着,一手则摸了摸浓密的头发。
小家伙皱巴巴,但并不是太严重,比小侄子刚出生时感觉好多了,也不知道是娘胎里发育的好还是他基本强大,从她妈的肚子里被拿出来不久就睁开了眼睛。
只是眼睛太小,像是两条缝。
眼神没有聚焦,也没有任何情绪。
懵懂的观察着外界。
……
外面,家人们等了都快一个小时。
正有点焦急着,产房的灯熄灭了。
要出来了!
都有经验,一看熄灯就知道该出来了。
果然,没多久护士开门出来。
先报个喜:母女平安。
冯雪长长松了口气。
孙梅左右一瞧:“生个女儿,三婶恭喜啊!”
张玉兰笑着点点头,心情很愉快。
反正已经有了孙子,生什么都行。
过了一会,姜宁抱着孩子出来了。
医护人员推着病房跟在后面。
张玉兰刚想迎过去,看到冯雪先迎了过去。
就稍慢了半步。
姜宁出来,随手将孩子递给冯雪。
其他人则围着病号,问冯雨情况。
姜宁从护士手里接过医用床,亲自推着床。
冯雪抱了一下孩子,就递给姜妈。
凑到病床前给冯雨比划手语。
冯雨没有力气说话,只说了两字:“没事。”
到了病房,姜宁把人抱到病床上。
然后才去卫生间脱掉防护服。
出来后医生也来了,交待了一堆注意事项。
半小时后要让孩子吸奶。
吸不下来让姜宁吸。
总之一堆……
等医护撤离后。
孙梅才问姜宁:“你不害怕吗?”
姜宁道:“不怕啊,生个娃有啥好害怕的。”
孙梅啧啧两声:“你还真是胆子大,没几个男人敢看女人生娃的。”
女人们都纷纷点头,这个是实话。
别说男人,除了医生,就算女人也不敢看。
张玉兰抱着孩子一边打量一边说:“看这眉毛,和她妈妈太像了,细细的弯弯的,长大了肯定和她妈妈一样是个大美人,鼻子和姜宁有点像,挺直的。”
大奶二奶都点着头附和。
姜宁听的那个无语,他怎么就没看出来哪里像了。
出生一个小时的娃,哪里能看出这些。
都是心里的病。
张玉兰抱了一会小孙女,又给姜宁说:“这里没啥事了,你赶紧去酒店看看吧!”
姜宁点头,跟冯雨和冯雪说了声。
去了新城酒店。
张玉龙的结婚喜宴放在新城酒店。
到了楼下,保安看到老板过来先问了一嘴:“老板,生了没?”
姜宁点头:“生了。”
“生了个啥?”
“生个女儿。”
“恭喜啊!”
“嗯,回头发奖金。”
“真的假的?”
“真的?”
姜宁大步上楼,心情很舒畅。
有了儿女,毕竟还是高兴的。
保安也很高兴,没想到恭喜了下还有奖金。
心里就琢磨着,不知道老板会发多少奖金。
姜宁上楼,被问了一路。
酒店的人都知道他老婆今天要生。
纷纷送上恭贺。
到了宴客大厅,亲戚们到是不用问了。
姜妈第一时间拍了照片发到群里。
亲戚们早就看到了。
时间还早,还不到十点。
亲戚大多还在张玉龙的新房,没过来。
就张家的几个舅舅早早过来招呼宾朋,姜爸和大姨父、小姨父也在,一直等到快十一点才陆续有人来,看到邓小芸的时候姜宁很惊讶:“小芸姐哪天回来的?”
邓小芸道:“昨天晚上到的,听说你当爸爸了?”
姜宁点头:“上午刚生。”
“恭喜啊!”
“你也要抓紧!”
一句话差点就把天聊天。
邓小芸愤愤道:“能不能再别跟我提这个?”
姜宁又来了个暴击:“你都二十七了。”
邓小芸扛不住,直接就遁了。
姜宁就问坐在旁边的小姨父:“小芸姐是专门回来的?”
邓强点头:“本来说不回来,前天又打电话说要回来,昨晚半夜两点到的。”
姜宁又问:“邓小东呢,回不来?”
邓强道:“回不来,没休息请不上假。”
姜宁四下瞅瞅,又问大姨父:“刚哥和燕姐回来了没?”
陈学峰弹了弹烟灰:“没来,说请不上假。”
姜宁就问:“前几天大姨说想让刚哥回来去农场上班,来不来?”
陈学峰道:“听他的意思不怎么上来。”
姜宁问道:“刚哥在西疆到底干嘛呢?”
陈学峰顿了顿,才说了实话:“给女人按脚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