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9 章(1 / 1)雾矢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发京城◎

疏影巷的左邻右舍也得知傅闻宵这个月要进京赶考的消息。

对此他们并不意外,在傅闻宵中举后,他就透露过要参加明年会试的意思,以他的学问,参加会试肯定没问题,并不需要继续打磨。

很多打算参加明年会试的举人也是选择在这时候进京。

现在进京刚好,天气还没那么冷,等到十一、十二月份,有些河段的河面结冰,那就不好上路。

等进京后,还可以在京城那边休整几个月,专心读书,去参加会试时也能从容应对。

不过等他们听说,傅闻宵这次进京赶考,居然全家人都一起过去时,都很惊讶。

和周氏交好的一些大娘过来串门,问道:“周妹子,你们咋也跟着一起去?瞧着这天就要转冷,路途遥远,只怕路上有得折腾哩。”

京城离南地实在太远,对这些平民百姓而言,是他们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这一路折腾,光是想想就难受。

周氏笑道:“我们老家就在北地那边,这次进京,正好顺便回老家看看。”

闻言,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周妹子,你们老家是在禹州是吧?”

“听说禹州离京城确实很近。”

周氏对外一律声称夫家就在禹州那边,只是因为夫家出事,方才会带着生病的小儿子和两个孙子孙女南下投奔娘家。

现下傅闻宵中举,是光宗耀祖的事,他们想要回去也是正常。

众人对此都很体谅,倒也没再说什么。

宋娘子也特地过来和他们道别,拉着郁离的手叹道:“你们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

难得遇到一个好相处的邻居,宋娘子还真是挺喜欢郁离的,舍不得他们。

而且郁离是她的忠实客户,非常爱吃她做的蒸糕,时不时会光顾她的生意,光看她吃,就让她觉得自己做的蒸糕是绝顶美味,生意都被带动得更好了。

这样好的邻居,只怕是修了三辈子的福才遇能到吧。

更不用说丈夫这次中举,也多亏傅闻宵的指点,对此宋家人心里是十分感激的,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他们才好。

宋娘子原想着,以后还有机会报答,哪想傅家人这次也跟着进京,若是傅闻宵考中进士,直接被授官,只怕日后想要见面就难了。

郁离道:“就算我们不回来,你们也可以去京城,以后宋举人也要进京赶考的吧?”

“还远着呢。”宋娘子摆手,“他这次能中举,多亏傅举人平时指点,但若是他想要参加会试,还得继续打磨。”

宋举人夫妻都是实在人,知道宋举人的学识尚且不够,自然不会选这种时候进京赶考,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夫妻俩都觉得再打磨个几年挺好的。

宋娘子和郁离说了不少话,问清楚他们出发的时间,说道:“到时候我给你们做些新鲜的蒸糕,让你们带到船上吃。”

郁离欣然应下。

等去了京城,以后想吃宋娘子做的蒸糕可不容易,那得多带些过去,在路上吃个过瘾。

出发前几天,郁离便听说,汪举人夫妻也会和他们一起进京。

“汪举人打算这次下场。”傅闻宵笑道,“汪举人这些年四处游历,积累得也够了,他这次下场,肯定能高中。”

听说汪举人夫妻俩的孩子也在京城那边,两人正好趁这机会去看看他。

至于汪老夫人,春天那会儿,天气好的时候,汪举人夫妻亲自将她送去汪家二哥上任的地方。

那里正好在江南附近,不仅风景好,气候也不错,适合老人家养身体。

正因为他们现在不用侍奉老夫人,夫妻俩方才决定进京。

听到这消息,郁离有些高兴,汪举人夫妻俩一起进京的话,在船上也有个说话的人。

然后她又问这船怎么安排,是不是要租一艘船进京。

“不用,兰姑已经安排好船。”傅闻宵含笑看她,“上次从青江省回来时,你不是很喜欢那艘船吗?这次我们就坐它进京。”

其实郁离喜欢的不是船,而是船上的服务。

每天不重样的美食,吃得她流连忘返,觉得在船上的日子很充实。

听到要乘坐的是这艘船进京,还没出发呢,郁离开始就期盼起来,甚至连离别不舍的情绪都没多少。

傅闻宵见状,暗暗松口气。

他很担心她舍不得这边的亲朋好友,离开时会闷闷不乐。

**

出发前一天,郁离带着夫婿回娘家一趟。

也是这边的传统,出嫁女要和夫婿出远门,娘家人会为他们送行。

这次回的并不是村里的房子,而是二房在县城买的宅子。

因为姐妹们都在县城做生意,年初时,郁金就在县城买了一个大宅子,并将在乡下的郁老二接过来。

郁老二原本是不想来的,他习惯在乡下种地,舍不得乡下的田地和庄稼。

他是典型的庄户人家,对做生意的事一窍不通,同时也觉得做生意风险太大,不如种田实在,要是哪天女儿们的生意出事,家里有田地和庄稼也不至于饿死。

只是五月份那会儿,郁老二在地里干活时摔断了腿,什么都干不了,便被三个女儿接到县城养伤,就这么在县城里住下来。

至于家里的田地,郁金雇人打理。

现在郁家二房也算是村里的大户,请人打理田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村里多得是没田或家里人多地少的人,他们都很愿意去给人做长工伺弄庄稼。

也因为如此,等郁老二的腿好后,他没再回村里,而是去帮柳氏在码头那边卖饭团。

郁离和傅闻宵过来时,发现屋子里的人很多,不仅郁家二房的人在,还有郁大姑和郁小姑一家子。

长辈们正在做饭,今天要给他们践行。

热热闹闹地吃完一顿饭,大伙儿坐下来聊天,只是聊着聊着,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离别愁绪,柳氏和郁大姑、郁小姑更是忍不住红了眼。

这还没走呢,他们就伤感起来。

年纪小的郁珠搂着郁离哭起来。

她扁着嘴说:“大姐,我舍不得你!你什么时候回来?”

郁离摸摸她的脑袋,说道:“等那边的事完后,应该就会回来。”

众人以为她说的“那边的事”是指明年的会试,等傅闻宵考完,他们就会回来。

当然,他们也想到,若是傅闻宵届时被授官,很快就会上任,只怕回来也待不了多少时间。

明白这点的人都有些黯然。

郁金和郁银很不是滋味,她们心里很清楚,她们实在太过依赖这个姐姐,虽然平时大家都忙,或许不怎么见面,但只要想到她和她们待在同一个地方,就在县城里,便无比的安心。

京城和山平县一个在北,一个在南,隔得太远,远得好像这辈子都到不了。

郁金很快就振作起来,“没事,以后我去那边做生意,到时候就可以看到大姐了。”不管大姐在哪里,大了不她将生意做过去,时不时过去看一眼,那不就是能时常见到大姐?

听到这话,郁银和郁珠竖起耳朵,觉得这主意不错。

郁大姑等人觉得她们说的是孩子气话,不免有些好笑。

当然,他们也没打击她们,更不会觉得姑娘家做生意会心野什么的,他们家的几个姑娘都很出色,这点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和长辈们的想法不同,孙芳娘等人都觉得这主意很好,要是以后他们想见离娘,那就努力做生意,她在哪里,就将生意做到哪里。

当然,山平县这边还是他们主要经营的地方。

天色不早,郁离和傅闻宵终于起身离开。

众人送他们出门,问清楚明天早上出发的时间,说他们也会去送行。

翌日一早,吃过早饭,傅家人便出发了。

他们没拿什么行李,这两天,行李已经陆续送去船上。

几天前,傅家的船就抵达山平县的码头,停泊在那里。

早在船过来时,便已经特地布置过一番,都是按着傅闻宵和郁离的喜好布置的,而且这船很大,就算再加上汪家人都能住得下。

傅家人出门时,疏影巷很多人都来送别,并给他们送东西。

送的都是自家做的吃食,让他们带去船上吃。

不管平时有什么矛盾,这会儿傅家人要陪傅闻宵进京赶考,眼瞧着傅闻宵前程大好,他们巴结都来不及,自然想在这种时候给他们留个好印象。

因为东西太多,郁离他们拿不过来,宋举人夫妻便帮忙送到码头那边,也顺便去送送他们。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码头。

看到码头上停泊的那艘大船,得知他们这次进京是租船过去的,心里都有些羡慕,租船自然比乘坐客船要好。

天色微微亮,码头的人却不少,都是过来送傅家人离开的。

和亲朋好友一一道别,傅家人终于登上客船。

客船上,汪举人夫妻已经过来了。

给他们送别的人也不少,但都没来送郁离和傅闻宵的人多。

看到这么多人来送行,夫妻俩不禁感慨,傅闻宵和郁离的人缘确实好,瞧瞧这些人,从贩夫走卒到读书人都有。

客船驶离码头时,郁离忍不住回头,看到码头那边已经哭花脸的三个妹妹,又朝她们挥了挥手。

虽然离开,她并不怎么担心三个妹妹,她们一直坚持练体术,这一年来也增加一些对战经验,一般人还真打不过她们。

而且在山平县,有屠老大、张复等人关照,她对此很放心。

至于她们到外面做生意的话,也有傅家人在暗中照顾,不会让她们出什么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