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0 章(1 / 1)雾矢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试◎

元安长公主回京一事,并未在京城引起太大的波澜。

不过几日,这事便沉寂下来,再加上今年正好是会试年,元月下旬时,各地的举人纷纷进京赶考,京城又开始热闹起来。

去年年底时,进京的举人并不多,这些举人大多都是离京城比较远的,而且家境不俗,足以支撑他们在京中的消费,方才会选择提前入京。

更多的举人选择在年后进京。

这些举人进京后,除了一些身家颇丰的,在京城里有住宅,大多数都会选择住在专门为赶考的士子所修建的会馆,可以省一笔开销。

汪举人特地过来找傅闻宵,和他一起去会馆拜访朋友。

这些朋友除了同乡外,还有很多是汪举人以前游历时认识的,他交友广阔,各地的朋友都有,可以说是五湖四海都有他的朋友。

当然,汪举人最重视的朋友还是傅闻宵。

汪举人不吝啬将这些朋友介绍给傅闻宵认识,觉得以傅贤弟的文采学识,只要见过他的人,都会引为知己。

如此也顺便给傅闻宵扬名。

对于这种事,汪举人十分乐衷,傅闻宵也接受他这份好意。

在傅闻宵忙着去会馆拜访朋友时,郁离则去公主府。

既然元安长公主已经回京,儿媳妇去拜见婆婆是应该的,这京城里的人大多数对傅闻宵的身份心知肚明,也不需要避嫌。

郁离每天都会去公主府,给元安长公主治疗,顺便在这边蹭顿饭。

有时候她会在公主府待久一些,有时候治疗完就离开,端看当天有没有事。

如今没有人盯梢,她的行事更加自在。

自从元安长公主回京,盯梢的人就辙走了。

郁离还挺惊讶的,等听傅闻宵说,因为皇帝亲自派羽林军去接元安长公主回京,变相地表明他的态度,那些人自然不敢再派人盯着他。

因为也没必要,圣人的态度摆在那里,傅闻宵恢复身份只是时间问题。

郁离闻言,有些明悟。

看来宫里那位老皇帝的心思挺难猜的。

还未出正月,天气依然冷得厉害,时不时还会下雪,不过公主府里倒是一片葱绿,亭台楼阁,环境极为优美雅致。

郁离去过那么多地方,觉得公主府是她见过最漂亮的府邸。

听说公主府是前朝的一位亲王的府邸,当时花了不少银钱心思,修建得美轮美奂。

先帝在时,便将它赏赐给唯一的嫡女元安长公主,作为她的公主府。

这几年,元安长公主虽然避居行宫,但公主府里仍有下人兢兢业业地打理、维护,纵使主人不在,亦未破败。

郁离在公主府待了大半天,直到傅闻宵过来接她。

他过来时,郁离正陪元安长公主下棋,旁边摆着几个匣子装着的点心,还有一壶热茶。

郁离歪坐在那里,一边下棋,时不时摸块点心往嘴里塞。

她的对面是元安长公主,坐姿端正中透着几分闲适优雅,手执黑子,含笑看着对面的儿媳妇,见到她懒散的坐姿,并未说什么,面上透着几分纵容。

看到这一幕,傅闻宵不禁有些沉默。

母亲素来是个讲究的人,行举坐卧皆有分寸,平时颇重规矩,可这些规矩在遇到离娘时,好像也被丢到一边。

若是以往,母亲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在下棋时还要兼顾吃点心,坐没坐相。

玉竹见他沉默,掩嘴笑起来,小声地说:“世子夫人最近每天都会过来陪殿下说话聊天,殿下心里很喜欢呢。”想到什么,她又说,“其实殿下以前是想养个姐儿的。”

傅闻宵闻言,明白她的意思,看来母亲这是将离娘当女儿养。

挺好的。

听说婆媳问题素来让人头疼,很少有婆婆会将儿媳妇当自家人看待,不过在他这儿,看来是没婆媳问题的。

离娘不必说,很少有人能讨厌她,若是不喜欢她,肯定是那人有问题。

母亲是个理静又克制的人,不会被情绪左右自己,她不是那种恶婆婆,向来尊重自己儿子的选择,既然是他选择的妻子,母亲也会接受,自然不会刁难她。

傅闻宵站在门外,耐心地等她们下完一盘棋,方才走进来。

看到傅闻宵,郁离招呼他,声音轻快:“宵哥儿,你来啦,过来吃玫瑰酥,这个好吃。”

傅闻宵先和元安长公主请安,然后坐下来,就着丫鬟端来的水净手后,方才接过她递来的玫瑰酥。

他的口腹之欲并不重,不过看她明亮的笑脸,仍是点头道:“好吃。”

“是吧?”她开心地说,“这是公主府的厨子做的,我最近很喜欢吃这个。”

元安长公主接过丫鬟端过来的茶饮了一口,笑道:“喜欢就多吃点,等会儿我让人给你装些带回去。”

“谢谢母亲。”郁离嘴甜地说。

她对所有主动给她提供食物的人都充满好感。

坐了会儿,天色不早,郁离和傅闻宵起身告辞。

离开前,郁离给元安长公主输了些异能治疗。

元安长公主亲自送他们到门口,默默地目送他们离开,直到寒风起时,在玉竹的挽扶下回房歇息。

屋里的光线有些暗,一片寂静。

玉竹心下叹息,似乎世子夫人一走,偌大的公主府又变得冷冷清清的。

茹嬷嬷心里也难受得厉害,暗地里抹泪,和几个大丫鬟说:“殿下从小性子就这样,太过端静,以前有国公爷陪着她还好,现下国公爷不在,她一个人多寂寞啊……虽然殿下不说,但我知道她心里是难受的……”

若元安长公主和镇国公傅宗绪没什么感情还好,偏偏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夫妻情深,一个去了,一个被留下来。

留下的人才是痛苦的。

茹嬷嬷实在心疼她的公主。

玉竹见她哭得伤心,只得安慰道:“还有世子和世子夫人在呢,殿下喜欢世子夫人,日后让她多过来陪陪公主便是。”

茹嬷嬷拭去眼泪,又振作起来,“那倒是。”

幸好世子夫人是个好的,愿意过来陪公主,而且她的性子也好,公主十分喜欢她,有她陪伴,公主倒没那么寂寞。

**

公主府离柳文巷有一段路程,两人都是乘坐马车回去。

马车里,傅闻宵揽着郁离,将脸轻轻地磕在她的肩膀,声音温柔,“离娘,谢谢你过来陪母亲。”

郁离眨了下眼睛,“不用谢,母亲这儿好吃的东西多,我挺喜欢的。”

傅闻宵失笑,伸手轻抚她的发,转移了话题,说起他今儿在会馆拜访的事,见了什么人。

郁离打开匣子,一边吃玫瑰酥一边听,当一个忠实的听众。

等他说完,她递一块玫瑰酥给他,鼓励他继续说。

傅闻宵:“……”

两人回到家,便见周氏正在忙着整理东西

郁离问:“娘,做什么呢?”

周氏道:“现在月末了,下月初宵哥儿要去参加会试,得开始给他准备行李,会试可是要考九天,这么冷的天儿,得多准备些保暖御寒的衣物才行,不然人都得冻傻。”

会试三年一次,又称春闱,在二月初举办。

京城的二月初,仍是极寒天气,没有回暖的迹象,听说贡院那边的房舍环境十分简陋,就几块板子隔着,根本就没办法御寒。

据闻每次会试,倒下的士子都不少。

所以要提前备好保暖的衣物和被褥等。

这些东西,贡院那边有规定带多少,唯一不好的是,士子们的衣物必须要单层的,不能有任何夹层,以防作弊。

如此只能尽量选那些用厚实的布料做的衣物。

郁离听后,看了眼周氏收拾的东西,觉得这衣服确实薄了点,不够保暖,不由扭头打量傅闻宵。

科举那么多场考试,可以说最难熬的就数会试,乡试虽然也要考九天,但那时候是在八月,天气并没那么冷,不像二月份的京城,这天气能冻死人的地步。

他的身体看着清瘦,而且不管穿多少衣物,体温都偏低,挺让人担心的。

回到房里,郁离拉着他的手,从他的手腕开始捏起,一路捏到手臂,然后是肩膀,再从胸膛往下,一寸寸地摸他的骨骼。

“离、离娘。”他的脸有些红,“怎么了?”

怕自己会错意,他不好意思躲开,乖乖地站在那里由她摸骨头。

郁离摸完后,说道:“你的骨骼结实不少,看来中级体术已经练出一些成果。”

“真的?”傅闻宵有些惊喜。

郁离嗯一声,“应该足够你撑完九天的会试。”

应该吧?

傅闻宵失笑,原来她查看他的身体是为这个。

他笑道:“放心,我能撑得住的。”就算没有练体术,以他以前的身体素质,九天还是能撑得住的。

郁离却没那么放心,谁让他的体温偏冷,总让她觉得他身体还没好。

接下来的日子,郁离和周氏一起准备傅闻宵会试需要的东西。

去公主府那边时,她顺便和公主婆婆说了一嘴。

元安长公主对这事也颇为关心,说道:“每次会试前,工部那边会专门派人去修缮贡院,倒是不担心贡院会漏风漏雨,不过贡院的环境确实简陋了点。”

每个会试年,那么多士子进京参加会试,病倒的也多。

以前她就想提议改一改贡院的环境,让那些考试的士子不至于那么难熬,只是没等她提,就发生那么多事……

想到这里,元安长公主眸色微沉。

郁离离开公主府时,带着公主府特地为傅闻宵准备的东西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