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完这一天,春节就结束了。
所以红姐美食集市迎来了自春节以来的第一个小高潮。
如今上下九步行街上,一共有四个类似的小吃集市,
一是春玲美食集市,
一是红姐美食集市,
一是章大姐美食集市,
一是强记美食集市,
但,这四家小吃集市的特征太分明了。
——红姐美食集市,是关春玲和红姐合伙搞的,店铺大,装修新,不但座位多、还安装了空调!
所有的服务员、大厨都穿着崭新干净的制服,所有的美食制作都是当着顾客的面做的,看着卫生干净,吃起来味道也好。
这里灶台干净,窗明几净,服务员热情有朝气,桌椅地板时刻都保持着干净整洁,而且还有空调,坐在这里特别凉快!
最重要的是,不但店里的优惠花样特别多,而且每周都会推出一款全新的小吃,价格优惠味道绝好!
好多顾客都是冲着每周上新来的。
——春玲美食集市,是旧房东沿袭下来的以前关春玲搞的那一套。
房东大约觉得原有的一切就很好,所以在硬件方面没有做出任何改动。
见关春玲现在的生意那么好,他也有点嫉妒,也有积极想办法改进。
改动之处在于:他是本地人嘛,主打广州西关美食,味道确实不错。
但也有败笔:他是本地人嘛,七大姑八大姨的找不着工作,都来求他,全都这些亲戚都来了。
可这些都是上了年纪、又想赚点钱贴补家用的老太太,
她们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又听不懂普通话,不是算错账、就是上错菜……
所以这家铺子的生意,慢慢不如红姐美食集市了。
——章大姐美食集市,就是章大姐两口子联合其他的小贩,离开了关春玲的领导以后,自立门声干的。
但,她们的经济实力还是欠缺了些,既比不上旧铺房东,也比不上关春玲和红姐。
再加上,确实眼界不太行:
她们没有实力买空调、彻底改善环境,也买不起冰柜;
她们在美食上没有关春玲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她们也不像关春玲那样,特别关注美食的味道、搭配、品质、卫生;
她们甚至连统一的制服也舍不得买……
经济实力,限制了她们的思维与眼界,但靠着之前在关春玲那儿受到的培训,生意不好不坏。
反正不再像当初跟着关春玲那样,每天一开铺子门,就挣得盆满钵满了。
——强记美食集市,
这是之前关春玲的第一个铺子还没关门之前,就出现的赝品。
这强记一出现,关春玲就特别焦虑。
后来关月旖去消费了一次以后,彻底松了口气。
这强记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现在看来……
感觉他们快要撑不下去了。
所以——
关春玲安慰红姐,“没事的啦!你看,现在上下九就只有我们的铺子生意最好!”
“我每个周末都会回来帮忙的嘛!”
“你一向能干,会管好铺子的。”关春玲含笑说道。
红姐撅着嘴儿,“春玲啊,要不,咱们在铺子里装个电话吧!要是铺子里出了事儿,我就打电话到陈老板那里,托他给你传话呗。”
关春玲心疼钱,“别了,初装费要五千块钱呢!”
红姐怂恿道:“没事儿!装了以后,我们平时也可开放给顾客用嘛,五角钱打一次市内电话,长途三块钱三分钟……总有一天能赚回来的。”
关春玲想了又想,“没必要。”
红姐生气了,“哼,那我自己出钱装!”
关春玲啼笑皆非,“你要是有急事呢,就去小卖部花上五角钱打个电话去陈老板那里,托他厂里的文员给我留个话不就得了?”
红姐,“可是你不能打给我啊。”
关春玲,“我不打!我也舍不得钱。”
红姐又哼了一声,气鼓鼓地走了。
后来,红姐果然赌气自费装了一部电话。
虽然也有当成公用收费电话,但收入确实不怎么样,想收回成本几乎遥遥无期。
但,方便了红姐打电话去陈老板那里找关春玲是真的,
也方便了商铺里的员工们打电话回家、或是员工的家里人来找。
不管怎么说,第二天一早,关月旖回学校报到去了。
关春玲、唐秀芳和黄爱萍则把太平巷的出租屋退了,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倒了好几趟公交车,终于吭哧吭哧地来到了下周村。
看着空荡荡但崭新的铺子,三个女人兴奋地捋起了袖子!
关月旖赶到学校后,飞快地朝着食堂跑去。
跑到半路,她看了看腕表……
完了完了,现在已经七点五十七,去买早餐的话就赶不上早八点名了!
她跺了跺脚,转身朝着课室跑去。
将将跑到课室门口——
“关月旖!这边这边。”
关月旖扭头一看,看到了靠后排位置的张建新和刘蔚伟。
她赶紧过去了,埋怨他俩,“你俩占位置也不知道占前头的啊?这么后排的位置还用你们占?”
“一会儿你就知道这是风水宝座了!”靠外边儿的刘蔚伟说道,他翘起了椅子,示意关月旖快进去。
关月旖只得越过他的座位,坐在刘蔚伟和张建新的中间。
几乎是她刚一会下,张建新就从桌子底下递了个饭盒过来。
关月旖还没反应过来,“啊?”
“预着你今天没吃早饭了。”他轻声说道,“白粥。”
关月旖瞪大了眼睛,压低了声音:“大教授已经来了,我怎么吃啊!”
另一边的刘蔚伟骂了一声你怎么这么笨,看我的,
然后他假装低头翻找东西,把头低到了桌子下——
也不知他从哪儿掏出来一个饭盒……
“嘶溜”一声,
关月旖目瞪口呆。
老天奶!
刘蔚伟唆的是牛面粉啊!
这样真的好吗?
会不会太嚣张了点。
但,不得不说,
刘蔚伟吃得那么香,关月旖也饿了。
毕竟她早五点多就起来,才能赶上最早一班车来到学校。
哪顾得上吃早饭!
幸好这样奔波的日子以后不会再有。
关月旖学着刘蔚伟的样子,整个人缩成小小一团,然后低下头,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白粥。
张建新恰到好处地递了个已经掰好、还抹好了豆腐乳的馒头过来。
关月旖一怔,看了他一眼,才接了过来。
她悄眯眯地喝了大半碗白粥,又吃了半个馒头,被饿得空瘪瘪的胃终于发出了满足的喟叹。
然后——
刘蔚伟发出了一声极其销魂的唆粉声音,“嘶——啵!”
张建新骂了一声草,
关月旖被吓得浑身僵硬,
正在讲课的大教授也声音一顿,然后提问,“刘蔚伟同学,你来回答一下问题——”
刘蔚伟很流畅的回答了。
大教授很满意,又开玩笑地问他,“我们吃的不是同一个食堂吗?为什么你买的牛肉粉闻起来那么香?我买的牛肉粉却那么难吃?”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同学们轰堂大笑。
大教授也笑,又点头,“刘蔚伟、关月殷和张建新……最后一节自习课上我办公室去,我和你们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在教授课上偷偷唆粉而不被发现’的话题。”
全班同学大笑。
刘关张三深深地垂下了头。
课间休息的时候,关月旖才把没吃完的小半碗白粥拿到了课室上,一边吃粥一边骂刘蔚伟,“刘蔚伟你上课唆粉的声音能不能不要那么大?”
“粉不唆不好吃!”
“那……这个粉很好吃吗?”
“不好吃啊!”
“不好吃你唆那么大声?教授都听到了,全班同学都听到了!”
“我不是说了吗?粉不唆不好吃!都已经那么难吃了……唆一下更有感觉,才能骗过自己这粉挺好吃的。”
关月旖嘁了一声,白他一眼,“我看你歪理还挺多!”
说到这儿,关月旖突然看了一眼张建新。
他正在咬着笔帽认真看书。
也不知为什么,关月旖总觉得,他跟以前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上自习课的时候,关月旖跟着刘蔚伟、张建新去了大教授办公室。
大教授找他们,是为了国级生物类竞赛的事儿。
三人被大教授盯着填了报名表,又被嘱咐着给出了集训时间——从今天开始,每周一到每周五每晚七点到十点,都要去小课室上强化班,而且必须坚持完这一整个学期。优胜者,要去北大接受为期三个月的集训,初赛是下半年的十一月初,决赛是明年三月。
眼看着饭点就要到了,大教授打开了办公室的门,准备和学生们一块儿去食堂。
师生一边走一边说话:
大教授,“这一次的名额一共有十人,你们仨被我内定了。剩下的七个名额我会通过考核……”
“要争气啊!我们学校可是第一次参赛,你们一定要好好发挥!毕竟当初,你们在高考的时候可是分不如人哪!”
“我教了一辈子的书,从没见过像你们这样基础那么差的……所以每天晚上的集训课,不准迟到!不准缺席!”
刘蔚伟小小声问道:“教授,参加竞赛……有奖学金拿吗?”
大教授弹了一下他的脑门,“你这个人,怎么钻进钱眼子里了?”然后想了想,“比赛是没有奖学金的,但我可以建议学校搞点儿实际奖励来嘉奖一下得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