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巧克力微苦(1 / 1)慕夏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刘蔚伟临阵脱逃,集训营成员们兴奋又激动的喜悦心情消失了。

实战队的四个人很生气,

预备队的五个人很惶恐,

最后气氛紧张到,大教授干脆给大家讲题!

一九九年,从广州到北京的绿皮火车,正点也需要两天两夜才到。

半路上再这里耽误一会儿、那里耽误一会儿……

列车走了三天两夜才到。

关月旖昏昏沉沉的,要么趴桌睡、要么靠在张建新的肩头睡。

总之,半睡半醒间她好像一直在解题。

到了北大以后,大教授担心又出事,告诉大家,“……原计划本来是让大家到了北京以后,好好休息一两天,再进入封闭训练营的。”

“现在计划有变,所以大家就直接进入封闭式训练营吧!”

“等到比赛结束后,再安排大家一起去故宫玩,去王府井逛一逛!”

关月旖只好去借了电话,给许培桢说了这事儿。

许培桢安慰她道:“那是他自己选的路,无论是好是坏、将来都由他自己受着!”

“对了月月,既然你们提前搞封闭训练,那我就把原本这两天的安排给挪到后面去。你那边儿还缺什么,你跟我说说,我帮你准备好。我不一定能见得着你的面,但可以托人送东西给你。”

“安心备考,投入一点……考试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就这样,九个同学直接被大教授给送进了封闭式集训营。

在广州的药科学院,是大教授一个人给九个同学上小班课。

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一只要提出,大教授就会像个保姆似的,针对这个问题把知识点掰得碎碎的,一点一点喂给大家吃,直到大家学会了、完全能运用为止。

现在到了北大,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高校学府,统共来了三四百人!

这几百人应该全是生物专业最厉害的……

一个个看起来,就是很厉害的学霸样子。

再加上大家全都挤在一个大礼堂里听着老师用话筒讲课。

由于不熟悉老师的讲课风格,

导致第一天下课后,九个人都是懵逼的。

听不懂,根本听不懂!

几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当场就哭了。

就像之前大家总听到大教授一直说“你们这一届底子差,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时……

多少会有点不服气。

毕竟强训营里的十个人有六个是县状元。

大家会觉得大教授这么说,可能是在提点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现在,大家不这么想了。

因为——

大教授说的应该是真的!

不过,虽然

第1节 课就听不懂,但大家由于高度紧张,笔记记得特别勤快。

大家相互打气,说不能因为

第1节 课听不懂就影响到情绪……

第2节 课时,由于大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老师授课时第一时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一节课下来,听懂大约三成。

午饭时分,大家和大教授一起吃饭,把上午两节课不懂的地方问出来。

学习氛围空前热烈!

一直到下午上课前,大家才把上午的知识点给匆忙弄清楚了。

于是,下午上课就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就这样,从进入集训营的第一天开始,九个人沦为人机。

关月旖带的一包橘子味水果硬糖、张建新带来的两盒清凉油成为九人团队里最抢手的东西。

大家每天午饭午休、晚饭时间都缠着大教授开小灶讲题,

晚上就复盘,或者做往届竞赛题来熟悉题型……

一晃一个月过去,

大家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变得神经质了。

本来好好的,不知谁说的一句话、或者谁做的一件事触发到关键词,大家就会争先恐后的答题。

再就是,所有的人全都瘦了,面色青白,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儿,男同学的头发普通长了……

但,即将进入预赛的热身赛了,刘蔚伟也一直没回来。

关月旖挺担心他的,

张建新让她别多想,“就算是最亲近的父母家人,也只劝说、引导。”

“咱们和他只是普通朋友而已,我已经劝过了,尽了朋友的本份……”

“他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看他自己。”

关月旖叹气,“就是觉得他那样的家庭,能考上大学、能来读书,还能有参加竞赛的机会真是太不容易了……”

“结果他还放弃了竞赛!”

“倘若他只是放弃了竞赛,也不算太可惜。”

“但如果他要放弃身体健康的话……”

“那确实很不值得。”

“你多顾着点明天的热身赛吧!你可是我们队的台柱子!”张建新提醒她。

关月旖哼了一声,“你不是?”

是啊,按照大教授的想法,实战队里三强二弱,通过初赛是没问题的。

现在变成了二强二弱一渣……

明天的热身赛,还指不定会怎么样。

热身赛与初赛一样分成三场比试:

全员个人笔试,

全员个人实验实操,

团体抢答赛。

于是,实战队的五名队员上了场。

个人笔试和个人实操问题都不大,大家全都是身经百战过的,

对于实战队的新队员卢峰来说,团体抢答赛最恐怖的存在。

团体抢答赛呢,是组委准备了六十道口答题,主持人会在无字幕无提示的前提下,念出题目,由团队按键抢答;

抢了、又答不出的,倒扣一分,这道题将进入下一轮的抢答。

目前的热身赛,仅仅是让大家习惯比赛流程;

但在三天后的初赛里,规定每一个团队在抢答赛里,至少要回答正确一道题。否则将失去团队进入决赛的资格。

在抢答赛开始前,大教授再次告诫大家:

“团体赛呢,大家只要保证至少抢答一道、并且回答正确。”

“一般开场题都容易,大家往死里按键!”“每抢到一道题,先看小卢的,小卢你要是会答,你来答。小卢不会就别吱声,由小关来答。”

“这热身赛么,咱们能拿到入场券就算了哈,该藏拙还得藏拙。北大清华盯得紧,谁在热身赛、初赛中表现突出,将来在决赛上他们就追着谁打!”

团体抢答赛开始了。

大家全都紧张得要死!

再然后,大家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论普通话的重要性。

由于主持人需要在无字幕无提示的前提下,念出题目……

对同学们来说,可就叫苦不迭了。

是的,主持人,是组委会特意从电视台请来的,普通话极标准。

但平时教同学们的老师,或多或少都带着点口音

这就要夸一夸大教授了。

他是东北人。

来到南方教书以后,他发现自己说话说快了,学生们就一脸懵逼,只好学会把语速放慢。

此刻关月旖、张建新这些习惯了标准普通话教学的学生就很占便宜,几乎是主持人一念完题,就可以直接按键抢答!

对于那些来自乡音比较重的地区的学子们来说,就不那么友好了……

逸仙大学药科队的队长是关月旖,副队长是张建新。

大家都是菜鸟,当然是大教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抢答赛一开始,主持人刚念完第一道题,关月旖就抢键成功!

确实就像大教授说的那样,一般开场题都是比较容易的。

卢云峰很完美的回答了问题。

大家全都松了口气,不自觉看向坐在台下的大教授。

大教授整个人非常放松地瘫在椅子上……

大家全都笑了。

既然卢云峰已经答对了题,那么入场券就已经到手了。

接下来的抢答,关月旖会故意慢半拍才按键。

但就算这样,关月旖也还是轮到了答题的机会——第一、第二、第三个按下抢答键的团队都没能回到上问题,那么问题就流到了第四个按键的关月旖团队。

关月旖从头到尾没答题,把答题机会让给了团队里实力较弱的两个队员。

就这样,热身赛结束了。

一共六十四个团队,关月旖团队的分数在不高不低,排在二十二。

大教授拿着团队分数表,从头到尾细细研究一遍,拿着铅笔画了几个圈儿,说道:“这几个团队明显控了分,后天的初赛,你们可一定要注意!”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大教授和两个领队老师一直在充当主持人、读题让大家抢答,

关月旖和队友们答题答到喉咙沙哑,幸好张建新带了几盒西瓜霜润喉片……

很快就迎来了初赛。

初赛分两天进行:

第一天上午是笔试,下午是个操;

第二天上午是团体抢答赛。

笔试那天,关月旖带了两支钢笔、两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擦,匆匆找到考场,又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刚坐下——

坐她前面的女孩田俏就转头和她打招呼,“嗨,关月旖!”

关月旖也笑着说,“嗨,田俏!”

封闭式集训营里,足有三百多人。

之前关月旖也和队友们讨论,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认识一下北大清华的尖子生们……

事实却是,学习强度太大了!大家根本没有社会的时间与精力。

而且来参赛的女生实在太少,五十人不到,每八个女生住在一个宿舍里,人人都在自家导师那儿开小灶学习,直到深夜才打着呵欠回来睡觉,每天一早,就有队友在楼下喊名字,让快点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