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在广州怀念北京炸酱手……(1 / 1)慕夏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月旖一家子终于回到了广州。

对于关月旖和妈妈妹妹来说,当然是松了一口气。

但对于六奶奶来说,体验感就太新奇啦!

她是第一次坐飞机!

看到了小小窗户外飘浮着的绝美云山,看到了高空俯视地面的山脉与地面……

惊得奶奶全程舍不得眨眼。

下了飞机以后,六奶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扑面而来的潮湿热浪!

再一看街上往来的人们……居然全都穿着短裤短袖,脚下还拢着人字拖?

六奶奶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厚实棉袄。

其次,六奶奶发现了另外一个亮点——广州这个城市,居然在隆冬季节也保持着满眼的苍翠绿化!

六奶奶可太兴奋了!

等到大家坐着出租车回到上周村别墅的时候,

六奶奶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老天爷!”六奶奶震惊地看着面积广袤的院子,以及漂亮的几栋小楼,惊得她都不会好好说话了,“你们可太好看了!这房子可太有钱了!”

关月旖和父母妹妹们哈哈大笑。

因为小别墅的三楼是父母的卧室,二楼是姐妹俩的卧室,最后六奶奶搬进了一楼的一个小房间。

其实呢,关春玲已经和家里人讨论过,想把家里的小别墅改一改。

之前她没想过再怀孕,

但既然怀上孩子了,而且还是双胎……

那么还是要考虑一下孩子们出生以后怎么住的问题。

关月旖道:“那还不简单么?”

“现在不做任何改变,老家那边儿不是说,家里人怀着孩子的话不宜动土?”

“反正三楼还算宽敞,以后妈妈生下弟弟妹妹,先在三楼带。”

“等弟弟妹妹长大一点,再把我们二楼重新装修一下。把我和小月儿的房间重新间隔一下,改成四间房也足够了!”

“要不然啊,现在我和小月儿的房间都太大,小月儿都不乐意睡她屋里,天天去我屋里挤我呢!”

许培桢也说道:“对,孩子生下来以后再说,主要是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性别呢。知道了以后再考虑怎么个重新装修法。”

当时关春玲也跟六奶奶说好了,以后让六奶奶陪着小月儿睡,因为大月儿为了学习常常赶夜工,凌晨两三点睡也是有的……

六奶奶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到了现场一看,最终决定住一楼——她膝盖不好,在北京体检的时候,医生就说她膝盖软骨磨损得厉害。

大家只好由着六奶奶了。

关春玲就是很愧疚,“一楼那房子太小了……”

当初别墅一楼的一侧隔了四个小单间出来,本来是当成杂物间来用的,每一个小房间的面积只有七八平米。

放下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和一个单门衣柜,

就再也放不下什么了。

六奶奶倒是很高兴,“这哪儿小了?”

“春玲啊不瞒你说,我在通州的那个小房子,也就这么大,而且堆满了东西!那才是真正的一开门就上床,下了床都没个落脚的地儿!”

“这多好呀!房是房、厅是厅的!”

“你别看这屋子小,空间小睡着才自在!”六奶奶高高兴兴地说道。

大家也只好由她了。

六奶奶花了一天时间休整,然后就安顿了下来。

以前都是关春玲负责做家里的一日三餐,

她本来也爱做饭么。

但现在她怀孕了,茶不思饭不想的,人还特别困倦,做饭根本顾不上!

六奶奶摸清楚家里的柴米油盐在哪儿了以后,就上手了。

一大早,家里就飘满了食物的香气。

不过,六奶奶还延袭着过去她的做饭习惯,和了面、做了手擀面,剁了肉、做了炸肉酱。

一看到谁起来了,就开火煮一锅面吃。

不过,住对面的宋小红也担心关春玲一家刚回来,没吃的,一大早送了早饭过来。

六奶奶一看,有鲜粉、有烧骨菜干粥、有女儿糕什么的,觉得很新奇。

她每一种都试吃了一下,

鲜粉煮了以后,捞了她做的炸肉酱——真不错呀!她做的手擀面有嚼劲儿,但鲜粉吃着很清爽;

烧骨菜干粥,顾名思义,是用烧肉的边角余料尽骨头,再加上晒干的奶白菜干一块儿熬好的粥。烧骨的味道介乎于腊排骨和鲜排骨之间,再配上白菜干的特别香气……米粥也熬得特别软烂,六奶奶觉得可太好吃了!

女儿糕对六奶奶而言,更是见所未见——两块被煎得金黄酥脆的米糕中间夹着炒腌菜、酸萝卜之类的,好吃还不黏牙!

怎么这么好吃?!

六奶奶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地道的南方食物。

她一口气就把烧骨菜干粥给吃完了!

等到关春玲睡到九点多才起来的时候,六奶奶赶紧给她煮了一碗手擀面,浇上炸酱浇头,递给关春玲,又不好意思地坦白,说对面宋小红送来的粥和女儿糕被她吃了,没给关春玲留……

关春玲失笑,“六婶你只管吃!那粥和米糕我们常吃,不稀罕。倒是你做的这炸酱面挺好吃的,平时也吃得少,我乐意吃这个。”

六奶奶这才松了口气。

大家提早从北京回来了,寒假还没过完呢,

关春玲天天在家昏昏欲睡,

关月旖天天捧着专业书看,三不五时地请教许培桢专业问题,

小月儿就领着六奶奶去上周村、下周村玩儿,还去了对面的想家快餐厅;

后来在关春玲和许培桢的首恳下,小月月甚至带着六奶奶搭乘公共汽车去了上下九、去了列德村、员村等关春玲的分店玩……

六奶奶这才知道了关春玲和许培桢两口子真正的经济实力!

当然,六奶奶也在小月儿的介绍下,吃到了不少的广东美食。

现在六奶奶的每一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了干劲与期待。

过了一周,张建新和姜书远也从北京回来了。

张建新是被姜宽强行留下的。

因为之前关月旖呆在北京时,张建新是一天也不愿意离开她……

后来关月旖跟着父母家人提前离开了,

姜宽这才带着姜书远和张建新四处走动——其实就是为了交底、介绍人脉。

所以一直折腾到现在。

不过,张建新在回广州之前,去了一趟劳动胡同派出所,打听了一下祁俊的下落。

果然就像张建新之前猜测的那样,李小强为了脱罪,说他的银灰书刊全都是从祁俊那儿得来的……

祁俊当然不认。

他也想过,到底是谁在搞他。

他首先怀疑是地下室的其他租户干的,

又怀疑是许倩子恨他骗了她的钱去买了房子所以故意报复……

于是祁俊一直在大吵大闹,要求派出所查清真相,还他清白。

听起来,祁俊应该从头到尾都没有怀疑过关月旖这边儿。

在回广州之前,张建新又跟姜宽念叨了一回小月儿遇上的事,姜宽让他放宽心,“……秋后算账的道理你应该要懂。”

此刻,关月旖听着张建新徐徐道来……

得知祁俊将会得到免费的缝纫技术培训,还挺开心的。

但最让她感到开心,却是另外一件事,“张建新,你和姜首长的关系,听起来缓和了不少。”

张建新沉默片刻,说道:“还得多亏了老姜姜书远从中斡旋。”

“总体说来呢……我心里是有怨的,也挺讨厌老爷子那一套独断专行。”

“咱们在北京的时候,你还回广州之前我都烦死他了——他觉得我衣着寒酸,就招呼都不打一声的直接趁我脱衣睡了,就把我衣裳全扔了!当时把我给气够呛!全靠老姜给他做工作……”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看到我真生气了,他才改的。”

张建新说起了有一次,他无意听到姜书远和姜宽的对话。

姜书远说,“……您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知会他一声,这才是最基本的尊重。”

姜宽说,“老子那是为他好!我不尊重他我给他买新衣裳干啥?还一件件的老贵了!”

“再说了,他一天天的不着家,我上哪儿问他去?”

“我一见这下大雪的天气他还穿着单薄的夹棉衣裳我心里就来气儿!”

“书远,我以为你们会理解我……”

“毕竟你小时候在我身边那会儿,还差点儿被饿死、被冻死呢!”

“我寻思着以前我天天忙工作顾不上你,这会儿我退休了我有大把的时间照顾他……”

姜书远沉默许久,说道:“您说的对。”

“可是爸,您亏欠的是我,不是建新,他未必需要您不对口的补偿。”

“孩子没在我跟前长大,以前也没跟您相处过,我们是不了解他的……所以不知道他的想法。”

“您这么贸然扔掉他的衣裳,您就没想过,万一那些衣裳对他来说,还具有御寒保暖之外的作用呢?比如说,他特别喜欢那身衣裳,又比如说,那身衣裳是对他很重要的人送给他的呢?”姜书远反问。

姜宽也沉默了许久,说道:“那我倒是没想那么多。”

姜书远说道:“建新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您别拿当初对我的那一套来对他。”

良久,姜宽叹气,“知道了。”

说到这儿,张建新的眼眶红了。

“月月你不知道,听到这儿的时候,我心理很难受。”

“我和老姜的童年,是各有各的痛苦。”

“但相对而言,似乎还是他更苦些。至少我在张家受的苦是物质上的,从情感上来说,大嫂、二姐和文文武武他们都对我很好。”

“只有他是真的惨……爹不疼娘不爱的,唯一对他好的是继母,可也只过了短短几年的好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