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月旖压根儿没想到,张建新竟然这么缠人。
从婚礼当天夜里,回到婚房后不久,
关月旖一直被张建新折腾到天快亮,累得她要命,最后一巴掌打他脸上,他才停了。
然后,关月旖就过上了日夜颠倒的日子。
白天几乎全都在补觉;
睡饱了以后天黑了,她就接受张建新的食物投喂,然后又……
闹到天快亮才睡下……
三四天以后,关春玲派许培桢过来查看情况。
许培桢来的时候,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汤桶,里头盛着六奶奶给关月旖熬的红枣黄芪党参竹丝鸡汤。
看着神采奕奕到每一根头发丝儿都叫嚣着餍足的张建新,许培桢老大不自在的,根本没办法直接转述关春玲的话。
因为关春玲是这么说的,“你去跟小张说说,我们月月身子弱,不够他那只大狼狗折腾的。让他别总拘着我们月月!要是把我月月祸害坏了,我抽他巴掌!”
可这样的话,关春玲自己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催着许培桢来说。
可许培桢也说不出口呀!
最后他把汤桶递给张建新,支支吾吾说了句,“月月她妈心疼闺女呢……”
第二句是,“过几天你俩不是要去旅游?让月月好好休息,不然……没体力爬山。”
张建新当然也听懂了,脸红得不像话,嗯了一声,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
许培桢走了。
张建新只好节制了起来。
不过,他又闹了关月旖一回……
然后不让她白天睡了,让她起来喝了六奶奶煲的鸡汤,又带着游魂似的关月旖去楼下的小区转了一圈儿;
等她清醒了一点儿,才又领着她回了家。
关月旖终于过上了作息正常的生活。
小夫妻俩歇了两天,然后回了上周村的妈妈家。
关春玲一看女儿眼下的黑眼圈,就怒视着张建新。
张建新讪讪地垂下了头。
不过,关月旖好几天没见着妈妈了,很依恋妈妈,说了好几样想吃的东西。
关春玲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转移开来。
她心疼女儿,再加上女儿向来食欲不振,现在突然想吃这些东西了……关春玲只有开心的,立刻风风火火的准备开整!
关春玲一走,张建新顿时松了口气。
关月旖歪着脑袋看着他,偷偷地露出得意的笑容。
一场风波,就这样被关月旖给化解了。
休息了两天,关月旖和张建新轻装上阵,去了九寨沟。
当然了,轻装上阵,只是相对的说法。
因为行李全在张建新身上。
早在两人讨论要去旅游的时候,关月旖跟张建新说的就是:“出去玩真的很讨厌拿行李!但很多东西好像又是必要的。”
——因为家里的弟弟妹妹小,就算有六奶奶的帮忙,可关春玲还是被困了身。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一家子无论去哪,哪怕就算是去附近的公园散散心,也要年幼的弟弟妹妹准备这样或那样的东西。
所以关月旖很期待能轻轻松松地出去玩一次。
最好是空着双手,什么也不拿的那种!
为此,张建新做了很多很多攻略。
他想尽办法查到了五年之内、每年十月份时九寨沟的的天气预报,确定好要穿什么衣服;
然后准备了一些常备药物,
又向关春玲打听月月平时爱用的洗漱产品……
不得不说,本来关春玲还挺烦他的,
可见他那么上心地准备着两个人的行李,
而关月旖却当起了甩手掌柜?
关春玲又开心了。
她耐心细致地告诉张建新很多很多女儿的事。
张建新听得津津有味。
于是,到了小夫妻俩出发的这一天,
关月旖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两手空空的出了门。
张建新身上背着的包包也不大。
就装了两人各一身厚衣裳,两套换洗的内衣裤,另外还有关月旖用惯的洗漱用品,再就是手里提着一大兜零食。
两人买的是绿皮火车的软卧。
在这个非年非节的淡季,搭乘火车的人比较少。
关月旖和张建新住的这间四人软卧间,一直没有其他的乘客来住。
两人可以自由自地吃零食、聊天说话。
也因为这样,从踏上火车开始,关月旖就感觉到愉悦与幸福了。
九十年代要去九寨沟,可远可远了。
需要先从广州搭乘绿皮火车花上两天两夜去重庆,然后再从重庆那儿搭乘长途班车,花上一天一夜的功夫,才能抵达九寨沟。
由于买的是软卧,旅途并不辛苦。
到了重庆以后,小夫妻俩甚至还停下来玩了几天,然后才去了九寨沟。
不得不说,九寨沟是真美啊!
美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随便走上几步,站在原地不动,仅仅转动身体——只需每转动五度,目光所及之处就是难以言喻的美景!
关月旖可太喜欢这儿了!
张建新见她心情好,便在这儿多呆了几天。
二人白天去景区里逛,夜里在景区大门附近的旅馆休息。
花了四五天的功夫终于把九寨沟景区逛了个遍!
关月旖这才心满意足地跟着张建新离开。
九寨沟这地儿呢,其实交通特别不便利;
它正好位于重庆与成都的中间。
关月旖和张建新是从重庆过来的,所以离开的时候,关月旖决定从成都离开。
到了成都,关月旖也停留了几天去游玩了一下青城山和都江堰,
最后去了峨眉山。
到了峨眉山,张建新先依照他爸姜书远的安排,去镇政府找了一个叫张秦的人。
张秦差不多三十多岁,长相普通、打扮很朴实。
张秦一见张建新,根本就不需要张建新自我介绍,一眼就认出来了!
“哎哟你就是姜主任的儿子张建新吧?”张秦激动地和张建新握手,“太像了!你们父子俩实在是太像了!”
张建新笑道:“张大哥你好!你好啊!”
姜书远告诉过儿子:
早年他去九寨沟参观考察的时候,认识了在那儿当清洁工的张秦。
那时候张秦还没成年,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个大背篓,上下爬山,捡拾清理游客扔在山上的垃圾。张秦还随身带着课本,山路走累了他就停下来看看书。
姜书远很心疼这个想读书又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孩子,就资助了张秦。
张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才回了峨眉山老家,后来就一直留在老家的镇政府工作。
所以张秦对张建新很热情,“姜主任给我打过电话以后,我一早就盼着你们来了!房子已经给你们找好了!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不过,张秦先领着张建新和关月旖去了一趟他家。
张大嫂一听说张建新就是姜书记的儿子,高兴得不得了,慌慌张张跑出去称肉,又喊她婆婆杀鸡,然后在家里办了桌地道的家宴,请张建新和关月旖吃了顿好的。
吃完饭,张秦才对张建新说道:“现在你知道知道我家住在哪儿了吧?回头要是有事,下山来找我也方便。如果我不在,直接找你嫂子也行!”
然后张秦就带着张建新和关月旖上了山。
其实呢,张秦帮忙租的房子距离他家并不远,就在半山腰上。
上山的脚程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
下山估计二十分钟就行。
而且半山腰也并不荒凉,大约有十来户农家呢!
一众三人上山时,总是时不时有人上下山,大家相互打了招呼。
张秦解释道:“我帮你俩租的房子呢比较新,去年才起好的。房主是我堂弟,去年结的婚。他两口子出去打工了嘛,房子就空了下来。”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房子是砖头水泥平房,农村的房子嘛你们也知道的,格局都差不多。有间堂屋,一进堂屋,就分东西厢房嘛。”
“东厢房现在住着个单身老太太,她也是来这里租房子住的,已经住了三个多月。”
“西厢房就你俩住……东西厢房的两个房间是单独的,但是厕所、厨房就要共用。”
“老太太那个人啊我接触了一下,人还是很好相处的。”
“你们先暂时安顿下来,如果住得不舒服你就告诉我,我再想办法帮你们换房子。”
说着,张秦又道:“主要是我觉得这房子比较符合你俩的要求……因为在我们乡下啊,崭新的、干净的、家具也比较好的房子还是比较少的。”
张建新看向了关月旖。
关月旖点了点头。
——是的,她出来玩就是为了放松心情的。肯定是住好一点儿的房子更好。
至于住在东厢房的老太太么,如果真的不好相处的话,那就少相处呗。
实在不行就换房。
张建新赶紧对张秦说道:“好咧!多谢张大哥!”
张秦又解释了一下,“那个房子呢,自家有打了井的,用水还是很方便的,但是不通电。”
“我已经喊我家属上来打扫过卫生,先帮你们准备了一点东西……蜡烛啊手电筒啊电池这些,已经放在西厢房里了。”
说话之间,三人已经走到了半山腰。
张秦指着半隐在竹林间的一幢房子说道:“呐,就是那儿!”
关月旖顺势一看,顿时喜欢上那幢小房子了!
原因无它。
实在是太小巧精致又漂亮了!
翠绿的竹林间,一幢房子半隐半现,红的瓦、绿的门框和窗棣子,半墙之下是青砖,半墙之上是雪白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