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1 / 1)清澜皓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市的衣服不是太多,于?凌看了看就没多大兴趣了。

她对吃的倒是有兴趣。广州可是美?食荟萃之?地,光是看都觉得食指大动。

但是一来晚上吃了三碗饭,二来那是要花钱的啊。

来这?一趟,路费花了四十,食宿已经预交了十块。这?就是五十了!

半个月的收入已经花出去了,赚钱的事?还没有一点眉目。

哪敢再随意花钱?

其他人也差不多,他们又?不是来旅游的。

而且他们平时的收入要么没有,要么也不如于?凌,更是不敢放肆消费。

再加上真的是坐火车坐累了,于?是逛了逛便打道回?府,回?旅馆去了。

睡觉的时候,于?凌把薄毛衣脱下来垫在枕头下。要想不惊动她抽走,那是绝无可能。

四个人两两交错、一头一尾的睡下。

这?样能躺平,勉强还能翻身。

幸亏是一群人一起来。其实在火车上他们也看到了一些事?,但是没敢见义勇为。

实在是不知道那是不是一伙的,专门给人设套。

毕竟都当了多年知青,不像小年轻那么单纯跟热血了。

出门在外,本来就要格外小心。不小心点,丢了钱就自认倒霉吧。

他们各自身上都揣着近乎全部身家,有些还负债,都谨慎得很。不会?涉足旁的事?。

还有就是,人多了,吃住上头还是能省一些的。

要是自己来,一个床位就是两块五。单吃也要贵许多。

如果?这?趟真的能赚到钱,他们这?个小团队应该能存在不短的时间。

下午的时候大家排着队在旅馆的公用电话?那里,各自给家里报了个平安。

于?家是于?承估着时间,骑车到家附近的公用电话?那里等着。

接个电话?一毛钱。

现在的人打电话?,都跟拍电报似的,把要说的说完就挂了。

最长也不会?超过三分钟。

那说的都是钱啊!

就是有人说的超过这?个时间,接电话?这?边的老板也会?敲敲桌子提醒。

就给了一毛钱,把人家的电话?机占着太久也不好。

家里有人千里迢迢去了外地,肯定还是要挂心的。

这?也就是于?凌,早就这?么去过远方。而且又?是一群知青一起。

要是于?朵说她要去广州,于?承肯定不敢放人的。

这?么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可不敢就这?么放她出远门。

最近这?治安,真还不如前些年呢。

前些年没人敢随意闹事?儿的。而且,也没人敢拐带知青。

知青下乡是国家的大事?,有相关机构统一安排的。

到了地方也有大队派人去接。

于?承接了电话?回?家去,就知会?了家里人一声?。

于?朵这?几天自己一个人睡,床上可以随便翻身,自在极了。

听大哥说起二姐她们四个人住一间屋,就两张小床。只能拼在一起睡大通铺。

不由笑道:“如果?有胖子的话?,可有点挤哦!”

邱新梅笑道:“比坐在火车硬座上睡舒服多了。”

她是坐过火车去外地的,回?她外婆家。路上遭罪得很。

所以于?凌敢这?么千里迢迢的去进货,她也挺佩服就是了。

于?朵问?于?承,“大哥,你好像也去过外地啊?”

于?承点头,“嗯,当学徒工的时候跟着师傅去过四川,支援大三线建设。”

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于?朵道:“合着这?个家里除了俩小的,就我没出过远门啊。”

邱新梅笑道:“没准以后你走得最远,直接出国留学去了。”

留学如今是公费的,能被选上的都是凤毛麟角。

去年,也就是1978年6月23日,邓公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此?后,教育部迅速选拔了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从?水木、京大、中科院等选出50人。

为了赶在两国建交前夕到达。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于?12月26日乘法航途经巴黎转乘美?航,历25小时抵达华盛顿。

于?朵道:“大嫂,你可真是看得起我!”

邱新梅点头,“那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么。你可以把志向立高一点嘛。要不然,咱们老北京人,你难道还考到外地去读大学?那就只有出国走得最远了嘛。”

于?朵想了想,公派留学倾向于?自然科学。也就是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天文学,还有生物学。

这几门学科她好像兴趣也不是很大。

她对于?怎么解决当下生活中的难题,诸

如怎么给2000万知青提供饭碗更感兴趣。

去年选派留学生的事?闹得挺大的,当时于承还和周成他们一起聊过呢。

说家里能有人被选上,那可真是光宗耀祖的事?。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当时也聊到其他相当问?题。

譬如说经济落后,外汇奇缺。据说当时50个人出国一共只有50美?元,在领队兜里揣着。

于?承倒是没指望过于?朵能被公派留学。

于?朵的理科成绩虽然过得去,但并不太出挑。她更喜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

这?两样在于?承看来都是没什么用的学科。

不过,关大爷如今靠着古董悄咪咪的赚大钱。于?承改变看法了,懂历史?尤其是考古方面的学问?是有用的。

他倒是觉得于?朵学这?些挺有用的。

不过于?朵如今又?不听他摆布了,而且她正在学的英语也挺能挣钱的。

这?会?儿听了嫂子的话?,于?朵道:“我不会?去学自然科学,公派留学应该轮不到我。”

于?承道:“嗯,你学英语就挺好的。赚钱呢!我听说大学里有专门的外语系。不但教英语,还要教其他外语。”

那不于?朵一门心思要考大学么。

他业余备考职工大学,也接触了一些书读得多的人。听到人家议论大学的学科,也就凑过去听了一耳朵。

于?承觉得这?个西语系挺适合于?朵的。她从?现在开始学,有基础啊!

于?朵眨眨眼,“外语系?”

师丈在外交部工作,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大概劳动节后就能回?来。

如今很缺他这?样的人才。就算只是官复原职,那也是司长正厅级。

她如果?读外语系,成绩好的话?,将来想进外交部工作也许能比较顺利。

如今改革开放,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政治生活中的重点。

六七年后,师丈肯定还没有退休嘛。

没准还更上一层楼了。

于?承道:“是啊,这?不改革开放么。我觉着懂外语的肯定受重用。如今街上的外国人都多起来了。不说其他,就单是接翻译的活儿也很好啊。你不说高老师给出版社翻译,除了千字三元,翻译完一本还能出书另有一份稿费么。”

不然那老太太之?前也一直穷困潦倒,药都不太吃得起,这?一下子都快凑够钱做手术了。

他真觉得这?条路子挺好。

一千多的手术费啊,这?才开始搞几个月的翻译啊!

就算是废品站给凑了几百,老太太自己肯定也挣了上千的。

外语尤其是英语好的人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啊厂办秦秘书说的!

秦秘书最近都在请了家教学英语了。他从?前上大学学的是俄语,如今不吃香了。

所以,还是他小妹子的路子走对了,一点没有走绕路。

于?朵道:“大学考什么专业我还不能确定。还早呢,我连高中都还没读。而且,大学包括专科才6%的录取率。”

邱新梅本来是说着玩的,但看于?朵这?么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也就不好继续说笑了。

于?承道:“高老师不是在辅导你么?你说她是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她前夫更是归国留学生。”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于?承道:“那还有关大爷呢。考不上大学你跟着他学也不错。他这?样的,现在也吃香。啧,你倒是给自己找了两个好师傅。也就黄师傅不怎么中用了。”

跟着黄师傅打了几年杂,完了连个宣传科的临时工都没捞着。

幸好小丫头自己知道广撒网。

于?朵道:“大哥你也太现实了吧!对你来说,人就分有用的和没用的。”

“这?世道本来就是这?样。”于?承振振有词地道。

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朵懒得和他说了。

第二天是3月20号,于?凌一行八人早早起来吃早饭。

广州的早茶是很有名的,他们也去尝了尝。

就是那句话?,来都来了!

看到早茶店爆满的好生意和那一笼笼精致的点心,几人的脚有些走不动路。

昨晚去夜市,大家因为吃饱了都忍住了嘴。但此?刻就有些忍不住了。

经过集体表决,大家一致决定:奢侈一顿还是奢侈得起的。

嗯,那三块钱肯定就打不住了。

从?今明后三天的午饭和晚饭预算里各挪了两块钱出来。

十五块钱,叫了八笼物美?价廉的餐点大家尝了尝,又?喊了一砂锅粤式粥。

耿晨忍不住道:“确实好吃啊!等咱有了钱……”

于?凌笑道:“下次、下次进货就来放开了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