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1 / 1)清澜皓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哥,我的货下周起还会?增加。我给你涨成每次25元吧。你当天晚上就和贺山一起住在仓库。另外?,你去问问关青宝他们四个愿不愿意跟着去接货。你这周先叫两个人?,一个人?一趟十块。下周再叫四个人?。带上他们适合打架的家?伙什。”

这四个她还算熟悉,都是?那一片的。而?且武力值还可以。

他们就更方便了,全勤都不会?扣。

自己摆摊的嘛,少去半天不是?什么大事。

何况如今还是?在二姐那里搭着卖。

目前,晚上跟着跑一趟挣十块,他们是?会?接受的。

跟着二姐,往返要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然后?还要在广州耽搁三天。

差不多是?五十块十天,包吃住。

于承除了晚上要守仓库,还要负责管理?他们,所以涨成25块。

之前货不是?太多,让他去主要是?免得贺山行?差踏错。

如今主要是?要防着外?来的。

不能大意啊,以后?一趟就是?一万以上的货了。

万一谁摸到了车队的规律,等着下了货在半路劫掠呢。

还有库房,虽然窗户横着悍了钢条,门也加固了。但还是?大意不得。

收货那晚货最多,让大哥也去守着吧。

于承震惊地?道:“又要扩大规模了啊?”

如今一次进货都有8000了,还要扩大啊?

不过也是?,供不应求,如果有办法?肯定要扩大规模的。

“辛家?人?今天下午带我和二姐去看了看进货的那个电器行?,是?我的20倍那么大。”

“20倍?”于承直接吓到了。

“是?啊,不来广州,不知道这边的商业有多发?达。真的是?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还有即将成立的深圳特区,我这次也准备过去看看。”

成立特区这事儿?《新闻联播里已经?说了,不过正式成立肯定还得有个过程。

到时候深圳也会?像广州这么发?达吧?毕竟有政策支持呢。

如果政策不重点倾斜,那根本没必要在离广州这么近的地?方,再搞个经?济特区啊。

特区,特事特办!

于朵的行?程不一定会?和常家?人?一致。

她来是?有自己的事的。常家?的盘子对如今的她来说太大、太高端了,她还是?忙自己的吧。

如果他们不去深圳,她可以问问辛明宇要不要同行?。就去看看,开开眼。

于承在电话那边道:“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安排好?。”

一次35,一个月140或者175。加上正职的工资,他月收入过200。这是?拿三薪了。

之前看到老丈人?一个月月入过200。

他是?真的眼馋啊。

还有,于鹏那小子居然都敢挑战他的权威,说自己卖冰棍跟他这个当爸的收入相?当。

还放话,暑假结束的时候要请客。

这让于承受的刺激有点大!

不过,于朵的钱肯定不是?那么好?赚的。这责任越来越重大了。

上回接了货送到西单的铺子。他还看到贺山随身带着电棒呢。

晚上睡觉,电棒也是?放在枕头下面的。

听说那电棒也是?在广州进的货,他得让于朵给他也来一根。

不然回头万一真有人?来抢劫,打起来他很吃亏。

还有,于朵说她自行?车被偷那回,那个看自行?车的被人?下了泻药。

这些都是?要做好?防范的。

这么高的工资,肯定不是?白给他的。

邱新梅才刚刚从娘家?回来,她爸又恢复卖鸡蛋了。

但中间空了这么几天,生意比不上从前了。

而?且经?过这件事,她爸的精气神也短了一截。

不过,这回不用再赶着一两年内给邱勇准备聘礼、聘金了,暂时没那么大的压力。

一个月挣个百来块,再加上50多的退休金,二老过日子绰绰有余。

她妈在家?总哭,还迁怒她。

说如果不是?她给揽的卖鸡蛋的生意,她弟可能还走不到这一步。

邱新梅呕得不行?。

你娇惯出来的,怪我?

而?且她爸在卖鸡蛋,忙。她妈可是?成天除做家?务就没事了的。

居然也没察觉邱勇干的坏事。

再说了,他都20来岁了,还什么都怪家?里人?啊?

邱老娘又怪邱新梅无用,不能把邱勇救出来。

邱新梅被呕得直接不想再回娘家?了。

反正她爸每天都要到她这边来。

中间这几天,于鹏倒是?一天不落的都去卖冰糕了。

同时替他外公把摆摊的位置占着。

不然那么好?的口岸,如果两个人都不去摆摊,搞不好?就被人?占去了。

那里是机械厂的厂医院,他是?机械厂的子弟。

他家?先占的位置,别人?也不好?明着轰他走。毕竟他爸在厂里也是?有三朋四友的。让他爸上班前、下班后?去晃一圈也是?游泳的。

关键如今都知道他小姑很厉害啊。

他还和于承说一天不去,人?家?想买冰糕的人?没买到,可能就去别处买了。

如今那一片推着小推车卖冰糕的小孩可不只他一个。

邱新梅听说于朵又给于承加工钱了道:“你可不能把自己的工作戳脱了啊。”

这才是?根本呢,以后?还能保着儿?孙都有个铁饭碗,代代传承。

她爸那个工作可惜了。如果卖出去,能卖800呢。

邱勇这才干了三个月。

他可真是?一个败家?子啊!

“不会?的,我也相?当于是?在给辛部长干私活呢。有他关照,没事。再说只是?出勤率受影响。如今吃大锅饭,干好?干坏没多大区别。”

“那你职工大学的学业也别耽误了。”这个毕业了涨一级工资是?铁板钉钉的。

于朵放下话筒。

看到旁边搁着常荷放的一沓资料,上头有广交会?字样便道:“这个方便看看么?”

常荷道:“你随便看就是?了。”

于朵想起常家?的生意是?三房负责,而?常荷还是?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

收集的这些资料交到她手上倒也不奇怪。

既然得到了常荷的同意,于朵就展开看了起来。

广交会?她之前肯定是?有所耳闻的,但是?并不知道翔实的数据。

常家?要这方面的数据,广东这边的招商引资部门肯定是?会?很配合的。

广交会?在新华国外?贸史上,可以说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原本叫‘华国出口商

品交易会?’,为了方便外?宾记忆改称广交会?。

是?1957年开始的。每年春秋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展期是?足足一个月。

1957年4月,第一届春交会?一共来了19个国家?或地?区的、1223名国外?采购商。成交金额1800万刀。

1957年的10月,第二节 秋交会?来了33个国家?或地?区的、1923名国外?采购商。成交金额00万刀、

这两次的成交额,达到了当年外?汇储备的20%。

这就算是?个开门红了,感觉还是?很有奔头的。

可以说撑起了华国外?贸的半壁江山。重要到总理?曾八次亲临广交会?现场。

但参加的外?宾数量,直到1971年才首次超过万人?。1978年首次超过两万。

于朵看得有些心酸。

虽然我们自己重视得很,而?且在出口创汇上广交会?是?占了很大比重的。

但之前29年的国际大环境,我们就是?大部分时间处在被封锁禁运中。这些交易数据增长也不快。

不过,之前她一直以为那十年的经?济是?停滞状态,原来也一直在增长当中啊。

于朵想了想,那十年从上到下还是?有很多人?在抓经?济。

机械厂的生产秩序就一直没有乱过。

除了当时的厂长、副厂长上心,肯定上头也有人?支持。

出口创汇,这确实是?经?济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她懂为什么师丈和外?交部大院那些老人?家?挺看重她搞的涉外?旅行?社了。

其实她一个团,一周就赚600多刀。这个数目是?很小的。

但一旦配齐了人?手、车辆,她可以做乘法?的啊。

当然,这不容易。不然他们自己早就做了。就是?师丈说的,如果外?语类人?才,哪不缺啊?

下周旅行?社的樱花国团也要开始接待游客了。

有两个团在转,她一周能净入800多刀。

开学之后?都是?这个数目。

哦,不只,开学后?周末的一日团也会?提上日程。江津正在写相?干的企划案呢。

如果能再增加导游人?数,旅行?社还能扩张。

这一块缺的就是?导游人?数了。

只要有导游,车都好?办。租不到一个型号的,其它的也行?。

甚至像刘师傅的黑的,也是?可以凑合的。

目前旅行?社能独立带团的英语导游:于朵、常宁、林蕊、狄见欢、蔡成。

还有一个积极跟着蔡成学英语,并努力找机会?和游客对话的蓝天。

江津也在学英语,但她没有蓝天那么投入。

她还在焦急地?等待着高考录取的结果,同时在做着旅行?社的行?政工作。

江津是?事实上的办公?室主任,目前会?计、出纳都是?她管着。

于朵也觉得她的语言天赋不太好?,比不上没参加高考的蓝天。

而?且,这里头除了蔡成和蓝天,都是?学生。九月开始就最多只能周日兼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