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3.第123章 李白没老过,杜甫没年轻过(1 / 1)湛蓝天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 李白没老过,杜甫没年轻过

“我被人赶出了住所,落脚在一间小客栈内,忽然我就大病一场,几乎死去!”

李白想到之前的经历,家中传来的噩耗,自身又大病一场,几乎死去。

只是短短时间,却给他一种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的感觉。

“刚才说到,我要告别浪荡生涯,我要娶妻了,一个月后,我就要去往安陆,拜见许家,许家有个院子我可以住,我要生儿育女,虽然我的儿子不能姓李,可是这许家,毕竟也是大姓世家……”

李白回到桌前,举起酒杯,语气很是惆怅。

“你要入赘许家!”

高适呼吸粗了许多,对于李白的选择,他不能接受。

毕竟赘婿在这个时代是会被人小瞧的。

但李白或许是被生活和现实打击到了,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反而觉得许家是大家族,自己的后代姓许,就不在是商人后代。

以后的路也会好走很多。

不过高适对此很是反对,李白心中也是有所迟疑,所以决定去襄阳寻找一位朋友解惑。

这个朋友就是孟浩然,如果他也反对,那么入赘之事李白就会作罢。

这一趟高适同行,两人一同前往襄阳,去拜见孟浩然。

而孟浩然也正好出发去扬州寻找李白,两人差点错过,不过李白还是追上了孟浩然的船,在白布上写字传播信息,询问了孟浩然的意见。

孟浩然给了一个可的答案。

:突生变故,这变故可大了。

:突生变故,家道中落,然后奋而崛起,倒是一个不错的剧本。

:还真的从来没见过李白这个样子。

:那说明还是你知道的少。

:李白遭到这样的变故,还来寻找高适,显然两人关系不错。

:李白朋友挺多的,而且都挺仗义的,只要他开口,会有不少人愿意接济他。

:李白也要结婚了,浪荡生涯结束了。

:听起来不像是结婚啊。

:果然是入赘,曾经拜相,也是大家族了。

:高适的反应,是对入赘有看法啊!

:也不怪高适这态度,那个时代,对入赘的看法就是如此。

:竟然要询问孟浩然的意见,李白果然还是更看重孟浩然啊。

:要不然怎么说风流天下知?

:没完了是吧!】

“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不对,父亲!”

李白下意识的反驳弹幕之上那些对自己曲解的内容,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自己的父亲似乎会出事。

来不及多想,李白直接夺门而出,向着家中赶去。

李白和高适再次分别,去了许家当赘婿,一开始还不错,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岳父许老爷子去世,继承家产的人对李白很是看不惯,处处为难。

刚好丹丘生到来,李白便随着他一同求仙问道,遍访名山。

期间和高适又相遇了一次,之后再次寻仙。

寻仙的结果自然是毫无收货,但是李白的名声却越来越大,甚至还传到了皇上的耳朵中。

于是李白得到了皇上的召见,入住翰林院。而举荐李白的,却是玉真公主。

李白在朝堂之上有了名声,也邀请高适进入长安,为他谋功名。

接到李白的信,高适来到长安寻找李白,只是以现在李白的名气,寻找他的人太多了。

高适只能聚集在李白门外,却是遇到一个意外的熟人,青年杜甫,在杜甫的带领下,他来到胡姬舞坊,找到了李白。

舞坊之中,李白和一群诗人正在饮酒连诗,寻欢作乐。

高适和这些人显得格格不入,没待多久就走了。

李白虽然现在开心,但也已经可以看出,他离开了权利的中心,已经到了边缘化的地步。

果然没过多久,李白就辞去了官职,离开了长安,成为了一名道士。

在高适和杜甫的陪同下,经过道家仪式,成为了一名新进道士。

就在成为道士的当晚,李白诗兴大发,做出了《将近酒来。

虽然成为了一名道士,但是李白的性子,并不是完全出家之人,依旧想要功名,在晚年卷入了朝廷纷争之中,最终虽然特赦,但也吃了一些苦头,最终苍老的李白在江舟之上,肆意的大笑。

:小杜甫也出现了。

:杜甫可是李白的迷弟啊,肯定是来看白哥的。

:我记得杜甫和李白没这么好的关系吧?

:杜甫和李白好像没见过几次面。

:李白名气正盛的时候,杜甫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呢。

:哈哈哈,这是第几次了?李白叫人来,却忘记了这件事,好像故意耍人一样。

:李白没那个意思,只是那个时候通信和道路不发达,李白写信的时候自己正春风得意,还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自然可以为高适谋得出路,等到高适到了长安,李白不得宠了,自然说话也就没分量了。

:其实李白根本没有得到重用吧,不过是一个用诗哄得皇上开心的人物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治国人才。

:李白的性格也就如此了,真让他当官,未必就当的好。

:这李白和杜甫同框,却总感觉年龄反了。

老的该是杜甫,年轻的该是李白。

:印象之中李白从来没老过,杜甫从来没年轻过。

:但是杜甫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杜甫也曾经年少轻狂啊。

:然后就变成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连跟的人是什么根底都不知道,更加确定李白不是当官的料了。

:这李白也是运气好,遇到了大赦天下,否则那么大的年纪,就要死在监狱里了。

:建议李隆基和李白换一下李隆基进去,李白出来。

:李隆基啊,人生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简直像是两个人。

:前期是秦始皇,后期是胡亥。

:要是李隆基早死个几十年,或者早点退位,说不定还能竞争一下千古一帝的称号。

:完全就是老糊涂了,越老越糊涂,导致性格大变。

:李白这也太高兴了吧?划船不用桨,全靠浪?

:李白死因成谜,该不会是在这个时候落入江中淹死了吧?

:这和酒后湖中捞月也没什么区别吧?】

天幕暗淡下去,最后的弹幕飘过,却是引起了一阵风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