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6.第156章 無極刀到手,江山如畫的刀意(求訂閱)(1 / 1)中原五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青踱步沉思,不知不觉一刻钟过去。在这一刻钟的时间里,古无极仿佛渡过二十年那么漫长。他禁不住有些英雄气短。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如此狼狈且忧心忡忡。

练武的人,说是看轻生死。

真到了这一天,比谁都看得重。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古无极不知跟著惆怅忧心多久,心神快要麻木。

徐青顿住脚步。

古无极仿佛处于长久的黑暗中,迎来破晓的第一缕晨曦,他迫不及待询问道:“徐解元怎么样,我还能治好吗?”

徐青点头,“倒是能治,只是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我奉劝古门主一句,先天指很深奥玄妙,并非古门主所能驾驭。”

古无极忙点头:“我是自不量力……”

他一脸后悔,心里忍不住嫉妒徐青,他练就有事,徐青练怎就没事。

哎……

徐青摆了摆手,打断古无极的懊悔和唠叨,接续道:“古门主,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救你可以,但是我要无极刀。”

都是千年的聊斋,没必要玩狐狸,而且徐青前戏已经做足,差不多已经唬到古无极,便直接切入正题。

这一句话,同时打消了古无极的疑虑。

若是徐青不开价,他反而要疑神疑鬼。

可……这是……无极刀啊。

古无极脸色挣扎。

徐青并不催促,坐在主位上,慢慢品茶。

古无极挣扎之时,心情波动,那股寒意再度涌上来,气血不受控制运转,他神色扭曲,宛如坠入寒冰地狱一般。

此时此刻,古无极哪里还能不舍得无极刀。

武者也是人,得了病,疼痛发作,心中的恐惧会不断放大,防线自然便弱下去了。

何况古无极想得很清楚。

有古无极的真罡门,无极刀才是门中圣物。

如果没有古无极,这把刀很快会是别人的。

保不住武功,就保不住命……

“我同意。”古无极如释重负。

东西舍出去,人还在,总有机会拿回来。

徐青缓缓点头。

接下来便是给古无极治伤,这伤势在神魂上,说麻烦也不麻烦,说简单那也不简单,而且徐青有意识拖延时间。

一来治好了古无极,这人不知道有什么反复;二来一个活生生的练脏且进入灵肉合一阶段的高手送到自己面前,值得仔细研究。

古无极只得暂时住在金华府徐青附近。

这事魏国公那边自然是听说了,中间派人过来询问,古无极找借口搪塞,并坚决否认自己投靠了徐青。

魏国公那边倒是没逼迫太甚。

一来真罡门弟子都在虎啸山庄,二来魏国公那边也想不出古无极投靠徐青有什么好处。

毕竟这样一来,可是将魏国公府得罪死了,属于二五仔,肯定被江湖人唾弃。

目前,魏国公的势力远不是徐青能比的。

如果徐青背后不是有朝廷中枢撑腰,魏国公顶多付出一些代价,就能逼得徐青逃亡海外或者其他地方,创下的基业,也一朝烟消云散。

当然,那样一来,徐青就成了亡命徒,对于魏国公府而言,反而更加危险。

强如朝廷,对于敢造反且有造反实力的土司,都是安抚为主呢。

很快到了正月,高公远这边,一直在水师船上,观察天时。

随时都要出发。

徐青得到无极刀之后,争分夺秒地参悟刀法。

他这门脱胎于五虎断门刀的五雷刀法,得了无极刀之后,实是如虎添翼。

另一边,吴大人对古无极这位大高手十分有兴趣,有意和对方交好。

古门主虽然有练脏高手的倨傲,但对于右佥都御史这样的准高官,依然不敢有怠慢。

何况吴大人前途未必止于此。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卖不到帝王手里,那就卖给达官显贵,自古如此。

有古无极在吴大人身边,徐青也放心。

古无极说到底还是传统型的江湖人。

毕竟真罡门是全真道的支脉,依附达官显贵,靠拢权力是祖宗传下来的风气。

这也不是全真道一家如此,天下绝大部分的道统学说,都是希望依附强权,让自己的学说成为显学的。

徐青这日,给古无极照例疗伤之后,便拿著无极刀到了金华府的海边修炼,不远处是靖海卫的水师。

他先将刀收著,到了海水边缘。

随即,徐青猛地张口吸入空气,将这一口气含在嘴里,然后喉结滚动,一口吞了下去,随后体内脏腑肠胃在蠕动中,发出巨大地雷鸣。

一声声,有著莫名的玄妙规律。

这是天罡无极功的心法结合了虎豹雷音。

他含这一口气,十分讲究,有类似于道家钓蟾功的效果。

或者说,天罡无极功的心法,本就是脱胎于道门的钓蟾功。说到底,全真道的重阳祖师博采众家之长,道统传承里,自然会有所体现。

徐青有青铜镜的绝对专注状态,加上强大的神魂,凭借自己对武学的理解,将虎豹雷音掺入其中,若是精纯微妙,或许比不上纯正的道门钓蟾功,但效果却更好。

在一声声雷音中,徐青的筋骨皮毛与内脏应和,逐渐内外合一,

他随即一步步朝海底走去,每一步都好似有千斤之重,留下深深脚印,但是赤足踏出泥沙时,却光洁如有荷叶。

用佛门的说法,这叫步步生莲之境。

佛门里,常有高僧,用此来显示佛法,庄严宝相。

这本质上是武学练脏化劲的运用之妙。

不多时,徐青沉入海底。

只见到,他拔出无极刀,顺著水势,开始修炼五雷刀法。

徐青脚下的步伐是八卦步,五雷刀法对应五行。

一套刀法配合身法,八卦五行,都在其中。

海水从四面八方而来,不时有潮水消涨之力。

徐青在海底练刀,劲力通透,而且补天劫手感知水流之力,比寻常练脏高手要精微许多。

只见刀光卷起水流,鼓荡雷鸣,一个个漩涡在海底出现,卷起泥沙,气势骇然,仿佛有蛟龙出没。一连数日,徐青除了给古无极治病,便是到海边练刀。

这一日,徐青练完五雷刀,心情豁然开朗,跃出海面。

远处海潮扑来,仿佛山脉起伏。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徐青脑海里,闪过一段话。

他一时间,心神恍惚。

不知不觉间,一股豪气,荡漾心头。

轰!

刹那间,徐青全身的精气神贯注于无极刀中,朝眼前扑打过来的浪涛点杀过去。

这一刀,没有迫人的寒意,而是一股火热。

金光咒的气血凝于一点,雷法萌生,劲力运往刀身,只见刀身起伏,宛如龙蛇,竟然将眼前的浪涛撕裂开。

不是劈开,而是由刀身颤动,带起的震荡之力,撕开了眼前的浪涛。

徐青收刀而立,任由后面的浪涛,拍打自身。

“这不是简单的刀气,而是刀意。”

“江山如画的刀意。”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豪情,与雷法的大气磅礴,实是相得益彰。

徐青以往对拳意刀意之类的武道意境,只是模糊的感知,如今却是实实在在练出了刀意。

武道领悟出了“意”,那就是实实在在有了将来冲击武道宗师的资格。

练脏之前是练形,练脏之后是练意,形意合一,才是通往武道宗师的路。

“我若是一心练武,灵肉合一,凭借这股刀意,与南直隶群雄争锋论道,不出半载,或许便可踏入武道宗师之境。”

徐青清楚,灵肉合一,才能完美将刀意的妙用发挥出来。

但这条道路,固然勇猛精进,却不适合他。

毕竟无论是武圣,还是鬼仙,最终都要性命双修,才能完整。

他一开始就走在这条路上,固然难一点,却能将根基无比牢固。

重阳真人、吕祖这些前辈人物,无一不是从一开始便性命双修。

“有了刀意,哪怕仅凭武道,我也能区别于寻常练脏高手了。”徐青现在的刀意,一旦施展出来,能凭借无极刀,达到类似雷法的效果。

这也有无极刀本身特质不凡的缘故。

而且养出江山如画的刀意,徐青感觉自己心胸见识,都有了提升。他青铜镜内,气运小蛇的额头,两个凸起愈发明显,蛇腹前后一样有四点触角的凸起出现。

这是气运化蛟的气象。

徐青练出刀意之后,又等了几天。

日子来到正月初十。

他到了靖海卫的水师船上。

孟宇轩在水师主船上,等著徐青到来。

一见面之后,他便开口:“徐解元,今夜便是动手的绝佳日子。”

他指著沙盘,里面是东溟岛的地形以及城镇酒楼。

“他们海船的人,在这段日子,大部分都下来了,不过船上依旧留了人。但正月里,多以赌钱耍乐为主。我们此去,必然建功。”孟宇轩在军事指挥上,有当仁不让的姿态。

这是名将方有的自信力。

“到了船上,我便是孟将军的兵,将军但有吩咐,切勿有任何顾忌。”徐青表明态度。

孟宇轩道:“东溟岛外,最大的战舰叫做东溟号,周围有战船巡逻。在我们清扫外围的时候,如果东溟号上的人,反应过来,会对咱们登陆东溟岛造成极大的威胁。我知晓徐解元武功非凡,希望徐解元配合,与我麾下数人合力,偷偷潜入东溟号,先进行斩首行动。”

这个世界有武道和神魂高手,在战场上,斩首行动的战术自然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

尤其是中古以来,前有关羽于千军万马之前斩敌方大将颜良,流传后世;后也有秦琼为太宗冲锋陷阵,每每能策马进敌阵,刺敌将于军中,破敌军心胆魄。

这些强大的武将,往往能凭一己之力,扭转局部战场的势头,改写一场战役。

在这方面,朝廷更是提前造神,使徐青在东溟号武士心中,埋下畏惧的种子,一旦徐青出现在东溟号,亮明身份,凭借武勇斩首对方头目,必能收到奇效。

当然,此行危险不言而喻。

孟宇轩敢开这个口,亦不是一般的有胆识。

徐青笑了笑:“孟将军,如果我不去,那会派谁去?”

孟宇轩:“若是徐解元不参加这次斩首行动,自然是孟某去,只是军中调度指挥,只能交由我的副手来做,他对时机的掌握,战局的洞悉,肯定是不如我。”

他对自身武力有强绝的自信。

而且斩首行动,在于雷霆一击,远遁千里。

如此重任,不单是需要武功,更需要胆魄。

在他看来,能在南直隶呼风唤雨,与魏国公屡次扳手腕的徐青,显然不缺乏这些东西。

在战场上,力图用自己的优势,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乃是为将者的本职素养。

徐青轻轻颔首:“那我便去。”

这不单是自信,亦是徐青有青铜镜的气运小蛇的实时反馈,提前预警。

如果行动过于危险,在他上东溟号之前,便能察觉,直接返回。若是没有生命危险,一战功成,对于徐青的威望,又是一段显著的拔高。

威望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著,可是一旦拥有,便是一道强力的护身符。

孟宇轩自是毫不意外。

他分析过徐青的行事风格,大胆狠辣,却又每每能化险为夷。

这不只是运气和武功道法高强能解释,肯定还有特殊的能力。

孟宇轩判断,徐青既然文章冠盖南直隶,必然是读书入了心,很可能已经领悟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故而能一直在刀尖上,游刃有余。

这也是首辅的判断。

历史上,有这种境界的人,大多能得到“在世称子,死后谥文”的赞美评价。

属于读书人的顶级追求和风评待遇。

但日常接触下来,孟宇轩又隐隐觉得,徐青身上还是有种别于那些历史中的大儒大学问家的气质,极为危险。

徐青接下这最苦最难的差事,洒然从容,且不失豪杰气概,吞吐风云。

船上的水师将领和高公远,都不由被这股风度感染。

三国周郎,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外乎如是了吧!

借著一股顺风,水师开拔,到了东溟号外围战船巡逻的范围界限外,徐青没有乘著备用的小船靠近东溟号,而是随手弄了一块木板,扔进海水里。

这时正是深夜,星汉倒映海中。

众人在海船上,目送徐青乘风蹈海而去。

孟宇轩眺望著徐青身影随长天星河而尽,宛如蛟龙进入星汉中。

他不由低声自语。

“东溟号或许是龙潭虎穴,但徐公明本身怕是比龙潭虎穴更危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