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1 / 1)程九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蔚应桓与傅罄回到燕京已过了二更,英国公蔚有浩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见到宣平帝手谕后便立即下令分头行动.控制燕京九门事关重大,蔚有浩为了避嫌不便出面,让儿子与傅罄带著宣平帝手谕直奔负责燕京的五城兵马司指挥永昌伯宅邸,让永昌伯发号司令.其余之事因三千营就是由蔚有浩统领,抓人查封之事皆由三千营出面.等永昌伯与傅罄控制燕京九门后,蔚有浩才让蔚应桓协兵部侍郎韩升领著五千名三千营士兵前往别宫护驾.

三更夜正熟睡的史攻玉被三千营士兵押解入狱时十分狼狈,他摸不著头绪而且没有人给他任何解释.

而去逮捕火药局官员的士兵只能说空手而归,原来一到那些人家中发现不是早就被灭口不然就是人去楼空.

蔚有浩一听暗叫不妙,不知有多少共犯与线索已消失无踪,但除了控管城门外他也不知眼下还能多做什么.

这一夜,许多人都未能阖眼.

将近卯时,蔚应桓与韩升终于领著五千名士兵抵达别宫.

宣平帝只留了些人搜救寿王等人,随即在众多士兵侍卫保护下返回燕京.

蔚有浩在皇宫正门迎接宣平帝一行人,见到熟悉的皇宫与老友,宣平帝终于松了一口气.

之后便是风声鹤唳,士兵到处搜查的日子.

但这些与梅映雪一点干系也没有.秦翊衡命她在家好好养伤.

由于两个好哥们都忙著执行任务连家也不回,梅映雪只能闲来无事躺在凉椅上看看话本喝著百合绿豆汤消磨光阴.

这日近午乳母林氏来报有位秦念公子来访.

秦念?

梅映雪想了一下突然鲤鱼打挺弹了起来,这不是先前秦翊衡的化名吗?

她手忙脚乱地系好纱袍上的衣带,也忘记或管不著头上仅仅随意挽了个髻便赶忙到正厅迎接贵客.

一到正厅果见身穿靛蓝暗纹盘领衫头戴四方平巾一副吏员打扮的秦翊衡,后头还跟著长随打扮的陆炫宋庆二人.

梅映雪想著秦翊衡微服意在不惊动他人,便长揖行礼.

"秦公子怎么突然来访?"

"来探望梅将军伤势是否有好转."

"不是什么大伤...秦公子请上座."

梅家对茶没什么高要求,只是龙井旧茶,但秦翊衡也赏脸地喝著.

梅映雪见秦翊衡脸色有些憔悴便问"秦公子手上之事可有进展?"

"旧案大致已定,新案进展甚缓."

梅映雪有参与先前调查端王一事,明白烟火那头应该可以收尾,但听起来爆炸部分应非端王所为.

她不知不觉陷入思绪中,秦翊衡静静喝著茶没说话,陆炫宋庆不敢出声,整个正厅竟呈现奇怪的安静中.

最后是林氏忍不住了,她猛然开口问秦翊衡.

"秦公子用过午膳了吗?"

"尚未."秦翊衡微笑地回答.

梅映雪瞪大双眼讶异地看著林氏,没想到林氏反而用眼色要她开口邀请.

"...秦公子若不介意粗茶淡饭,就请秦公子赏光在寒舍用膳."梅映雪硬著头皮说,觉得都快咬到舌头了.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秦翊衡的口气似乎有些期待.

梅映雪拉著林氏往外走,觉得乳母真是多管闲事,但她也不敢明说.

反而是林氏先开口"掐著这时辰来不就是为了顺道吃饭,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人情."

梅映雪哑口无言.

顿了一会儿才讪讪然地说"秦公子口味清淡,多点素菜,准备些煎豆腐,有鲜鱼就蒸,没有就别多费工夫弄鸡鸭那些秦公子不爱,不然加个鸡蛋羹就好."

这下换林氏讶异,这秦公子究竟是何人,怎么自家姑娘会如此熟知他的口味喜好?

梅映雪见林氏不动赶忙催她去准备,要是真让太子饿著那还得了.

林氏与厨娘动作甚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弄出四样素凉菜与煎豆腐鸡蛋羹等当配菜,主食是两碗乳鸽清汤长寿面.

梅映雪看著长寿面有些发楞.

"今儿个是初五,过生辰要吃长寿面."林氏笑著解释,那鸽汤是她一早就炖上.

"吃长寿面,甚好."秦翊衡突然说.

太子爷都开金口,梅映雪不敢多说什么,两人便静静地开始用膳.

用完正食,林氏又端上红枣木耳甜汤跟山楂糕当点心.

只能说林氏手艺甚好,连奉行一餐七分饱的秦翊衡都吃撑了.

蹭了一顿饭后,秦翊衡也不便多留,梅映雪起身要送他离开.这时秦翊衡让宋庆拿出一个锦盒,亲手交给梅映雪.

"这是生辰贺礼."

原来秦翊衡是为了祝寿而来.

太子赐,梅映雪不敢不收.

"多谢秦公子贺礼."

"恩,你安心养伤,差事别多虑."

在秦翊衡离去后,梅映雪还是失神地手捧著锦盒.

"这秦公子是什么身分?"林氏狐疑地问."是东宫同僚?"

梅映雪含糊地点头.

"成亲了吗?这外貌可真是玉树临风,虽然官职比不上靖远侯,但官小点才不会随意瞧不起人."林氏还在气萧焕悔婚一事.

"乳母!别说了."梅映雪又羞又恼.

什么官小,他的官位只比皇帝小而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唉,你怎就跑走了."

梅映雪回到房间栓上门后才打开锦盒,里头是一双金八宝镯,上头还有梅花图样.

虽然梅映雪不知这八宝镯在皇室有聘礼的意涵,但她却可猜到几分.

她失了神想,若是他只是普通宗室该有多好.

随即又摇头苦笑,将八宝镯连同锦盒一起收到床下的樟木大箱里.

六月初十,宣平帝在御书房听取事情进展.

江奎道"太子当日逮住的工匠指认付钱教唆的陈三喜在案发前二日就被灭口弃尸,幸好顺天府的仵作验尸当下还留著画像供人指认.循线发现这陈三喜与一名叫王献之人来往密切,而这王献曾是端王府一个庄子的管事,去年犯事被逐了出去.王献眼下失踪,名下有处庄子里头搜出的武器与伪装成侍卫企图对太子行凶之人身上用的武器应出自同样工匠之手.从王献名下的庄子活捉到三人可能是死士,其中一人来自渭南一带."

江奎说到这儿就打住,里头可有太多值得宣平帝注意的细节.

端王秦翊善之罪跑不掉,只是他可能将所有的错都推给失踪的王献以减轻罪刑,但来自渭南的死士可扯到封地在华州的周王,难道是秦翊善与周王世子勾结?

宣平帝未吭声转头让蔚有浩上奏.

"微臣亲自查封火药局,发现库存短少,硝石短少百五十斤,硫磺短少六十斤.负责纪载控管的工部郎中庞燊爆炸当日自缢于书房,员外郎袁广义被捕后坦承他根本未曾检查过库存全交给主事,而主事苏成明告病多日不知去向.

余景被捕后不停喊冤,直言自己半点也未插手青云台修建,全是侍郎史攻玉全权处理.余景所言不假.史攻玉被捕后一言不发,即使行刑也未曾多说.

兴修青云台的工匠里头具调查大半并无可疑之处,但有六名在完工前后因各种原因死去,溺毙斗殴暴毙皆有,另有九名工匠是冒名顶替,不知去向."

简单来说就是一起策划许久的行刺案,里头竟有当朝郎中主事甚至是侍郎参与.

"混帐."宣平帝气得将砚台往梁柱掷去,只是不知他口中所骂之人究竟为何人.

一旁的秦翊衡等人都没接话.

宣平帝深吸几口气后问"端王有参与火药部分?"

"目前并无证据."蔚有浩中立地回答.

"继续查."

"遵旨."

宣平帝又看刚从别宫赶回来的蔚应桓"寿王他们...有找著吗?"

寿王夫妻淑妃和皇六女不仅跌落裂谷里后来还被坍塌的石块木堆重压,尸首破碎模糊,难以分辨哪些部分属于谁哪些又是出自于谁.只有德嫔较晚坠落,尸体还算完整.

"找到部分...但难以辨识."

宣平帝听了脸色十分难看.

寿王一脉是少数对世祖以降之帝王忠心且听话的藩王,也因此一直担任宗正一职.如今寿王下场这般惨烈不正是在嘲弄宣平帝的无能吗?

"太子替朕去协办寿王丧事,以朕的亲手足规格行事."

"遵旨."

经过几日休息梅映雪想复工却被秦翊衡拒绝要她再养伤.她还真的没闲在家这么久过,于是当华阳邀她一同去寿王的灵堂上香时,梅映雪毫不犹豫地答应.

寿王世子秦翊礼穿著孝衣一脸惨白都快成了幽灵.

"节哀."华阳道.

"多谢公主前来致哀."秦翊礼哑著嗓回答.

"这么多日怎么还没抓到真凶."寿王次子秦翊礽怨怒著说.

"二弟."秦翊礼口中斥责,但他心中也想问这个问题.

太子来兄弟俩不敢问,华阳的丈夫沐绍昂这几日帮著追查,这才忍不住开口.

这也不能怪秦翊礽莽撞,寿王一家感情和洽,况且也没有子女能接受双亲笑著出门回来却成残破腐烂的尸块,连小殓都不能,是连著收集尸块的瓷罐一起放入棺木内.更别提,那两个瓷罐里还有别人的部分.圣人都会发怒.

华阳只是叹气没有说一个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