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翊衡一回到皇宫便前去坤宁宫向蔚筠请安,而主要目的便是将殷素薇对自己下媚药之事转告蔚筠.
"太子妃德不配位."秦翊衡简单明了的总结.
蔚筠淡淡看了儿子一眼"太子妃失德没错,但她有一位好父亲,光凭此事难以废位,更何况殷氏可用求子之心为己辩解,陛下不会将此事闹大."
大齐皇室并无和离的前例,只能休妻.
"除非你心中的继位人选家世可以说服你父皇."蔚筠又补上这一句.
秦翊衡脸色有点难看.
"此事本宫已明了,你先将那下药者交予本宫,此事改由本宫处置."
蔚筠都发话了,秦翊衡眼下无力抗衡只能接受.
在东宫焦急等著惩罚的殷素薇苦等一夜后决定主动前去坤宁宫请罪.
蔚筠故意晾著她,过了一个多时辰才见这个让人不省心的儿媳.
"儿媳愚昧才犯大错,求皇后娘娘看在儿媳是求子心切的份上再给儿媳一个机会."
殷素薇见蔚筠不语连忙磕了十几个头磕到前额乌青发肿才听见好了二字.
"你虽无恶意,但行为不可取,本宫罚你禁足一个月并抄写宫规十次,若有再犯不论何种理由定加以严惩."
"多谢皇后娘娘开恩."这惩罚确实不重.
但殷素薇可不愿有自己遭殃,今日她进坤宁宫便打定拖梅映雪下水.
虽然查不出当晚太子中了媚药与何人同室,但越掩盖证据反而是欲盖弥彰,既然无宫人侍女被抬位入东宫,只可能是身为武骧卫的梅映雪或赵延芳二人之一.赵延芳就别提,回程这几日太子与梅映雪那般眉来眼去难道真当自己是瞎子吗?
"皇后娘娘,儿媳身为太子妃想恳求一事."
"说吧."
"太子殿下与梅指挥使既然已经有了肌肤之亲,按我皇室规定应入东宫服侍太子殿下才是."
蔚筠虽有猜测但当殷素薇当真说出口时仍然不满皱眉.
"梅指挥使是朝廷命官,岂容你这般信口开河,还不立即回东宫禁足,加罚抄写女诫二十次."
"皇后娘娘息怒,儿媳这就回东宫."殷素薇假装惶恐离去,但她心知照皇后的性子定会召梅映雪来问话.
等你来东宫,看本宫怎么收拾你.殷素薇愤恨地想.
果如殷素薇所料,当日蔚筠便召梅映雪入宫.
蔚筠屏退大部分的宫人后才开口"太子中药那晚是你与太子独处?"
梅映雪忍著羞赧和心惊故作镇定反问"是何人在皇后娘娘面前污蔑微臣和太子殿下?"
"太子妃亲口陈述."
"微臣乃朝廷命官..."
蔚筠打断她,"本宫并非要指责,本宫只想问你一事.你可愿意入东宫?"
先前有秦翊衡想废太子妃的打算时,蔚筠大概心里就有数,儿子是想给梅映雪正妻的名份.但梅映雪呢?
梅映雪沉默了几息后开口"梅家有训,梅家女不为妾."
"本宫知晓了,此事到此为止.但若往后有了子嗣便由不得你."
"微臣明白."
梅映雪步出坤宁宫后才深深吐了口气.
蔚筠也没瞒秦翊衡,派心腹女官温婉传口谕称自己已经惩罚太子妃要太子勿一罪两罚.
秦翊衡忍住去找殷素薇算帐的怒意,转头嘱咐忠于自己的侍卫让他们去好好调查殷仲舒与殷家等人.
东宫这边没起什么风波,但安陆端王府却传来噩耗,端王长子秦载祐于半个多月前夭折.由于并非军情,消息送的慢,过了这些时日才送进宫.
宣平帝初见当然有些哀伤,但他也经历过几次幼子幼女夭折之恸,没多久就恢复平静,只不过想到孙辈稀少,便前往坤宁宫与蔚筠商议.
"太子眼下并无嗣子,这东宫后院也该添人了."
"太子心中已有打算,还请陛下先行观望."
宣平帝有些不明就里,但也知道这个儿子有多倔,只能暂且作罢.
而永寿宫的胡贵妃一听孙子没了竟当场昏厥,被太医施金针救醒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咳出好几口鲜血,吓得太医都以为自己老命不保.
胡贵妃有气力说话后请人前去乾清宫求见宣平帝.
但宣平帝只回了安心休养后就没有下文.
隔了几天,胡贵妃病情急转直下太医院都束手无策,但即使这样宣平帝一步也未踏入永寿宫,当夜胡贵妃便咽下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
至死她都未能明白宣平帝为何如此绝情.
那头宣平帝听闻消息后只是淡淡地道朕知道了,然后又转头继续处未完成的政事.
宣平帝之所以会如此厌恶胡贵妃主要还是因为端王的夺嫡之心,若胡贵妃没这般长年病恹恹没这般暗示自己畏惧皇后,端王又怎么会生出狼子野心来?
后宫女子一旦没了帝王宠爱,其遭遇不过如华丽牢笼中的金丝雀罢了.
隔日,蔚筠亲自乾清宫求见宣平帝,在只留下柴文于御前后蔚筠这才开口.
"陛下,臣妾想借此送大郎进皇陵安葬."
当蔚筠自称臣妾表示其已经有了决心.
"恩.我正有此意."
"大郎应以厚棺安葬."
宣平帝不明为何要特意强调本该之事.
"这是应当的,为何要强调?"
"出殡若有两具厚棺定会引起他人注意."蔚筠淡淡地述说.
宣平帝这才明白原来蔚筠将大郎之死迁怒到胡贵妃身上,甚至不愿她以厚棺下葬.
但蔚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考量,眼下胡贵妃是后宫中妃位最高者,其地宫将会最接近帝后的地宫.而大郎身为真正的太子,却只能掩人耳目下葬,若是还葬在皇陵偏远处就真的太委屈了.
宣平帝顿了顿后道"就由皇后全权负责."
不久从那处秘密庄子就运出一个特殊处理并安放在冰喾中长达一年的棺材前往皇宫,随即棺木内的亡者在经一番仪式后被抬进楠木厚棺里.而原本该被安放在楠木棺材中的胡贵妃只进了一个杉木制的棺材,身分是殉主的潘嬷嬷.而真正被勒毙的潘嬷嬷尸体早就被运出宫不知去向.
由于胡贵妃只有端王一个子女,再加上其并非皇后,故蔚筠指派了两位嫔两位婕妤代表送葬.胡家留在燕京多为庸碌之徒,唯一一个身上有官职的胡扬还是靠荫官而得,虽说送葬人数多但实际里子层面却不怎么好看.
作为姻亲的方黼代表方家出席送葬行列,当他见到这等状况心中不免大惊.
看来陛下丝毫没有原谅端王的意思,我方家还是小心为妙.
方黼不知这一念让方家后来躲过一场大劫.
送葬队伍身分多不高,当见那楠木厚棺运进地宫后众人便被引领到他处,不见那地宫封起前摆放的陪葬物皆为男子所用,也不见那墓碑上头竟是是无字碑.
而所谓潘嬷嬷的棺木则被送到德嫔旁安置,墓碑上只刻了小小容易被忽略的胡氏之墓四个字.
胡贵妃薨之讯息因道路坍塌之阻过了近一个月才送到端王手上.
先前端王已经因为儿子夭折而精神不稳,如今又收到生母过世消息竟陷入疯狂.一面喝酒一面拿刀见人就砍,最后是长史与方馨商量后偷偷在酒里加入安眠药才让端王入睡.
原本方馨还担心端王醒来后会继续持刀杀人,没想到他只是呆坐一整日连饭也不吃.
最后端王让人送来饭菜,毫无表情不发一声地吃完.
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