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肯说吗?"
梅映雪瞪著王承志等人,但屋内三人都低头不语.
"我是怀有身孕但脑子可没傻,真以为我看出来?"
月塘镇不过一小小之地,怎么会突然有两名经验老到的稳婆毛遂自荐,一人擅长胎位不正曾帮镇国公夫人接生过,一人则见长于接生双胎.再来便是原本替她诊治的罗大夫突然出远门,改由一名陈大夫接替,那陈大夫气度沉稳又专攻妇科,怎么想也不会是那全科罗大夫的徒弟.最后还有那说是阴错阳差得来的血燕窝与百年人参,三岁小孩都不会被骗.
"是谁透露给他?"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王承志果断站出来承认.
"梅姐,是我."
梅映雪瞪了他一眼没发话.
王承志见状打蛇随棍上继续说道"梅姐,你先前不在东宫没瞧见殿下是如何惦记著你,咱们都说谎离开东宫,总得告知一切安好才行吧."
梅映雪冷笑,"那怎么直接不派人接我回去."
王承志与赵延芳互看一眼,前者接话.
"梅姐,殿下有封信要给你."
王承志从袖中拿出一封千里迢迢从燕京送来秦翊衡所写的亲笔信.
里面内容大致如下:自己思念成疾但会耐住寂寞将事情处理完,要她照顾好自己安心养胎,明年会接她北上.
明年?
"最近京城里有什么事?"梅映雪问.
"太子妃病逝,骆钲也出意外而死."
梅映雪甚是意外,但王承志等人也不知道细节.
好吧,身在月塘镇多想无益,梅映雪旋即抛诸脑后.
不久,黄叔从滁州探亲回来,一见梅映雪便神色复杂地下跪求去.
"黄叔快别这样,有话起来说."
黄叔站起身后才娓娓道来.原来他并非孑然一身,他不仅有妻与子甚至还有儿媳孙儿孙女了.
黄叔本名黄大顺,在二十多年前与堂弟黄大山一同被征招丁役而从军.在一场激烈的战役后,黄大山阵亡,黄叔身受重伤左脚几乎被辗断后来勉强接上但也不良于行.战争结束兵部誊写时出了错,将黄大山黄大顺二人同时列为阵亡.消息传回滁州老家,黄大山的妻子因上无公婆下无子女就被娘家人带走并且改嫁,而黄叔的妻子此时已怀有身孕,且她不忍婆母独自一人便拒绝娘家改嫁提议,坚持与婆婆相依为命.
黄叔捡回一命在疗伤期间曾将自己攒下的银两托人带回乡交与家人,但不知怎么著最后却得到母亲已死妻子改嫁的消息,黄叔闻讯后心死也决了回乡的打算.
这次回乡黄叔为了打听母亲的坟墓回到老家,却见老了二十多岁但眼熟的妻子与一名与自己相像的青年,一问之下三人都愣住,怎么会发生如此乌龙之事.
黄叔与妻子又哭又笑地相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分离两地的故事.
让黄叔略感安慰的是黄母是几年前才过世,亲眼见到孙子娶了孙媳并怀了黄家后代后才安详过世.
黄叔对妻儿感到十分愧疚,这次回来才会有先前那一幕.
虽然不舍,但梅映雪当然不会阻止黄叔一家人团聚,甚至还拿出银两让黄叔在滁州盘家舖子贩卖赵延芳所制的胭脂.黄叔本拒绝,但在梅映雪坚持下立誓要好好经营以不愧梅映雪的好意.
黄叔离去后,林氏偷偷掉泪许久,因她一面欢喜黄叔家人尚在,一面哀伤自己早逝的女儿.
原来林氏是因丈夫早逝为了养女儿才来梅家当乳母,本以为婆婆会照顾女儿,没想到自己赚的钱一分都没花在女儿身上全被婆婆与小叔花完,甚至连女儿生病都不愿意花钱请大夫买药,就这样让三岁多的小孩发烧脱水而死.
后来梅定安夫妇替林氏打官司还安葬那可怜的小女儿,林氏除了感激之外也付出一生用心照顾梅映雪.
林氏的异状也被梅映雪发现,梅映雪挺著大肚子轻轻搂著林氏安慰她.
"往后乳母你不止得照料我,还得帮著照顾我肚里这个."
"那是当然,小姐在我心里还是个孩子.况且小姐也还未出嫁,我不照顾谁照顾."
"乳母对我最好了."
黄叔离去后,宋庆便把自己的小弟宋祥送过来当小厮.
梅映雪心知拒绝也没用便同意了.
时序进入八月,在北边天气已慢慢变凉,但在南边却还是让人汗流浃背.
"乳母拜托,让我吃一碗冰碗."梅映雪央求著.
"不行,对胎儿不好."林氏拒绝."
"乳母,我肚里根本就是颗火球,你没见我都流了半桶的汗,真的快热晕了.况且都已足九个月,冰碗那能对胎儿多不好."
林氏有些迟疑.
梅映雪见状又继续撒娇"你瞧这么热,往后我坐月子不能吹风不能吃凉的多痛苦,就当我提前享受留下快乐的记忆,好不?"
林氏无奈,最后还是坳不过梅映雪让她吃了半碗冰碗.
结果一语成谶,吃完没多久梅映雪开始隐隐作痛,她以为是吃坏肚子不敢对林氏说.忍了半天才发觉情况不对,似乎是要发动了.
"哎呀,你这孩子真是."林氏又气又急但也舍不得真的责备.
只能说习武之人体质真不一样,虽然还是疼得要命,但不过过了三个多时辰一名六斤多的男婴呱呱坠地.
梅映雪看了红通通又皱巴巴的儿子心想终于把你这小子生出来了,想完就昏睡过去.
孩子的爹远在燕京,又是皇家子嗣,梅映雪没取大名,只是取了乳名[大壮].
小儿身子健壮最重要.
宋庆听闻后嘴角一阵抽搐,殿下的长子竟叫大壮...
但他也不能说什么,只是派人将消息传回燕京.
即使快马加鞭,秦翊衡收到消息时已是中秋的前一日.
当他见到母子均安四字悬著的心才放下.
在殷素薇死后秦翊衡借机再次整治东宫,除了裁撤冗员还将东宫上下都换成可信之人治理,为的就是等梅映雪可以安心于此养育孩子.吕选侍因有功也暂且未有心愿,故秦翊衡提她为才人让她帮忙打点.
对外,秦翊衡让人盯著在燕京的胡家人与方家人,果然逮到端王借由胡家与周王世子暗地往来的证据,他不急著打草惊蛇,要耐著性子一网打尽.而方家因先前湖贵妃的丧礼有了警惕,对端王的信件一概无回应,这种谨慎在后来也保全了方家.
此外,秦翊衡也在礼部钦天监里头安插自己的人马,并与殷仲舒交好,为的就是在日后少一些反对的声音.
如果可以,他还真不想守这一年的杖期.
虽是秘密,但秦翊衡的喜悦明显可见,蔚筠忍不住问儿子有何喜事发生?
秦翊衡也不打算瞒蔚筠,于私下时坦白.
"映雪在初三诞下儿臣的长子."
虽然蔚筠以聪慧著称,但这句话楞是让她脑袋转不过来.
"你...你怎么能让她离开燕京?"蔚筠勉强挤出这句话.
那可是皇家重要的血脉.
"儿臣不愿自己的儿子被冠上庶出身分."
若当时秦翊衡心狠一点确实可以设法逼梅映雪回京,但那时殷素薇尚在,还不如先等等.
蔚筠想到殷素薇不免心生怒气,"确实不适合."
既然都已诞下长子,蔚筠对梅映雪本人并无其他不满,便默认梅映雪为继任太子妃.家世一类这次蔚筠到没那么看中,毕竟精心挑了一个不也红杏出墙吗?
一想到有了孙子蔚筠也跟著喜上眉梢,随即被宣平帝看在眼里.
等宣平帝得知前因后果忍不住将秦翊衡叫来责备一顿.
"当时你怎不跟朕说实话,怎可这样让皇室室血脉留在外头."
"当时是陛下亲口允诺映雪离京,儿臣无力抗旨.况且当时月份尚浅,映雪应当不知自己怀有身孕."秦翊衡不只反呛宣平帝,还得替梅映雪遮掩一番.
宣平帝动怒也没用,都已是过去,看在梅映雪诞下皇孙的功劳上也就不再多计较.
眼下虽无法亲眼见到,但帝后仍担忧孙子受委屈,转头就让人传讯给镇国公姚知进托他代为照料,也从燕京送了不少东西南下.
但这种好心反而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