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抛却胡儿作汉儿(1 / 1)陈恶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抛却胡儿作汉儿

这年头的饭菜也就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行军途中的野炊,大部分就是小米加豆类混在一起煮,煮熟了后,讲究的加上酱料盐巴韭菜,不讲究的直接薅两把野菜放进去,稀里糊涂的趁热一吃,就能将肚子糊弄过去。

当然,刘淮自然要讲究一些。准确的说是忠义军甲骑吃得要好一些。

这也是明明白白在全军公示出来的,因为甲骑要承担最为危险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打最难的仗,所以甲骑不只是吃得好,赏钱高,抚恤高,叙功时还要靠前。

这也很好解释,一线作战的军士愿意跟民夫享有同样的待遇吗?道理都是一样的,甲骑也不愿意跟枪阵有同样的待遇,否则谁还会跟着刘大郎往人堆里冲?

吃大锅饭平均分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你眼馋这些待遇,那么好,下一次公开遴选的时候,你自可以到各自军官面前展示本事,如果合格入伍,那么这些待遇你也可以有。

说回甲骑的粮食,他们除了最基础的豆子谷子之外,还能有几个面饼,一条肉干。别看在后世这些东西不算什么,但在此时的北地,都已经算是了不得的美味了。

而对于刘淮等军官来说,在食物上同样没有什么优待,跟本部所率兵马所吃得差不多,只是分量大一些而已。

大锅在阿典论家门口架了起来,又有人打来井水,抱来更多柴薪,很快就将锅中的水煮沸。

刘淮将那些硬得能砸死人的面饼剁碎,然后又剁了两条肉干,连带着一把盐巴一同扔进了锅里,片刻之后,就成了一大锅面糊汤。

这时候,这几家农人都已经出门,或近或远的站着,呆呆地望着这一大锅面糊汤,如同被扼住喉咙的鸭子般伸长脖子,艰难的吞咽着口水。

刘淮从马上取下一个大马勺与四个木碗,先给依旧在饮马的张白鱼等人盛满,随后将马勺递给同样面露渴望之色的阿典论。

“这些足够你们吃的,自己分,别闹乱子。”

说罢,刘淮就端着木碗去一旁了。

阿典论接过马勺,呆愣了片刻,又是欣喜出言:“你们一人拿一碗出来,都摆在俺面前,快!”

似乎担心刘淮反悔一般,总共十几个村民纷纷回到屋子,把碗都拿了出来,摆在了阿典论面前。

阿典论大声说道:“不管是谁的碗,等会都随便拿,但一人只许拿一碗,俺给你们均分了锅里的面粥,俺最后再拿!这是最公平的,晓得吗?”

刘淮在一旁,饮着碗中面粥,暗暗点头。

果真是最公平的。

那些村民不知道是明白了阿典论分饭的门道,还是本来就比较信服此人,并没有提出反对,而是眼巴巴的看着锅中的面粥。

张白鱼与刘淮并立,稀溜溜的吃着面粥,看着几步外的村民们将分到的吃食飞速吃完,又把涮锅水都分了,各自吃了个肚圆,又遥遥向着这边跪地叩首,不由得叹了口气。

刘淮挑眉笑道:“怎么,张四郎又开始感古伤今了?”

张白鱼俊秀的脸上表情复杂,却是立即回应:“大郎莫要嘲笑,我只是有些疑惑。”

没待刘淮询问,张白鱼就说道:“这些人全都是女真人,我应该……应该……恨他们的,对,我应该恨他们的,我应该想着把他们都宰了,细细剁成臊子才对,可……可我无论如何都恨不起来,甚至想着,找个地方安置他们才对。大郎,你说我是不是有些毛病?”

刘淮继续吸溜面粥,用另一只手指了指张白鱼:“你这不是毛病,你这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正是所谓的君子远庖厨,张四郎可谓得‘仁’之三味了。”

张白鱼摆手:“大郎你莫要再取笑我了。”

刘淮变得正色:“这如何是取笑呢?我问你,若是你没看到这些人,你麾下兵卒说围起来了一个女真庄子,你会不会下令鸡犬不留?”

张白鱼犹豫片刻:“若之前,我自然有可能下令,而如今,我真的见了这群女真人过得有多惨,我……我也不知道了……”

刘淮同样莫名长叹:“是啊,没真正看一眼,如何能知道阶级矛盾竟然已经到了能压过民族矛盾的程度了呢?”

“什么?”张白鱼没有听懂,连忙询问。

“没什么。”刘淮摇头,还要再说什么,却见那名老妪在阿典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刘淮放下木碗,随意一拱手,刚要寒暄两句,却听到老妪说道:“诸位贵人都是汉人吧?”

阿典论当即愣住,看了看自家母亲,有看向刘淮等人,张嘴欲言却是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刘淮却也不奇怪:“老夫人好眼力,却不知道我们如何露了破绽。”

老妪摇头:“破绽太多了,也只有俺这心急的傻儿子才会把你们认作女真贵人。”

“哦?”刘淮似乎有些不信。

老妪继续说道:“像俺这种半截人都入土的老朽更是如此,仅用鼻子闻,也能分辨出来。

我们女真贵人身上都有刀子味,而你们汉人贵人身上都有麦子味。越是位高权重,志向远大,身上的味也就越重。

而贵人你身上的麦子味,已经浓郁到百步之外就能让老朽闻到的程度了。”

刘淮笑了笑,不置可否:“那你们还要跟我走吗?”

老妪斩钉截铁的说道:“走!俺们自然要随贵人走的!”

“阿娘?”阿典论惊奇出声。

“蠢儿子。”老妪重重跺脚:“你不是说了吗,沂水县这两天就会乱,现在有贵人相助还不跟着走吗?就因为贵人是汉人,你就要反复?

难道你跟着掏大粪的那宋帮主就不是汉人了?难道家里收了好多女真汉子当骑奴的朱三爷就不是汉人了?”

阿典论也回过味来,当即重重点头。

当然,作为活了几十年,经历过许多的老妪还有一事没说出口。

这四名精壮骑士明显不是什么善类,你不能因为人家发了点善心,就把他们当成什么软弱可欺之辈。

最重要的一点,这四名汉人骑士藏头露尾的不知道来沂水县干什么,你现在要与他们分道扬镳,对方瞬间翻脸开始杀人又如何?

真当这十几名老弱能对抗这些正经骑士吗?

刘淮从水囊中倒出凉白开,涮了涮木碗,复又一饮而尽,擦着嘴巴说道:“老夫人既然如此通透,那我也不妨直说。

我这里有前途,也有财帛土地,更有安生日子,但这些都是我们忠义军拿命搏杀来的,是给汉人,而不是给女真人的。”

刘淮声音并没有压低,而是朗声说来,不止面前的阿典论惊慌失措,就连十几步外,一直围拢在火堆旁,暗中观察着这边的十几人也同时惶恐。

老妪反应极快,当即把阿典论摁倒在地:“俺的儿子,也可以是汉人。”

刘淮随即叉着腰大笑出声:“汉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先是得改风俗、改汉名、识汉字,然后还得编户籍、垦荒地,这些你们都愿意?”

老妪连忙说道:“我儿早就不剃发,而是用束发幞头,也同样识得汉字,只是名字还没有改,请贵人赐名。”

阿典论也反应了过来,重重叩首:“请贵人赐名。”

刘淮扫视了那十几名依旧呆愣之人,缓缓言道:“若战阵相执,则需要审判罪人、临阵抽杀、劳动改造后,尔等女真人才能变成汉人。但如今你们是主动投效,则可略过这几步。”

“阿典论。”刘淮说道:“你以后就叫典论,阿典部的其他人都依照此例!”

“典论谢过郎君!”

刘淮继续说道:“老夫人,你让他们都去收拾一下,速速休息,明早天一亮,咱们就出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