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难得易失乃时也
十月五日,在经过两日探查之后,刘淮终于搞清楚了金国水军的路数。
金国水军也不是拖家带口一波走的,而是大约分成了两部分。
十月三日,当神锋军撤到信阳镇的时候,武成军当先出发;两日之后,也就是十月五日,神锋军全军与一半的威镇军方才登船出动。
在这两日期间,李宝与张荣不停的试图烧毁信阳镇的金国船队,但在以山东良家子组成的武成军离开后,没有任何内应的情况下,他们很难突破金军渡口。
在十月五日,一万五千金国水军扬帆出发。
在日照东边的海岸上,张荣与李宝张网以待,以水军对抗水军,拉开打决战的阵势,开始与金军硬碰硬。
从历史来说,如果这场大战能血战到底,无论谁胜谁负,都必然是海军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东亚航海技术上了新的台阶。
然而就在双方开战一个时辰之后,李宝已经渐渐占据上风的时候,天色阴暗,海上北风渐起,在海上奋战的水军将士无不变色。
这是在历史上记载过的一场风暴。
真正历史上,李宝在十月初就抵达了海州,却在十月二十七日才找到机会突袭金军,就是因为要躲避这场风暴。
而金军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陈家岛,同样是为了躲避这场风暴。
北风一来,海上风波骤起,无论敌我全都搅成了一团,被呼啸的北风裹挟南边。
这时候就算再能打的水军将领也只能偃旗息鼓,将稳定船只放在第一位。但这场北风也顺便成全了金国水军,使得他们能够迅速脱离宋军的纠缠,顺风向南而去。
而宋军的指挥系统已经全乱了,不得已,李宝与张荣只能在抵达海州沿海的时候,下令脱离战团,回到东海县休整。
如果按照战损比,那么宋军依旧是小胜,金军依旧是败了。
甚至在这种天气下强行驾船南下,说不得还会有许多舰船在风暴中沉没。
但金军完成了速速南下的战略目标,宋军竟然连金国水军一部都没有拦住。
最后的结果竟然是金军不胜而胜,宋军不败而败。
冰冷的雨水稀稀拉拉落下,复又在寒凉的北风中吹得散乱,李宝握着长槊,站在雨中,抬眼望天:“天不助我!贼老天!你为何要助金贼!为何?!”
船上的宋军皆是无语,在风雨之中狼狈不堪。
更有些宋军面露惶恐。
他们许多都是渔民出身,家人都在沿海,金军规模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如果在宋国沿海撒开欢来,岂不是家人全都会遭兵灾?
新任朐山县知县高敞也冒雨前来,指挥着衙役民夫协助伤员,烧热水,搭帐篷。他身上并没有穿蓑衣,官袍在细雨中已经湿透。
一阵凉风吹来,高敞打了个哆嗦,回头望着李宝,不耐说道:“老天没助宋国吗?靖康年间,多少英雄豪杰托生到你们宋国了?你们又是如何对他们的?你们……你们又是如何对俺们的!现在老天见宋国烂泥捏不出人形,又开始助金国,你有什么可抱怨的?”
此人是山东本地士人出身,家道中落,平日当个小吏,勉强填饱肚子,却因为过于清高,不愿意与其他小吏一样压榨百姓,反而时常挨板子。
所以,忠义军北伐至海州时,此人几乎第一时间就到忠义军处自荐。
因为忠义军中文士稀少,所以高敞被直接吸纳,跟随陆游观政两月后,被派回朐山县来作一方父母。
有这层出身,高敞自然有理由瞧不起宋国,也有足够理由嘲讽宋国。
放弃半壁江山,弃了三分天命的难道不是你们自己吗?
甲板上的宋军一时间皆是怒目看向这名小官,有人刚要喝骂,却被李宝挥手阻止。
李宝根本无法反驳这些言论。
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时候,你不抓住机会,那又有什么理由在‘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时候哀叹呢?更别说他李宝也是弃山东于不顾的一分子。
张荣则是坐在舵楼上,任由风雨落在头顶,将发髻吹散,白的头发贴在额头,远远听着李宝的大喊与高敞的嘲讽,竟是一时间连言语的心思都没有了。
张荣的心思再次不由自主的飞回了三十年前,那场扬名立万的缩头湖大捷之后,正当他志得意满之时,那大小眼将军闯进了他的大帐,诉说抗金大略。
“当时真的应该好好听听,就算听不懂,也要与那大小眼好好饮上几杯。”
想到这里,张荣复又看向西北方。
在那里有一名年轻人,与曾经的岳飞真的太像了。
胸有韬略腹有权谋,天下事,究竟还是依靠他们年轻人才对。
如果刘淮知道被张荣比作岳飞,一定会激动的跳起来。
当然,此时的刘淮见到交战双方被海风吹散,也是瞬间麻了爪子,并深深的陷入了自我怀疑。
为什么穿越小说中的主角,无论做什么都会将态势向好的方向驱动,但轮到他穿越了,打了这么多仗,死了这么多人,甚至刘淮自己也水里来火里去,亲自上阵厮杀,奋力改变了历史,但天下大势却会变的更糟了呢?
在山东奋战之后,刘淮再看天下局势,竟然发现自己不止间接的帮金国南征两淮的大军瘦身,改变了金国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让宋国襄樊直面金国灭国大军,甚至让金国水军逃过一劫。
这可是五六万正经兵马啊,如果让他们加入了伐宋战场,鬼知道会产生什么奇妙反应。
刘淮都不免在想,如果自己身处一本穿越小说的话,这小说作者也过于恶趣味了吧?!
魏胜也亲身来到了日照县,此时在石臼山上看到这副场景,复又仰天看着如墨黑云,也是呆愣片刻。
只不过魏胜终究没有失态,而是对刘淮说道:“大郎,我心已乱,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刘淮沉吟片刻:“不能让两淮被金贼占据,否则山东所有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父亲,现在有两件要紧事要着重去做。
其一,孩儿要率领骑兵,将周遭军情摸清楚,最起码要搞明白金贼水军还有没有后手,驻地还有多少军资,之后还有没有援军。
其二,父亲要召开大军议或者说大会盟,天平军、东平军、忠义军、宋军甚至还有刚刚与耿大头领接头的天雄军王友直,都要叫来。
跟他们说清楚,金贼在两淮的进展,还有若是金贼占据两淮后的局势。让他们知晓如今形势的紧迫,再根据探查出的情况,火速选择出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魏胜点头,第二件事确实只能由他这个忠义军都统来号召,因为他的威望终究还是要高一些的。
而且,两人都知道无论要做出什么决意,动作都要快。
拖上一个月,如果真的让金军横扫两淮,将宋军全都撵回江南,那无论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魏胜点头转身,走了两步,复又回头:“大郎,你是如何想的?”
刘淮无奈摇头:“父亲,这事不是孩儿如何想就能做成的,得考虑实际,还得看山东群豪的想法。
说句难听的,如果绝大多数人都不想救宋国,那咱们父子几人想做什么都不成。
而如果他们都能明白事情紧急,愿意死战求生。那么能作为的无非就是围魏救赵与直接参战两种选择而已。”
魏胜再次点头,脸上已经浮现了一丝忧虑,却终究没有说话,而是翻身上马,火速离开了。
接下来几日,他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