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世外桃源
一行人自坡上顺着小路下来,一路经过不少农田,田里种着庄稼,看得唐伦三人眼泪都要下来了。
自从殃虫灾祸爆发后,土质也发生了不明原因的转变,大面积土地不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反倒成了有毒有害植物的沃土。
目前人类聚集地的选址,就是围绕可以种植的土地来建设的。
而这个群山包裹的谷地之中,竟然拥有一眼望过去,此起彼伏的农田!三人仿佛已经闻到了农作物的香气。
田里也有人在忙碌着,或是低头清理杂草,或是施肥除虫。
唐伦实在没忍住,站在田边跟人打了个招呼:
“你好,请问……”
田里的人停下了手上动作,缓缓抬起头来看向唐伦。
他笑容和煦,令唐伦也下意识地露出了友好的笑容:“请问你们的聚集地叫什么名字?”
田里这个男人闻言,沉默了好一阵,才微笑着回答道:“昙笼。”
昙笼?
“昙笼聚集地……”唐伦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没听说过啊……
难道是在群山中与世隔绝太久,从未与外界联络过?
“谢谢!”
唐伦道了谢,示意大家继续前进。
不仅唐伦,他的两位侦查员同伴也陷入了喜悦的情绪中,似乎完全忘了这里的诡异。
明明外界是黑夜,这里的天空怎么可能是大太阳的白天?
仅仅只是穿过了一个隘口,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根本不可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李道生三人的警惕性已经到达了顶点,就连从来不爱说话的任偶也在此刻出言提醒了一句:“这里很危险。”
他的视野中,此刻到处都在弹出红色的警告文字。
这个昙笼聚集地,绝对不像它表面看起来这么美好。
一行人怀着各异的心思,终于绕过了农田,进入村落中。
村子里的人更多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有的肩上扛着农具,有的手上提着蔬果,有的开着店铺正在吆喝,有的似乎在维持治安,四处巡逻。
这是一个很小,但五脏俱全的小型社会。
刚刚才经历了一番生死,情绪甚至还没转变过来的几人,对此的感觉更加别扭。
但唐伦三人已经彻底魔怔了。
他们也不跟李道生三人打招呼,拉着一个路人就问:“请问你们的负责人是谁?他在哪里?”
但被拉住的人根本就不理他们,挣脱开后面色古怪地看了唐伦三人几眼,快步走开了。
“三位,我们还要探查一些东西,就先告辞了。”唐伦看了李道生三人一眼,脑子这才清醒了一些。
“你们救了我们的命,我三人无以为报,这里是个好聚集地,比红日聚集地还要好,你们可以就在这里留下。”
唐伦刚说完,李道生就问到:“你认为这里很安全?别忘了我们从山外进入山里只穿过了一个隘口,了不到三十分钟,这里的天色怎么可能是大晴天?”
唐伦三人摇摇头:“这不难解释,这个聚集地的负责人应该很有本事,获得了一些王族殃虫的能力,从而改变了这里的环境。”
“你就这么肯定?”毕竟一起走了半程,这三人也不是坏人,李道生还想劝劝他们。
谁知,唐伦三人竟然一起无比肯定地点了点头:“三位是外乡人,或许不知。但我们三个能感觉出来,这个地方,的确是人类在经营,而且它的负责人很厉害,是个本事很大的人物。”
“万一是虫呢?”李道生这个假设虽然不动听,但却是很有必要点出来的事实,“你们是听了先知的命令,知道密罗谷地有王族殃虫要出现才来探查的,如今却发现了这个藏在密罗谷地中的人类聚集地,你们不觉得这太过巧合了吗?”三人对视一眼,点点头:“你说得对,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先去见这里负责人。”
这三人铁了心,明显是说不通了。
不过,眼下除了猜测,以及黑夜在短时间内变成了白天这件事外,李道生确实也拿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
毕竟这里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到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景象。
绝对是世外桃源。
李道生甚至悄悄问了一下雀,雀早就散出了自己的虫子,但得出的结论是这里非常干净,没有死气,没有血气,也没有污秽之物,暂时看不出什么异常。
但任偶的状态又非常不对,李道生从未见过他如此紧绷的样子。
唐伦三人走了。
李道生劝过,劝不住。
他和任偶,雀三人在街边找了个馆子,这里只是个很普通的小面馆,但在这种地方,这种世界,有个小面馆已经很出乎意料了。
店家上来招呼他们时,李道生隐晦地观察了好几眼,雀更是悄悄让虫子钻进了店家的衣服里。
一人要了一碗面后,店家下去了,雀对李道生摇了摇头:“没有异样。”
确实……没有异样。
“任偶,你觉得呢?”李道生看向任偶。
任偶认真地看向李道生和雀,说:“危险。”
“哪里危险?”雀问。
任偶的视线扫过所有目力可及之处:“每个地方,都危险。”
这……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面上来后,店家笑嘻嘻地说:“三位是外面来的客人吧?”
“对,”李道生低头看了一眼面条,很香很干净的素面条,加了两片青菜,他貌似好奇地问,“这里还来过其他外面的客人吗?”
“来过,比你们早一天到,昨天来的,就在那边的旅馆里住着呢。”
店家指了指南边儿。
随口一问,竟然还真有?
难道是……
三人对视一眼。
“老板,你这里怎么付账?”李道生问。
他是故意的,钱他们是肯定没有的,但却依旧点了面条,就是想弄出些动静,看看下文。
谁知,这店家的回答让人一愣。
“付账?不不不……不用付账。”店家连连摇头。
“昙笼里,大家相互帮衬,一起生产,一起劳动,需要什么就取用什么。”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这里所有的店都是这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