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录取通知(1 / 1)岁晏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录取通知

林嫣回到家,顾不得骑了50分钟自行车的劳累。风风火火的就去找小谢了。

“小谢、小谢——”

小谢迎出来,笑吟吟道:“林老师,我今天卖了八十多个鸡蛋。”

可以得八毛多钱呢!

这可比在村里挣工分强了许多啊。

林嫣道:“是么,那还不错啊。我又载了三框回来,你还要不要进货?”

“要啊、要啊。我先把今天的钱给你。”小谢点头如捣蒜。

林嫣道:“没事,让你赊两框的帐。这个生意是给你自己的。咱们俩关系好,照顾你。”

她故意当着高母的面说。省得回头高母一分钱不给小谢留,只让她干活。

这种事高母应该做得出来。

她让小谢赊两框的账,就不用小谢问高老师拿钱了。

一框一百个鸡蛋,林嫣是八分钱一个收购的。批发给小谢是九分钱一个。

小谢再拿去卖,是一毛钱一个。

所以今天光四框鸡蛋,林嫣就能赚八块钱。嗯,扣掉给魏嫂子和刘青峰的一块钱工钱,还有七块。

这都比废品站赚得多得多。

再加上几框青菜,如果都能卖出去,她今天能净赚十五块。

鸡蛋好些,哪怕是三伏天,不暴晒的话也可以放十天半月的。

但蔬菜,真的是必须新鲜的卖才行。

“那行,你一会儿拿空框子过来再捡一框。”

“好!你家的水缸又该淘换了。我明早给你换过,再把水挑进去。”

“好嘞,一会儿你还是拿着语文课本过来。今天的二十个字,咱们还得按计划进行。”

等林嫣走了,高母的脸就垮了下来。

小谢道:“妈,我挣的钱还不都是这个家、是你孙子的。我不会胡乱贴补娘家的。”

能自己挣钱了,她在这个家活的就会有尊严和话语权得多。

高母倒是想让她把所有钱上缴,但林嫣说得很清楚。这个生意是她照顾关系好的小谢。

林嫣出去之后,就去找了那个回城知青里领头的胡勇。

“我有个生意看你们要不要做,你把他们仨喊到我家来。”

胡勇心头有些猜测,但不能确知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他立即起身去喊人了。

等他们过来,就遇上小谢笑眯眯的端着空框子过来捡鸡蛋。

胡勇他们看到方家作为库房的房间里,堆了三框鸡蛋和好几筐蔬菜。

这会儿差不多是晚上七点半了。不过因为是伏天,天还是亮的。

林嫣在张罗生意的事,方明澈则舀了热水给颜颜洗澡去了。

林嫣对小谢道:“你直接换一框过去好了。都是按一百个装的,不过你还是点一下。说不定魏嫂子不小心点错了。”

小谢点头,“好!我还是先给你六块钱。剩下的十二块腾挪过来了再给。”

她今天卖得八块多,不够一框的钱。

而且,还得备些零钱好找零。

“行,你觉得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林嫣转向胡勇四个,“就是你们看的这样。小谢今天在我这里批发了一百个鸡蛋去医院门口卖。她卖出去八十多个,一个赚一分钱。我就是问你们要不要干脆摆个蔬菜摊,就卖蔬菜和鸡蛋。我这里可以稳定供货,批发给你们。但有一条:概不赊欠、退货。咱们买定离手!如果你们不做,我再找别人。”

小谢蹲在那里,一双一双的默数着鸡蛋。

其实今天白天胡勇几个也看到小谢往返了两趟,挎着篮子出去。

那这么一算,她今天赚了八毛多呢。比他们哥几个在家吃闲饭强多了。

小谢数好了,刚好一百个。

她道:“我是家里还要照顾一个病人,等高老师开学了还得做饭。所以我只能卖鸡蛋。但今天试一试,我觉得以后能越卖越多。”

别的也不多说,端着一框鸡蛋先回去。晚一点再拿着课本过来学认字。

她依然用蓝布把蛋遮着端走。出去遇上了崔大嫂过来送肉。

林嫣是每天请她帮忙买一斤肉。黑市那屠户手稳,一刀下去基本没什么偏差!

废品站请的工人,每天干的是体力活,所以两顿都有肉。就不说别的,每天往返将近两个小时也不轻松啊。

今天连魏嫂子一共六个人吃饭,一斤肉分做两顿。管饱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每人能摊到将近二两。这是十来天的供应量了。

这一斤肉就是伙食费的大头。

之前林嫣连菜都是托崔嫂子买,后来改在借梯子的村民那里买。

崔嫂子一看这情景,很快反应了过来。忙出声道:“你这是要卖菜么?什么价?”

林嫣道:“要的话,给你算批发价,和他们一个价。”

“我本来也买得多。”

崔嫂子那里三天就要用一框鸡蛋,蔬菜也每样都要了两三斤。这价格,比她在黑市买还稍便宜些。

“哎呀,这菜叶子可真水灵啊。拿回去喷点水,明早也能比较新鲜。”

蔬菜放一天会蔫,就是因为白天晒了太阳。

所以只是过夜的话,会稍微好些。

胡勇他们本来还有些犹豫,做生意有赚有赔啊!林老师还特地说了概不赊欠、退货。

但先是小谢、再是崔嫂子,还是有些刺激人的。

胡勇看崔嫂子在那里挑菜,赶紧道:“崔嫂子,你别挑来挑去的啊。既然是批发,那就挨着拿就好了。都是水灵灵的!”

林嫣听了这话就笑了,成了!

果然,四个人又商量了一下,就回去准备凑钱了。

这全部拿下,也就三四十块钱。肯定还是凑得出来的!

林嫣有条不紊的按照批发价给崔嫂子分门别类算价钱,“我这里概不退货的啊。”

“退什么啊?我那里给客人推荐一下,没有卖不完的。”

两人便就肉钱和菜钱结算了一下。

崔嫂子道:“唉,我可想买个保鲜的冰箱了。可是,太贵了!你说如今电器怎么这么贵啊?”

方明澈已经把女儿打理好了,正把人送回来。

听了她这话道:“因为国产的家电还没有支棱起来啊。我们现在基本只有买进口货,可不得贵么?那些国家的工人工资多高啊,还有运费。羊毛出在羊身上!”

崔嫂子想了想,“是你说的这个道理。那你说,国货能支棱起来么?”

“肯定能啊。两弹一星咱们都能独立研发出来,会攻关不了家电?你好不好拿?我给你送回去吧。”

崔嫂子点头,“行,你给我送。”

方明澈直接用三轮车送的。

等他回来,胡勇四人已经把钱凑齐,过来称蔬菜。还有点嫌只有两框鸡蛋少了。

林嫣道:“崔嫂子三天才一框,不会每天来的。你们先把这两框卖了再说吧。如果卖得好,我就让动员附近村子也送货来。”

方明澈道:“你们今晚卖还是明早卖?”

胡勇道:“明早卖。就在去菜市场的路口卖。”

今晚卖,那些老女人非得抓着要过夜这一点狠狠杀价不可。

明早如果还新鲜,他们就按新鲜的卖。如果稍微蔫了一点,就折点价卖。但肯定要比买入价有个差价。

如果证明可行,他们就先干这个。

其他的一概不管,如今要先填满肚子为原则。

方明澈想了想,蔬菜供应基地好些也是凌晨就开始采摘。他们这也就早几个小时。

他们四个就不用送货了。

林嫣把人送到门口。

古大爷往这边看了几眼,等人走了道:“你们两口子也太能折腾了。”

小有家底了,又是大学生。竟然比人家没找到工作的还要有干劲。

方明澈道:“我俩又没有祖业可以继承,当然得自己多折腾啊。颜颜之前惦记电视机,这还死活没舍得买呢。”

折子上倒是有钱,但没有稳定紧张,真舍不得几百块买电视机。

古大爷道:“真不怕回头政策又反复啊?”

他反正是有点被整怕了。

方明澈道:“怕啊,怎么不怕?可是,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对了,你儿子哪天出院啊?”

“还要再过几天。到时候他就能慢慢站起来行走了。”古大爷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过了会儿,小谢又过来了。

她告诉林嫣,“你不是让我回去看看朱大海今晚上干什么嘛。我听高老师说,他租车去了。就你们之前租的那辆三轮车。”

林嫣点头,“他应该也是想做这个生意。这个的本钱比较少,他拿得出来。”

租那个车,应该还是五块钱一个月吧。

收购鸡蛋和菜再投入三四十块。如果都卖出去了,能赚到十二三块一天。

不过,没人帮手的话,自己去收购、然后运输,再要卖出去,就有些劳累了。

等朱大海再去找胡勇等人当帮手。

胡勇表示他们已经批发了蔬菜和鸡蛋,要做自己的生意了。

而且,朱大海是想雇佣他们四个中的两个人。

这么对比下来,他们愿意四个人合伙做生意。反正明天卖了试试再说。

这一片那么多人买菜,总不至于砸手里。

朱大海无奈,只能去找隔壁大杂院的人。

所以9号早上,他就过来和方明澈、林嫣说他不干了。

方明澈笑笑,“人各有志。至于做蔬菜生意,大家就各做各的吧,正当竞争。”

朱大海有些讪讪的,点头离去。

林嫣带着刘青峰和耿山去废品站。

也好,她一天还少出一块五工钱呢。这刚开始,还真忙得过来。

方明澈下午收摊回来,就去关心了一下胡勇他们的生意。

胡勇道:“卖完了,中午之前就卖完了。我们四个人在菜市的四个方向摆摊,一人卖出去二十几斤菜。鸡蛋倒是不够卖。”

“那让林嫣给你们增加供应量。之前大家都没底,哪敢放开手脚啊?而且,你们刚开始卖菜,也有点腼腆吧?”

胡勇四个人确实都有些不好意思。大小伙子嘛,上街卖菜确实是不大好意思。

如果不是被生活逼到了这一步,估计都没这个勇气的。

方明澈道:“没事,以后做得多了,熟能生巧。到时候蔬菜也可以多供应一些。”

还好,阿嫣当中间商赚了些差价,他们四个人分一天差不多两块钱。

这对刘青峰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吸引力。毕竟他们一天一块五,还包吃两顿呢。

不知道朱大海那边怎样了。

晚一点,林嫣他们就回来了。还是带了一车厢的菜和鸡蛋。

嗯,方明澈已经和颜颜在崔家饭馆吃过晚饭。大热天的,出了一天的摊,他是一点也不想顶着热灶台做饭的。老崔说他每天衣服都要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爷俩这会儿连澡都已经洗了。

林嫣进了小偏院的门,刘青峰和耿山帮着把框子都抬进去。

刘青峰和耿山其实也很关心胡勇四人一天能挣多少。回去之后,就忍不住去打听了。

大家一个院子的,胡勇等人实话实说。

一天两块钱的利润,的确没能吸引刘青峰和耿山改弦更张。

废品站今天的生意比昨天略好了一些。确实名气是慢慢传开去的。

看这情形,应该能稳定的做下来。

现在大家伙关注的重点便转移到朱大海身上。

刘青峰道:“走吧,先回家洗个澡。”

他一个月干24天,正工资36块。给运菜一个月还有九块。

至于耿山,四个星期日,林嫣说如果他愿意去加班。一天两块钱!这也就差不多了。

还是要稍微平衡一下。

这收入可以了,还比较省心。

胡勇他们看小谢朝这边走,也立即跟了上来。

“小谢,你今天卖了多少个鸡蛋?”

“今天多一些,九十多个。不过还是剩了二十个。”

她婆婆闹着要吃鸡蛋,晚上她敲了三个做炖蛋。蒸好后,上头再淋上一点猪油跟油榨儿,就是一道很美味的菜了。

胡勇道:“可惜你没那么多时间,只能抽空守在医院门口。不然完全可以多卖一些。”

“是啊。不过如今这样也很好了!”

小谢今天给了九块钱,又端走一框鸡蛋。她这个活儿其实最省事。

也是她刚走,崔嫂子就拎着肉过来了。

今天崔嫂子没拿鸡蛋,留给胡勇他们的就有三框。

原本只收到三框多,林嫣把昨天零散的几十个放进来凑了一个整。

等崔嫂子一样蔬菜称了些走,胡勇告诉林嫣,“林老师,鸡蛋可以再多来点。”

“三框还要增加啊?”

“鸡蛋好卖,我们四个人呢。”

“行,我和村民说。但你们也要注意,人家买十个回去可以吃好几天。这几天就不会再买了。”

本村的鸡蛋不够,母鸡下不了那么快。

但从附近村嫁过来的那些小媳妇儿,今天也来问过。

她们娘家的鸡蛋也想送过来,问要不要。

其实可以加在婆家的鸡蛋里拿过来卖。

可万一林老师只收定量的,村里其他人家没能就近卖出,要影响邻里关系。

不限量,这就太好了。

胡勇想了想,“那我们再走远一些卖就是。”

方明澈点头,也行。占据市场嘛!

晚一点,小谢又过来了。告诉林嫣,朱大海找了两个帮手。

而且今晚他就住在他乡下舅舅家里。准备明天一早载着收购来的鸡蛋和菜进城。

林嫣道:“嗯,有人手,早上送菜是要好些。关键看他卖得如何吧。”

外头公用电话那里传来喊声,“方明澈,电话——”

明澈心头其实一直惦记着,赶紧就跑了出去。

剩下头发洗过,梳了一半的颜颜站在原地。她一半头发已经梳顺,一半还毛躁着。

爸爸就丢下一句‘去找妈妈’,把梳子往她手里一塞就跑出去了。

林嫣过来,“来来,妈妈给你梳。”

她也挺关心这个电话的。如果真的是录取通知书到了,明峰哥打过来的就好了。

方明澈跑过去,“喂?”

“明澈啊,是我。你的通知书到了。”

方明澈心头一松。高考录取是按批次发通知书的,越好的学校越在前面。

“是北师大么?什么专业?”

高老师是铁板钉钉上线首都师范政治系本科的。他的录取通知书都还没有到。这儿可是本地!

所以,这时候如果都寄到老家了,肯定是北师大。

“是bj师范大学啊,英语专业。就是你考了96分的那个。”

方明澈提着的心终于晃晃悠悠归位。

北师大,不枉费他过去几个月,出摊回来还那么刻苦的复习。

说来真该谢谢人家王德显提供的名校复读班的资料啊。

对了,英语的报刊杂志也都是人家给他找的。

他甚至还做到了一道看过的阅读理解。

“这个学校应该挺好的吧。邮递员送来的时候,别说老叔,就连支书都高兴惨了。你可是咱村里第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当时据说大家伙还在田里干活,支书立即跑到广播室大鸣大放。全村都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听说老叔笑得嘴巴都合不拢。这回不会再有人说你脑子有问题了。”上一次方明澈还乡,一看就混得还不错。很多人改变了看法。

但也有固执的觉得去摆摊挣再多,都逃不过士农工商,商为末等。

而且摆摊不稳定啊!

但如今明澈把大学考上了,而且一听就是好大学。这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他跑去首都一边摆摊一边复习,立即就成了有远见!

那不是明澈回来说了么,首都学校的复习资料比我们小地方的可要好得多。

“你等着,我明天就去请长假。然后给你把需要办的手续都办了,一起带到首都来。”

他得先去看看,首都有没有适合他发财的土壤。

毕竟,首都居、大不易呢!

先请长假,要是在首都混不好,他还有条退路。

方明澈道:“好,明峰哥。你买了火车票告诉我,我到时候骑三轮车去接你。”

“好嘞!”

方明澈挂断电话往回走。

“哎哎,方老师,恭喜啊!”老板叫住了他。

方明澈反应过来,忘付钱了。赶紧掏出一张一毛的递了过去。

“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理解!我要是考上大学,路我都不会走了。”

啧啧,这是鱼跃龙门啊!

一下子就从黑户、盲流,变成了人上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方明澈一路回去,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大!

考上北师大了,真的是太好了。这可是后世的985+211。

他是名牌大学生了!

一路上都有看到他这么笑的人道‘恭喜’。如今能考上大学的,那就是民族精英。将来势必会发展得很好的!

“谢谢、谢谢!”

回去之后,方明澈把颜颜抱起来往空中抛。姑娘,爸爸考的学校比你好!

哦,不是,这辈子条件不一样,你也会考上更好的大学的。

高老师听到消息也过来了,正好小谢也在这边。

看他们三个大学生,只有自己小学都没念过。刚因为这两天亲手挣到一块八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又有些受打击。

林嫣拍拍她的肩膀,“你可以先挣钱。有钱了,以后再慢慢往上读。考得上全日制的最好,考不上咱还可以读夜大。如今有条件了,一步一步来吧。”

小谢点头,“嗯。”

高老师也道:“就是啊,我又没有嫌弃你。”

小谢心道:那是你妈还需要我照顾!

不然,她真的要担心高老师去了大学,面对那些有共同语言的女大学生,会把持不住自己。

他平常提到林老师,就很是欣赏。

因为,他们是同类!

以后去了大学,里头都是他的同类。而且还是没结婚的!

方明澈对高老师和林嫣道:“等着吧,很快就到你们了。”

方明峰那里,高高兴兴的让老婆给他收拾行囊。又过去问方明澈父母有什么要给他带的没有。

方父道:“他上回说首都啥都有卖的,不用给他准备。而且他一贯也不爱吃什么榨菜、腐乳、腊肉、香肠,就爱吃个新鲜的。这三伏天,哪有什么新鲜的带去?除非有他上回带回来那个抽真空的袋袋。”

方明峰道:“老叔,那可不是什么袋袋。那是用抽真空的机器压制过的。就把袋子里所有空气都抽走了,这样就不会变坏。老叔,要不你干脆跟我一道去吧?”

上首都去,这肯定是吸引每一个中国人的。

但是,“跟着就要秋收了,这时节哪请的下来假哦?而且,去市里要三块钱,再从市里坐车去首都,又要二十好几。单边都是三十块了!”

方父摆手,示意他不去。除了他说秋收在即在生产队长那里请不到假,也有点舍不得路费。

而且,回头要是明峰直接黑在首都不回来了,他岂不是得一个人天远地远的自己回来?

明澈到时候也没时间送他的。

老一辈的嘛,好些都是从没出过远门。一辈子就在方圆十里的范围打转。

让他走远了,心头不踏实。总怕遇上事儿!

方明峰道:“得,那我自己去。我怕是还得去给生产队,把下个月不参与秋收的钱给交了才走得掉。”

如今集体劳动是义务。像方明峰这样在外头上班,耽误了集体劳动的。他每月还得向村集体交一笔钱。

哦,就是没耽误,像夏大叔那样工作是支书给介绍的,他也得向村集体交钱。

方明华道:“老二不是说,爸妈你们去,他给掏路费么?”

“你弟的钱不是钱啊?那茶摊肯定开学就摆不了了。回头他们两个靠补助过日子,还要养颜颜。”

方母也道:“他们两个大学住校,能不能让林嫣把女儿送回娘家照顾?这样就可以把租的房子退掉了嘛。”

方父道:“你莫管那么多,他们两个人知道安排的。”

方明华道:“爸,我倒是想一道去。”

方父道:“你普通话练好了么?而且你去,你兄弟可没说要给你报销路费啊。你有60块钱?”

那肯定没有。这家里钱不都是你管着么?

方父觉得不能让眼高手低的大儿子去拖小儿子后腿。肯定不会拿路费钱给他的。

家里一个月这么几口人能糊弄过去就不错了。

如今他折子上的活期存款,还是上次老二拿回来的四十块。哦,前些天把七月的十块也汇回来了。

至于定期存款,那就是老二卖工作的500块了。

现在看来,那工作二月份卖了是好事啊。

不然,虽然专业对口,学校接下来四年会出基本工资。

但如果毕业了不回原单位工作,这个钱是得退的。

还是如今这样好!

“明峰,你问问他缺不缺钱。缺的话,我给他汇二百去。”

方明华蹙眉,那500岂不是又要变着法儿的在老二身上?

他这里两儿一女要养呢!下学期就连方芳都要送去读一年级了。

如今不兴让姑娘当睁眼瞎了,不识字以后找婆家都低人一头。

怎么也要送去读两年,认认字。

方明峰道:“他在首都都能混得不错,哪还能缺老叔你那200?”

那小子到首都的时候,就有2000身家。如今做了几个月生意,既然他说生意还可以,肯定还不只这个数了。

方明峰回到家,想着要去首都了也有点兴奋。他一贯是南下,这回要北上了。

有明澈先去打了前站,而且已经安定好了,自己再去就简单许多。

他积年东奔西跑惯了的,才不会因为要出远门不自在呢。

“爸爸,听说你要去首都看明澈叔一家啊?我要跟你一起去。”

方明峰的女儿方桐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

他朝自己老婆看去,你怎么能告诉她呢?

他一旦觉得首都能待,就不打算回来了啊。但要接妻女去,那又是下一步的事了。

尤其如今老婆又怀上二胎了。

要不是这样,他也下不了决心放弃如今待遇很好的货车司机工作。

他怕自己万一回不来,留下孤儿寡母日子难过。

虽然他在外头沾惹草,但老婆和孩子还是心头第一位的。

他老婆道:“我跟咱妈说呢,她在外头听到了。”

方明峰道:“那你给她把衣服收拾好吧。”

他老婆瞪他!知道他不可能真带女儿去。回头偷偷的跑掉了,女儿哭闹还不是只有自己来哄。

方桐立即高高兴兴的拉着妈妈进去。说她要带哪件衣服,还要给方舒颜带礼物去。

第二天方明峰去请了长假,但其实老板心头有数。

“行吧,你就去首都看看。如果不合适,再回来。这儿还是能给你留个位置的。”

老司机了嘛,确实是稀缺。

方桐在外头和小伙伴也说起她要去首都了,去看天安门。

传到方健耳中,他立即跑回了家。

“爷爷,方桐都要去首都。我也要去看二叔。”

方父挑眉,不可能啊!明峰那小子有不回来的准备的。

这么小的女儿带去,难道要去读高价书?

上次林嫣回来给颜颜办转户口的手续。提过一回,如果不转户口,那就只能托关系去读书,还得交高价。

他背着手走过去问方明峰他爸,“二哥,桐桐真的要去啊?”

“没有的事。她闹着要去,明峰哄她呢。回头把该代明澈办的手续都办好了,让人把孩子哄开,他就自己去市里了。”

方父回去也没说是这么回事。方健的嘴巴不严实,回头说给方桐听了,这会儿就得闹起来。

他只是对大孙子道:“秋收过后我要去一趟。如果你真想去,考个双百分来看。哪怕是平时的测验。”

八九岁的娃儿,还可以不要路费。

真能考到双百,带他出去长长见识也行。但是,考双百分这几乎是可不能的事。

果然,他话音一落,方健就哀嚎一声,“爷爷,我怎么考得到双百分啊?我上学期差点没几格。”

“那你凭啥去首都啊?我们方家人又不笨,你二叔连bj的好大学都考上了。你要是不努力,以后也一辈子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好了,不要闹!男娃子家家的,难看。”

方芳有些怯生生的看过来,“爷爷,我要是能考个双百分,你能带我去么?”

她也好想去首都啊!

方父蹙眉,“你一个女娃子,我带你出门不方便。你二叔、二婶都挺喜欢你的。回头寒假他们回来你和他们说说。”

方芳只好点点头,“嗯。”

方明峰拿着方明澈家的户口簿,还有自家的户口簿,一处一处代他去办各种手续。又托人买到了硬座坐票。

然后跑到街上的邮电局,打过去托那边公用电话的老板记一下他的抵达时间和班次。

他都请长假了,就不好再去老板那里打长途电话了。

而且往返也要六毛钱的路费。

老板都记得他的声音了。每次给方明澈打电话,基本都是这个声音。

“行,我记得了。等他收摊回来,我告诉他。”

“哎,给您添麻烦了啊。”

方明澈这会儿已经摆上茶摊了,手工合作社的人得知他收到北师大录取通知书,态度又好了许多。

他这会儿已经调节好了,倒也不至于再为这份前倨后恭生气。

人啊,都是这样欺善怕恶、欺软怕硬的。

就感觉有些好笑,随口敷衍着。

这会儿游客不多,他先晾了二十碗大碗茶。然后拿过自带的大蒲扇扇了起来。

合作社有人拿着之前教的简单英语口语过来询问,他便解答一二。

等问题的走了,宋全道:“恭喜啊!”

“同喜同喜,大家如今都比从前好多了。”

“跟你没得比,你以后是天之骄子了。”

方明澈笑笑,“你们合作社如果能抓住机遇,还是能迎来新的发展的。”

正说话间,合作社来送货的小丁道:“闹起来了!方老师、宋头儿,你们大杂院那边闹起来了。”

宋全道:“怎么回事,说清楚点?”

小丁道:“你们大杂院那个朱大海,今天载了百八十斤蔬菜还有几框鸡蛋进城。我路过的时候看到他和隔壁大杂院的两个人掰扯。那两人说人家胡勇他们都是大家一起干,分钱。他们也要这样!”

据明澈所知,朱大海给隔壁那俩回城知青也是许的一块一天。卖菜主要就是上午嘛。

那他赚个十二三块他那里自己去收购,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利润会更高些,分那俩人两块钱。

那他自己赚的,还可以。

一块钱半天,其实不少了。但听说胡勇他们能挣两块,那俩人就不乐意了。

方明澈道:“后来呢?”

“后来朱大海就说本钱都是他出的,去进货也是他。他们凭什么分一份?他还说人家刘晓庆一个月才50块呢。半天给他们一块钱,还要闹!那两人说,人家刘晓庆还发粮票包吃呢。而且人家以后在北影厂能分房子,生病了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就是刘青峰和耿山跟着方老师你干,每天还包两顿肉呢。双方就这么掰扯上了!”

方明澈有些好笑,但这年头北影厂估计给国民女演员刘晓庆的真就只有50块钱一个月。

但是,北影厂应该给她转了京户吧。

工作调动转京户,这是当下除了考上大学最好的转户口方式。

外地人转京户,如今可是天大的难事儿。

87年《红楼梦那么成功,最后不也只转了东方闻樱和张莉两个么。

陈晓旭、邓婕、欧阳奋强等等都落选了。

方明澈笑了起来,“这位置一变,朱大海的角色也立即就转变了啊。”

现在他要么是答应给那两人涨到两块钱一天,要么就只有自己去摆摊了。

答应了那两人,他就被拿捏住了。以后时不时给他闹一出要求涨工资。

毕竟胡勇他们今天的鸡蛋和蔬菜都要增加数量了。那利润肯定是要涨的。

昨天就连小谢都卖了一百一十多个鸡蛋呢。昨晚上很有干劲的拿了一百五十个回去。

朱大海如果自己去卖,那么多菜,他头一次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卖完。除非降价!

不过,“他可以今天给那俩人涨工资,卖完立即换两个人。”

如今又不是找不到别的帮手。回城知青没工作的多着呢!

宋全摇头,“那最初这两个,不天天去捣蛋才怪了。或者,他可以学你家林嫣,批发给人。但那两个人如果没有安顿好,肯定会在外头说他小气之类的。号召其他人好好整治一下他,让他知道下好歹。那可能就都不会给他当下家了。另外,这都闹大了,菜市场那边也不会容得他。回头说他扰乱市场,他还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得尽快解决才是。”

他说着看一眼方明澈,你们拉了胡勇四个当下线,是预料到了这个发展?

方明澈摆手,是不是都不能承认啊!

“我又不是算无遗策的诸葛孔明。我之前还在担心他赚得多,动摇了刘青峰和耿山的心思呢。”

现在看来,朱大海怎么都不可能把自己赚多少往外讲了。

那回头,他的员工更是得闹。

这回朱大海应该是认识到手底下人心思多的坏处了吧。

有游客过来喝茶了,方明澈道:“两分钱一碗,欢迎惠顾!”

朱大海的生意做成什么样,不关他的事了。

那么大的市场,其实他和阿嫣不构成竞争的。

方明澈下午收摊回去,公用电话的老板就把方明峰托他带的话说了。

方明澈还是给了一毛钱,“劳你帮忙接电话了。”

这样下次老家有人要带话,人家才乐意继续给带的。

“方老师,你太客气了。”

方明澈看了一下时间,也是坐的下午四点多那趟。四天后抵达!

到时候自己早点收摊过去火车站就是了。

他打听了一下,朱大海今天是自己骑着三轮车在卖菜。而且,菜市场那边驱赶他,不让他靠近。

一个人卖那么多,也太过分了。

远离了菜市就没那么那么好卖了。听说上午没卖完,这会儿都还没有回来。

这么热的天,那菜怕是都晒蔫了吧。

这要折价的啊!

过了一阵,吃过晚饭在大杂院玩耍的颜颜跑回来,“爸爸,朱叔叔回来了。车车空了!”

她之前听到爸爸跟人打听了。

“哦,卖完了啊。那你看他心情如何?”

颜颜想了一下,摇头,“不大好的样子,而且看起来很累。”

方明澈想了想,早上八点就把菜载回来了,那估计是七点出发的。但早上现摘、现收,估计最晚六点也起来了。

本来以为进城了,就可以把菜分给那两人去卖。从八点卖到十一二点,一人卖出去四五十斤。

谁知道那俩也跟他一样,嫌待遇不够好,闹腾上了。

自己骑着三轮车出去转悠,这会儿才卖完回来。

哪怕中午回来休息过,今天也够呛。

但其实朱大海这个路子学得不错。他还能早上现摘呢。

就是他把用人想得简单了。

那么简单的话,自己何必一而再的给他机会?不就是怕刘青峰他们看了物伤同类么。

管人是最大的学问。但只要捋顺了应该还好。

他今天就算折价了,应该还是赚了几块钱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